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救命還是折壽?專家給我們講了個神奇二胎媽媽的故事

2020-12-06 浙江在線

2020-09-20 11:27 |起航號 |浙大一院

近些年腫瘤成為一個熱門話題

談到腫瘤的治療方式

化療、放療、手術都是常見手段

而對化療,大多數人心裡不由地發怵

脫髮、噁心嘔吐、發熱、有毒……

化療的副作用總是讓人不寒而慄

民間也一直盛傳化療是「以毒攻毒」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因此常常聽到有人說

腫瘤失去手術機會就是宣判死刑

不能手術就不用治療了

化療那是得不償失,不但痛苦還沒效

那麼,化療真的這麼可怕嗎?

化療真的沒效嗎?

腫瘤患者可以不做化療嗎?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腫瘤內科專家表示

化療是腫瘤的基礎治療手段

隨著科技發展以及新藥研發加速

化療藥物的毒副反應明顯降低

而且很多腫瘤經過化療可獲得很好的預後

5年前懷二胎時確診乳腺癌晚期

系統治療後,如今她與常人無異

39歲的李女士(化名)看著一雙兒女,心中感慨萬千。5年前,在懷二寶的時候,她被查出罹患乳腺癌,平安生下小女兒後,如今女兒都已上幼兒園了。這5年期間經歷了化療、手術,疾病進展、疾病控制,不放棄的她堅持治療,生活已與常人無異,對於現在的狀態,她很滿足。

2015年2月,李女士正滿心期待二寶的出生,當時她已經懷孕快8個月了。「我有一天突然摸到右乳有一個腫塊,在做產檢的時候就順便檢查了一下,結果可把我嚇慘了!」李女士回憶,當地醫院的穿刺結果顯示,她得了浸潤性乳腺癌,這是種最常見的乳腺惡性腫瘤,這樣的結果讓她一時不知所措。

一邊是即將出生的新生命,一邊是隨時走向枯萎的生命,彼時的李女士猶如站在懸崖峭壁邊緣,被恐懼、不安籠罩的她慕名來到浙大一院腫瘤內科就診,經全身檢查後發現,疾病已是晚期,並且出現了肝多發性轉移瘤。

經過醫生的綜合評估,李女士在孕8個月時剖宮產下了女兒,並在產後半個月開始接受全身靜脈化療。經過8個周期的化療後,她的乳腺腫瘤明顯縮小,肝臟上的轉移瘤幾乎消失了,隨後她在浙大一院順利接受了右側乳腺癌根治術。

「我覺得我蠻幸運的,化療前籤字,醫生曾告訴我很多化療的副作用,說實話剛開始我怕極了,感覺自己撐不下去,但這些副作用沒怎麼出現在我身上。」李女士說,醫生將化療可能發生的小概率副作用都跟她一一耐心解釋,她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並且浙大一院在處理毒副反應方面非常專業,有很多很好的藥物來預防這些反應發生。在整個靜脈化療過程中她幾乎沒有出現嘔吐、感染這些情況,雖然頭髮掉光了,但掉頭髮的那個化療藥停了半年後,她的頭髮就長得挺好,甚至感覺發質比之前還要好。

乳腺手術後,李女士仍繼續接受靶向治療聯合化療,肝臟內的腫瘤也沒有復發,「現有的臨床試驗數據告訴我們,像她這樣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經過正規治療中位生存時間在56.5個月左右,但她起病至今已經65個月,她的預後既是預期之內也是意料之外。」李女士的主治醫生之一、浙大一院腫瘤內科何夢燁醫生介紹,李女士目前使用的靶向藥和化療藥都是口服,不影響她的正常生活,「她常常帶著藥物出去旅遊,看上去和正常人無異。」

而對自己的小女兒,李女士也鬆了一口氣,醫生告訴她,她的基因檢測沒有異常,也就是說她的乳腺癌不是因為已知的具有家族遺傳的基因突變導致的,所以不會遺傳給女兒。

快速分裂的腫瘤細胞

被它打斷生長過程

得了腫瘤並不等於被判了「死刑」,浙大一院腫瘤內科(二)主任沈朋主任醫師表示,化療是腫瘤治療的基石,像李女士這樣,經過正規系統治療實現良好預後的患者還有很多。

要了解化療,還得先從腫瘤細胞的生長屬性說起。腫瘤的發生是由於細胞的增殖與分化失常,腫瘤細胞通過異常活躍的分裂增殖的形式不斷在人體內生長,一個變兩個,兩個變四個,四個變八個……細胞在生長分裂過程中需要DNA的合成。化療就是通過化學藥物作用於細胞分裂的各個時期,幹擾這種合成來「殺死」腫瘤細胞,從而達到扼制腫瘤生長的目的。

為什麼有些化療藥物會導致患者出現脫髮、噁心嘔吐、白細胞下降、感染等症狀呢?

這是因為人體內的正常細胞也會進行新陳代謝,也會發生細胞分裂,而化療藥物對所有細胞分裂增殖都有扼製作用,因此對正常細胞也會有殺傷作用從而導致了毒副反應的產生。人體內絕大多數正常細胞的分裂增殖速度比較緩慢,但骨髓細胞和毛囊的更新速度較快,受到藥物的影響更大,所以患者常會出現白細胞低、血小板低、脫髮等症狀,「之前一直有種說法叫『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但相較於腫瘤的整體療效,這些都是附帶損傷。」

以毒攻毒?化療藥也在更新迭代

這種方法可以對腫瘤「精準打擊」

看到這,很多人可能還是疑惑重重,這不還是以毒攻毒嗎?

沈朋主任強調,化療藥物的屬性決定了它對人體或多或少都會造成傷害,但隨著新藥研發力量加強、藥物劑型改革,化療藥物更新換代越來越快,現在很多新的化療藥物毒副作用明顯下降。浙大一院腫瘤內科在處理化療毒副反應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和系統的方案,專家表示,骨髓抑制和噁心嘔吐是兩種最常見的毒副反應,針對預期發生的噁心嘔吐,通常會在化療之前就進行合理預防性止吐,而針對化療後預期發生的骨髓抑制則會進行預防性的生白支持,儘量將毒副反應降至最低。

而且隨著醫學研究對腫瘤的認識和發展,很多腫瘤都已經有了專門的靶向藥,副作用比化療藥物更小。

什麼是靶向藥?靶向藥其實也是化學藥物,但靶向藥物不是作用於DNA,而是作用於腫瘤所特有的一些靶點,比如抗體或受體,這些抗體和受體往往在腫瘤中呈高表達,而在正常的細胞中表達比較低或者不表達,所以靶向藥物對正常組織的損傷就比較少,毒副作用也比較輕。如果把腫瘤比作「打擊對象」,化療藥物就是散彈,在打擊這個目標的同時還會打擊其他非目標對象,而靶向藥就是一顆飛彈,可以實現精準打擊,「指哪打哪」。

又有人要問了,那為什麼攻擊腫瘤細胞不都用靶向藥呢?前面說了,靶向藥必須要找到靶點,才能精準打擊,而靶點需要通過基因測序來找到,並不是所有的腫瘤都可以找到靶點,這些情況下化療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除了化療、靶向治療,還有一種治療腫瘤的方法叫做放療,它是通過射線聚焦「照死」腫瘤,更像是醫生把射線作為一把無形的手術刀切除腫瘤,是一種局部治療方式。

「免化療時代」來了?

這樣做,可以與腫瘤和諧共生

「像乳腺癌、胃腸道腫瘤、肝癌等患者都可以通過化療進行治療,有些晚期腫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只要藥物使用得當,患者配合度高,都能實現較好的預後。」沈朋主任介紹,這些預後好的患者都有一個共同點:不放棄,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腫瘤患者首先要改變對腫瘤的認知。」沈朋主任表示,目前化療主要應用於輔助化療和姑息化療,前者是指在腫瘤根治術後,醫生綜合考慮患者腫瘤術後情況,對可能存在的殘餘腫瘤細胞進行的固定期限的周期性治療,而姑息化療則是晚期腫瘤治療的常見方式,是延長生存時間的重要出路,是用來救命的,「目前我們對很多心存顧慮的患者都可以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選擇最適合患者的化療藥物。」

隨著科技發展,個別癌症已經進入了「免化療時代」,比如對存在靶點突變的肺腺癌已經跨入了靶向治療時代,但整體癌症的「免化療時代」還在探索中。專家表示,通過腫瘤的綜合治療很多腫瘤已經能夠得到有效控制,世衛組織更是將乳腺癌患者治癒的概念進行了重新定義,將其期限大大延長。癌症漸漸成為一種慢性病,能與人體和諧共生,「帶瘤生存」的患者越來越多,特別要強調的是,患者一定要有信心,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浙大一院腫瘤內科專家門診安排


1600572446000

相關焦點

  • 生二胎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個人帶倆娃!9張圖道盡二胎媽媽的心酸
    文|福林媽咪都說生二胎一定要具備四個條件:經濟條件要好、身體素質要佳、夫妻關係要融洽、還要有人能幫忙帶娃;也有人說只需要具備一個條件:只要經濟條件好,其他的都不是什麼問題了。其實,生二胎不可怕,可怕的是沒人搭把手,一個人要帶倆娃。
  • 系列活動之小偲媽媽講故事
    系列活動之小偲媽媽講故事 2020-12-02 1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備孕成功:二胎想生個男孩,湊「好」字,接二胎男寶媽媽的好孕!
    今年年後開始備孕的,現在懷孕已經1個多月了。這是我的第二次備孕,大寶是個女兒,今年已經4歲了。從去年開始,家裡人就一直在催我生二胎,今年終於將二胎計劃提上日程。備戰二胎,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想要個男孩,不存在什麼重男輕女,因為家裡也沒有皇位繼承。
  • 高齡二胎媽媽,遭遇兩次胎停育後,終於成功生育了二寶
    現在高齡媽媽越來越多了,曾經生育過一胎的媽媽,覺得有了之前的經驗,所以在備孕二胎方面就會鬆懈產前檢查,其實這樣做存在一定的生育隱患,我的同事也是一個高齡媽媽,她就是這樣認為的,可是直到遭遇過兩次胎停育,她才認識到產前檢查的重要性。
  • 二胎小寶不滿1歲癌症晚期,大寶拿200個硬幣向媽媽求救
    去年10月,不滿1歲的小寶患上神經母細胞瘤,一經查出就是癌症晚期,可憐的大寶剛喜得弟弟不久,又要直面即將失去的傷痛,原本淘氣頑皮的他變得沉默內向,為了爸爸媽媽能繼續救弟弟,他掏空攢了3年的存錢罐,拿著200個硬幣求媽媽救弟弟一命……32歲的王芳家住河南信陽一農村,她和丈夫都是鄉鎮衛生院的基層醫務工作者。
  • 孕檢時,醫生問頭胎還是二胎什麼意思?孕媽媽要明白話外之音
    導讀:孕檢時,醫生問頭胎還是二胎是什麼意思?孕媽要明白話外之音!當得知懷孕後,孕婦都要第一時間去醫院做檢查,這是必要程序,當孕媽媽第一次做孕檢時,難免會有一些緊張,還會被醫生問到一些奇怪的問題,一般醫生都會問一句話「頭胎還是二胎?」很多孕媽都會被問的一頭霧水,甚至會出現一些誤會。
  • 來個二胎吧
    這個寓言故事深刻地說明,二胎媽媽的生活是多麼精(焦)彩(頭)紛(爛)呈(額)!當然,故事是我編的,因為昨天我剛剛錯過一個億。好吧,在我們這個平均工資三千塊的十八線城市,錯過一萬五確實值得他怒一怒,但如果我就此撇下燙手的二娃,那恐怕連「媽媽」這個崗位都不稱職。去年那則惹起網友熱議的新聞,32歲媽媽帶著2歲女兒去面試結果女兒不幸墜樓身亡,很多人抨擊說既然有孩子為什麼要出來找工作?就不能好好在家帶孩子嗎?
  • 「什麼樣的家庭,才適合生二胎?」一位二胎媽媽袒露心聲!
    情叔導語: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這話真是一點也不假。生活裡,只要有女人的地方,就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她們在一起就是不停地比,比誰家老公心疼女人,誰家的孩子聰明等等。最近女人們又開始比起二胎來,年輕點的,中年的,甚至是都快當奶奶的女人,都想躍躍欲試生個二胎。生二胎是件讓人高興的事,但是如果在決定生二胎前,考慮得不夠周到,時機不夠成熟,也許二胎生下來,反而會打亂你原有的生活。這不,陳思就生了二胎,但是她卻整天唉聲嘆氣的,說自己後悔生了二胎。「什麼樣的家庭,才適合生二胎?」一位二胎媽媽袒露心聲!
  • 一胎的長相,決定二胎的性別?生了二胎的來驗證一下
    從2016年開始二胎開放至今,生二胎的家庭多了起來,儘管部分年輕人一胎都不願意,但願意生二胎、三胎的夫妻依舊很多。說到底很多家庭比較傳統,婆婆希望兒媳婦能生上兒子,即便有了兒子,也希望「多子多福」。今天和一個朋友聊天,她說通過一胎孩子的長相,能夠預測二胎孩子的性別。這讓我來了興趣,沒想一胎、二胎還有這樣的神奇聯繫?朋友說,如果一胎是閨女,且長得和媽媽比較相似,那二胎大概率還是女孩;如果一胎是兒子,長得和爸爸比較相似,那二胎大概率是男孩。
  • 故事小主播|陳靚可:會變色的小花貓(很會講故事的小朋友)
    在她的公眾號裡(ID:xiaolijianggushi),每天都會更新一個故事音頻,分享育兒故事,已經吸引了百萬媽媽關注。小莉點評在聽可可小朋友講這個故事的時候,小花貓的一舉一動,還有各種細微的心理變化,都清晰生動地出現在了我們眼前。她講的這個故事真是非常傳神,放佛自己就是故事裡那隻貪玩的小花貓呢!
  • 二胎媽媽表示,最難熬的是這2個時間段,挺過去了什麼都好說
    前段時間翻手機,看到閨蜜的朋友圈裡寫道:自家兩個孩子先後感冒發燒,一家四個大人累得人仰馬翻,日子好難熬,寶貝快點好起來......「二胎不易」的畫風是不是很濃?慢媽我雖然只有樂樂一個孩子,可是在我這樣的年齡,身邊很多朋友都陸續生了二胎。
  • 有種「省心」是姚晨家的娃,土豆哥給茉莉妹講故事,兄妹倆太有愛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不少家庭也開始備孕計劃再要一個孩子,兩個小朋友一起成長,彼此還能互相照顧。有種「懂事」叫姚晨家的娃,媽媽你去睡吧,我來給妹妹講故事娛樂圈的二胎家庭有很多,大家所熟知的女明星姚晨就是一個兒子和女兒,哥哥叫小土豆,妹妹叫小茉莉。
  • 看完N個媽媽的故事,再也不吐槽2020了!
    前幾天我們做了個小徵集,讓媽媽們談一談這一年裡最有價值感的一筆投資。萬萬沒想到,徵集上來的結果這麼有料!本以為這一年「不容易」會是故事的主流,但是大家卻意外說到很多「燃點」。生活再不易,卻還有閃閃發光的時刻。買房、裝修、生娃、健身、學習、考證......這一年很難,但是大家都沒閒著,看完是滿滿的感動。
  • 電影《新木乃伊》講了一個二胎遺禍五千年的故事?
    雖然加班,還有淅瀝瀝的小雨,我還是去看了這部電影《新木乃伊》。原因很簡單,因為這部電影的系列前作,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好萊塢驚悚大片,每每回憶起影片中一大波聖甲蟲的畫面,就覺得頭皮發麻。後來,同樣的畫面,我在國產電影《盜墓筆記》中也看過,瞬間讓人只剩一攤白骨的屍蹩卻讓我毫無感覺。
  • 6次化療,25次放療,媽媽挺過乳腺癌治療
    但我媽就像個沒事人一樣,一催她檢查,就說什麼「乳腺增生那麼都年,半年前單位組織體檢也沒答問題,一點點硬塊沒事的。」17號,我們父女倆帶著我媽在本地三甲醫院彩超檢查,結果顯示BI-RADS分級4a級。19號我們又去了省立醫院的專家門診,檢查結果與之前一致,醫生說很有可能是乳腺癌,但還需要做活檢進一步確認。在進行初步檢查後,24號媽媽進行手術活檢。我爸心寬,還勸說我媽沒什麼事應該是個小問題。
  • 一胎生完之後,女性多久可以生二胎?看看專家怎麼說,父母了解下
    在老一輩眼中,這根本不算是問題,她們認為,月子坐完後養個兩三個月,就能生下一個。在她們那個年代,大家都是這樣,連續生的比比皆是,沒什麼大不了的。除此之外,有一位明星也是如此,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蔣麗莎,但是她在圈內寶媽界可是鼎鼎大名。
  • 用繪本為孩子講出生時候的故事,讓他們感受媽媽的愛和珍視
    當媽媽盼望著寶寶時,寶寶也在努力尋找著媽媽,感謝這奇蹟般的親子緣分,對於生命的誕生,我們應永懷感恩之心。你的孩子是不是也問過你自己是從哪裡來的?如果孩子還無法懂得科學的孕育知識,就通過下面這本既神奇又溫暖的繪本,和寶寶講一講他出生的故事吧。
  • 吃盡二胎的酸苦辣鹹後,才懂二胎就是「啪啪」打臉的存在
    作者:小貓喵喵喵(爸媽精讀專欄作者)朋友圈看久了,就有一種感覺,那就是:二胎媽媽不發圈,發圈一定有大事。果然,新晉二胎媽媽正趕上換季,一大一小接連感冒,每逢半夜不是老大咳出一身汗,就是老二發燒要趕緊送醫院。
  • 前列腺癌化療出現不良反應怎麼辦?腫瘤科專家給你詳細講
    每天早查房李大爺都會興致勃勃的給我們講抖音趣事,可是今天突然不講了,悶悶不樂的,反覆詢問之下,李大爺才道出了真相:嗨。。。我昨天剛做了化療,現在覺得全身沒勁兒,你看倆腳都腫了,這是怎麼回事啊?該咋辦呢?還能再繼續化療嗎?
  • "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再升級 二胎得子隨媽媽姓
    "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再升級 二胎得子隨媽媽姓 時間:2018.03.1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