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CW和TOF在車載雷射雷達中各有什麼優勢?

2020-12-06 電子發燒友

FMCW和TOF在車載雷射雷達中各有什麼優勢?

胡薇 發表於 2018-09-07 15:03:03

今年3月,寶馬風險投資領投了一家雷射雷達初創公司B輪融資,一起的還有豐田AI風險投資公司。

這家名為Blackmore(布萊克莫爾)的雷射雷達初創公司希望能夠改變過去傳統測速雷射雷達只能提供間接速度數據的局限。

目前的雷射雷達大多使用「飛行時間-TOF」技術,發射出離散的光脈衝,測量它們從最近的物體上彈回並返回需要多長時間。然後,他們使用這些數據來建立一個車輛周圍的三維地圖信息。

布萊克莫爾使用所謂的「調頻連續波-FMCW」裝置(也稱為相干測距),發射一束長而穩定的光束。(光線在1550納米的範圍內,相比於905納米,其對人眼是看不見的、無害的。)這種方法讓公司的雷射雷達傳感器不僅可以測量光返回需要多長時間,還可以測量光返回時的頻率。

FMCW雷射雷達獲得的信號的處理可以通過「嵌入式處理硬體」來處理,這同樣有助於降低系統的成本。目前,布萊克莫爾的雷達射程大於200米,速度測量±150m/s,解析度為0.2m/s。

FMCW可以做到頻率會根據前方移動物體的速度而改變:如果他向車輛走來,頻率會升高;如果他和車輛同方向行走,頻率會降低。

但是,布萊克莫爾這樣的都卜勒雷射雷達有一個盲點:它不能探測任何垂直於雷射束運動的物體速度。考慮到行人往往過馬路的方式,這有點令人擔憂。

2017年,通用汽車收購的雷射雷達公司Strobe採用的也是FMCW技術路徑。在國內,也有一家採用類似技術的公司(愛萊達科技),去年7月份成立,11月獲得了百度和華登1800萬融資,估值過億。

對於目前市場主流的TOF雷達,愛萊達科技創始人潘衛清指出了其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抗幹擾,強光條件、惡劣天氣下的性能受限,探測距離有限等。

車載雷射雷達領域內,目前已經推出市場的產品大多數使用的都是905nm波長,在各個公司的產品說明書中,對於雷射雷達的安全性說明也不統一。

業內人士表示,905nm的雷射雷達在技術以及整個產業鏈上,都相對成熟,但在安全性上存在一定的隱患。雷射雷達在惡劣環境下,傳輸距離以及效果會大打折扣,傳輸的距離也不夠遠(實際效果,並非企業標稱的數據,目前市面上的雷射雷達廠商的指標大多數都是在良好的天氣環境下測試的數據)。

造成這一結果的,與其工作的功率大小有關。理論上而言,功率越大,傳輸的距離就更遠,但功率變大後穩定性較難控制,同時安全隱患也會增加。目前的安全法規,將雷射雷達發射器的功率普遍限制在了5mw以下。

國內傳統雷射雷達製造商也在布局。目前,鐳神智能也在研發1550nm的雷射雷達,其最新的1550nm雷達用脈衝光纖雷射器為自主研發,包含有三個型號LFP-1550-600,LFP-1550-1000,LFP-1550-2000。

系統均工作在1550nm下,區別在於不同的平均輸出功率,三個型號的平均輸出功率最小依次為0.6w、1w、2w,這個數值也是可以調的,功率穩定性(t>8h)表現為小於3%,在業內屬於領先。

主打1550nm雷射雷達的Luminar公司曾表示:「傳統技術上,1550nm波長系統的大規模生產會導致成本的大幅提高,在生產成本中僅原材料一項就高達上千美元。」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Luminar公司將系統進行晶片級的升級,而不是購買現成的組件,通過開發自有雷射器和接收器,在減低成本的同時使得1550nm系統正常工作。

FMCW雷射雷達技術在消除幹擾,提高遠程性能,並支持距離和速度數據方面,的確已經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現在就是等待成本下降。

當然,現實來看,汽車主機廠都在做兩手準備。

主打905nm技術路線的Innoviz,就在今年獲得了來自寶馬的訂單。後者計劃在2021年推出的自動駕駛汽車使用Innoviz提供的固態LiDAR傳感器。

因為雷射雷達真正實現商業化,首先需要大幅降低成本。相比1550nm,905nm具備成本優勢。當然,Innoviz也表示,已經開發了相關解決方案,可以使905nm雷射器保持人眼安全的同時提高探測距離,但並未透露更多細節。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雷射雷達:ToF與FMCW之爭
    ToF雷射雷達在夜間工作性能有巨大優勢,但在光線明亮的白天,來自太陽的光子會干擾信號,在接收到的信號中產生噪音。 而且,由於多個ToF雷射雷達在接收來自其他雷射雷達的脈衝時可能會造成幹擾。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些企業開始引入編碼技術,將傳輸信號分割成多個脈衝。
  • FMCW雷射雷達完勝ToF雷射雷達,是真是假?細節分析來了!
    儘管最近有文章聲稱FMCW技術的探測距離更遠,但我們還沒有看到可以與先進ToF系統探測距離相當的FMCW系統。主張3:FMCW更準確有效地提供速度和距離信息這是誤導。ToF雷射雷達確實需要多次發射雷射以確定目標物體的速度。與FMCW雷射雷達所稱的單次雷射發射相比,這似乎是額外的「開銷」。
  • 智能駕駛車載雷射雷達關鍵技術與應用算法
    智能駕駛車載雷射雷達系統的各組成部分共同影響著其整體性能參數和生產成本,其中掃描方式及相關技術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作為車載雷射雷達的關鍵技術,掃描單元首先決定著雷達的掃描性能,進而決定著雷達的功耗、重量、尺寸和成本。
  • 毫米波雷達與雷射雷達兩種類別的雷達技術究竟有什麼區別?
    毫米波雷達與雷射雷達兩種類別的雷達技術究竟有什麼區別?各大國的車載雷達頻段主要集中在在23-24GHz、60-61GHz和76-77GHz(79GHz)3個頻段,而世界各國對毫米波車載雷達頻段使用的混亂情況使得汽車行業車載雷達的發展受到了限制。
  • 潮科技|或於ToF「剛正面」,FMCW會是雷射雷達的未來方案?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MEMS」(ID:MEMSensor),作者麥姆斯諮詢殷飛,原文題目《為什麼說FMCW雷射雷達是代表未來的終極方案?》,36氪經授權發布,略有刪減。據麥姆斯諮詢介紹,雷射雷達(LiDAR)是一種利用雷射來測量物體之間距離的遙感方法。
  • FMCW雷射雷達的性能優勢有哪些 以及其中的量產難點有哪些-電子...
    FMCW雷射雷達被稱為雷射雷達領域皇冠上的明珠,相較於脈衝式雷射雷達有著明顯的性能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抗太陽光和其它雷射的幹擾,保證傳感器的安全可靠; 2. 都卜勒效應單像素實時測速,提供4D信息,有助於目標分類; 3. 更高的靈敏度和動態範圍(>60dB); 4.
  • 20家國內企業參與車載雷射雷達角逐
    2017年7月,搭載法雷奧4線SCALA雷射雷達的奧迪A8作為全球首款產量L3車型一經亮相便引起行業內廣泛討論,車載雷射雷達作為關鍵的傳感器為自動駕駛汽車起到「眼睛」的作用。國際上,我們聽到的更多是Velodyne、Quenargy、LeddarTech、Innoviz 和IBEO等車載雷射雷達企業的信息,這些都是目前車載雷射雷達優秀代表。
  • 20家本土企業參與車載雷射雷達角逐
    國際上,我們聽到的更多是Velodyne、Quenargy、LeddarTech、Innoviz 和IBEO等車載雷射雷達企業的信息,這些都是目前車載雷射雷達優秀代表。我們鮮有聽到關於國產車載雷射雷達企業的消息,這是由於國產雷射雷達的公司起步較晚,而且近幾年由於自動駕駛越來越收到廣泛關注市場時機開始成熟,所以國內開始有像速騰聚創、禾賽光電和北醒光子這樣的國產車載雷射雷達公司湧現出來。
  • 4種常用車載雷射雷達光源技術的優缺點解析
    同時對於高精度的雷射雷達方案,雷射脈衝的寬度和上升沿質量對後續時間間隔的精確測量具有重要意義。905 nm脈衝雷射二極體常見於掃描式雷射雷達,包括機械旋轉式和MEMS固態雷射雷達。   905 nm 脈衝雷射二極體在測距領域已廣泛應用很多年,技術也是突飛猛進。雷射器晶片的發射單元結構已由單層發展到兩疊層或三疊層甚至四疊層。
  • 從iPhone12攝像系統說起 淺談車載雷射雷達系統
    LiDAR是(LightDetectionandRanging)光檢測和測距的縮寫,你可以理解為是雷射雷達,一種測量距離的傳感器,但它測量介質使用的是雷射。使用在iPhone12Pro上,雷射雷達會發出肉眼不可見的雷射束,它的優勢在於可以測量出絕對的深度,這將極大的優化深度圖,賦予圖片更多的細節;同時還能提升自動對焦的速度。而除了手機,目前高階的掃地機器人,你也能找到它的身影。不過對於一個汽車網站來說,再聊下去似乎有些跑題了,其實LiDAR使用在上述領域只能說是大材小用,為汽車進行自動駕駛才是物盡其用。
  • 雷射雷達類型:TOF雷達VS三角測距雷達
    TOF雷射雷達TOF雷射雷達是一種進行光飛行的時間的測量方法,顧名思義就是發射出一道雷射,然後會有一種二極體來進行雷射的回波檢測,再使用一個很高精度的計時器去測量光波發射到目標物引起反饋再回來的時間差,而光速具有不變性,再將時間差乘以光速便可得到目標物體的距離。
  • 雷射雷達製造商慧建科技亮相CES 2021
    36氪獲悉,於CES 2021亮相的慧建科技是一家雷射雷達製造商,主打高性能、低價格。該公司產品分為160線的混合固態雷射雷達、等效150線的車規級前裝雷射雷達兩類。混合固態雷射雷達的樣機已經落地,處於調參階段,下一步和自動駕駛企業洽談合作。車規級前裝式車載雷射雷達的樣機預計於今年3月落地。   慧建科技創始人告訴36氪,得益於技術優勢,公司產品可以實現較低價格。
  • FMCW 雷射雷達光源參數分析及技術基礎與研究進展
    df,圖 2(b),頻率差由因距離延時 τ 引入的頻率變化量 fR和都卜勒頻移 fD構成,在頻率上升沿產生的頻率差 Δf1和頻率下降沿產生的頻率差 Δf2 與 fR之間各相差 fD。那麼由距離引入的差頻量 fR 和都卜勒頻移fD就可以通過相干解調的方式由 Δf1 和 Δf2計算得出:(1)式中:γ 代表發射信號的頻率變化速率,R 代表雷射雷達與被測目標的距離,c 代表光速,v 代表目標速度在雷射雷達與被測目標連線上的投影
  • FMCW雷射雷達核心技術及量產難點分析
    FMCW雷射雷達被稱為雷射雷達領域皇冠上的明珠,相較於脈衝式雷射雷達有著明顯的性能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 抗太陽光和其它雷射的幹擾,保證傳感器的安全可靠;2. 都卜勒效應單像素實時測速,提供4D信息,有助於目標分類;3. 更高的靈敏度和動態範圍(>60dB);4. 適合矽光子和相控陣(OPA)技術低成本批量生產。
  • 雷射雷達有輻射嗎_雷射雷達有什麼用
    打開APP 雷射雷達有輻射嗎_雷射雷達有什麼用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4-07 11:40:27   雷射雷達有輻射嗎   首先,什麼是雷射?
  • 為什麼說FMCW雷射雷達是代表未來的終極方案?
    ToF雷射雷達在日間及其它雷射雷達同時工作時的狀況ToF雷射雷達在夜間的運行效果很好,但是在日光明亮的白天,來自太陽的光子會干擾信號,從而在接收信號中產生噪聲。此外,在附近有多個ToF雷射雷達同時工作時,ToF系統可能會由於從其他雷射雷達系統接收到的脈衝幹擾而完全無法工作。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一些ToF雷射雷達供應商開始通過將發射信號分成多個脈衝來引入編碼技術。但是,測距性能與系統的峰值功率成正比,將可用能量分成多個脈衝會導致測距性能的下降。
  • 【牛車實驗室】趣味解讀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 自動駕駛的「電子眼」
    目前來說汽車上常見的雷達有兩種,分別是毫米波雷達和雷射雷達。毫米波的頻段比較特殊,其頻率高於無線電,低於可見光和紅外線,頻率大致範圍是10GHz—200GHz。這是一個非常適合車載領域的頻段。當前,比較常見的車載領域的毫米波雷達頻段有三類。
  • 一文讀懂三角法和TOF雷射雷達
    這兩種方案在具體實現時都會有各自的挑戰,但是相比起來,TOF要攻克的難關顯然要多得多。  TOF雷達的實現難點主要在於:  1.首先是計時問題。在TOF方案中,距離測量依賴於時間的測量。但是光速太快了,因此要獲得精確的距離,對計時系統的要求也就變得很高。一個數據是,雷射雷達要測量1cm的距離,對應的時間跨度約為65ps。
  • 機械雷射雷達群雄鏖戰,固態雷射雷達硝煙再起
    ,應該也是在雷射雷達領域出手中最準的投資機構之一,在國內機械、固態雷射雷達發展拐點之前,都領投了相應頭部企業的A輪融資。」 有分析認為國內雷射雷達公司大多數是在復刻Velodyne 的發展道路,由機械式切入逐步向固態雷射雷達布局,他們主打性價比,核心策略是以價格優勢搶佔 Velodyne 的市場份額。 目前國內雷射雷達市場整體同質化競爭激烈。中低速移動平臺以及自動駕駛能否大規模商業化,雷射雷達起到關鍵作用。
  • 五大LiDAR公司齊聚美股,車載雷射雷達將走向何方?
    2020 年對雷射雷達產業來說,是劃時代的一年。Velodyne、Luminar 兩家先後登陸美股,Innoviz、Aeva 和 Ouster 三家正在路上。這五大雷射雷達公司,目前最高的 Luminar 市值超百億美元,最低 Innoviz 估值也達到 14 億美元。這些公司在資本市場受到熱捧背後,是各大車企紛紛選在量產車上搭載雷射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