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勃:保險投資更應考慮長期資產配置

2021-01-10 和訊網

  和訊保險消息  2015年1月17日,由中國證券市場研究中心(SEEC)與和訊網聯合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財經風雲榜保險分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本屆峰會主題為「保險新生態」,旨在反思保險業成長的困惑,探索變革中前進的方向。峰會力邀保險界的各級主管官員、著名學者和行業領袖,圍繞中國經濟改革和新國十條下「保險新生態」的話題,展開深度思考與交流,和訊網保險頻道全程播報。


海康人壽首席代理人及團險事業執行官彭勃出席第十二屆中國財經風雲榜保險分論壇

  海康人壽首席代理人及團險事業執行官彭勃出席峰會,並參加圓桌「保險業走進多元化的大資管時代」。

  以下是彭勃發言實錄:

  關於償二代的推出將對大資產管理將產生什麼樣的助推力,我主要是在業務線,談談自己的感受,以前我們學保險更多是學歐美的,談了很多的監管體系,這次「償二代」在制度管理上發出了我們自己的聲音,現在有中國製造、中國創造,「償二代」對整個行業標準來講是劃時代的意義,中國的保險業,這個制度既不同於歐洲也不同於美國,這是一個很主要的感受。

  保險投資政策的鬆綁對保險公司個險和團險業務的發展有怎樣的影響?談投資我可謂「班門弄斧」了,從業務線角度來看,以前都是低頭拉車,很少抬頭看路,這些年也很困惑,特別是近七八年,感覺保險越來越難做,保險的下滑和面臨的困難是很現實的問題。在中國保險怎麼和銀行比?包括國外人怎樣買保險,中國人怎樣買。我們不得不去思索,雖然業內業外都認為業務員素質不高,但其實有相當一部分素質非常高。

  11年前我們和一個國企客戶談團險時,客戶要給退休和即將退休的員工即期養老金,大概幾億。我們跟了很長時間,客戶關係也沒有問題,但最後兩個問題繞不過去,一是客戶給這些員工買保險,要在未來很多年後才能拿到這個錢,需要企業交稅、個人也要交即期所得稅,這有沒有融通的辦法,十年前監管沒這麼嚴,我們想盡了辦法,最後還是必須按當期交稅。

  第二個是預定利率,當時是2.5%不能超過了,不能承諾更多。還有投資收益率,人家聽了之後說太低,能不能提到90%?我說不行,他說沒關係你來投我(因為是很大的國企,有港口建設),我能保證你8%以上收益,可能還會更高。我說對不起,監管政策問題,做不了。那人家說我為什麼要買保險,當時很多答案都是蒼白的。最後他說,如果我自己因為運作的話,收益包括不要當期交稅,員工的利益是最大的。

  談到香港保險的問題,很多人會去香港買保險,為什麼呢?投資收益就是保險業的源頭熱水。在內陸有一個問題,很多精算師自己從來不買保險的,最多買點意外險,為什麼?

  我們說保險回歸保障,如果是航意險、短期險很容易回歸保障;但長期險特別是健康險,比如終身重疾、終身壽險、終身養老金的保險怎麼回歸保障?如果不進行資產配置就會有問題。2014年保險業長期投資收益率達到7.77%,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準確的,相對股市已經是非常振奮的了。

(責任編輯:汪升蘭 HF034)

相關焦點

  • 投資風向丨國壽投資劉暉:後疫情時代不動產資產配置價值與投資機遇...
    (一)歷史周期中的不動產資產表現1.跨周期,長期表現穩健較好相比其他大類資產,不動產基礎資產明確,定價機制(基於租金貼現)清晰,租金收入穩定,財務表現穩健,適合長期投資配置。縱觀歷史,不動產在各大類資產中長期表現突出。
  • 友邦人壽陳佳:海外機構加大中國資產配置是大勢所趨
    她同時表示,當前低利率環境下,提高風險資產的配置將成為未來的主要方向。友邦保險會在嚴格風控體系下增加權益和股權的投資比重,堅定看好相關投資機會。  大勢所趨:  加大中國資產配置  友邦堪稱在中國經營時間最長和最成功的外資保險機構,其獨特的精英代理人模式仍是壽險業標杆。
  • 全球資產配置之父加裡·布林森:90%收益來自於成功的資產配置!
    但市場解讀繁多,資產配置並非靈丹妙藥,在複雜多變的資本市場環境下,高淨值人群進行長期財富管理又極為必要!   1   我們為什麼要進行資產配置?   眾所周知,資產配置是一門極考驗風險控制和資金管理的功課,亦是考驗宏觀經濟周期與行業未來戰略配置的功課。
  • 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淺談基金投資過程中的資產配置問題
    所以,簡單來說,資產配置就是將資金分配到不同種類的投資品種的過程,從而一定程度上達到降低風險、提高收益的目的。 從一個家庭的資產(只考慮能定期帶來現金流入的資產)配置上看,房產是會被考慮進來的,因為,通過出租的方式,房產可以定期為家庭帶來穩定的租金收入,比如廣東的「收租公」、「收租婆」(當然了,現在買一套自住房產對大多數年輕人來說都很艱難)。
  • 黃金開掛刷出八年新高,資產該如何配置?
    所以近期股市比房市更有配置的價值,如果有投資者確實看好後期房市表現,不想等待,卻又苦於限購政策,也可以考慮配置一些優質的房地產基金,間接實現房市的提前布局。股票除了能夠產生更多的現金流以外,還有更好的流動性和更低的稅收優勢。而且房產已經佔了中國家庭資產的80%,未來很難有繼續大幅提升的空間。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先生也曾在公開場合提到過,當下投資房產不如投資房地產股。除去自住的需求以外,手上持有投資性房產的投資者可以趁近期房地產市場火熱、股票市場低迷的機會平衡資產的配置。疫情突襲的2020,如何做好資產配置?
  • 趙雷會見中植國際投資集團副總裁彭勃
    趙雷會見中植國際投資集團副總裁彭勃 2020-09-13 0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發展展望
    全球經濟下行預期使得長端利率下行加劇,將導致保險新增資金資產投資收益率下滑,同時對保險資產負債久期匹配產生壓力,保險公司較易出現利差虧損。專業型保險資管機構一般渠道能力較弱,但專注於某些專業投資領域,如股指期貨衍生品投資、股權投資、資產支持計劃投資、股權投資計劃投資等,配置方向表現為傳統與創新嘗試相結合。基於自身優勢,做專做精,在專業領域形成品牌效應。 在戰略實施路徑方面,保險資管公司可以充分利用保險資管自身的優勢。 在資產端,布局長期限投資領域的資產。
  • 母基金周刊:解密資產配置邏輯——風險投資中的冪律曲線分布規律...
    換言之,按照馬科維茨的理論,只要資產組合構建適當,就可以在單位風險水平不變的情況下獲得更高收益;或者在收益不變情況下,承擔的單位風險卻可以更小。由於其在1952年的這個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馬柯維茨不僅在後來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而且也深深地影響了包括耶魯大學捐贈基金首席投資官大衛·斯文森在內的、眾多世界頂級LP管理人的投資思想,成為大型LP(退休金計劃、捐贈基金、母基金、保險基金等)進行多元化的資產配置時的支撐理論之一(其他資產配置理論如前述SML線和CAPM模型等,也建立在現代資產組合模型的基礎上
  • 數位化、多元化,智創投資可助您實現資產穩健增長
    我們所說的高淨值人群通常包括企業主、公司高層、演藝明星、專業人士等等,他們普遍都非常重視自身的理財和投資。在進行資產配置的時候,海外投資需求一直是首要考慮的關鍵點。智創投資作為優秀的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致力於通過科技手段,合理規劃海外資產配置,幫助客戶實現資產穩健增長。
  • 五大上市險企總投資收益超五千億 平安同比增速領頭 誰又墊後?
    華泰證券非銀分析師陶聖禹在其研報中表示,2019 年權益市場回暖推動總投資收益率有所提升,平安與國壽改善程度最為顯著;太保股票及權益資產佔比較少,資本市場彈性較小;新華採取長期投資策略,減少換倉頻率,以實現收益率基本穩定。此外其認為,險資股票與基金配置佔比均有一定程度提升,但仍處於較低水平,在監管引導保險資金加大權益配置力度的政策指引下,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 信銀理財谷凌雲:資產管理機構的最核心風險是什麼?
    一是在資管新規下,資產管理行業形成更加規範的市場競爭格局。二是銀行理財公司在產品端可發行公募和私募理財產品,在投資端投資範圍更廣,可直接投資股票,非標投資空間較大。三是在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過程中,銀行理財投資標的和金融衍生品品種更加豐富,銀行理財可探索、創新和使用各類金融工具。
  • 上證綜指突破3400點後,資產配置需要注意什麼?問他就對了!
    有人開戶轉錢、有人賣房炒股……「全球資產配置之父」加裡·布林森曾說過,成功的資產配置決定了90%的投資收益。那麼,在成熟的外資機構看來,A股接下來走勢如何?未來有哪些行業投資機會值得關注?怎麼配置資產,風險偏好和收益才能相互匹配?從多元化資產投資的角度來看,可持續投資與可觀收息能否兼得?
  • 首批5隻公募MOM正式落地資產配置迎來新工具
    從基金產品名稱來看,5隻公募MOM體現兩大特色:一是5隻產品都設有一年持有期或一年封閉期,這樣的設計可以避免投資者追漲殺跌,也便於基金經理以相對長期的理念進行大類資產配置和行業個股的選擇。二是5隻產品均為混合型,投資運作更偏靈活、穩健,此外,部分產品還採取發起式的運作方式。
  • 張憶東最新觀點:A股明年仍有結構性行情,中國資產將是全球再配置的...
    今日,「興·世家|承·未來」興證財富家族辦公室品牌發布會暨財富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發表了《做多中國 核心資產的長牛時代》主旨演講。張憶東認為,從全球角度出發,中國資產特別是性價比較好的優質核心資產,依然是全球資產再配置中的贏家。
  • 保險資管百人問卷調查:46%判斷A股寬幅震蕩,物業資產將迎中長期買點
    對此,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行業(簡稱中資協)發起「百人觀點」問卷調查。受邀參與問卷的百位行業人士,包括18名顧問專家、16名公司總裁、20名公司分管領導、34名投資部門總監和部門負責人,以及14名投資(組合)經理。首先,疫情影響下,信用風險和市場波動風險增加,新增保險資金規模收縮是業內人士最為擔憂的三項因素。
  • 錳矽:選擇好對衝方式防控風險應是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
    2020年,矽錳期貨品種逐步實現了連續合約,為實體投資主體參與期現業務提供了長期穩定的機遇。策略方面,這一年我們也在新的期現市場環境下總結策略的成功與失敗並逐步成長。策略的多元化為不同的投資主體提供了「合身」的投資策略,為企業提供了原料採購計劃、生產利潤鎖定、庫存優化管理、資產置換等方面的服務,為貿易型、期現類、對衝投資類客戶提供了優化銷售定價、資產保值、期現套利、盤面流動性套利等低風險操作策略。隨著期貨市場形成連續合約,在相臨合約中形成了遠月升水結構,有利正套低風險或無風險套利。策略上符合貿易流現貨操作,低買高賣的邏輯,適合資本方正套結構入場。
  • 財經早知道|國常會: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 防止保險資金運用...
    點擊進入音頻節目「財新morningcall」>>【國內財經】國常會指出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防止保險資金運用投機化國常會:提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能力,防止保險資金運用投機化;對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設置差異化監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總資產的45%
  • 加裡·布林森:組合投資是成功必要因素
    由此便形成了建立在以下四條基本原則之上的全球資產配置戰略:1. 全球性思維;2. 所選擇的各類資產不應同時漲落;3. 著眼長遠;4. 適時調整資產配置以適應投資形勢的變化。全球性思維布林森眼中的世界與《國家地理雜誌》上著名的墨卡託圓柱投影大不相同。
  • 管清友:投資像2016,風險更像2017?
    隨著全球最大的自貿區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達成,中日韓聯繫更加緊密,中國積極考慮加入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反映了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和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積極姿態。中國將與各經濟體的聯繫也將越來越緊密。對於中美變局的經濟動因,管清友指出主要源於全球經濟長期失衡。「中國佔美國GDP的比率已經遠遠超過了現在的日本和當年的日本,中國對美國的地位威脅更大」。
  • 萬億長期資金「活水」 有望注入A股市場
    原標題:萬億長期資金「活水」 有望注入A股市場   據新華社電2021年,A股市場有望迎來萬億長期資金「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