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雷達類型:TOF雷達VS三角測距雷達

2020-11-22 OFweek維科網

如今,雷射雷達已被廣泛應用於機器人、無人駕駛、AR/VR、3D列印等多個領域,根據應用領域的不同,雷射雷達的類型也存在一定差異,機器人是目前雷射雷達應用最為火熱的領域之一,按照不同的技術路線,可將機器人雷射雷達分為TOF雷射雷達及三角測距雷射雷達兩大類型。

TOF雷射雷達

TOF雷射雷達是一種進行光飛行的時間的測量方法,顧名思義就是發射出一道雷射,然後會有一種二極體來進行雷射的回波檢測,再使用一個很高精度的計時器去測量光波發射到目標物引起反饋再回來的時間差,而光速具有不變性,再將時間差乘以光速便可得到目標物體的距離。

對於TOF的測距原理,如果再加以細分,還可再分為脈衝式及相位式兩種。

脈衝式比較簡單直接,就是發出一道雷射的脈衝,然後再檢測雷射的相關信息。這個是目前TOF雷射雷達採用的主流方式。

相位式則是連續的發射雷射。但是接收到的回波信號會由於光速傳播的特性,相位上會有差距。當檢查相位時就可以轉過來處理這個距離。這種方式的優勢在於成本相對更低,但其主要問題是測量的速度沒法提高。

現下較熱的RPLIDAR S1雷射雷達便採用了脈衝式TOF測距原理,其配合思嵐科技研發的高速雷射採集處理機構,能進行每秒9200次的測距動作,在測距過程中,RPLIDAR S1將發射經過調製的紅外雷射信號,該雷射信號在照射到目標物體後產生的反光將被 RPLIDAR S1 的雷射採集系統接收,然後經過嵌入在 RPLIDAR S1 內部的DSP處理器實時解算,被照射到的目標物體與 RPLIDAR S1 的距離值以及當前的角度信息將從通訊接口中輸出。

基於TOF原理的RPLIDAR S1雷射雷達,目前可實現40米的測距距離,同時也是業內體積最小的雷射雷達之一,即使在遠距離物體條件下,這款TOF雷射雷達也能保證測量的精度不發生改變,同時在室外及更大場景中,其性能依舊穩定。

三角測距雷射雷達

三角測距雷射雷達是一種基於圖像處理的方法,就像我們給人拍照,人距離相機的遠近會決定TA在成像裡的大小,這就是三角測距的一種原理應用。像connect體感攝像頭,Intel研發的RealSense都會使用到三角測距法,三角測距法採用了一種特製的攝像頭,能拍攝出雷射的光斑的特性,從而能反推出距離。

相比TOF雷射雷達,三角測距雷射雷達的成本會有很大降低,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個攝像頭加一個處理晶片。當然三角測距雷射雷達也有一些缺點,它會有解析度的限制,如解析度不高,物體又較遠,可能會出現看不清的情況,同理,三角測距法對於遠距離的物體來說,便會看的不是很清楚,所以對算法具有很高挑戰。如果算法不夠優秀,即使測量四五米開外的物體就會出現問題。

相關焦點

  • 三角測距與TOF雷射雷達,你了解多少?
    雷射雷達廣泛應用於服務機器人、無人駕駛、無人機、AGV叉車等領域,已成為眾多智能設備的核心傳感器,它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就目前市面上的主流雷射雷達產品而言,用於環境探測和地圖構建的雷達,按技術路線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三角測距雷射雷達,另一類是TOF雷達。
  • RPLIDAR A3,新一代三角測距雷射雷達,更遠、更穩定、更可靠
    RPLIDAR A3,新一代360度三角測距雷射雷達,更遠,更穩定,更可靠。基於思嵐獨有的RPVision 3.0雷射測距引擎,RPLIDAR A3 實現了25米測距半徑,每秒16,000次的採樣頻率,高達0.33°(15Hz情況)的角度解析度,再一次刷新了三角測距雷達的行業標準。
  • 廉價化雷射雷達的希望:MEMS雷射雷達 vs 固態雷射雷達 | 雷射雷達...
    傳送門:一、特斯拉Autopilot系列事故最詳細梳理二、廉價化雷射雷達的希望:MEMS雷射雷達 vs 固態雷射雷達三、雷射雷達存廢之爭—技術路線盤點四、論未來出行的商業模式很多人選擇鑽研深度學習和圖像識別來取消雷射雷達,也有人選擇雷射雷達的廉價化。目前雷射雷達價格高的原因包括了需求量少,組裝和調試成本高。Velodyne公司此前的機械旋轉式產品在車用雷射雷達領域佔據統治地位,後續推出混合固態的產品,成本有所降低,正在逐步研發純固態雷射雷達。Velodyne LiDAR獲得百度與福特1.5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到2020年左右成本降至500美金。
  • 思嵐雷射雷達家族再添新軍 TOF雷達來了
    去年2月,思嵐科技對外發布了第三代雷射掃描測距雷達RPLIDAR A3,基於思嵐科技最新的RPVision 3.0測距引擎,可實現25米範圍的實用化距離探測,每秒16,000的採樣頻率,刷新了三角測距雷達的行業標準。而今年,就在4月17日下午,思嵐科技正式對外發布其最新一代雷射雷達產品——RPLIDAR S1。
  • 一文讀懂三角法和TOF雷射雷達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10/393167.htm  就目前市面上的主流雷射雷達產品而言,用於環境探測和地圖構建的雷達,按技術路線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TOF(Time of Flight,時間飛行法)雷達,另一類是三角測距法雷達。
  • 三角法和TOF 雷射雷達大解析
    就目前市面上的主流雷射雷達產品而言,用於環境探測和地圖構建的雷達,按技術路線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TOF(Time of Flight,時間飛行法)雷達,另一類是三角測距法雷達。這兩個名詞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但是要說這兩種方案從原理、性能到成本、應用上到底孰優孰劣,以及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也許每個人都還或多或少有所疑惑。今天小編就拋磚引玉,就這些問題做一次解析。
  • 三角法和TOF雷射雷達大解析
    就目前市面上的主流雷射雷達產品而言,用於環境探測和地圖構建的雷達,按技術路線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TOF(Time of Flight,時間飛行法)雷達,另一類是三角測距法雷達。這兩個名詞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但是要說這兩種方案從原理、性能到成本、應用上到底孰優孰劣,以及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也許每個人都還或多或少有所疑惑。今天小編就拋磚引玉,就這些問題做一次解析。
  • FMCW雷射雷達完勝ToF雷射雷達,是真是假?細節分析來了!
    這充分證明了ToF技術的測距能力。實際上,幾乎所有的雷射測距儀都利用ToF技術而非FMCW技術進行距離測量(例如Voxtel公司提供的測距儀,一些產品具有超過10千米的最大探測距離)。儘管最近有文章聲稱FMCW技術的探測距離更遠,但我們還沒有看到可以與先進ToF系統探測距離相當的FMCW系統。
  • 雷射雷達:ToF與FMCW之爭
    圍繞汽車級雷射雷達的技術路線之爭,愈加激烈。 近日,有報導稱,調頻連續波(FMCW)雷射雷達將徹底改變目前的汽車級雷射雷達市場格局,並倒逼ToF雷射雷達退出主流市場。
  • 潮科技|或於ToF「剛正面」,FMCW會是雷射雷達的未來方案?
    雷射雷達根據不同類型可以通過閃光快照(flash)或掃描來提供周圍環境的三維(3D)點雲圖,因此,有望幫助自動駕駛汽車更快、更好的決策,並改善導航來提高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目前,雷射雷達導航系統一直依賴於被稱為飛行時間(Time-of-flight, ToF)的第一代脈衝技術。脈衝ToF雷射雷達通過發射強大的光脈衝,並測量從物體反射回來的光子的往返時間來實現障礙物探測。
  • tof 三角法_tof 三角測距 雙目 - CSDN
    在此,簡單分享一下rplidar A2這種雷射雷達的原理和重點技術。rplidar A2 是一種三角測距原理雷射雷達,原理和TOF雷射雷達不同。 TOF雷射雷達是根據測量光的飛行時間來計算距離的。而三角測距雷射雷達是通過攝像頭的光斑成像位置來解三角形的。
  • 雷射測距雷達在仙知機器人中的應用
    什麼是雷射測距雷達雷射雷達是以發射雷射束探測目標的位置、速度等特徵量的雷達系統。雷射測距雷達的優勢近年來,雷射雷達在移動機器人導航中的應用日益增多,它幫助移動機器人實現地圖構建、自身定位、感知環境、避障繞障等功能,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由於基於雷射的距離測量技術具有較高的精度。
  • 雷射雷達在應用中如何提高測距效率?
    上周,小嵐跟大家細數了雷射雷達在應用中的環境挑戰,在遇到光源、玻璃、高反射材質時,雷射雷達的測距和定位效果會受影響,繼而影響後續的機器人導航避障 。 詳情可戳:今天,我們來細數一下雷射雷達在應用中的環境挑戰 那麼,除了雷射雷達本身的技術升級之外,在外在環境上,我們做些什麼,能提升雷達的測距和掃描性能呢?
  • 從四個維度深度剖析雷射雷達核心技術
    但是這項在自動駕駛領域尚不成熟的3D視覺技術,不僅公開技術資料稀缺,而且企業和媒體關於各種雷射雷達的分類和稱謂表達五花八門,例如:機械式、固態、全固態、混合固態;又如:MEMS(微機電系統)、OPA(光學相控陣)、Flash(閃光);亦如:FMCW(調頻連續波)、脈衝波;還如:飛行時間法、三角測距法等。這些稱謂常常讓圈內圈外的人士感到困惑。
  • 雷射三角測距法原理
    雷射三角測距法作為低成本的雷射雷達設計方案,可獲得高精度、高性價比的應用效果,並成為室內服務機器人導航的首選方案,本文將對雷射雷達核心組件進行介紹並重點闡述基於雷射三角測距法的雷射雷達原理。雷射三角測距法原理目前雷射雷達的測量原理主要有脈衝法、相干法和三角法3種,脈衝法和相干光法對雷射雷達的硬體要求高,但測量精度比雷射三角法要高得多,故多用於軍事領域。而雷射三角測距法因其成本低,精度滿足大部分商用及民用要求,故得到了廣泛關注。
  • 雷射雷達工作原理及應用
    圖3 雷射雷達探測車輛通過1次,可觸發攝像頭拍照 測距原理 該款雷射雷達在實際應用中,基於TOF(Time-of-Flight)即飛行時間原理,採用相位法實現測距功能。 圖4 該雷射雷達測距原理示意圖 實際案例優勢 實施便捷 雷射雷達現場實施便捷,且安裝成本較低。
  • 雷射周界預警雷達測距傳感器原理及應用領域
    事實上,預警功能同樣重要,能起到提前警示、勸告,給工作人員更多反應時間的作用,這類產品叫周界預警雷達。周界預警雷達,少不了的就是距離分區探測,它是根據什麼原理來工作的呢?跟我一起來看看。雷射雷達作為一種主動遙感探測技術和工具已有近50 年的歷史,目前廣泛用於地球科學和氣象學、物理學和天文學、生物學與生態保持、軍事等領域。其中,傳統意義上的雷射雷達主要用於陸地植被監測、雷射大氣傳輸、精細氣象探測、全球氣候預測、海洋環境監測等。
  • 多線雷射雷達與單線雷射雷達有哪些區別?
    多線雷射雷達是指同時發射及接收多束雷射的雷射旋轉測距雷達,市場上目前有4線、8線、16 線、32 線、 64 線和128線之分,多線雷射雷達可以識別物體的高度信息並獲取周圍環境的3D掃描圖,主要應用於無人駕駛領域。
  • 雷射雷達是什麼?為什麼自動駕駛必不可少?
    為什麼需要這麼多種類型的傳感器?因為這三種類型的傳感器都有其優點與短板。比如說,攝像頭能捕捉高清晰度的彩色照片,但它沒有測距能力,在測量遠距離物體的速度上也難以勝任。而雷達的測距和測速能力都不錯,成本也在不斷走低。不過由於雷達使用的是無線電波,因此在遠距離情況下雷達反饋的信息細節不足。雷射雷達能夠兼顧上述兩款傳感器的優勢。
  • 為什麼說FMCW雷射雷達是代表未來的終極方案?
    雷射雷達根據不同類型可以通過閃光快照(flash)或掃描來提供周圍環境的三維(3D)點雲圖,因此,有望幫助自動駕駛汽車更快、更好的決策,並改善導航來提高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目前,雷射雷達導航系統一直依賴於被稱為飛行時間(Time-of-flight, ToF)的第一代脈衝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