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作的角度講,電影《村官不難當》敘事平實,沒有過多的技巧,完全是遵從故事發生的日常思路,向前推進;而意境方面看,電影《村官不難當》的樸實風格裡又帶出了不少編劇和導演的成熟心思和嫻熟的手法。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位於我國西南省份較偏遠的貧困農村脫貧的故事,從當今大時代的角度出發,也正符合當下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方向。無論是新聞中,報紙上,還是手機裡,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也都了解,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而較為落後的農村的發展尤其是扶貧工作依舊艱巨。因此,精準扶貧,成為不少貧困縣鄉以及村一級幹部工作者們的重中之重。
電影也真正做到了以第一視角,讓觀眾們領略了農村基層幹部,走家串戶,苦口婆心的使命感和責任心,當然還有一次次吃閉門羹、冷眼炮的待遇。看得出,從編劇到導演,想必也是對農村的扶貧工作和具體情況,做了相當深厚的了解和功課。「磨破了嘴,累折了腿,體格兒差點兒沒累毀……」日次詼諧的描述,字字都帶著真實。
而片中特別交待的,一個個不大不小的「精準扶貧明示牌」,不僅代表著一個個困在貧困線上渴望美好生活的普通家庭,更像是一塊塊壓在村幹部心裡的石頭,亟需被被扶持拯救被移除。然而,在精準扶貧的路上,在看似平實的電影敘事中,一次次困難和一個個矛盾衝突,也被創作者拿捏的很是到位。村裡典型的「酒、色、財、氣,四大壞!」外加一個身患絕症帶著仨孩子的單身爸陳大壯,還有孤兒寡婦的玉蘭……各個都是村幹部們扶貧路上需要攻堅克難的頑固大山。而時不時出現在鏡頭中的映山村村口兒那一段彎彎曲曲的盤山路,也象徵著看似不大的映山村的脫貧之路,著實是非常難走。
影片的格局其實不大,卻也被導演呈現出多個層次感,既有正反面對立的矛盾和人物,也有來自村裡村外的村長大位之爭,還有從老一輩領導馬副書記以及老村長尚老三那一代人流傳下來的歷史情感等等。看到這兒,可謂真實展現了一個簡簡單單的小村官兒,著實地很是難當。特別是當李自強拋家舍業從城裡返鄉當上了村長之後,全片當故事也來到了新的高潮,故事的矛盾衝突此刻也被瞬間拉高——包括「迷失」後犯渾的李大海,以及耍小聰明失敗後「避世」的奎子,這兩塊兒高層矛盾體,不僅身帶看點,也頗帶笑點。
總之,作為一部農村題材的劇情片,《村官不難當》的故事完整,角色鮮明,頗具現實意義。尤其是對馬副書記的一番話記憶猶新,「一個人富,那叫物質財富;帶領全村人富,才是真的富,是精神財富!」的確,都知道農村基層幹部不好當,但影片卻真摯表達出了:做一個實心實意為了農民能過上好日子而努力工作的村官,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