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家國內企業參與車載雷射雷達角逐

2021-01-08 OFweek維科網

2017年7月,搭載法雷奧4線SCALA雷射雷達的奧迪A8作為全球首款產量L3車型一經亮相便引起行業內廣泛討論,車載雷射雷達作為關鍵的傳感器為自動駕駛汽車起到「眼睛」的作用。國際上,我們聽到的更多是Velodyne、Quenargy、LeddarTech、Innoviz 和IBEO等車載雷射雷達企業的信息,這些都是目前車載雷射雷達優秀代表。我們鮮有聽到關於國產車載雷射雷達企業的消息,這是由於國產雷射雷達的公司起步較晚,而且近幾年由於自動駕駛越來越收到廣泛關注市場時機開始成熟,所以國內開始有像速騰聚創、禾賽光電和北醒光子這樣的國產車載雷射雷達公司湧現出來。

「未來中國的自動駕駛軟硬體市場主要增量來自雷射雷達,對於採用雷射雷達路線的L3級別車輛而言,通常需要1個機械式或4個-6個固態雷達,且雷射雷達價格較為昂貴,預計到2030年,中國的雷射雷達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 羅蘭貝格全球合伙人兼大中華區副總裁鄭贇在《合伙人專欄 | 自動駕駛對百年汽車業的革命性影響》中寫道。

「雷射雷達是自動駕駛必然要突破和應用的技術;國產化是必然要走的道路,眾人拾柴火焰高,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未來將會有數家優秀的雷射雷達公司脫穎而出,推動中國自動駕駛的快速發展。」歐司朗光電半導體紅外/雷射/傳感器市場經理鹿煥才告訴小編。

小編通過網上公開信息和蓋世汽車配套企業庫整理了20家國內研發車載雷射雷達的公司供行業內人士參考。

洛倫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17年

法人代表:杜晨光

核心產品:固態雷射雷達

公司簡介:洛倫茲科技定位於提供固態車規級3D雷射雷達,具有探測距離遠、測距準確、解析度高、體積小、重量輕、價格低等優勢,滿足未來自動駕駛汽車對雷射雷達的需求。

上海博未傳感技術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16年

法人代表:齊龍舟

核心產品:固態雷射雷達

公司簡介:博未傳感是一家無人駕駛雷射雷達研發商,採用原創性的專利技術,開拓了低成本、微型化雷射雷達的新方向,已研發出成本低於500美元的無人駕駛雷射雷達,產品主要應用於自動駕駛領域。

北京佳光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16年

法人代表:王飛

核心產品:單線雷射雷達、MEMS固態雷射雷達、24線雷射雷達、離軸雷射雷達

公司簡介:佳光科技(Encradar)成立於2016年底,團隊核心研發人員曾供職於航空航天等高精尖科技領域,在光學結構、大功率雷射器、高速集成電路設計等方面擁有全面的技術積累。公司總部位於北京,並在上海、廣東兩地設有研發中心和生產中心。

佳光現已推出遠距離單線雷射雷達INS-1、單線離軸雷射雷達INS-L1、全球首款24線雷射雷達INS-24、車規級MEMS雷射雷達INS-M1等其他高性能產品。

成立至今,佳光已與中電44所、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及其他學校及科研機構實現產研結合,同時與富士康、智行者、某整車廠、某1級供應商等企業達成合作,實現技術及商業的同步落地,並取得行業領先地位。

深圳市速騰聚創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14年

法人代表:邱純鑫

核心產品:機械式雷射雷達、固態雷射雷達、靜態雷射雷達

公司簡介:速騰聚創 (RoboSense) 是全球領先的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環境感知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利用自主研發的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機器人感知產品,將雷射雷達傳感器硬體方案、三維數據處理算法和深度學習技術相結合。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讓機器人擁有超越人類眼睛的環境感知能力。

公司註冊於2014年,初期由哈工大博士團隊創建。經過7年的科研沉澱與4年的商業化轉換。目前速騰聚創(RoboSense)成功建立起圍繞雷射雷達環境感知為核心的產銷研一體化經營體系。

速騰聚創研發與運營中心位於中國深圳南山區,並在北京與矽谷設有辦事處。目前,公司全職員工超過兩百名(不含生產基地員工),核心研發團隊研究生佔比超過60%。並長期與麻省理工、港科大、清華、哈工大等國內外一流學府及研究機構保持著人才輸送和學術研究合作。

探維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17年

法人代表:王世瑋

核心產品:固態雷射雷達

公司簡介:探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創始團隊主要由來自於清華大學精儀系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組成,擁有多年雷射測量領域的技術研發經驗,早在2008年即開始了雷射雷達方向的研發,是國內最頂級的雷射雷達團隊之一。從2016年開始,隨著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概念的興起,雷射雷達作為自動駕駛車輛必備的核心傳感器,吸引了廣泛的社會關注,成為傳統汽車行業和新興智能製造領域的熱門話題。探維科技憑藉十多年積累的科研成果和技術開發經驗,對車載雷射雷達應用場景進行了深度研究,提出了新一代的固態掃描雷射雷達技術方案。目前已完成億元估值的天使輪融資,即將推出硬體級圖像融合固態雷射雷達產品,可適配ADAS輔助駕駛、L3~L5多層級的自動駕駛三維環境感知需求。解決目前車載雷射雷達結構複雜、價格昂貴、難以量產、不符車規等多個痛點和難題。

北京一徑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17年

法人代表:石拓

核心產品:固態雷射雷達

公司簡介:北京一徑科技有限公司(一徑科技)是一家專注於全固態雷射雷達產品和技術開發的高科技公司,以先進的技術出發,緊密結合市場需求,提供高性能、小型集成化、可量產的全固態雷射雷達產品,賦予無人駕駛汽車、機器人等人工智慧應用可靠穩定、寬視角、遠距離及高解析度的三維深度視覺能力。

一徑科技成立於2017年11月,創始成員包含多位清華校友。目前員工人數~25,其中在職的博士學歷員工共有七位。一徑科技的合伙人在固態雷射雷達研發和產品化有著多年且獨到的經驗。同時,在集成光電子、IC集成晶片、光學和算法領域有著高水平的研發實力和豐富的產業資源。上述面向固態雷射雷達的全棧關鍵能力使得一徑科技能從底層晶片到整機系統再到上層算法,打造真正具有核心競爭力和高技術門檻的產品。目前所開發的產品具有高測距精度、寬視場角、靈活的掃描方式,密集的垂直線束等優點,同時其合理成本和高可靠性也為其大規模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除了優越的硬體產品外,圍繞雷射點雲的上層應用產品,如定位、感知以及多傳感器融合等,也能為客戶提供靈活多樣的解決方案。

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16年

法人代表:李遠

核心產品:固態雷射雷達

公司簡介: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醒」)是一家中外合資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總部設於北京,專注於雷射雷達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為用戶提供產品解決方案的制定與服務,秉承「做世界上最好的機器人眼睛」的經營理念,北醒不斷將新技術與應用相結合,幫助用戶快速進入「智能」新時代。

公司已完成B2輪融資,截止目前已獲IDG資本、順為資本、凱輝汽車基金(法雷奧LP)、達泰資本、凱斯博資本及科沃斯的投資,並於2016年榮獲「奧迪創新」總冠軍和創新中國春季總冠軍,2017年入駐博世加速器,近幾年獲得發明專利百餘項,碩果纍纍。

北醒雷射雷達已實現量產,且具備完整的智慧財產權和認證,北醒產品現已登陸歐美亞太等市場。其雷射雷達產品可廣泛應用於無人駕駛(避障導航)、無人機(物流、植保等)、機器人(智能家居)、AGV(工業領域倉儲物流)等領域。

相關焦點

  • 20家本土企業參與車載雷射雷達角逐
    國際上,我們聽到的更多是Velodyne、Quenargy、LeddarTech、Innoviz 和IBEO等車載雷射雷達企業的信息,這些都是目前車載雷射雷達優秀代表。我們鮮有聽到關於國產車載雷射雷達企業的消息,這是由於國產雷射雷達的公司起步較晚,而且近幾年由於自動駕駛越來越收到廣泛關注市場時機開始成熟,所以國內開始有像速騰聚創、禾賽光電和北醒光子這樣的國產車載雷射雷達公司湧現出來。
  • 雷射雷達 各家企業都在幹什麼
    一般來說,雷射雷達企業要分為導航型和測繪型。近年來隨著無人車和無人機的大熱,不少傳統測繪型雷射雷達企業也要切入導航雷射雷達市場。  巨星是無人駕駛用3D雷射雷達稀缺標的:無人駕駛正處於A股風口浪尖。
  • 智能駕駛車載雷射雷達關鍵技術與應用算法
    從Level0~5共6級)以上智能駕駛系統的車載雷射雷達,其雷射安全等級應為Level1(功率小於0.4mW,低輸出雷射),以保證智能駕駛汽車行駛過程中行人的安全;其探測距離至少應為100m,測量精度在釐米級,掃描頻率至少在5Hz~20Hz,以滿足智能駕駛汽車的高速行駛的要求;而且
  • 機械雷射雷達群雄鏖戰,固態雷射雷達硝煙再起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至少20家車企和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宣布,將自2020年起,量產L3級自動駕駛技術。 隨著自動駕駛商業化和規模化的步伐加速,雷射雷達迎來藍海市場。畢竟除了特斯拉,全球絕大多數的自動駕駛公司,均使用雷射雷達作為感知套件的一部分。
  • 毫米波雷達與雷射雷達兩種類別的雷達技術究竟有什麼區別?
    車載雷射雷達普遍採用多個雷射發射器和接收器,建立三維點雲圖,從而達到實時環境感知的目的。從當前車載雷射雷達來看,機械式的多線束雷射雷達是主流方案。雷射雷達的優勢在於其探測範圍更廣,探測精度更高。但是,雷射雷達的缺點也很明顯:在雨雪霧等極端天氣下性能較差,採集的數據量過大,價格十分昂貴。目前百度和谷歌無人駕駛汽車車身上的64位雷射雷達,售價高達70萬元人民幣。
  • 雷射雷達製造商慧建科技亮相CES 2021
    36氪獲悉,於CES 2021亮相的慧建科技是一家雷射雷達製造商,主打高性能、低價格。該公司產品分為160線的混合固態雷射雷達、等效150線的車規級前裝雷射雷達兩類。混合固態雷射雷達的樣機已經落地,處於調參階段,下一步和自動駕駛企業洽談合作。車規級前裝式車載雷射雷達的樣機預計於今年3月落地。   慧建科技創始人告訴36氪,得益於技術優勢,公司產品可以實現較低價格。
  • 4種常用車載雷射雷達光源技術的優缺點解析
    雷射光源是車載雷射雷達的核心器件之一。雷射光源的選擇需綜合考慮實際應用環境、雷射雷達技術方案、性能需求以及成本需求,需要多種類型的雷射光源來適應不同的道路環境。目前常見的幾種光源主要包括邊發射雷射器(EEL)、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VCSEL)、固體雷射器以及光纖雷射器等。
  • 無人駕駛黑科技:毫米波雷達穿透力強,雷射雷達精度高
    雷射雷達精度更高,但價格昂貴雷射雷達主要是通過發射雷射束,來探測目標的位置、速度等特徵量。車載雷射雷達普遍採用多個雷射發射器和接收器,建立三維點雲圖,從而達到實時環境感知的目的。從當前車載雷射雷達來看,機械式的多線束雷射雷達是主流方案。
  • FMCW和TOF在車載雷射雷達中各有什麼優勢?
    FMCW和TOF在車載雷射雷達中各有什麼優勢? 但是,布萊克莫爾這樣的都卜勒雷射雷達有一個盲點:它不能探測任何垂直於雷射束運動的物體速度。考慮到行人往往過馬路的方式,這有點令人擔憂。 2017年,通用汽車收購的雷射雷達公司Strobe採用的也是FMCW技術路徑。在國內,也有一家採用類似技術的公司(愛萊達科技),去年7月份成立,11月獲得了百度和華登1800萬融資,估值過億。
  • 工程師最關注的產品系列之:國內主要雷射雷達廠商及其產品
    本次主要是針對國內主要雷射雷達廠商及其產品進行了整理。 近年來,雷射雷達技術在飛速發展,從一開始的雷射測距技術,逐步發展了雷射測速、雷射掃描成像、雷射都卜勒成像等技術,如今在無人駕駛、AGV、機器人等領域已相繼出現雷射雷達的身影。 據調查,目前大部分企業都以無人車、機器人及無人車領域雷射雷達為主要研究方向。
  • 五大LiDAR公司齊聚美股,車載雷射雷達將走向何方?
    本文內容將包括:Velodyne 核心技術解析:MLALuminar:最高功率帶來最高性能Innoviz:MEMS 帶來最低成本Aeva:堅持 FMCWOuster:近似於 Flash 的技術路線雷射雷達基本構成值得注意的是,Velodyne、Luminar、Innoviz、Aeva 和 Ouster ,這 5 家公司在針對前裝車載市場的主力產品上
  • 深度剖析國內主流VCSEL廠商在雷射雷達上的應用布局
    同時雷射雷達(LiDAR)是智能駕駛不可或缺的眼睛,車規級高功率脈衝 VCSEL 是雷射雷達的核心器件。除了消費類 3D 傳感,VCSEL 在光通信和自動駕駛領域的 LiDAR(雷射雷達)方面也極具應用前景。
  • 研發出360°混合固態雷射雷達,「慧建科技」實現高性價比
    36氪獲悉,於CES2021亮相的「慧建科技」是一家雷射雷達製造商,主打高性能、低價格。該公司產品分為160線的混合固態雷射雷達、等效150線的車規級前裝雷射雷達兩類。混合固態雷射雷達的樣機已經落地,處於調參階段,下一步和自動駕駛企業洽談合作。車規級前裝式車載雷射雷達的樣機預計於今年3月落地。公司創始人告訴36氪,得益於技術優勢,公司產品可以實現較低價格。
  • 國產&外資——中國市場二十餘家AGV專用雷射雷達企業發展現狀
    國內AGV雷射雷達市場的發展 近幾年,伴隨著AGV整體市場及雷射導航AGV發展,賽道內的雷射雷達廠商開始不斷增多,尤其是國產企業。,也是國內較早進入AGV整車核心控制領域的企業,目前,興頌的雷射雷達已經能夠非常成熟的應用在移動機器人的避障防護、機械設備運行的區域防護、移動機器人的路徑導航等領域。
  • 創新驅動 禾賽科技領跑雷射雷達賽道
    相比於歐美國家,國內雷射雷達產業起步較晚,但是基於來自政策、人才、技術儲備等多方面的良好條件,近年來,崛起了以禾賽科技為代表的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國內雷射雷達企業,國產雷射雷達行業實現了直道超車。前景廣闊 禾賽科技迎黃金髮展期調研機構Yole Development預測:2024年全球雷射雷達市場規模將達到60億美元,其中,在自動駕駛應用上的雷射雷達市場規模將達到42億美元。就國內市場而言,研究機構認為,穩定的中國汽車銷量、攀升的自動駕駛滲透率以及自動駕駛對汽車雷達的剛需,決定了我國汽車雷達市場潛力相當可觀。
  • 一文看懂雷射雷達
    此外,中國市場上的雷射雷達晶片,特別是信號處理所需的元器件主要依賴進口,這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雷射雷達的生產成本,因此多家國內的晶片企業都在爭取通過各自的優勢技術填補上國內市場在此領域的空白。:Velodyne 成功上市一馬當先,國內市場百花齊放雷射雷達競爭日益激烈,Velodyne、Quanergy、Ibeo 等是國外代表雷射雷達公司,技術成熟;在國內,以速騰聚創、禾賽科技、北科天繪、鐳神智能等國產企業也先後崛起。
  • 毫米波雷達進入成像時代,低線束雷射雷達危險了!
    上周,車東西總結了國內的毫米波雷達創業熱潮,列下12家熱門初創公司在毫米波雷達的未來競賽中,他們可能改變行業格局。 就在上周末,車東西與12家初創公司中的技術派——傲酷(oculii)取得了聯繫,與其CMO郄建軍進行了一番深度交流。 在兩個小時的專訪之後,車東西對傲酷的技術、人才、產品規劃和商業打法都有了詳細的了解。
  • 拆解毫米波雷達:與雷射雷達有哪些不同?
    今天找一個MRR的77GHz的毫米波雷達做拆解分析,毫米波雷達工作原理是通過天線向外發射毫米波,並接收目標反射信號,通過對信號進行對比和處理,最終完成對目標的分類識別。
  • 從iPhone12攝像系統說起 淺談車載雷射雷達系統
    LiDAR是(LightDetectionandRanging)光檢測和測距的縮寫,你可以理解為是雷射雷達,一種測量距離的傳感器,但它測量介質使用的是雷射。使用在iPhone12Pro上,雷射雷達會發出肉眼不可見的雷射束,它的優勢在於可以測量出絕對的深度,這將極大的優化深度圖,賦予圖片更多的細節;同時還能提升自動對焦的速度。而除了手機,目前高階的掃地機器人,你也能找到它的身影。不過對於一個汽車網站來說,再聊下去似乎有些跑題了,其實LiDAR使用在上述領域只能說是大材小用,為汽車進行自動駕駛才是物盡其用。
  • 智能網聯汽車系列榜單(二)——中國毫米波雷達企業TOP10
    但毫米波雷達對行人、車輛、交通標識牌等物體的目標識別能力不如攝像頭,目前,在智能汽車的感知系統中,視覺傳感器和雷達傳感器相互融合是主流方案。 而在車載雷達領域,除了毫米波雷達,還有超聲波雷達和雷射雷達。雷達類傳感器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但不同類型的雷達優劣勢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