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一朝四十八年,為明代年號跨度之最。官窯瓷器總體質量下降,卻花樣繁多,層出不窮。都說明之亡始於萬曆,但彩瓷之盛,也可說始於萬曆。
鬥彩、五彩、三彩等是明萬曆彩瓷中最有名的。施彩面積大,風格華麗厚重,是突出的特點。填筆自然,五彩色澤鮮豔,一般用黃、綠、紫、紅、赭石等色,有的用青花襯託,有的用紅線、黑線勾紋飾輪廓並增添孔雀綠。
大明萬曆年制福壽三麒麟紋蓋盒,直徑24.5釐米。蓋盒通身以白釉為底,用多種色釉繪畫圖案紋飾,且蓋盒邊緣皆用紅色與綠色繪回形紋裝飾,且上下皆用橙色分界。上蓋中央分三層,三層皆以橙色雙圈為界,最裡層繪黃色壽字紋,背景塗藍,壽字紋中間加繪橙色蝙蝠紋,外圈以橙色繪花瓣,看上去就像太陽一般,中間層與最外層皆用綠色與紅色繪不同紋飾裝飾,橙色圈分界,外邊繪三個與中間最裡層一樣的太陽形壽字紋與蝙蝠紋,且分布呈正三角形,另外還繪有三隻麒麟,分別是紅藍色、紅棕色及紅黃色,分布呈倒三角形,與太陽形壽字紋相間,其他地方布滿用綠色與草綠色繪畫的枝葉紋,橙色雙圈為界,最外邊用綠色與紅色繪紋飾,並在正面落款「大明萬曆年制」。下盒同樣繪三個太陽形壽字紋與三隻麒麟相間,其他地方布滿綠色與草綠色的枝葉紋,圈足,底面白釉無款。
彩瓷是萬曆一朝的特色。彩燒制技術此時已相當成熟,無論是官家還是民間,五彩都成為了彩瓷主流。過去俗稱這類風格的五彩為「大明彩」,可想其影響力之大。明朝瓷器自來以風格粗獷聞名於世,到了萬曆時期依然如此。大多數東西,都很難與雅字掛鈎。經常能見到一些尺寸很大的器物,無論是青花還是五彩,裝飾得滿滿當當,遠望之富麗華貴,細看卻製作粗糙,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