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自動駕駛雷射雷達和新型探測技術

2020-11-22 OFweek維科網

說到「雷達」,小夥伴們的腦海裡大概立馬能蹦出戰爭片中「報告長官,雷達上發現敵艦靠近!」這樣的對白。這裡所謂的「雷達」(Radar)一般是指利用電磁波探測目標的電子設備,全稱是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無線電探測和測距,很多人也叫它「無線電定位」。

不過,接下來我們要介紹的並不知道我們熟悉的這個「雷達」概念,而是利用光來進行探測和定位的手段——「雷射雷達」。

什麼是雷射雷達?

如今,「雷射雷達」已不是什麼陌生的概念了,特別是隨著自動駕駛的熱潮,它也備受矚目。

自動駕駛

雷射雷達實際上是一種工作在光學波段(近紅外)的雷達,最早對它的定義是LIDAR,即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不過,更準確的應該是「LADAR」這種叫法,即Laser Detection and Ranging,雷射探測和測距。

特點

與同樣在汽車中有著一定應用的微波雷達相比,工作在光學波段的雷射雷達其頻率比微波高2-3個數量級以上,有著更高的距離解析度、角解析度和速度解析度。因此,雷射雷達在測量過程中可帶來距離、角度、反射強度、速度等更豐富的信息,憑藉這些數據便可生成目標多維度的圖像,協助我們或系統對探測目標擁有更詳細的認知。

另外,由於雷射波長短,能發射發散角非常小(μrad量級)的雷射束,多路徑效應小,即不會形成定向發射,與微波或者毫米波產生多路徑效應,抗幹擾能力強,可實現低空、超低空目標的探測。而雷射主動探測擁有不依賴於外界光照條件或目標本身輻射的特性,只需通過探測自身發射的雷射束的回波信號來獲取目標信息,所以還可實現全天候的工作。不過,雷射雷達易受大氣條件以及工作環境的煙塵影響,要實現全天候的工作環境在目前來講還是最困難的事情。

原理

實際上,雷射雷達技術的前提是雷射測距技術。我們通常能見到的測距方法,從大類上可以分為:雷射飛行時間(Time of Flight,TOF)法和三角法。簡單來講,它們分別適用於長距離測距和短距離測距。

TOF測距原理示意

而TOF法又可分為:

a)脈衝調製(脈衝測距技術),利用被測目標對光信號的漫反射來測距;

b)相位調製,對雷射連續波進行強度的調製,通過相位差來測量距離信息。

而雷射雷達對不同方法的選擇主要取決於它的種類和實際應用。

分類

雷射雷達也分很多類別。從調製出發,目前主要有直接探測雷射雷達和相干探測雷射雷達。現在常見的,包括自動駕駛、機器人、測繪所用的,基本上屬於直接探測雷射雷達。比較特殊的,比如測風、測速之類的雷達,則一般採用的是相干調製。

直接探測類型的雷射雷達應用

中國海洋大學研發的車載都卜勒測風雷射雷達

圖片來源:qingdaonews.com

如果從應用出發,那分類就較多了,比如雷射測距儀、雷射三維成像雷達、雷射測速雷達、雷射大氣探測雷達等等。其中,雷射三維成像雷達就包含了我們熟知的雷射測繪,以及自動駕駛中的單線雷射雷達和多線雷射雷達。

相關焦點

  • 自動駕駛中雷射雷達和傳感器技術的應用
    來源: 傳感器技術 雷射雷達和與之競爭的傳感器技術(相機、雷達和超聲波)加強了對傳感器融合的需要,也對認真謹慎地選擇光電探測器、光源和MEMS振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傳感器技術、成像、雷達、光探測技術及測距技術(雷射雷達)、電子技術和人工智慧的進步,使數十種先進的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得以實現,包括防撞、盲點監測、車道偏離預警和停車輔助等。通過傳感器融合實現這些系統的同步運行,可以讓完全自動駕駛的車輛監視周圍環境,並警告駕駛員潛在的道路危險,甚至採取獨立於駕駛員的躲避行動以防止碰撞。
  • 歐司朗推出新型近距紅外雷射,自動駕駛技術再近一步
    自動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未來幾年,要實現自動駕駛廣泛應用,仍有法律和技術上的問題需要解決。目前,汽車製造商和移動服務提供商努力實現這個願景,在此過程,自動駕駛汽車需要更全面、更可靠地檢測周圍環境。這意味著,傳感器例如雷射雷達(光探測和測距)的數量和布局,變得尤為關鍵。
  • 雷射雷達:從光電技術角度看自動駕駛
    雷射雷達和與之競爭的傳感器技術(相機、雷達和超聲波)加強了對傳感器融合的需要,也對認真謹慎地選擇光電探測器、光源和MEMS振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4/378522.htm  傳感器技術、成像、雷達、光探測技術及測距技術(雷射雷達)、電子技術和人工智慧的進步,使數十種先進的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得以實現,包括防撞、盲點監測、車道偏離預警和停車輔助等。
  • 雷射雷達疊加雷達,解決霧天自動駕駛
    雷射雷達疊加雷達,解決霧天自動駕駛 2020-11-20 1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雷射雷達是什麼?為什麼自動駕駛必不可少?
    上期文章我們介紹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有個軟肋,就是對於靜止的物體有可能探測不到,其背後的原因就是傳統的雷達不能有效識別靜態物體。當然,這個問題並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那就多種傳感器的配合使用。就目前的技術而言,大多數自動駕駛汽車都會搭載三類傳感器:攝像頭、雷達和雷射雷達。
  • 雷射雷達廠商開啟自動駕駛激戰
    在自動駕駛行業加速發展的推動下,國內雷射雷達市場的應用落地也進一步提速,北科天繪、禾賽科技(百度投資)、北醒光子、大疆等一批領先的企業,也藉此機會迅速崛起。雷射雷達借勢起航作為實現高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核心產品,雷射雷達在自動駕駛技術應用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技術層面來看,能夠感知環境信息的雷射雷達,可以說是智能汽車的「眼睛」。
  • 自動駕駛的眼睛 細述單線雷射雷達的作用
    實際上,目前我們提到的,包括自動駕駛、機器人、測繪用到的雷射雷達,基本上屬於這種直接探測類型的雷射雷達。有比較特殊的,比如測風、測速之類的雷達,一般會採用相干體制。  按應用分類,我們可以分得更多,比如:雷射測距儀、雷射三維成像雷達、雷射測速雷達、雷射大氣探測雷達,等等。
  • 實現高級自動駕駛,一定要用雷射雷達嗎?
    在技術之爭上,支持雷射雷達的一派和支持純視覺計算的一派還在吵得不可開交,同時也還有技術廠商試圖用毫米波雷達來取代雷射雷達。可見雷射雷達在高級自動駕駛所處的「C位」的地位仍然面臨挑戰。為什麼大多數的自動駕駛公司都認可雷射雷達技術?而偏偏又有少數公司不走「尋常路」,不接雷射雷達的招?箇中原因嘛?既有傳感器的技術路線之爭,也有自動駕駛車企對商業路線的判斷。
  • 【牛車實驗室】趣味解讀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 自動駕駛的「電子眼」
    自動駕駛從概念化走向現實世界似乎非常迅速,對於自動駕駛的定義,簡單來說就是對大量交通數據進行運算,最終得到最優的行車路線和速度,車輛實現無人幹預的自動行駛。但是最關鍵的技術難點卻在於獲取數據,所以雷達變成了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硬體。自動駕駛汽車通過雷達將複雜的交通數據全部捕獲。
  • 雷射雷達加速自動駕駛汽車發展
    編者按:近年來自動駕駛汽車的遠距離深度相機雷射雷達作為汽車理解三維空間的主流方案備受認可,不過雷射雷達目前大且貴,這使得該技術的進一步普及充滿挑戰。作為人工智慧的重要應用方向之一,近年來自動駕駛汽車的遠距離深度相機雷射雷達作為汽車理解三維空間的主流方案備受認可,不過雷射雷達目前大且貴,這使得該技術的進一步普及充滿挑戰。那麼,如何才能破解這些難題,從而讓雷射雷達更進一步推動汽車與人工智慧之間的結合與發展呢?
  • 自動駕駛的未來,是雷射雷達還是視覺識別?
    一般自動駕駛的視覺訓練邏輯只能識別到車輛後部、側面 和 頭部,顯然特斯拉的工程師沒有想到有一天系統需要識別貨車車箱的頂部。 首先我們來看看特斯拉跟雷射雷達還有計算機視覺識別的軼聞。 在特斯拉CEO馬斯克眼中,雷射雷達是一種落後的東西,他在2019年4月曾經說過:「雷射雷達和高精度地圖都是自動駕駛中錯誤的解決方案, 只會減慢自動駕駛商業化的速度。如果你只是在限制區域行駛, 那也不能叫做自動駕駛。」
  • 汽車自動駕駛之雷射雷達行業深度報告
    對於以主流自動駕駛廠商為代表的雷射雷達擁護者,系統的安全可靠性排在首 位,實現這一方向的方式就是融合各個性能的傳感器,以彌補不同類型的技術漏洞,採用 雷射雷達的自動駕駛廠商一般選擇在車頂配置 64 線雷射雷達,用於障礙物和移動車輛檢 測,同時在車四周環繞成本相對較低的低線束雷射雷達或毫米波雷達進行視野補充
  • 雷射雷達vs純計算機視覺 自動駕駛的兩大流派
    雷射雷達流派和純計算機視覺流派一直在自動駕駛技術中的感知層解決方案上喋喋不休。雷射雷達派認為純視覺算法在數據形式和精度上的不足;純視覺流派則認為雷射雷達不必要且過於昂貴。本文將對雷射雷達、攝像頭以及毫米波雷達等主流傳感器、各自動駕駛公司的解決方案以及傳感器市場格局作介紹。
  • 智能駕駛車載雷射雷達關鍵技術與應用算法
    車載雷射雷達(laserdetectionandranging,LiDAR)因其具有可準確獲取目標的三維信息、解析度高、抗幹擾能力強、探測範圍廣、近全天候工作等優點,在智能駕駛環境感知系統中佔據了重要地位。智能駕駛這一特定情境對車載雷射雷達的硬體技術與應用算法的性能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應用於Level3由SAE提出的智能駕駛自動等級。
  • 深度解析自動駕駛雷射雷達技術原理、感知系統的發展趨勢
    原標題:深度解析自動駕駛雷射雷達技術原理、感知系統的發展趨勢   目前,機械旋轉雷射雷達的高
  • 自動駕駛的眼睛:雷射、毫米波雷達&攝像頭三種技術產品之比較
    」的觀點後,在自動駕駛領域引起軒然大波。 qT1EETC-電子工程專輯目前無人駕駛汽車上主流的「眼睛」有四種: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超聲波雷達、攝像頭。由於帶寬高,性能也好於24GHz,主要用來裝配在車輛的前保險槓上,探測與前車的距離以及前車的速度,主要實現緊急制動、自動跟車等主動安全領域的功能。
  • 在自動駕駛中,單線雷射雷達能幹什麼?|雷鋒網公開課
    實際上,目前我們提到的,包括自動駕駛、機器人、測繪用到的雷射雷達,基本上屬於這種直接探測類型的雷射雷達。有比較特殊的,比如測風、測速之類的雷達,一般會採用相干體制。按應用分類,我們可以分得更多,比如:雷射測距儀、雷射三維成像雷達、雷射測速雷達、雷射大氣探測雷達,等等。不管是單線雷射雷達、多線雷射雷達或測繪雷射雷達,我們基本上可以將其劃分到雷射三維成像雷達的範疇。
  • 在自動駕駛中,單線雷射雷達能幹什麼?硬創公開課
    本期公開課要點:雷射雷達技術簡介單線雷射雷達的特點單線雷射雷達的應用雷射雷達的定義雷射雷達最早的定義是 LIDAR,英文為 Light Deteation and Ranging,中文意思是「光的探測和測距」。其實更準確的一個定義是 LADAR:LAser Detection and Ranging,即「雷射的探測和測距」。
  • 自動駕駛離不開的雷射雷達,究竟有幾種分類?
    雷射雷達因為雷射波長短,準直性高,使得雷射雷達性能優異:角解析度和距離解析度高、抗幹擾能力強、能獲得目標多種圖像信息(深度、反射率等)、體積小、質量輕。目前雷射雷達廣泛應用在測繪、氣象監測、安防、自動駕駛等領域。且大部分人認為,雷射雷達是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關鍵傳感器。
  • 弗勞恩霍研究所開發出新型微掃描鏡配合雷射雷達助力自動駕駛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據悉,來自弗勞恩霍夫光子微系統研究所IPMS的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微掃描鏡可對車輛周圍環境進行範圍超過200米3D掃描,這將對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做出重要貢獻。在自動駕駛汽車中,先進的技術帶動了車輪,使乘客可以坐下來欣賞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