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中,我們經常會在佛的胸前看到一個標識,「卍」這個標識,代表了佛教,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標誌其實是一個字,而且還有讀音,你知道這個字怎麼讀嗎?
其實這個字,和萬字的發音一樣,有著吉祥喜旋的寓意,這個字在當代武則天時期,定音為萬字音,在此之前這個字並沒有讀音。
「卍」字在西藏地區,隨處可見,在藏族人民看來,這個字表達了吉祥的含義,雖然這個字,在佛教當中最常見,也代表了佛教,但這個字並不是佛教所創。
其實在地球上許多古老的文明,都曾用過這個符號,在古代埃及、古印度以及古希臘文明中,都有過類似的紋飾,而在印第安文化、以及瑪雅文化中,也都看到過類似「卍」字的符號。
「卍」字就好像蓮花、寶塔、菩提樹一樣,都是代表佛教的標誌之一,並象徵著吉祥、功德圓滿、聖潔之意,當我們看到這個標識時,便可以讀出來,這個字讀「萬」。
在早期的漢地佛教當中:這個字有兩種寫法,分別是:「卍」和「卐」。很多人不仔細看,總會把這兩個字當成一個字,其實這兩個字發音一樣,但後來所表達的意義卻不同。
因為後來的希特勒用了這個「卐」字,所以這個「卐」字的意義就發生了改變。而佛教所用的一直都是這個「卍」字,所以大家不要搞混了。
《大方廣佛華嚴經》上說:釋迦牟尼胸標「卍」字,七處平滿。「卍」是吉祥的標誌,也是釋迦牟尼的32相之一。古印度的印度教和耆那教,都是以「卍」為吉祥的標誌的。
唐朝的慧苑《華嚴音義》中記載:「卍」本非字,周長壽二年,權制此文,音之為萬,謂吉祥萬德之所集也。所以我們也可以把這個字,看作是一種符號,但這個符號在周長壽二年後,有了讀音,所以就成了一個字,這個字讀萬,感恩閱讀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