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萬公裡,美國探測器將以史上最近距離靠近太陽,中國能做到嗎

2020-04-30 逐遊酣星

登陸太陽需要幾步?

616萬公裡,美國探測器將以史上最近距離靠近太陽,中國能做到嗎

答案是:三步。第一步,發射探測器;第二步,等太陽天黑;第三步,登陸太陽。是不是很簡單?趕快回家親自嘗試下吧。

哈哈,上面都是玩笑話,不要當真。不過「如何『登陸』太陽」的確是現階段人類展開的太陽研究中需要面臨的一大難點。

古今中外從不缺乏有關於「太陽」的神話,無論是中國的「夸父逐日」還是希臘的「太陽神阿波羅」,無一不顯示出人類對於太陽的重視與嚮往。

616萬公裡,美國探測器將以史上最近距離靠近太陽,中國能做到嗎

太陽不僅以光的形式為地球源源不斷地提供能量,還會通過很多看不見的途徑悄無聲息地影響生物的活動。比如太陽風和太陽黑子。同時,作為主序星,太陽也成為了無數「UFO愛好者」眼中最為矚目的目標,多次被發現有疑似不明飛行物的物體在其周圍運轉。儘管這些傳言都被證偽,但也足以說明太陽的神秘感。

為了探索太陽,人類先後多次發射太陽探測器,早在1976年,美國航天局的太陽神2號探測器就來到了距離太陽表面4345萬公裡的範圍內展開對太陽的觀測。而日本也在2006年9月22日發射了其研製的日出號太陽探測器,並在十幾年的工作中為人類探索太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616萬公裡,美國探測器將以史上最近距離靠近太陽,中國能做到嗎

不過這些探測器距離太陽還非常遠,通常距離在千萬公裡以上,而NASA在2018年8月發射的一枚探測器則將打破有史以來人類探測器距離太陽距離記錄。

這就是帕克太陽探測器

616萬公裡,美國探測器將以史上最近距離靠近太陽,中國能做到嗎

那麼問題來了,帕克探測器的使命是什麼?有什麼問題需要人類必須接近太陽?既然日本都能製造出太陽探測器,中國能做到嗎

史上最近距離的接觸

2018年8月12日,帕克太陽探測器在位於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顧名思義,這是一枚太陽探測器,主要任務是觀測太陽的外日冕層。它將頂著烈日,為人來帶來太陽風細節畫面,為研究太陽風起源提供了有力支持。

616萬公裡,美國探測器將以史上最近距離靠近太陽,中國能做到嗎

按照預定計劃,帕克將環繞太陽運轉24圈,每圈的軌道半徑都逐步縮小,最終將抵達距離太陽表面約616萬公裡的地方,是上文提到的太陽神2號與太陽距離的七分之一,若計劃成功,它將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接近太陽的太空飛行器。

如果把地球與太陽之間的1.5億公裡距離當成一個標準足球場的兩端,那麼帕克號的這個616萬公裡就相當於從地球一路飛到太陽那邊球門線上,可以想像這個距離是多麼的近。

616萬公裡,美國探測器將以史上最近距離靠近太陽,中國能做到嗎

目前其已經到達距太陽2400萬公裡以內的地方,這一距離比水星的軌道還要低,按照這個速度,帕克將在2025年抵達近日點。

至於為什麼要發射這樣一枚衛星,不都是因為太陽外側實在是太詭異了,完全不符合常理

「外熱內涼」的太陽

太陽既然能在億裡之外為地球提供超高的光和熱,其本身必然更加炎熱。的確,僅僅是太陽表面的溫度就高到令人窒息,其溫度可達5726℃,足以融化地球上一切固體。

不過你想想,按照常理,是不是應該離太陽表面越遠的地方溫度就越低呢?就像在地球上,地表溫度可以高達幾十度,但是僅僅是幾十公裡外的高層大氣溫度就能降到零下幾十攝氏度,卡門線以外更是能降到零下一二百度

616萬公裡,美國探測器將以史上最近距離靠近太陽,中國能做到嗎

可是太陽卻異常地反常,在太陽表面的周圍的日冕層溫度會高得多。

如果你見過日全食可能會發現,當太陽完全被月球遮蔽後,在黑色陰影外會有一圈光暈,這圈光暈就是日冕層。它自太陽表面外2100公裡開始,並一直向太空深處延伸。相當於太陽的高層大氣

616萬公裡,美國探測器將以史上最近距離靠近太陽,中國能做到嗎

它並不會像我們往常的理解那樣,離太陽表面越遠越冷,反而最熱的地方可達到太陽表溫度的300倍。好一個「外熱內涼」。

看到這你可能會問:「為什麼它會這麼熱?是什麼為止能源在給它提供能量呢?」

很遺憾,目前科學家並不能解釋日冕層為何會如此炎熱,這也是為什麼美國人要千方百計送帕克號到太陽近處。

616萬公裡,美國探測器將以史上最近距離靠近太陽,中國能做到嗎

不過畢竟距離太陽這麼近,帕克號不怕因長時間日曬變得「臉黑」嗎?

為了保護核心設備免遭太陽輻射的屠戮,科學家特意為帕克號定製了一個隔熱罩。這是一個由兩塊12釐米厚的碳複合板、一層反光漆和一塊輕質泡沫組成的裝置,它環繞著帕克號的核心設備,阻擋並反射來自太陽的輻射。

616萬公裡,美國探測器將以史上最近距離靠近太陽,中國能做到嗎

事實上它看上去更像是一個蝸牛殼,僅僅包裹著朝向太陽的那面。畢竟朝向太陽的那面受到的輻射是另一面的475倍,有了這個保護罩,帕克號就可以承受住高達1370℃的高溫。

「媽媽再也不怕我臉黑啦!」帕克號說道。

當然,帕克號也有生命結束的那天。

616萬公裡,美國探測器將以史上最近距離靠近太陽,中國能做到嗎

上文也說了,帕克號預計環繞太陽24圈並於2025年到達近日點,在此之後,其推進器攜帶的燃料將不足以維持其工作,帕克號將會調轉身子,將無保護的那面朝向太陽,慢慢被高溫分解成宇宙塵埃,結束自己的使命。

帕克太陽探測器也算是生的精彩、死的壯烈。不過我們中國何時才有能力造出這樣的探測器呢

2021年發射

早在2003年,中國就曾提出過觀測太陽的「夸父計劃」,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沒有實現。

而根據2018年9月15日中科院院士汪景琇的名為《觸摸太陽——人類認識宇宙的新徵程》的報告,我國預計在2021年發射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

沒錯,它的名字就是「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與帕克不同,它將會被發射到地球與太陽引力構成的拉格朗日點上,可能是L2點,這是一個能夠穩定維持衛星位置的點。

616萬公裡,美國探測器將以史上最近距離靠近太陽,中國能做到嗎

中國科學家希望趕在下一個太陽活動峰年的前夕(即2021年),將其射入軌道,以完整記錄太陽活動第25周的「太陽風暴」

希望我國類似探測計劃能儘快展開。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喜歡文章歡迎評論收藏轉發,也可以點個關注點個讚,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中國何時能做到?美國探測器將以史上最近距離靠近太陽
    為了探索太陽,人類先後多次發射太陽探測器,早在1976年,美國航天局的太陽神2號探測器就來到了距離太陽表面4345萬公裡的範圍內展開對太陽的觀測。這就是帕克太陽探測器。那麼問題來了,帕克探測器的使命是什麼?有什麼問題需要人類必須接近太陽?既然日本都能製造出太陽探測器,中國能做到嗎?
  • 616萬公裡!美國探測器敢離太陽這麼近,那中國能做到嗎?
    太陽作為太陽系的中心,它對於太陽系的眾多星球來說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很早以前,人類對於太陽就充滿了猜想,在我國古代還流傳著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神話傳說,這也可以看出在當時人們就已經開始對太陽進行思考了。
  • 問:帕克太陽探測器離太陽那麼近不會燒壞嗎?
    上一期我們談論到,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迎來航天工程和宇宙科學研究的一件大事——「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簡稱PSP)的發射。帕克太陽探測器是NASA第一次以健在人物命名的太空飛行器,以紀念太陽風科學的先驅、芝加哥大學名譽教授、天文學家尤金・帕克(Eugene Parker)。
  • 以史上最近距離拍攝太陽——Solar Orbiter太陽探測器首次公開成果
    【2020年7月21日 歐洲宇航局/NASA】今年2月歐洲空間局與NASA合作運營中的太陽探測器Solar Orbiter於6月15日首次通過近日點(軌道上最接近太陽的地點)。此時,Solar Orbiter與太陽的距離約為地球至太陽距離的一半,僅有7700萬公裡。
  • NASA發射太陽探測器,人類文明離太陽最近的1次,113萬人「同行」
    不過,美國已經向太陽發射了世界首個真正的太陽探測器,這是真的嗎?快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這個探測器是美國宇航局在八月發射的一個用於太陽探測器,也是第一個飛入太陽日冕的飛行器,探測器以一位太陽風科學先驅,現年91歲的太陽風提出者的名字命名,叫做帕克太陽探測器。
  • 「帕克」太陽探測器正式升空
    8月12日,美國宇航局耗資15億美元研發的「帕克」太陽探測器,開始了史上最「熱」的旅行,為什麼探測器距離太陽那麼近不會熔化?
  • 帕克太陽探測器即將公布飛越太陽的完整細節!
    還記得NASA的帕克號太陽探測器嗎?人類派遣的首個太陽探測器帕克號於2018年8月發射,任務為期7年,目標是觀測來自太陽持續不斷的高電荷等離子體流,即太陽風,以及恆星的外層大氣,即日冕。由於研究這些現象需要非常接近太陽,因此帕克號宇宙飛船主要在離我們的恆星3700萬公裡範圍內收集數據,也就是說它將是人類歷史上離太陽最近的探測器,比以往任何一個太空飛行器都更接近太陽,僅僅位於太陽表面上方9個太陽半徑處,同時它第一個飛入太陽日冕的飛行器!
  • 人類史上最近距離!近日點拍攝到的太陽真面目
    近日,歐洲空間局(ESA)發布人類歷史上從最近距離拍攝的太陽圖像,「攝影師」是今年2月發射的太陽軌道飛行器(Solar Orbiter)。 拍攝時位於金星和水星軌道之間,與太陽距離大約是日地距離的一半。
  • 帕克探測器「觸摸太陽」首秀成果 揭示古怪磁場和「滔天巨浪」
    參考消息網12月6日報導 外媒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了帕克太陽探測器「觸摸太陽」任務的首批成果。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2月4日報導,初步成果顯示,太陽磁場會出現奇怪的活動,比如僅僅維持數秒的磁場反轉。
  • 距離縮減一半!人類史上最近距離拍攝太陽
    6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當地時間6月15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聯合運維的太陽軌道飛行器(Solar Orbiter)首次通過近日點,這意味著其完成了太陽觀測任務的第一個重大裡程碑。
  • 人類距離太陽最近的一次,拍攝到了太陽的「真面目」,太好看了
    就在近期,歐洲空間局(ESA)發布了一組照片,這組照片是人類歷史上從最近距離拍攝的太陽的圖像,「攝影師」是今年2月份剛發射的太陽軌道飛行器。這次擔任「攝影師」身份的機器,是有美國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合作開發的新機器。
  • 「帕克號」太陽探測器,向著太陽,勇敢前進
    向太陽前進2018年8月12日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帕克」太陽無人探測器發射成功。2018年10月2日 首次飛掠金星,完成第一次「引力彈弓」。2018年10月29日 「帕克」打破了1976年「太陽神2號」創下的距太陽表面4273萬的公裡紀錄,成為有史以來最接近太陽的人類太空飛行器。
  • 迄今最近距離拍攝的太陽照出爐!揭示前所未見的細節特徵
    近日,人類史上最近距離拍攝的太陽照出爐,再次刷新了我們對太陽的認知。太陽軌道飛行器是美國宇航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的合作項目,攜帶了6個可對太陽及太陽周圍環境進行成像的遙感設備,以及可對探測器周圍環境進行監測4個監測設備。通過對比分析兩組設備的探測數據,天文學家將深入了解太陽風的形成。另外,太陽軌道飛行器還將利用金星和地球的引力脫離黃道面,以鳥瞰視角對太陽兩極展開史無前例的探測。
  • 飛向太陽!人類為何盯上了這個大火球?
    說天說地說新聞,解花解語解趣事   羊城派原創文本/夏楊  近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成功發射了帕克太陽探測器,這顆人造衛星將花7年時間飛向太陽。它的使命是,去到有史以來距離太陽最近的軌道上,開展對日冕的觀測!
  • 人類能登陸太陽嗎?
    人類能登陸太陽嗎?人類登陸太陽,這讓我想到了「飛蛾撲火」。我認為人類是無法登陸太陽的。對於人類來講太陽最為致命的武器就是高溫,無法讓人靠近的高溫。圖示:太陽太陽是一顆恆星,它的表面溫度非常的高。太陽上的物質不是固體,液體或者是氣體的。它是熱等離子體的。由於太陽的溫度實在是太高了,太陽上的物質原子核無法束縛住周圍的電子,形成了等離子體。太陽表面的溫度大約是5500攝氏度。太陽內部的溫度更高,可達到1500萬℃。
  • 僅距離75米,美國深空飛船即將著陸小行星,中國何時能做到?
    最近一次的演習名為「檢查站」演習,在4月15日進行。在演習中,飛船降落到距離小行星表面距離不到75米的地方。之所以被稱為「檢查站」,是因為在真正執行任務時,當飛船到達距表面75米處,飛船的自主系統將檢測飛船的位置和速度,並在著陸前繼續調整運轉軌道。
  • 帕克太陽探測器靠近太陽,發現快速翻轉的磁場和異常的等離子波
    一項史無前例的探索太陽的任務,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空間區域,那裡充滿了快速翻轉的磁場和異常的等離子波。 這些驚喜只是美國宇航局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首次觀測到的其中一部分,帕克太陽探測器於去年發射升空,是為了與我們最近的恆星近距離接觸和探測。
  •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1號距離地球有1億公裡,火星會成第2個地球嗎?
    2020年有人說是航天豐收的一年,我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成功在月球上採樣返回,據說不久後返回器將與軌道器分離,再通過打水漂的方式返回地球。而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地球1億公裡外的軌道上繼續前進,對比登月技術火星探測又有什麼不同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 太陽,有史以來最近距離的觀測
    的小爆發太陽軌道飛行器/EUI團隊 (ESA和NASA); CSL,IAS,MPS,PMOD/WRC,ROB,UCL/MSSL一架圍繞太陽飛馳的望遠鏡,向我們的地球傳回了有史以來距離太陽最近的圖像和視頻,它僅僅是剛剛開始執行任務。
  • 美國宇航局將首次發射探測器「觸摸」太陽
    供圖:NASA/SDO撰文:Rachel Hartigan Shea迄今為止,美國宇航局完成了許多壯舉,他們將太空人送上了月球,向星際空間發射的第一顆探測器已經飛出太陽系。然而,他們還沒有向太陽發射過探測器。原因何在?當然是太陽太過炙熱了。太陽表面的溫度約為5500℃,但其外層大氣日冕的溫度則能飆升到大約177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