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最嚴「禁狗令」逗硬半年,結果救助站爆滿了!

2020-12-03 中國經濟網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熊筱偉 李立洲)去年底,成都開始逗硬實施被網友稱作最嚴「禁狗令」的犬只限養政策——對限養區範圍內的22種禁養犬只開展收容處置。包括中華田園犬(土狗)、秋田犬等由此在限養區內「絕跡」。

這些狗狗都去哪兒了?根據公開信息,市民可將禁養犬送出限養區或自行送至動物救助機構寄養。

7月25日,記者採訪成都市最大的兩家動物救助站時卻得知其早已「不堪重負」,狗狗數量嚴重超過設計負荷。工作人員呼籲有養狗想法的人,要有負責到底的責任心、為狗狗做好絕育,同時儘量以領養替代購買,儘可能避免狗狗們的悲慘命運。

設計容納2000隻的機構收容了近6000隻狗

工作人員的床上都塞滿了狗,讓靠民間捐助的收容機構入不敷出,同時易導致疫病爆發

7月25日,記者在成都市中心發現一隻被遺棄的、患有嚴重皮膚病的寵物狗,為此電話聯繫了市內規模最大的兩家動物救助機構,其中四川啟明動物保護中心負責人直接拒絕了送狗來的建議,「早就滿了,沒法養(更多)了!」另一家成都市愛之家動物救助中心負責人幾經猶豫,「你還是送過來嘛。」

臨近中午,記者來到位於雙流區的該中心,進門就被一大群汪星人圍住,從身材迷你的貴賓犬、苗條的土狗到粗壯高大的雪橇犬,粗略看有近百隻。「這兒只是散養的一小部分,還有圈養的。」中心一位工作人員介紹,中心佔地110畝,是全省最大的動物救助機構之一。

記者在中心逛了一圈,發現這裡的確有些「擠」——鐵絲網圍住的犬舍裡塞滿了不說,院子裡、涼亭裡,甚至工作人員宿舍的床上,到處都塞滿了狗。「過去還分一下,把不打架的關一堆。現在每個犬舍都能裝多少裝多少。性格溫和、不咬人的,就只有在院子裡散養。」工作人員李林表示。

「『禁狗令』逗硬的前2個月,每天至少2、30隻狗被送過來。現在少些了,每天平均也有10來只。」義工謝澤中介紹。

整個中心現收容狗近6000隻,而中心設計容納數是2000隻。

狗狗多,帶來的直接問題是經濟壓力——中心現在有10多名正式員工,近6000隻狗,每個月運轉費用約20萬元,全部靠民間捐助,「各個機構大同小異,入不敷出是常態,只有靠發起人自己不停倒貼。」 謝澤中表示。

中心發起人「陳阿姨」表示,狗狗太多,容易導致疫病爆發等嚴重問題。

除了政策因素,主人不負責更是主要原因

「前一秒還在問去哪個醫院治,一轉身就把狗狗放在大門外,自己開車走了」

細看中心的狗狗們,數量最多的還是土狗。「七成以上都是吧,這個還是和『禁狗令』直接相關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除了土狗,被禁養的各種梗佔比也挺高。

除了政策因素,導致狗狗被遺棄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不負責」。工作人員表示被送來的狗狗多是「一老一小」,或者有嚴重的皮膚病、殘疾。金毛、拉布拉多、法國鬥牛犬等不在禁養範圍內的大型犬也有不少,「不少人借著禁養的名義,就把狗狗拋棄了。根本上他們就是不想花錢給狗治病,或者單純養膩了、不想養了。」

就在前一天(24日),還有一隻黑色的雪納瑞(有照片)被主人開車送過來。「狗狗後腿被撞了,站不起來。主人前一秒還在問去哪個醫院治,一轉身就把狗狗放在大門外,自己開車走了。」工作人員感嘆,「人怎麼可以如此殘忍。」

中心的「明星犬」狗運,則彰顯著狗的忠誠。眼前這條只有三條腿的老狗,就趴在廁所外曬太陽。其貌不揚的它,卻在2008年汶川地震時上演了一出「忠犬救主」的故事,「主人被埋在廢墟下,它一直守著,不停拿爪子刨,想把主人刨出來,直到左前爪受傷化膿,被迫截肢。」 李林說。 

要根本減少流浪狗數量、避免狗狗的悲慘命運

養狗前先問問自己:有沒有負責到底的決心?願不願意為狗做絕育?能否以領養替代購買?

省動物衛生監督所負責人表示,目前並沒有哪個政府部門直接管理流浪狗的收容問題,收容主要靠民間機構完成。

要從根本上減少流浪狗數量、避免狗狗的悲慘命運,「陳阿姨」呼籲有養狗意願的人,養狗前先認真問問自己,能否做到這三件事:

第一,要有負責到底的決心。畢竟生命不是可以隨意丟棄的玩具;

第二,要為狗狗做好絕育,「現在小狗做一次大概200元,大型犬可能是300到400元。」她表示狗狗一年產兩胎,每胎可以有6、7隻。「狗狗呈幾何數量增長,讓不少『愛狗人士』完全沒想到,是他們選擇遺棄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儘量以領養替代購買,讓這些狗狗能有更好的生活質量。她表示該中心和市內不少機構都提供免費領養,「但我們也拒絕頭腦一時發熱(的領養),不要對這些曾經被遺棄過的狗狗造成二次傷害。」

來源:四川在線

相關焦點

  • 「禁狗令」逗硬半年 動物救助站爆滿
    「禁狗令」逗硬半年 動物救助站爆滿 中心裡已經是「狗滿為患」。李立洲   工作人員呼籲:養狗前請先認真問自己能否做到三件事  去年底,成都開始逗硬實施被網友稱作最嚴「禁狗令」的犬只限養政策——對限養區範圍內的22種禁養犬只開展收容處置。包括中華田園犬(土狗)、秋田犬等由此在限養區內「絕跡」。這些狗狗都去哪兒了?根據公開信息,市民可將禁養犬送出限養區或自行送至動物救助機構寄養。
  • 成都市禁狗令實行一年,那些被「禁養」的狗狗怎麼樣了?
    去年的11月16日,為了減少狗狗傷人事件的發生,成都警方宣布的禁狗令正式實行。在成都人口最多的六大區——武侯區、成華區、金牛區、錦江區、青羊區和高新區等禁養大型犬只,禁養的犬種包括日本秋田犬、德國牧羊犬等22種犬,甚至連中華田園犬都在名單之列。
  • 成都禁養犬收容處置大限將近 狗主人:不會送走的
    自華潤二十四城一期發生禁養犬德牧咬傷13歲少年一事後,成都市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犬只集中管理整治。11月16日,成都犬只管理將再逗硬,公安機關將全面清理禁養犬只。街頭仍有禁養犬出沒 狗主人存僥倖「按兵不動」11月8日晚上9點40分許,成都成華區雙成二路,路邊一塊草坪上,五六隻邊境牧羊犬、金毛正在追逐打鬧。旁邊,一隻白色的杜高,躍躍欲試,卻狗主人死死地拉住。「不敢讓它跟其他狗鬧,萬一哪點沒對,要打起來。」狗主人張先生(化名)說。
  • 早點新聞|禁止養狗!業主和網友們都吵翻了;成都發布最嚴「禁奧令」
    成都某小區掛出橫幅,業主和網友們都吵翻了「小區內禁止養雞養狗已飼養的住戶請於2017年11月23日前自行處理否則相關部門將採取強制措施」近日,成都雙流雙桂花園三期掛出了這樣一幅條幅,禁止養狗的消息一傳開來,很多住戶和網友都炸了……小區掛出橫幅:禁止養雞養狗據了解,雙桂花園三期小區是一處安置房,11月16
  • 杭州回應最嚴「禁狗令」,看看網友們怎麼說
    早7點--晚7點禁止遛狗,遛狗不牽繩最高可罰1000元,無證養狗最高可罰10000元……11月15日,杭州開始實施最嚴「禁狗令」。很多養狗的人,可能從來沒有給狗狗辦過養狗證,隨著新聞媒體的宣傳,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給狗狗辦理「戶口」。在杭州有一位大爺也帶著自己的中華田園犬去辦理犬證,但是卻被工作人員告知中華田園犬不能當做寵物養,屬于禁養的犬種。
  • 濟南一小區現最嚴「禁犬令」:不準養狗否則入戶砸死
    禁犬令一出,已經有村民開始處理自己的愛犬了。丁先生正在用籠子往外抬狗。有村民認為:「不該養狗,到處拉屎,髒不說,晚上還擾民,影響休息。」也有村民說:「打死才好呢?就該打,又髒又亂。」  不管大小,也不管有沒有證,小區裡一律不準養狗,還要入戶打死,這樣的通知真的堪稱最嚴「禁犬令」,在採訪中,生活幫記者發現,很多居民確實對養狗很反感。
  • 最嚴「禁捕令」 共護一江魚
    今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已按期實現全面禁捕;2021年1月1日起,長江幹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一江兩湖七河」)等重點水域將實行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  面對長江已經「無魚」的窘境和日益惡化的生態,十年禁捕堪稱保護長江的百年大計。目前禁捕退捕進展如何?如何提升長江流域漁政執法監管能力,確保史上最嚴「禁捕令」落實落地?
  • 武漢「最嚴養狗令」實施半年收效如何?探訪發現養狗者更注重他人...
    楚天都市報6月16日訊(記者 周萍英、陳倩 攝影記者劉中燦)禁止在物業管理區域內飼養烈性犬和大型犬,遛狗不掛犬牌、束犬鏈、戴嘴套的,將面臨最高罰1000元的處罰,兩次受罰者將被納入失信名單……今年元月1日,《武漢市物業管理條例(修訂)》正式施行,對飼養寵物犬做出了嚴格規定,被社會輿論稱為「武漢最嚴養狗令」。如今,該條例施行已將近半年時間,執行情況如何?
  • 成都公園「禁狗令」引發爭議 矛盾焦點其實不在狗
    近日,去哪兒遛狗成了成都市民郭先生的煩惱。平日裡習慣去公園遛狗的他,這兩天只能帶狗在小區院子裡轉悠了。  和郭先生一樣煩惱的人,還有不少。4月11日,成都市公布了《成都市城市公園管理規範》(試行),其中「未經允許遊客不得攜帶寵物入園」這一規定引發熱議。  公共管理與人性化之間,該如何平衡?記者走訪了成都的三家公園。
  • 最嚴「禁捕令」 共護一江魚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今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已按期實現全面禁捕;2021年1月1日起,長江幹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一江兩湖七河」)等重點水域將實行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面對長江已經「無魚」的窘境和日益惡化的生態,十年禁捕堪稱保護長江的百年大計。目前禁捕退捕進展如何?如何提升長江流域漁政執法監管能力,確保史上最嚴「禁捕令」落實落地?
  • 新聞周刊 | 最嚴養狗令 能讓人和狗和諧相處嗎?
    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很多的城市不約而同的出臺了一系列嚴格的養狗規定,或者說是開始嚴格地執行原來已有的嚴格規定。之所以這樣,其實狗從來不是問題,養狗的人當中一些不文明和缺乏公德的行為才是關鍵所在。所以最嚴養狗令能管住那些不守公德的養狗人嗎?一個城市該怎樣與寵物之間,以及人與人之間,以及政策與人之間和諧相處?
  • 成都愛之家動物救助中心犬只爆滿 發起人面臨兩難
    「愛之家」內的犬只  2000隻動物設計容量的成都愛之家動物救助中心(下稱「愛之家」),當下正面臨著極大壓力——這裡的動物已經快到6000隻了,這是設計容量的三倍。「繼續收,人力、物力,容量都是問題;不收,看到那些小生命又放不下。」發起人陳阿姨面臨著兩難。
  • 太原實施最嚴養狗令 媒體:以制度倒逼文明養狗
    (原標題:太原實施「最嚴養狗令」,以制度倒逼文明養狗 | 新京報快評)
  • 武漢「最嚴養狗令」實施近半年 不拴狗繩者變少 半夜遛狗族增多
    1000元的處罰,兩次受罰者將被納入失信名單……今年1月,《武漢市物業管理條例(修訂)》正式施行,其中對飼養寵物犬做出嚴格規定,被社會輿論稱為「最嚴養狗令」。如今,該條例施行將近半年,執行情況如何?連日來,楚天都市報記者進行了探訪。主動拴狗繩的多了搭乘電梯避開鄰居家住武昌三角路花園劉家河小區的何女士發現,最近小區裡經常和她一起遛狗的「狗媽」們,主動給愛犬拴狗繩、隨時清理狗便的多了起來。
  • 保定市「禁犬令」,禁的只是狗嗎?
    據悉,此次小區「惡犬」傷人事件後,保定市相關部門迅速啟動調查工作,第一時間發布《關於對保定市區內禁養犬進行清理的通知》,對全市範圍內的禁養犬進行清理工作:對摸排中發現的禁養犬逐只登記;對養犬人情況進行登記造冊;責令違規飼養禁養犬的犬主人限期清理。相關部門的迅速反應,以及果斷的執行力,迎得了眾多保定市民們的叫好,但也有部分市民對保定市的禁養犬名單持否定態度。
  • 成都公園「禁狗令」仍有人帶狗入園 該不該一刀切?
    □邵明亮 本報記者 雷倢  近日,去哪兒遛狗成了成都市民郭先生的煩惱。平日裡習慣去公園遛狗的他,這兩天只能帶狗在小區院子裡轉悠了。  和郭先生一樣煩惱的人,還有不少。4月11日,成都市公布了《成都市城市公園管理規範》(試行),其中「未經允許遊客不得攜帶寵物入園」這一規定引發熱議。  公共管理與人性化之間,該如何平衡?
  • 成都一小區「禁狗令」惹爭議 物業:並非「禁止養狗」
    因為一張禁止養狗的「溫馨提示」,家住成都市青羊區西岸蒂景小區的養狗人士,近段時間很是鬱悶。  11月15日,有網友發微博稱,西岸蒂景小區物業要求業主不能擅自養狗。對此有網友提出質疑,如果禁止養狗,是不是禁止養所有的狗?以後如果養狗,是不是都要去物業備案?
  • 「最嚴養狗令」要針對人而非狗
    一時間,城市治理「管得了人,治不了狗」的尷尬引發網民吐槽。值得深思的是,這背後反映出的城市犬只管理難題:犬患已成為當前城市治理的短板,處理不好極易產生矛盾糾紛,甚至導致極端案件發生(據10月18日《半月談》)。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品質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城市家庭開始飼養寵物,而被譽為「人類最忠實朋友」的各種寵物犬,便成了很多養寵家庭的首選。
  • 杭州頒布最嚴限狗令,要限狗,更要限人
    從11月15日至12月底之前,杭州市啟動了一項集中整治行動,要求養狗的居民「文明養犬」,根據規定,杭州市區內的遛狗時間為每天晚上7點至第二天早上7點。遛狗時還必須在狗狗脖子上繫上狗鏈,並且必須由成年人牽領;情節嚴重的(如未拴狗繩,結果造成傷人等情況)將沒收犬只,吊銷《養犬許可證》,無證養狗最高將罰款5000元。
  • 最嚴養狗令下,越雷池者與日俱減
    2019年11月1日,被網友稱為「最嚴養狗令」的新版《太原市養犬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如今,半年多時間過去了,條例實施效果怎麼樣?6月4日,山西晚報記者從太原創建文明城市犬類管理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通過多個月的集中整治,太原涉犬警情從整治前的日均20起,已下降到日均11起。其中,犬傷人的警情大幅度下降,整治行動取得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