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誠信商店 為走上社會「實習」良心

2021-01-08 中國青年網

  今年6月,北京建國門附近上演一次「無人超市」實驗。沒有收銀員,是否付錢、付多少錢,顧客自己看著辦。結果讓人心酸:「不付錢」或「少付錢」的情況頻頻出現,以至於實驗僅一天便匆忙收場。

  然而這種「實驗」已經在各大高校興起有些時日了,而且有一個更直入主題的名字——「誠信商鋪」。不同的是,它們正在逐漸「走紅」。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機化專業的劉宗在學校創辦了一家「誠信商鋪」,經營礦泉水及各類文具。開業一年多以來,這家「無人看管」的小店銷售額已突破10萬元,盈利高達3萬餘元。

  華僑大學的「誠信礦泉水驛站」項目也辦得紅紅火火。截至今年5月,累計銷售人次達69476次,月盈利額也穩定在2000~3000元之間。

  前不久,在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針對大學生做的一項關於校園「誠信商店」的調查中,67.9%的人認為「這一模式是對大學生誠信的一種考驗」。在這裡,是不是為即將走上社會的人,提供了一次「實習」良心的機會?

  波折起身:危機——防盜——步上正軌

  華僑大學體育學院的梅選是「誠信礦泉水驛站」項目的創始人,學生只要往錢箱裡投入一元,就可以拿走一瓶礦泉水或一包紙巾,沒有營業員,也不設找零。

  這種「比自動販賣機還方便」的形式一開始就受到同學們的關注。但與此同時,梅選對這種「無人售賣」的形式心裡卻有些打鼓。「這種形式會存在風險」,剛開始創業的梅選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在這個項目上失敗。儘管如此,他還是選擇了出發,「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大學生的誠信意識。」梅選說。

  因為每件商品都是一元,梅選和他的團隊很方便地用收回的金額和「賣出」的商品比值來算「誠信度」。剛開始運營的時候,誠信度「還不錯」。

  運營4個多月後,團隊遇到了瓶頸,「我們不止一次遇到過錢箱被偷的情況」。因為對大學校園環境的「信賴」,「誠信礦泉水驛站」的錢箱沒有採取任何「防盜措施」。而這個團隊至今也不知道,錢箱被盜是不是本校學生所為,「後來我們不得不把錢箱固定在貨架上」。

  劉小蘭是「誠信礦泉水驛站」現在的負責人,團隊遇到的「誠信危機」曾經讓她很沮喪,「畢竟是抱著公益的心來做這件事的,當時我還覺得挺心痛的」。

  這個團隊並沒有被困難打倒。劉小蘭覺得如果連這點挫折都邁不過去,一開始不如不辦這個項目了,「我們的初衷是提高大學生誠信意識,這些困難體現的就是我們的價值」。

  華僑大學物流管理系的卓建番是「誠信礦泉水驛站」的常客,他覺得「誠信礦泉水驛站」不只是創業項目,更是一種「倡議」。「沒人監督,上下樓自己拿水,然後自覺投錢,無形中強化了誠信的宣傳」。

  增加了「防盜措施」後,華僑大學「誠信礦泉水驛站」發展逐步走上正軌。目前,水站月誠信度基本穩定在85%以上。

  花開遍地:商店——花攤——「檢驗器」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劉宗及其團隊在開辦「誠信商鋪」前作了更充分的準備。他們立項前進行了一次調研,發現90%以上的學生曾因上課忘帶學習用品或急需生活用品卻不方便購買而苦惱。於是他們將「誠信商鋪」定位在「基本生活及學習用品」上,地點則選在教學樓的各個樓層。

  一開始他們不敢貿然投入太多,先在學校北校區的一個教學樓進行了試點,僅放了兩個貨架。試運營一周後,團隊清點帳目時發現真的盈利了,成員們「欣喜若狂」,決心將項目做大。

  現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誠信商鋪」規模逐漸增大,覆蓋了南北校區所有教學樓,每層樓設1個貨架;商品也變得更為豐富和「高檔」,增加了早餐麵包、飲料、筆記本、可攜式耳機等。

  同樣以「誠信」為亮點的還有福建農林大學的「誠信自助花攤」,花攤從2010年9月開始運營。這個擺著200餘盆綠植的花攤如今已經成了該校的「名片」,被福建當地多家媒體報導。

  「誠信自助花攤」的創始人是福建農林大學2012屆畢業生劉海盛,創建花攤時他還是學生。因為平時要上課,沒時間看店,就請兼職一起照看。「有段時間自己實在忙不過來,又請不到兼職,花就只好先擺在外面了。」他拿了一個藍色小豬儲錢罐放在花架上,並貼了一張卡片,上面寫道,「賣花的去上課了,買花的同學請按盆栽上的標價,把錢投到藍色的『豬』裡。」

  讓劉海盛感到意外的是,此後每天賣出去的花的錢都在儲錢罐裡面,竟然一分也沒少。這讓劉海盛深受鼓舞,他試著將這個模式在福州的校園裡進行推廣。畢業前,他就在福州兩所大學的3個校區裡經營了6個這樣無人看管的「誠信自助花攤」。

  談起在校經營花攤的經歷,劉海盛笑著說,「花攤可以識人,它考驗每一個經過花攤的人的本心」。甚至,這個花攤已經成為他的「擇友檢驗器」,看一個人對這個攤子的評價,他就知道能否和這個人成為朋友,「道不同不相為謀,有相同品質的人自然而然就能走到一塊」。

  福建農林大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葉海紅覺得,這個無人看管的花攤「特別贊」,這樣的誠信教育比一般的誠信宣傳、講座容易接受得多,潛移默化中形成了一種氛圍,「花和誠信本身就很契合,都是美的」。

  公益升華:盈利咋用?每一元都能幫助他人

  在運營一年之後,有老師建議「誠信礦泉水驛站」把盈利的一部分投入公益。

  2015年5月26日,他們將第一筆資助金用於給華僑大學周邊的環衛工人添置保溫飯盒、保溫杯、毛巾等生活用品。「雖然我們的資助微不足道,但是能夠幫助他們我們就已經感到很欣慰了。」 現在,這個團隊將盈利的55%固定用於關愛環衛工人的活動。

  「誠信礦泉水驛站」團隊把項目定位為「校園公益項目」,認為他們的公益行為可以喚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如果大家知道他們投的一元中將有一部分用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也許會有更多的人選擇誠信。」劉小蘭說。

  「從最開始在各個貨架旁邊添置免費使用的打氣筒和雨傘開始,我們就一直有意識地在努力向公益靠攏。」劉宗和他的團隊針對校內的學生做了不少公益活動。

  他們籌划過一次聖誕減壓活動,通過趣味運動、踩氣球等遊戲形式,為剛剛經歷了四六級的「洗禮」,又要面臨下一波期末考試「轟炸」的學生們減壓,那次活動成功吸引了300名左右的學生參加。

  除此之外,他們的「誠信商鋪」還舉辦過3次愛心募捐和義賣活動。劉宗覺得,雖然每次錢都不多,「但畢竟是一分幫助的心意」。如果自己的團隊沒有時間,他們也會為愛心社提供桌椅、板凳和飲用水等物資。

  雖然很多次都很累,但劉宗卻覺得很有成就感,「本來誠信商鋪就是理想化的,何不讓它變得更加理想一點呢?」

  未來探索:改變什麼?帶著準則走向社會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陰長霖認為,「誠信礦泉水驛站」項目可以考慮向別的高校推廣。「這種模式不怕被複製,相反我們希望能和別的學校一起合作。只有匯聚各個高校的力量,才能把公益事業做大」。

  據介紹,「誠信礦泉水驛站」項目預計在未來一年推廣到泉州市的5所高校,並計劃逐步向福建省其他高校擴展。

  安徽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王雲飛認為,誠信商店的模式不僅是對大學生誠信的「測驗」,更能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大學生的誠信素養。「比起進入一般超市進行普通的消費行為,在此類以誠信為導向的商鋪中購買商品是一種具有崇高道德感、儀式感的體驗,是一種自我價值的認同」。

  7月,中國高校傳媒聯盟對全國340名在校大學生開展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56.7%的大學生在「同等條件下,比起一般超市更願意去誠信商店」。

  南開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袁辛表示,大學生更願意選擇「誠信商店」消費是出於人類共有的一種心理衝動,「人對於具有正向、美麗的事物都會秉持一種支持和讚美的態度」。另外,由於大學生群體具有高度的群體認同感,這種認同感會轉化為促使實際購買行為的動力,「實際上是一種純粹的支持」。

  袁辛認為,「誠信商店」被賦予了非常「美妙」的教育意義,「它把外在的規則演化成內在的良心準則,我們需要探討的不是大學生現在的誠信度如何,而是當他們走向社會之後,能不能為社會帶來些改變」。(安徽大學 張豔東 福建師範大學 楊瑩瑩 西北師範大學 陳雪園)

相關焦點

  • 「UTV金連網聖約翰實習商店」開幕 各類商品進駐實習商店
    臺灣聖約翰科技大學營銷與流通管理系,獨領全颱風頭,於二十八日舉辦在線線下的「UTV金連網聖約翰實習商店」開幕活動,同步展示由該系林昭甫老師所指導的專題同學開設的網絡商店,並示範虛擬與實體整合併行的創新經營模式,吸引全校師生熱烈參與。
  • 店家公開叫賣實習證明蓋章 學生稱見怪不怪(圖)
    文印店在外間的窗玻璃上和牆面上分別貼著兩張啟事:本店有償提供暑期社會實踐公章,蓋一個5元,5個以上3元。店家還把該店能提供的印章樣本公布了出來,供學生選擇,而印章圖樣大多是「某某文印公司專用章」。  「又一個蓋完章了,這一會兒已經來了六個了。」附近一家商店店主說,新學期學生都在突擊實習鑑定,所以商店的生意很好,來蓋章的學生不在少數。
  • 雅思貝爾「開」實習商店幼兒用貝貝卡買玩具
    「可以換奧特曼、熊大、坦克」……9月29日16:40,雅思貝爾幼兒園校園內充斥著「買賣聲」和討價還價聲,孩子們將擺放玩具的桌子團團圍住,挑選喜歡的玩具,詢問是否可以成交。當天,該幼兒園開設實習商店課程,幼兒用平日憑藉表現獲得的貝貝卡,來購買玩具。  9月29日下午,在雅思貝爾幼兒園校園內,實習商店內陳列著3個「櫃檯」,上面擺有悠悠球、牛魔劍、弓箭、回力車、八音槍、飛碟、釣魚等數十種玩具。
  • 誠信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近年來,交通運輸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啟動「信用交通省」建設,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全行業逐步形成「學信用、懂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誠信文化。  誠信是公民道德的基石,也是社會有序運轉的保證。近年來,我國誠信建設迅速推進,徵信體系建設不斷完善,誠信理念深入人心,為我國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社會互信、創新社會治理、提升國家競爭力提供了重要支撐。
  • 「實習證明」,一張紙能證明啥?
    (7月23日《北京青年報》)  網購「實習證明」有著不少危害。北京一位律師甚至提出了「將購買實習證明的學生記入誠信檔案」的建議。他覺得,網購「實習證明」涉及的是誠信問題,說明這樣的學生不講誠信,欺騙老師,欺騙學校,甚至還欺騙了自己。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是這也忽視了「網購實習證明」社會現象背後的真問題。  網上的「實習證明」何來?
  • 常熟創新誠信建設:遵守社會公德等納入廉潔誠信積分
    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誠信建設制度化是創建的重要內容之一,常熟市從2013年啟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推進「誠信常熟網」、社會法人信用基礎資料庫等平臺建設,建立了重點部門、重點領域「紅黑名單」報送機制,有力推動了全市誠信建設制度化工作。
  • 誠信為本,以品質為先
    在品質上福貓板材一貫追求「良心材料」,而在色彩上,品牌更迎合現代大眾需求,邀請國外知名設計專家,根據時尚潮流,創造多樣的紋路、色調,為市場帶來更具時代特色的主流板材。本著「一板一承諾」的核心理念,福貓品牌用好品質樹好口碑,銷售已經從全國延伸至全球市場。為滿足全球消費者對高品質建材的迫切需求。
  • 實習有意外誰買單?上師大試水為本科生買「實習保險」
    東方網記者杜麗華9月4日報導:新學年伊始,上海師大2010級學生將進入畢業實習階段,為保障大四學生實習期間的人身安全,學校今年特別為2010級本科生集體購買「大學生實習期意外傷害保險」。這在上海高校中,尚屬首例。  與校園生活相比,實習環境的風險相對較大。學校、實習單位以及學生家長都很擔心:學生在實習場所一旦發生意外,誰來負責?
  • 做人,以良心為根,以人品為本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洞見,ID:DJ0012398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不忘良心,不輸人品。人品重如山,良心比金貴。人生在世,總要有些內在的東西,成為別人認知的標準。而這個標準,往往都離不開良心和人品,有無良心,人品如何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是個什麼樣的人。
  • 誠開金石 信步天下 威海張家產中學開展誠信教育活動
    中國是禮儀之邦,講究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誠實守信是一種道義,是一種準則,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聲譽。歷經千百年,卻一直根植在每個中國人的血脈之中。為了增強中學生思想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引導全校師生以誠待人,以誠做事,以誠為學,讓誠信成為每個人心中的行事標準,威海張家產中學向全校同學提出誠信倡議。
  • 60元可網購大學生暑期實習證明 店鋪承諾蓋公章
    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60元就可在網上買到「實習證明」,店鋪承諾蓋公章,加價還可安排公司「回訪不露餡」。然而北青報記者追訪所涉企業,工作人員稱「毫不知情」。  律師表示,私刻公章行為涉嫌違法,建議加強學生誠信教育,並將學生此類行為記入誠信檔案。
  • 誠信為冀,飛得更遠
    從瀕臨倒閉的國企老廠到躋身全國行業領先企業,「鴿牌」自2001年改制以來,年產值規模增速超20%,10年間為國家和社會創造利稅超14億元……不久前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重慶鴿牌電線電纜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夏華獲得本次全國線纜行業唯一一個「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重慶鴿牌電線電纜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夏華。
  • 大三實習離校不散場,百度糯米周五約起來
    導語:「周五不散場,同學『約』一票」百度糯米近日推出的校園觀影優惠活動,十分契合這段時間大學生實習離校的不舍情誼,在大學校園掀起周五觀影風潮。這個周五,我們不再散場,相約影院創造青春記憶。五月的天,剛誕生的夏天,五月的天,夢開始鮮豔。
  • 誠信是什麼?誠信為什麼?
    在我國古代社會中,誠信被放在很高的位置上,它既是儒家倫理原則「仁義禮智信」「五常」之一,又是一切社會成員的基本道德準則之一。誠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如果言而無信,自食其言,那麼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不會得到別國或別人的信任和尊敬。我想請大家和我一起回顧一下「退避三舍」這個經典故事。
  • 爆肝整理 藍色精粹商店炫彩推薦 近年來最良心的一次精粹商店
    藍色精粹商店內容出來了,商店開放時間是12:2日10:00-12月16日9:59,國服在昨天晚上也是公布了這次藍色精粹商店的內容,這次的藍色精粹商店,可以算得上是近幾年來最良心的一次藍色精粹商店,因為這次的炫彩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比以前高了很多。
  • 為遷安這些「誠信典範」點讚!
    為遷安這些「誠信典範」點讚!」「誠信群體」「誠信個人」的決定》,對10家「誠信企業」、10個「誠信群體」、10名「誠信個人」予以表彰。」的部署要求,共同參與、協同推動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全面提速、突破發展,信用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
  • 籤署出庭保證書 為誠信訴訟立規則
    □ 法制網記者 安海濤 法制網通訊員 吳淑貞導讀倡導誠信訴訟,淨化訴訟環境,不僅關乎當事人合法權益的保障與法律公平正義的實現,也關乎良好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為打擊虛假訴訟、虛假陳述、偽造證據等訴訟中出現的不誠信行為,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司法秩序,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人民法院推行出庭保證書制度,將當事人、證人籤署保證書制度化、常態化,積極推動樹立誠信訴訟的規則意識。
  • 上海紫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用自律鑄就誠信
    法規與監管,不可能如天網般網住食品安全的所有漏洞,只有良心才能照亮食品生產的整個過程。「廚房裡的事,天知地知良心知,如果起碼的道德底線崩塌,再多的監管也難守住食品安全。現代食品行業,食物的生產加工被分層層分解,餐桌上的任何食物,都經過了無數人的手,食品安全考驗著整個社會的誠信和良知,食品企業唯有嚴格執行程序管理、強化責任意識、對每道食材必須從源頭抓起,才能確保食品安全。」
  • 「秉初心·致遠方」崛起誠信實驗學校辦學15周年慶典成功舉行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28日訊 (記者 曹園芳 學校供圖)近日,寶安區崛起誠信實驗學校「秉初心·致遠方」辦學15周年慶典暨第八屆校園文化藝術節文藝匯報演出成功舉行。崛起誠信實驗學校王平校長的致辭帶領與會人員一起回顧了學校辦學15年的風雨兼程,他表示,十五周年是創未來之輝煌的新起點,誠信人將繼續秉承崛起精神,堅守「誠意不變,信心永恆」的校訓,在新的徵途上角逐爭先,守正創新,高峰崛起,把崛起誠信實驗學校辦成一所「精品化、優質化、特色化、現代化」的寶安民辦小學的典範學校,努力譜寫無愧於教育、不負於時代的新篇章。
  • 河南首家職場誠信平臺上線 紅藍黑代表誠信層級
    7月4日,紅藍黑職場誠信平臺正式上線,這是河南首家職場誠信平臺。依託誠實可信的職場記錄信息,幫助員工在職場上樹立自身口碑,為企業管理者在員工聘用、員工管理、員工培養方面提供有力依據。記者了解到,個人職場失信現象頻現,讓一些企業管理人員對年輕新員工失去信任,不願再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和財力去培養新人,剛出校園的年輕人也就少了更多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