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可以說是出產全國最美味海膽的地方,目前紫海膽當道,正是最肥美的時節。今年,本市紫海膽迎來豐收,品質較好,不過,由於市場需求量大以及人工費用上漲等因素,拉高了海膽價格,同規格紫海膽零售價比去年同期高出20元。同時,記者了解到,海膽中經濟價值最高的蝦夷馬糞海膽,由於減產價格也隨之上漲。
比去年漲20元,今年的紫海膽有點貴
「現在正是大連紫海膽最肥美的時候,今年,規格在五兩以上的紫海膽,零售價最高能有70至80元。」玉華市場海鮮銷售商郝增在介紹說,每年的3月至10月大連的野生紫海膽可以捕撈上市,其中7月至10月為黃金期,紫海膽處於繁殖期,海膽黃最是肥滿美味,過了這段高峰期,紫海膽黃開始「返漿」,難成形,口感差。他表示,大連的紫海膽多產自旅順、長海縣,主要靠人工潛水捕撈野生海膽,零售價格主要由個頭大小、海膽黃肥滿度決定,不同品質價格相差懸殊,品質一般的甚至5元就能買到一個。
目前,規格在6至7兩的紫海膽價格最高時每斤80元,不同規格紫海膽平均零售價比去年同期上漲了約20元。他表示,夏季是吃海鮮的旺季,即便價格高漲,餐飲店的海膽需求量也並未減少,而且紫海膽繁殖期就這幾個月,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吃貨更不會錯過這海鮮中的一絕。
紫海膽
為何今夏紫海膽價格高漲?業內人士分析,今年本地紫海膽豐收,品質好肥美度高,近年來市場需求量大增,加上採捕人工費等各項成本上漲,是拉動紫海膽價格的原因。
大連有「四膽」,蝦夷馬糞海膽最具經濟價值
記者採訪大連市水產研究所的相關專家了解到,大連海域主要有四種經濟海膽:
黃海膽(學名海刺蝟)
紫海膽(學名光棘球海膽)
蝦夷馬糞海膽和馬糞海膽
四種海膽繁殖和採捕的季節不同,外形和口感上有差別,只有在其繁殖季節才適合食用。我們吃的海膽黃就是海膽的性腺。除這四種之外,其他品種海膽不太適合食用。
黃海膽
水產研究員趙靜介紹,市場最常見產量較多的是黃海膽和紫海膽,從外形上很容易區分:黃海膽外表顏色偏黃,刺長,採捕期為11月至次年3月;紫海膽外表呈黑紫色,也是長刺,採捕期為5月至10月,兩者交替上市,紫海膽經濟價值略高於黃海膽。
蝦夷馬糞海膽在四種海膽中經濟價值最高。其實蝦夷馬糞海膽最開始是個「外來戶」,盛產於日本北海道海域,在1989年由大連水產學院從日本引入,經發展人工養殖,現已成為大連當地的物種,主要採捕期在9月至11月。
蝦夷馬糞海膽呈圓球形,刺短,外表呈黃褐色,主要產地為金州、旅順至市區南部海域,年產量達2千餘噸,每年創造上億元經濟價值。不像其他海膽土黃色的海膽黃,蝦夷馬糞海膽的黃為橙黃色,易成型,口感鮮甜細滑,生吃或做成餃子、加工成海膽醬皆可,可謂海膽中的上上品。
蝦夷馬糞海膽≠馬糞海膽
蝦夷馬糞海膽和馬糞海膽名字很相似,他們是一種海膽嗎?趙靜說,兩者雖然很相像,都呈圓球形,但完全是兩個品種。馬糞海膽為暗綠色或灰綠色,顏色比蝦夷馬糞海膽深,口感發苦,蝦夷馬糞海膽的刺與之相比稍長,口感鮮甜。蝦夷馬糞海膽主要為海上浮筏和底播養殖,而馬糞海膽基本為野生採捕,未形成規模養殖,經濟價值無法與蝦夷馬糞海膽相比。
蝦夷馬糞海膽
「馬糞海膽和蝦夷馬糞海膽在外形上區別不大,有些消費者不認識蝦夷馬糞海膽,以為都是馬糞海膽,所以有商販人為地將這兩種海膽當做一種海膽賣。」業內人士表示,馬糞海膽個頭小長不大,規格在一斤10多個,而蝦夷馬糞海膽成品個頭較大,規格在7至8個一斤,從口感上容易分辨。現在蝦夷馬糞海膽也正是好吃的時候,馬糞海膽還未上市。
馬糞海膽
100元一斤!郝增在告訴記者,當下蝦夷馬糞海膽價格居高不下,今年不僅紫海膽漲價,蝦夷馬糞海膽各種規格的零售價比去年同期上漲約20元,而且缺貨嚴重,最近幾天都沒有貨源。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一級海膽批發商表示,蝦夷馬糞海膽市場需求量持續加大,除了出口國外,85%都是內銷,由於去年蝦夷馬糞海膽養殖受海水、氣溫等因素影響,嚴重減產,導致價格升高。
目前,紫海膽和蝦夷馬糞海膽主要以養殖海上浮筏和底播養殖為主,幾乎與野生品質沒有區別。紫海膽和黃海膽口味鹹鮮,蝦夷馬糞海膽甘甜,馬糞海膽鮮鹹帶苦,消費者可根據個人口味選擇。
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肖崟崟
夏天的味道
太太太太熱了!
大連這樣的天氣還要持續多久?
請看報導
↓↓
半島晨報送福利!
半島晨報聯合慕尼黑大蓬,
200張啤酒節消費抵值券,
280元套餐、160元套餐
我們免費送!
周二(31日)、周三(1日)、周四(2日)
搶票活動已開啟!
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活動方式:
1、在半島晨報後臺發送關鍵詞「啤酒節」進入抽獎頁面
2、點擊「馬上參與」填寫姓名+電話後,進入抽獎環節。
領獎地址:半島晨報社(西崗區長春路360號)五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