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窩頭、搬竹子 香港「星級義工」都江堰照顧大熊貓

2020-12-01 中國新聞網

信息

做窩頭、搬竹子 香港「星級義工」都江堰照顧大熊貓

2016-07-18 11:20:1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文蕾

    「星級義工」同學們與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合影。香港《大公報》記者向芸攝

  中新網7月18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星級義工」在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都江堰熊貓基地的體驗活動15日結束,近30名香港青年跟隨指導老師,感受了大熊貓保育工作的點點滴滴。

  在都江堰基地,同學們先參觀了大熊貓圈舍、大熊貓救援展示廳等基地設施,了解大熊貓的知識、習性和整個基地的建設情況。隨後,同學們在基地的三個熊貓園,實地體驗大熊貓的相關保育工作。

  港生體驗飼養員日常工作

  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飼養員周強說,此次讓同學們體驗的是飼養員們日常要做的工作,「就是照顧熊貓的吃喝拉撒。」飼養員交給大家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打掃熊貓館舍,清掃熊貓昨晚吃剩的竹枝竹葉和糞便,再用自來水衝洗館舍牆壁和地面。

  清掃完館舍後,同學們分組來到「熊貓廚房」,為熊貓準備香甜可口的窩窩頭。下午餵養大熊貓則是同學們與國寶最親密接觸的時刻。在飼養員的指導下,同學們一一給熊貓餵食切好的窩窩頭、胡蘿蔔和竹筍等,有些膽大的同學甚至伸手去摸熊貓的爪子。

  野外科考學習觀測方法

  同學們還觀看了大熊貓紀錄片,了解大熊貓繁殖的過程以及回歸野外的片段。基地獸醫院院長鄧林華則為同學們做了大熊貓科普講座。從大熊貓的名字來源到保護歷程,從成長變化到飼養優育,從野放訓練到對外合作交流,同學們都聽得津津有味。

  體驗計劃的最後一天,同學們來到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了解大熊貓自然棲息地環境和保護區科考工作情況。科考人員帶著同學們來到樹林,實地講解在野外環境中如何利用紅外線照相機,抓拍野外大熊貓。

  事實上,給熊貓做義工是此次活動中最吸引香港青年的部分。在分享會上,同學們紛紛表達著自己對此次義工活動的感想。

  來自香港大學附屬學院的李若菲說,來到熊貓基地,不僅讓大家有接觸大自然的機會,更通過參觀基地中各個熊貓園區、親身照顧大熊貓等,對大熊貓的歷史文化有更深入與全面的認識。「我們組最為難忘的就是照顧大熊貓的經歷,需要清除雜草、搬運竹子、為大熊貓打掃住處等,令我們明白到保護大熊貓絕非容易。」

  盼望與熊貓待更久

  香港城市大學的陸善琳則說,來到都江堰基地以前,大家只知道熊貓愛吃竹子、喜歡睡覺、惹人疼愛,而在參與義工服務過程中,對熊貓有了新的了解。除了接觸熊貓外,大家也接觸到多位充滿熱誠的工作人員,對大熊貓養護知識、生態保育等都有深入研究。「經過幾天的義工活動,我們對研究中心工作人員的敬業和專業精神多了一分敬重。」

  「從第一天以遊客的心態來看大熊貓,到隨著指導老師為大熊貓做一些事情,同學們體會到作為義工的責任感,也懂得了對於保護大熊貓來說,僅僅有愛是遠遠不夠的。」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青少年交流中心主任、未來之星同學會專職副主席、「星級義工」團團長李華敏說,學生們做義工時都很有愛心、很認真,且能團結協作,還會主動與外國志願者交流,「做義工的勞動過程也是對學生們的一種體驗和磨鍊。」 (記者 黃冬、向芸)

相關焦點

  • 都江堰約會國寶大熊貓,英雄熊貓名字因何而來?
    說到大熊貓,你會立刻看到一種簡單可愛的觸感。最經典的動作是大熊貓吃竹子。被稱為中國國寶的大熊貓是中國獨有的。大熊貓在地球上生活了至少800萬年,被稱為活化石。走進都江堰大熊貓研究保護中心,與可愛的大熊貓親密接觸。我和大熊貓有個約會。
  • 大熊貓享冬日暖陽吃新鮮竹子 畫面萌(組圖)
    12月20日,26歲的大熊貓「英英」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裡一邊享受冬日暖陽一邊吃新鮮的竹子。連日來四川成都天氣晴好,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裡的國寶大熊貓在工作人員的精心照顧下安逸地享受冬日暖陽。截至目前,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擁有圈養大熊貓270餘只,是全球最大的圈養大熊貓種群。新華社記者張超群攝
  • 記者體驗當飼養員:我給大熊貓當「保姆」
    飼養員是不是天天跟大熊貓摸爬滾打,看著大熊貓賣萌,過著快樂輕鬆的生活?   帶著好奇,我來到了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的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實地體驗了一番。   仿照野外棲息地環境設置各種設施,   防止大熊貓由於圈養而出現不正常行為   基地內,川西民居風格的深灰色小樓,蜿蜒的步道,都掩映在婆娑的竹林間。
  • 小熊貓:我不是大熊貓「親戚」,但也生活在都江堰!
    遇見都江堰ID:yujiandjy 好山好水好空氣……在大美都江堰,遇見一切美好~~ 大熊貓想要拍一張彩色照片 貌似太太太太太難了
  •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大熊貓「華豹」「金寶寶」都江堰啟程前往...
    儀式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主辦,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協辦。 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董健向艾赫泰裡市市長加墨•佩裡邁基贈送了一幅由都江堰國畫名家劉進全先生繪製的熊貓畫卷,希望兩隻熊貓充分發揮「和平使者」魅力,為芬蘭人民帶去來自青城山-都江堰的問候。 除此之外,志願者代表以及大熊貓「金寶寶」的愛心企業也來到歡送儀式現場,為兩隻大熊貓送行。
  • 大熊貓:別以為我只啃竹子,偶爾也會開次葷!
    有趣的是,後來通過與正常體色的雄性大熊貓自然交配、利用冷凍精液進行人工授精使「丹丹」懷孕,並產下的三個幼仔的毛色均為黑白相間,並沒有任何棕色。大熊貓的食性是其最為奇特和有趣的習性之一,除了偶爾開一次「葷」,捉到竹鼠吃外它幾乎完全靠吃竹子為生。
  • 大熊貓:別以為我只啃竹子,偶爾也會開次葷
    在北京動物園,大熊貓主要的食物仍然是以竹子為主,通常有白夾竹、早園竹、苦竹等以滿足不同的需要,竹子通過冷藏運輸到達動物園後直接儲存在熊貓館的冷庫中,在投餵的過程中,飼養員會通過「插、藏、放」多樣的形式手段,讓大熊貓自己尋找食物,增加動物的運動量,增加取食興趣,同時為了保障大熊貓健康快樂成長,窩頭、竹筍、蘋果、胡蘿蔔等每日都是定量提供。
  • 窩頭蘸蜂蜜、學四川話……海歸大熊貓回四川後生活如何?
    安源 攝這裡被稱作全球最大的「大熊貓養老院」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也被稱作全球最大的「大熊貓養老院」。這裡有專門為大熊貓製作特別飲食的熊貓廚房,還有熊貓醫院、隔離檢疫區等。目前,在「大熊貓養老院」裡生活著38隻大熊貓,其中包括12隻老年大熊貓。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青城山基地。
  • 美國義工 香港義工/小 冰
    不做義工的學生很難考上大學,更難進名校,醫學院的招生條件之一,是考生在醫院做過幾千個小時的義工,以此證明考生對病人的愛心和耐心,以及對醫學事業的熱愛。  在洛杉磯漢廷頓莊園諮詢臺,華人義工施先生說:「這裡是民間機構,一千多名職員,大多數是義工,當中不乏年輕人,有的做了一二十年了。」
  • 大熊貓只吃竹子,是真的嗎?
    說起大熊貓大家都知道,做為我們國家的國寶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大家也都知道大熊貓愛吃竹子,因為大家到動物園看大熊貓,基本都是在那不停的吃竹子,所以很多人潛意識裡就認為大熊貓只吃竹子,那麼大熊貓真的只吃竹子嗎?
  • 大熊貓即將來鞍 本月30日迎客
    18日,記者從鞍山市二一九動物園獲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正式同意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與鞍山市二一九動物園有限公司開展大熊貓公眾教育的行政許可,隨之大熊貓來鞍和迎客的日子也敲定下來,根據航班情況預計21日兩隻國寶大熊貓將抵達鞍山,30日正式與廣大遊客見面。
  • 劉德華海洋公園做義工 與熊貓親密接觸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七月一日回歸大日子,海洋公園特別安排盈盈、樂樂二頭小熊貓聯同原有的二頭大熊貓安安及佳佳跟廣大市民見面,而劉德華今早便到海洋公園做義工,照顧大熊貓,並且參予熊貓館的揭幕儀式。首次近距離接觸四隻熊貓,華仔大讚牠們可愛,據知說目前世界上只剩下千多隻大熊貓,所以一定得好好保護牠們。
  • 做義工成香港人生活組成部分
    做義工成香港人生活組成部分     本報訊記者廉丹報導:在香港,做義工已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 明天下午兩隻大熊貓就到鞍山啦
    21日上午,備受關注的國寶大熊貓將從成都雙流機場搭乘航班抵達瀋陽桃仙機場,下午運抵鞍山市二一九動物園大熊貓館。歲雄性熊貓,譜系名為「青城」,一隻是12歲的雌性熊貓,譜系名為「阿靈」,他們分別來自於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和都江堰青城山基地。
  • 香港人做義工:公益是生活的一部分
    樂於慈善的香港市民匯聚自己的舉手之勞,將最樸素的「助人為樂」打造這座城市最溫暖動人的社會理念。 全城慈善 公益理念從「小」開始 「其實在香港,參與公益的意識正是從小處、從小時候開始培養的。很多香港人在讀書期間都會被鼓勵去參與一些義工活動,諸如賣旗籌款、看望長者之類。久而久之,做公益慢慢成為了一種習慣。」
  • 都江堰人手一隻「大熊貓」的事,瞞不住了!
    好山好水好空氣……在大美都江堰,遇見一切美好~~都江堰是一座由官方認證人均擁有大熊貓最多的城市,如果想與大熊貓為鄰,來都江堰啊~,位於青城山腳下,是研究開展大熊貓國際、國內交流合作的主陣地。,翠竹蔥蘢,鳥語花香的自然景觀,了解大熊貓的生活環境,讓你與大熊貓和大自然來一次親密接觸。
  • 拼車去西藏,看功夫熊貓都江堰,導遊帶進購物店,讓躺在床上體驗
    今天是在成都的最後一天,明天早上將踏上最美318囯道川藏線,今天安排遊玩大熊貓基地和都江堰。「5.12」汶川地震,中國大熊貓研究保護中心損失嚴重,後由香港政府出資援建都江堰大熊貓救護和疾病防控中心,投資兩億多元,於2013年12月建成,基地佔地面積760畝,園內綠樹成蔭,竹影婆娑,空氣清新,為大熊貓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 做義工在香港是一項融入生活的全民運動
    由香港各界熱心人士捐資成立的團體——香港義工聯盟日前宣布,正式成立「香港義工基金」,以推動及促進香港的慈善公益事業。這是繼2014年香港義工聯盟(由24個香港義工團體成員組成)成立之後,香港義工事業發展歷程中又一個重要的節點。
  • 都江堰又現野生大熊貓?還咬人?
    成都商報訊 (記者 嚴薇)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就從都江堰林業局獲悉,龍池鎮南嶽村7組的三個村民自稱發現了一隻野生大熊貓,其中一個村民還被咬傷了。昨天中午12點左右,龍池鎮南嶽村7組的三個村民正在龍溪河旁散步,突然有人發現西面山坡上有一頭大熊貓。它悠閒地走到龍溪河邊,打算過河到東面樹林去。「村民以為它受傷了,就一直跟著它,還給我們打了報告。」
  • 香港義工堅守赴川服務「十年之約」
    27日,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督導主任陳明儀如是對記者說。23日至28日,由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發起,成都基督教女青年會、成都愛之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辦的「愛·長傳」四川服務體驗計劃(以下簡稱「愛·長傳」活動)在綿陽、成都舉行,來自香港和成都的39名義工走進北川地震遺址、金堂中小學校和成都社區探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