世人都知曉「朽木不可雕也」,其實後面一句才是罵人最狠的話!
文/博眼看史
今天想要說的是一句大家都很熟的俗話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出自孔子,很多人都知道這一句,卻不知道他後面有一句話更厲害。我們中國已有上下5000年的歷史文化,而在孔子儒家思想的影響下,雖然過去了兩千年,這些思想仍然對大家有很深的影響,每個人都立志做一個知恩圖報為國為民有用的人。
剛入學,老師就教我們背《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但每個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有人喜靜,有人愛動,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個體。在學校也是有人喜歡學習,有人不喜歡學習。
老師遇到不喜歡學習的同學可能會說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是孔子對他的一個同樣不愛學習的學生講的。孔子是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培養了很多為國為民的國家棟梁。
他在上課前也會像平常的老師一樣查看一下班級情況,發現除了一個空座位之外,其餘的學生都坐的端端正正的,空座位上本該坐著宰予,他平時就經常會惹孔子生氣,這次竟然還翹課,孔子就十分生氣,不管班裡的其他學生,親自到宰與的家裡去找他。到宰與家時發現他正在睡覺,孔子便更加生氣,說了句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汙也就離開了。
第一句話朽木不可雕也大家可能都明白,是老師和家長在自己的學生和孩子沒有達到自己預期效果時常說的,第二句糞土之牆不可汙也,可以說是一種很高明和高雅的罵人方法,達到罵人的最高境界了,比我們平常罵人,動不動就提到人家父母的有素質多了。宰與其實並不是朽木和糞土,他是孔子的十三賢之一,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經常會問一些挑戰孔子忍受極限的問題,惹孔子生氣又無處發洩。
例如有一次,孔子說在至親離世之後,要為他守孝三年,而宰與就非常反對這種說法。在他看來,三年時間有點太長了,三年可以做很多事,如果讓他三年只在墳地裡守著什麼也不做,什麼事也不理了。他認為是在虛度光陰,耽誤美好青春年華,如果人人都這樣做,還有誰來看護周禮。他的看法讓孔子十分生氣,說他是一個沒心沒肺的人,愛守不守,自己心裡過得去就行,沒人強制他。還有一次他問了一個讓人回答什麼都不對的問題,可以算的上一個大坑,他說你是一個君子,如果遇見了一位仁者掉到了水裡,你是救他還是不救,這個問題真的讓人不好回答,如果跳下去救它不會遊泳怎麼辦,已經說了你是一個君子,不救就變成了一個偽君子,孔子便回答扔個繩子下去救他。
大概每個學校都有很多雖然很聰明,但是不太愛學習的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孔子也一樣,孔子是一個學富五車,知識淵博的人。大家不妨想一想,如果孔子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他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