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劣幾何?三角法和TOF雷射雷達大解析

2020-11-25 OFweek維科網

雷射雷達作為眾多智能設備的核心傳感器,其應用已經非常廣泛。如今我們能夠在無人駕駛小車、服務機器人、AGV叉車、智能路政交通以及自動化生產線上頻頻看到雷射雷達的身影,也足以說明它在人工智慧產業鏈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就目前市面上的主流雷射雷達產品而言,用於環境探測和地圖構建的雷達,按技術路線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TOF(Time of Flight,時間飛行法)雷達,另一類是三角測距法雷達。這兩個名詞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但是要說這兩種方案從原理、性能到成本、應用上到底孰優孰劣,以及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也許每個人都還或多或少有所疑惑。今天小編就拋磚引玉,就這些問題做一次解析。

一、原理

三角法的原理如下圖所示,雷射器發射雷射,在照射到物體後,反射光由線性CCD接收,由於雷射器和探測器間隔了一段距離,所以依照光學路徑,不同距離的物體將會成像在CCD上不同的位置。按照三角公式進行計算,就能推導出被測物體的距離。

光看原理,是不是覺得挺簡單。

圖1、三角法測距原理

然而TOF的原理更加簡單。如圖2所示,雷射器發射一個雷射脈衝,並由計時器記錄下出射的時間,回返光經接收器接收,並由計時器記錄下回返的時間。兩個時間相減即得到了光的「飛行時間」,而光速是一定的,因此在已知速度和時間後很容易就可以計算出距離。

圖2、TOF測距原理

可惜的是,要是所有事情做起來都如同想起來一樣簡單,那世界就太美好了。這兩種方案在具體實現時都會有各自的挑戰,但是相比起來,TOF要攻克的難關顯然要多得多。

TOF雷達的實現難點主要在於:

1.首先是計時問題。在TOF方案中,距離測量依賴於時間的測量。但是光速太快了,因此要獲得精確的距離,對計時系統的要求也就變得很高。一個數據是,雷射雷達要測量1cm的距離,對應的時間跨度約為65ps。稍微熟悉電氣特性的同學應該就知道這背後對電路系統意味著什麼。

2.其次是脈衝信號的處理。這裡面又分兩個部分:

a)一個是雷射的:三角雷達裡對雷射器驅動幾乎沒什麼要求,因為測量依賴的雷射回波的位置,所以只需要一個連續光出射就可以了。但是TOF卻不行,不光要脈衝雷射,而且質量還不能太差,目前TOF雷達的出射光脈寬都在幾納秒左右,上升沿更是要求越快越好,因此每家產品的雷射驅動方案也是有高低之分的。

b)另一個是接收器的。一般來說回波時刻鑑別其實是對上升沿的時間鑑別,因此在對回波信號處理時,必須保證信號儘量不要失真。另外,即便信號沒有失真,由於回波信號不可能是一個理想的方波,因此在同一距離下對不同物體的測量也會導致前沿的變動。比如對同一位置的白紙和黑紙的測量,可能得到如下圖的兩個回波信號,而時間測量系統必須測出這兩個前沿是同一時刻的(因為距離是同一距離),這就需要特別的處理。

圖3、不同反射率的回波信號差異

除此以外,接收端還面臨著信號飽和、底噪處理等等問題,可以說困難重重。

二、性能PK,知其然可知其所以然?

說了這麼多,其實從下遊用戶的角度,並不關心你實現起來簡單還是難。用戶最關心的不外乎兩點:性能和價格。先說性能,如果了解這個行業的人大多知道,TOF雷達從性能上是優於三角雷達的。但是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1.測量距離

從原理上來說,TOF雷達可以測量的距離更遠。實際上,在一些要求測量距離的場合,比如無人駕駛汽車應用,幾乎都是TOF雷達。三角雷達測不遠,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原理上的限制,其實仔細觀察圖1不難發現,三角雷達測量的物體距離越遠,在CCD上的位置差別就越小,以致於在超過某個距離後,CCD幾乎無法分辨。二是三角雷達沒辦法像TOF雷達那樣獲得較高的信噪比。TOF採用脈衝雷射採樣,並且還能嚴格控制視場以減少環境光的影響。這些都是長距離測量的前提條件。

當然,距離長短並不代表絕對的好壞,這取決於具體的使用場景。

2.採樣率

雷射雷達描繪環境時,輸出的是點雲圖像。每秒能夠完成的點雲測量次數,就是採樣率。在轉速一定的情況下,採樣率決定了每一幀圖像的點雲數目以及點雲的角解析度。角解析度越高,點雲數量越多,則圖像對周圍環境的描繪就越細緻。

就市面上的產品而言,三角法雷達的採樣率一般都在20k以下,TOF雷達則能做到更高(例如星秒的TOF雷達PAVO最高可以達到100k的採樣率)。究其原因,TOF完成一次測量只需要一個光脈衝,實時時間分析也能很快響應。但是三角雷達需要的運算過程耗時則更長。

相關焦點

  • 優劣幾何?三角法和TOF 雷射雷達大解析
    就目前市面上的主流雷射雷達產品而言,用於環境探測和地圖構建的雷達,按技術路線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TOF(Time of Flight,時間飛行法)雷達,另一類是三角測距法雷達。這兩個名詞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但是要說這兩種方案從原理、性能到成本、應用上到底孰優孰劣,以及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也許每個人都還或多或少有所疑惑。今天小編就拋磚引玉,就這些問題做一次解析。
  • 一文讀懂三角法和TOF雷射雷達
    今天小編就拋磚引玉,就這些問題做一次解析。  一、原理  三角法的原理如下圖所示,雷射器發射雷射,在照射到物體後,反射光由線性CCD接收,由於雷射器和探測器間隔了一段距離,所以依照光學路徑,不同距離的物體將會成像在CCD上不同的位置。按照三角公式進行計算,就能推導出被測物體的距離。
  • 三角測距與TOF雷射雷達,你了解多少?
    雷射雷達廣泛應用於服務機器人、無人駕駛、無人機、AGV叉車等領域,已成為眾多智能設備的核心傳感器,它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就目前市面上的主流雷射雷達產品而言,用於環境探測和地圖構建的雷達,按技術路線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三角測距雷射雷達,另一類是TOF雷達。
  • tof 三角法_tof 三角測距 雙目 - CSDN
    在此,簡單分享一下rplidar A2這種雷射雷達的原理和重點技術。rplidar A2 是一種三角測距原理雷射雷達,原理和TOF雷射雷達不同。 TOF雷射雷達是根據測量光的飛行時間來計算距離的。而三角測距雷射雷達是通過攝像頭的光斑成像位置來解三角形的。
  • 自動駕駛的眼睛 細述單線雷射雷達的作用
    我們更關心的是,雷射雷達的距離信息是怎麼獲取的。  雷射三維成像雷達可以通過直接測距、直接測角的技術得到目標的三維點雲數據,並且獲得的數據本身就是三維數據,不需要通過大量運算和處理才生成目標三維圖像,而且雷射測距有非常高的精度。  所以,雷射三維成像雷達是目前能獲取大範圍三維場景圖像效率最高的傳感器,也是目前能獲取三維場景精度最高的傳感器。
  • 深度好文:自動駕駛中的雷射雷達究竟有何特效?
    我們更關心的是,雷射雷達的距離信息是怎麼獲取的。  雷射三維成像雷達可以通過直接測距、直接測角的技術得到目標的三維點雲數據,並且獲得的數據本身就是三維數據,不需要通過大量運算和處理才生成目標三維圖像,而且雷射測距有非常高的精度。  所以,雷射三維成像雷達是目前能獲取大範圍三維場景圖像效率最高的傳感器,也是目前能獲取三維場景精度最高的傳感器。
  • 漫談自動駕駛雷射雷達和新型探測技術
    不過,接下來我們要介紹的並不知道我們熟悉的這個「雷達」概念,而是利用光來進行探測和定位的手段——「雷射雷達」。什麼是雷射雷達?如今,「雷射雷達」已不是什麼陌生的概念了,特別是隨著自動駕駛的熱潮,它也備受矚目。
  • 在自動駕駛中,單線雷射雷達能幹什麼?|雷鋒網公開課
    我們更關心的是,雷射雷達的距離信息是怎麼獲取的。雷射三維成像雷達可以通過直接測距、直接測角的技術得到目標的三維點雲數據,並且獲得的數據本身就是三維數據,不需要通過大量運算和處理才生成目標三維圖像,而且雷射測距有非常高的精度。所以,雷射三維成像雷達是目前能獲取大範圍三維場景圖像效率最高的傳感器,也是目前能獲取三維場景精度最高的傳感器。
  • 在自動駕駛中,單線雷射雷達能幹什麼?硬創公開課
    我們更關心的是,雷射雷達的距離信息是怎麼獲取的。雷射三維成像雷達可以通過直接測距、直接測角的技術得到目標的三維點雲數據,並且獲得的數據本身就是三維數據,不需要通過大量運算和處理才生成目標三維圖像,而且雷射測距有非常高的精度。所以,雷射三維成像雷達是目前能獲取大範圍三維場景圖像效率最高的傳感器,也是目前能獲取三維場景精度最高的傳感器。
  • 雷射雷達類型:TOF雷達VS三角測距雷達
    如今,雷射雷達已被廣泛應用於機器人、無人駕駛、AR/VR、3D列印等多個領域,根據應用領域的不同,雷射雷達的類型也存在一定差異,機器人是目前雷射雷達應用最為火熱的領域之一,按照不同的技術路線,可將機器人雷射雷達分為TOF雷射雷達及三角測距雷射雷達兩大類型。
  • 潮科技|或於ToF「剛正面」,FMCW會是雷射雷達的未來方案?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一些ToF雷射雷達供應商開始通過將發射信號分成多個脈衝來引入編碼技術。但是,測距性能與系統的峰值功率成正比,將可用能量分成多個脈衝會導致測距性能的下降。人眼安全問題此外,目前大部分ToF雷射雷達系統的工作波長為850 nm和905 nm,非常接近可見光譜。
  • 雷射雷達:ToF與FMCW之爭
    目前,最常見的ToF(飛行時間)雷射雷達系統工作在波長850和905納米,接近可見光光譜。因此,最大雷射功率受到限制,探測距離存在瓶頸。 此外,通過使用專有的線性晶片技術,Scantinel公司的FMCW傳感器可以即時測量任何測量點的距離和速度。
  • FMCW雷射雷達完勝ToF雷射雷達,是真是假?細節分析來了!
    相比之下,許多低複雜度的雷射雷達每秒只能發射數萬到數十萬次(慢50倍)。因此,從本質上講,我們是將納秒級停留時間(dwell time)、高重複率與數十微秒級停留時間和低重複率(每對雷射器/接收端)進行比較。雷射發射頻率會嚴重影響雷射雷達對遠距離物體的探測、採集(分類)和跟蹤,這是因為更高的雷射發射頻率(空間和/或時間)可提供更多信息,從而更快地探測到物體,並更好地過濾噪聲。
  • 3D成像方法--- 雙目視覺、雷射三角、結構光、ToF、光場
    而雷射雷達不是3D成像原理上的一個分類,而是一種具體方法。雷射雷達的3D成像原理有:三角測距法、飛行時間ToF法等。雷射雷達按照實現方式分類有:機械式、混合固態、基於光學相控陣固態 、基於MEMS式混合固態、基於FLASH式固態等。
  • 雷射雷達如何降價百倍走向普及【附PPT】
    要點速覽1、雷射雷達技術原理雷射雷達原本用於測繪,從技術原理分,主要有三角法雷射雷達、TOF系列雷射雷達、相位法雷射雷達三種。三角法雷射雷達主要應用三角測距原理工作,成本較低,多用於掃地機器人、服務機器人之上。也有少數車廠用此類雷射雷達替代超聲波雷達實現自動泊車。
  • FMCW和TOF在車載雷射雷達中各有什麼優勢?
    FMCW和TOF在車載雷射雷達中各有什麼優勢? FMCW可以做到頻率會根據前方移動物體的速度而改變:如果他向車輛走來,頻率會升高;如果他和車輛同方向行走,頻率會降低。 但是,布萊克莫爾這樣的都卜勒雷射雷達有一個盲點:它不能探測任何垂直於雷射束運動的物體速度。考慮到行人往往過馬路的方式,這有點令人擔憂。 2017年,通用汽車收購的雷射雷達公司Strobe採用的也是FMCW技術路徑。
  • 【解析】產業鏈上遊的雷達技術是什麼樣的?服務機器人和無人駕駛的...
    雷射雷達,製造廠商主要有幾家,分別是國內的和日本的,還有一些是歐美的,另外還有一些汽車駕駛的供應商也在做雷射雷達,雷射雷達這個技術壁壘很高。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雷射雷達包括三個方面,一個是光學,一個是電路,電路包括算法,再一個是精準的控制。
  • 結構光測量之三角測量原理及光學三角法知識點總結
    機器視覺-結構光測量之三角測量原理結構光測量中為了獲取物體的三維信息,一般都會使用三角冊來那個的原理;其基本思想是利用結構光照明中的幾何信息幫助提供景物中的幾何信息,根據相機,結構光,物體之間的幾何關係,來確定物體的三維信息,下圖給出了一個三角測量的原理圖。
  • 雷射三角測距法原理
    雷射三角測距法作為低成本的雷射雷達設計方案,可獲得高精度、高性價比的應用效果,並成為室內服務機器人導航的首選方案,本文將對雷射雷達核心組件進行介紹並重點闡述基於雷射三角測距法的雷射雷達原理。雷射雷達四大核心組件雷射雷達主要由雷射器、接收器、信號處理單元和旋轉機構這四大核心組件構成。雷射器:雷射器是雷射雷達中的雷射發射機構。在工作過程中,它會以脈衝的方式點亮。以思嵐科技的RPLIDAR A3系列雷達為例,每秒鐘,它會點亮和熄滅16000次。
  • 思嵐雷射雷達家族再添新軍 TOF雷達來了
    去年2月,思嵐科技對外發布了第三代雷射掃描測距雷達RPLIDAR A3,基於思嵐科技最新的RPVision 3.0測距引擎,可實現25米範圍的實用化距離探測,每秒16,000的採樣頻率,刷新了三角測距雷達的行業標準。而今年,就在4月17日下午,思嵐科技正式對外發布其最新一代雷射雷達產品——RPLIDAR 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