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許多信仰佛教的信仰者們,在佛教寺院遊覽或者參加佛事的時候,很容易就會發現"卍"字符號幾乎是在佛院的每一處都是可以見到的符號。不論是在每一座佛像的胸前,還是每一座廟宇的牆壁上都會出現這個符號,那麼這個符號"卍"該怎麼讀呢?我想知道的人很少,而99歲的修佛人是這麼跟小編說的:真靈!這個符號它又有什麼含義呢?又為什麼會成為佛法的象徵呢?這些都是我們作為佛教信仰者應該懂得的佛教常識。
我們都知道佛教傳入我們的國家,到現在已經有1000多年的時間了,而且由於中國的佛教信徒非常的多,因此在中國裡佛寺廟也是到處都有的。而且每到了除夕夜的那天,寺廟裡的人都會很多,大年初一燒第一柱香,當我們去寺廟的時候,看到這個符號時候便向以為修佛老者請教了一番。
1、 "卍"的含義即讀法
經過小編的一番了解之後,這個"卍"字在佛教中的讀音是"wàn", 除了中文的讀法之外,還有一種梵語叫作svástika,它這個字符就象徵著吉祥如意的意思。因為它的形狀可以讓我們聯想到許多一層一層堆疊起來,而且旋轉不定的雲朵,所以又被佛教中人稱作吉祥的海雲或者是吉祥的喜旋。而且它代表的是佛的三十二種相和八十種好之一的含義,當然又因為其周長壽是2年,所以這個字也就叫作萬,而它還有另外一個含義,就代表的是萬德之所集合的意思。這個"卍"字符可以說是代表著佛家,就像一個獨特的標誌一樣。
2、 "卍"字的歷史
但是從歷史上來說,這個"卍"字並不是由佛教獨自創作出來的符號,這個"卍"字的蹤跡分散在我們世界各地的古文明的遺蹟當中,就好比如在中國。在5000多年前的馬家窖文化的彩陶上,彩陶上面就印有著這個"卍"符號。但是又由於這個字在世界上各地的廣泛分布,有一名學者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句話,他說這個符號可能是與古文明對太陽的崇拜,有著很大的關係。
而且相傳在古印度時候,這個"卍"字本來並不是屬於文字的,但是古印度人卻認為它是統治許多個國家的"轉輪聖王"才會具有的一種好的吉祥的現象,而且當時的印度教的主神胸前同樣有著這個標記。那麼這個"卍"字究竟是怎麼成為佛法的呢?或者是怎樣成為這個佛教的象徵的呢?
3、 成為佛教象徵的原因
其中有一部佛教經典《阿含經》裡面提過,"卍"是佛陀的32大人相中的第16種,是位於佛的胸前。但是在我們的實際認知中,"卍"字並非只是出現在佛的身上,因為有一位修佛者在成道之前,他的胸間就已經有這個字顯現出來。而且在佛教中的其他經論中,也有一些是對這個"卍"字的講述,就好比《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的第六卷中提到,說佛陀一共有80種好相,而"卍"是最後一種好相,因此要放在胸前;更有《方廣大莊嚴經》的第三卷中提到,釋迦牟尼佛的頭髮也有著五"卍"個字相。小編認為,"卍"能成為佛教的特徵是因為它代表著吉祥和萬德之所集的含義,是佛教信仰者們更加信仰。
總結
總的來說,這個"卍"字象徵著佛教的佛法,它可以象徵著佛的大智慧和無窮的慈悲。很多信仰佛教者們也會將這個字作為"三千大千世界"來重視。而"三千大千世界"的意思就是指整個星系的旋臂,它可以向很多個方向無窮無盡的延伸,可以不停的救助無數的眾生。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