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產平價128線雷射雷達,遠距離+超寬視角,覆蓋全應用場景

2020-12-05 騰訊網

OS2-128榮獲今年CES創新獎

解鎖數字雷射雷達的能量

Ouster CEO – Angus Pacala 在CES開幕當天:「當馬克和我在2015年初創立Ouster時,我們便有了一種全新的雷射雷達的設想——第一臺數字雷射雷達。我們意識到,通過採用矽CMOS和集成大規模晶片的算力,我們最終可以使雷射雷達的價格與性能脫鉤,將質保年份指數級延長,向絕大多數客戶提供雷射雷達行業內最有競爭力的產品,滿足產業的需求。

今天的產品發布證明了這一願景,為我們服務的客戶邁出了巨大的一步。實際上我們還處於該技術路線的初期階段,還有很多令人興奮的進步和新功能將接踵而來。」

今年的CES,多家雷射雷達生產商都發布了新產品和概念樣機。Ouster這家位於舊金山,成立於2015年的公司,也在今年的展會上發布了他們新的產品超廣角雷射雷達OS0和遠距離雷射雷達OS2。加上去年發布的中距離OS1,這家主打體積小、量產、工業級產品的公司,其產品可以說覆蓋了自動駕駛,無人機,安防等場景的主要需求。蓋世汽車獲得的最新消息,該公司已經在去年年底在上海成立辦公室,並已經與多家國內企業展開合作。以下是該公司今年新發布的產品介紹,不知道Ouster是否能順利在競爭激烈的中國雷射雷達市場打開一片天地。

CES開幕當天,Ouster隆重發布了他們的第二代雷射雷達產品:

· Ouster OS0:超廣角(FOV 95°),32/128線

· Ouster OS2:遠距離(200m+), 32/64/128線

· 新款32線和64線均可定製調整FOV

同時Ouster宣稱所有型號的傳感器均已量產,現在公開接受訂單並且已經向早起客戶發貨。

OS0:95度超廣角雷射雷達

紅外照相機下OS0-128線的FOV

OS0-128是超廣角雷射雷達的一個重大突破。OS0 95度的垂直FOV和128線的解析度可以為客戶提供超清的可視性,為目標檢測和識別提供了足夠的解析度。

結合小於50cm的盲區和最新的窗口堵塞檢測(window blockage detection)功能,OS0是自動駕駛轎車或卡車環視和盲區傳感器的完美解決方案,例如需要隨時探測周圍地面和貨架的無人駕駛叉車,OS0也是該類型室內機器人主傳感器的最佳選。

對於感知或物體分類(object classification)需求較少的應用場景,Ouster可以提供32線的OS0。該規格傳感器可以使室內或室外機器人能夠以較高的速度精準識別並避開障礙物,只要用一臺OS0就可以取代之前使用多個傳感器的組合方案。

OS0主要技術參數:

· 探測距離:50米(80%反射率)

· 垂直FOV: 95°

· 解析度:32線,128線

· 價格:樣品價6000美元,提供批量折扣。

OS2:遠距離、高解析度

OS2-128是Ouster的所有產品中性能的頂端,與現有的最高解析度傳感器性能不相上下,但價格更便宜。OS2-128的光束在22.5°垂直FOV內均勻地以0.18°的角度均勻分布,完全滿足無人駕駛汽車和高空無人機的遠程高速感知需求。

OS2-128舊金山街道點雲

OS2-128使用專有的ASIC和SPAD光子探測器可以產生驚人的圖像。利用雷射雷達測量雷射脈衝返回的光子形成影像,這項獨特的技術在雷射雷達行業是獨一無二的,並解鎖了一系列2D/3D轉換技術,為目標分類和分割提供了全新的技術思路。

就在上周,OS2-128還因顯著提高了高解析度遠距離雷射雷達的性能可靠性成本而獲得了消費電子展(CES)創新獎

OS2主要技術參數:

· 探測距離:240米(80%反射率)

· 垂直視場角:22.5°

· 解析度:32線,64線,128線

· 價格:樣品價為16000美元,可享受批量折扣。

自定義線束掃描方向的雷射雷達

Ouster此次發布的128線雷射雷達採用均勻分布的線束模式,在整個FOV中保持一致的角度解析度。

16、32和64線傳感器除均勻分布外,根據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客戶可以選擇將線束聚集在視野的某一角度範圍內以獲得更高的角度解析度。下圖是OS1可選線束分布示意:

Ouster在CES的發布會上宣布,旗下所有16、32和64線雷射雷達,除了標準的均勻分布模式,都可選擇以下任一線束分布模式:

· 漸變模式(Gradient)- 中間密集分布,向兩邊逐漸稀疏。

· 水平向下模式(Below-horizon)- 在雷射雷達中心水平線下以均勻間隔排列的線束。將傳感器的垂直視野減少一半,將掃描區域的角度解析度提高一倍。

· 密集模式(Tight-column)- 將光束集中在垂直22.5°的FOV內。如果客戶的應用不需要寬FOV,密集模式會減少冗餘信息同時大大增加核心區域的有效線束。

數字雷射雷達的前景

數字雷射雷達是高解析度雷射雷達新的一章。這項專利化的技術依賴於全半導體設計,用性能更好、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價格更實惠的單晶矽晶片取代以往需要數千個元器件的模擬雷射雷達。

數字雷射雷達不同於現在其它機械旋轉雷射雷達,在各個方面都優於它將要取代的傳統技術。

Ouster新的128線雷射雷達包含了一個基於下一代矽結構的ASIC晶片,其內部代號為「Whitney」,Ouster用了兩年時間開發這款ASIC,這是目前最先進的雷射雷達ASIC晶片。

Whitney架構將單光子雪崩二極體(SPAD)探測器陣列直接集成在晶片上。SPAD是一種超高速、高靈敏度的光傳感器,能夠計算單個光子的到達時間。Whitney架構使Ouster的SPAD具有與上千萬顆電晶體一樣的數字處理能力,從而可以讓雷射雷達每秒鐘能夠處理超過1萬億光子,產生260萬個數據點。

結合ASIC先進的性能,Ouster的雷射雷達還具有獨特的功能,如基於晶片窗口堵塞檢測(on-chip window blockage detection)技術,相機般的環境成像和先進的雷射編碼技術,。

OS0、OS1和OS2都對其雷射光源做了如下改進,將兩倍的雷射光源裝進一個不超過一粒米大小的晶片裡。該晶片—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VCSEL)由於其體積小、天然的人眼安全性、低製造成本,已經在智慧型手機和消費電子行業得到廣泛的應用,是最有前途的雷射雷達技術。

沒有其他的雷射雷達能夠在如此小、如此可靠及高度集成的結構裡擁有如此先進的技術。

由於整體數字設計和簡單的結構,Ouster的雷射雷達非常牢固,已經超過汽車行業的衝擊和振動標準要求。Ouster的所有產品線都具有IP68和IP69K防水等級,是市場上所有雷射雷達傳感器中最高的。Ouster工程師所關注的,是確保每個傳感器都能經受住商業應用場景的長久考驗。

這就是數字雷射雷達的前景。 Ouster才剛剛開始。

相關焦點

  • Ouster 的數字雷射雷達到底是什麼?
    加上此前他們發布的中距離雷射雷達 OS1,這家公司的產品已經實現了自動駕駛、無人機、安防等應用場景的全覆蓋。Ouster 創始人 Angus Pacala 還特意撰寫了博客文章來介紹他們全新發布的產品以及所謂的「數字雷射雷達」技術。
  • 200線純固態雷射雷達將實現百美元級量產
    絕大多數從事自動駕駛的技術專家都認為,採取這種「拋棄」雷射雷達的方案用於L3級以上的自動駕駛的落地會造成兩個問題。 首先,基於深度學習的視覺算法並不能完全覆蓋所有場景,無法避免邊緣案例誤判的情況,且因其黑盒性造成很難建立可靠的誤差和糾錯模型。
  • 一徑科技攜全套固態雷射雷達解決方案亮相北京車展
    [第一車市 新聞]2020年9月28日-30日,一徑科技攜全套固態雷射雷達解決方案亮相北京車展。  一徑科技展位:靜安莊館7號館7071  作為國際領先的MEMS 固態雷射雷達解決方案商,一徑科技始終堅持以先進的技術出發,緊密結合市場需求,高性能、小型集成化、可量產的車規級全固態雷射雷達產品,賦予無人駕駛汽車、機器人等人工智慧應用可靠穩定、寬視角、遠距離及高解析度的三維深度視覺能力。
  • 智能駕駛車載雷射雷達關鍵技術與應用算法
    前不久,Velodyne推出了128線雷射雷達VLS-128,相比於HDL-32E其尺寸縮小了70%,探測距離增大了1倍,解析度則提高了4倍;從技術性能來看,VLS-128在探測距離和解析度上已全面超越市場上現有產品。
  • 一文看盡CES上的雷射雷達
    Velabit外形尺寸為60.9×60.9×35毫米,比一副撲克牌還小,探測距離100米,水平視角60度,垂直視角10度,採用903納米雷射技術,可與Velarray配合使用。只要用5個Velabit,就能把車身周圍全部覆蓋。基於雷射雷達的性能,成像的精細程度,足以滿足探測周邊環境的目的。
  • 一文看懂雷射雷達
    線束、方位角、掃描幀頻、角解析度、測量精度、探測距離、數據率是七個常用的雷射雷達性能評價指標。下面以禾賽Pandar128 為例進行解析。,無需任何機械部件;Flash 面陣式雷射雷達不同於以上三種逐點掃描的模式,它利用雷射器同時照亮整個場景,對場景進行光覆蓋,一次性實現全局成像。
  • 廉價化雷射雷達的希望:MEMS雷射雷達 vs 固態雷射雷達 | 雷射雷達...
    法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法雷奧,2010年與德國雷射雷達供應商 Ibeo 合作開發並量產的SCALA高精度機械式雷射雷達,最大檢測距離為150m,法雷奧在此雷射雷達基礎上,加上Mobileye,開發了Cruise4U 自動駕駛解決方案。2016年採埃孚收購了Ibeo40%的股份,以幫助Ibeo研發固態雷射雷達,也在研究更高效的數據標定。
  • 工程師最關注的產品系列之:國內主要雷射雷達廠商及其產品
    PandarGT採用禾賽自研的高速振鏡系統,該系統可在-40℃到120℃環境中長期使用,且抗衝擊性強,溫度範圍遠優於市場同類產品;此外,禾賽自主研發1550nm光纖雷射器及其控制模塊,其體積遠小於同類型光纖雷射器,工作溫度範圍達到-40℃到110℃,滿足車載應用的溫度要求。PandarGT具備抗幹擾功能,以高可靠性和面向量產的設計服務於自動駕駛應用。
  • 不同於特斯拉的路線蔚來ET7搭載的雷射雷達是什麼?
    雷射雷達的優點包括:1)具有極高的距離解析度、角解析度和速度解析度;2)抗幹擾能力強;3)獲取的信息量豐富,可直接獲取目標的距離、角度、反射強度、速度等信息,生成目標的多維度圖像;4)可全天時工作。相比於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可實現對人體的探測,相比於攝像頭,雷射雷達的探測距離更遠。雷射雷達的測距原理可以分為ToF和FMCW,前者在產業鏈成熟度上更領先,成為當前市場上主要採用的方法。
  • 8999元發售車規級、探測距離500米雷射雷達,大疆是怎麼做到的?
    Velodyne的128線雷射雷達VLS-128,探測距離300米,在業界一度領先。而大疆推出的雷射雷達,探測距離比VLS-128遠將近一倍,達到500米。簡言之,由於超遠的探測距離,其性能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與人類相媲美,甚至超過人類。泰覽Tele-15成為第一個千元級可達到500米測距的車載雷射雷達。
  • 多線雷射雷達與單線雷射雷達有哪些區別?
    多線雷射雷達是指同時發射及接收多束雷射的雷射旋轉測距雷達,市場上目前有4線、8線、16 線、32 線、 64 線和128線之分,多線雷射雷達可以識別物體的高度信息並獲取周圍環境的3D掃描圖,主要應用於無人駕駛領域。
  • 不同於特斯拉的路線 蔚來ET7搭載的雷射雷達是什麼?
    典型技術方案分析——Velodyne128線機械式雷射雷達  Velodyne於2018年發布128線雷射雷達,產品編號VLS-128,代表當時最為先進的機械式雷射雷達。該產品採用128線束,探測距離提升至300米,比原有64線產品提升兩倍,解析度提升了4倍。Velodyne稱該產品為L5級別自動駕駛而開發。
  • 汽車自動駕駛之雷射雷達行業深度報告
    來控制光束,無需任何機械部件;Flash 面陣式雷射雷達不同於以上三種逐點掃描的模式, 它利用雷射器同時照亮整個場景,對場景進行光覆蓋,一次性實現全局成像。在自動駕駛「跨越式」的演變歷程中,機械式雷達率先發展起來,經過不斷迭代,目 前機械式雷射雷達的技術已經趨於成熟,同時高線束的機械式雷射雷達能夠獲得更高的分 辨率與測距距離,所以其目前會獲得高級自動駕駛商的青睞。 但使用傳統的機械式雷射雷達,也要面臨高昂的裝車成本問題,和產品低穩定性帶來 的安全風險和維護成本。目前僅有法雷奧的一款 4 線機械式雷射雷達實現了車規級的量產 搭載。
  • 20家國內企業參與車載雷射雷達角逐
    佳光現已推出遠距離單線雷射雷達INS-1、單線離軸雷射雷達INS-L1、全球首款24線雷射雷達INS-24、車規級MEMS雷射雷達INS-M1等其他高性能產品。成立至今,佳光已與中電44所、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及其他學校及科研機構實現產研結合,同時與富士康、智行者、某整車廠、某1級供應商等企業達成合作,實現技術及商業的同步落地,並取得行業領先地位。
  • 不同於特斯拉(TSLA.US)的路線,蔚來(NIO.US)ET7搭載的雷射雷達是...
    雷射雷達的優點包括:1)具有極高的距離解析度、角解析度和速度解析度;2)抗幹擾能力強;3)獲取的信息量豐富,可直接獲取目標的距離、角度、反射強度、速度等信息,生成目標的多維度圖像;4)可全天時工作。相比於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可實現對人體的探測,相比於攝像頭,雷射雷達的探測距離更遠。
  • 深度剖析國內主流VCSEL廠商在雷射雷達上的應用布局
    此外,縱慧芯光在外延代工廠擁有每月超 1500 片的產能,在常州建有自有外延產線,外延產能每月超過 1000 片。公司對標 lumentum,定位高端晶片市場,目前產品覆蓋消費電子、數據通信以及車載三大領域,產品線如今覆蓋各類場景應用:  除了消費電子領域,睿熙科技也在積極拓展數據通信領域和車載領域
  • 禾賽站上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
    測評中禾賽的Pandar64 及 Pandar40P 在實際測遠及目標物點雲數目、全距離 範圍精準度、全距離範圍內對不同反射率目標的探測一致性、噪點和丟點控制、 反射強度分離度等方面表現突出。例如,測評中比較不同型號的雷射雷達在多個距 離下對同一輛轎車進行探測的點雲數目,該能力直 接反映無人駕駛車輛對不同距離下物體的識別能力,是雷射雷達最核心的指標。
  • 20家本土企業參與車載雷射雷達角逐
    佳光現已推出遠距離單線雷射雷達INS-1、單線離軸雷射雷達INS-L1、全球首款24線雷射雷達INS-24、車規級MEMS雷射雷達INS-M1等其他高性能產品。成立至今,佳光已與中電44所、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及其他學校及科研機構實現產研結合,同時與富士康、智行者、某整車廠、某1級供應商等企業達成合作,實現技術及商業的同步落地,並取得行業領先地位。
  • 初創公司融資約1.8億元 研發雷射發射器與傳感器分離的雷射雷達系統
    Sense Photonics是專為自動駕駛汽車、工業設備和其他應用開發下一代雷射雷達和3D傳感器解決方案的公司。該輪融資由Acadia Woods和Congruent Ventures共同領投,由Prelude Ventures、三星風投(Samsung Ventures)、殼牌風投(Shell Ventures)、和米資本(Hemi Ventures)和IPD Capital等投資者參投。
  • 雷射雷達加速自動駕駛汽車發展
    不過,目前我們依舊處於弱人工智慧階段,想要實現強人工智慧,物體識別升級為場景理解是關鍵,而實現場景理解首先需要理解物體與物體之間的關係,比如最基本的三維空間關係。作為人工智慧的重要應用方向之一,近年來自動駕駛汽車的遠距離深度相機雷射雷達作為汽車理解三維空間的主流方案備受認可,不過雷射雷達目前大且貴,這使得該技術的進一步普及充滿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