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句遺言,感受下偉人的英雄氣概和高瞻遠矚

2020-11-22 騰訊網

作為中華兒女,我們都深切地明白,在中國的發展長河裡歷經了那麼一段歷史:它如同隧道,雖然在其中行走的時間並不漫長,然而中國人民卻為此付出了昂貴的代價,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澆築,去成就了這段光輝歲月——這就是中華民族的近代史。

在這歷經內憂外患,民族危亡的時代,國之不國,民族之危呼之欲出。然而正是有那麼一群意氣風發的年輕人,他們奮起不平,以身殉國,將個人之魂與民族氣概相融匯,把自己的身軀永遠停留在了那個骨氣傲然,血氣方剛的年華。他們在臨終之際,從容不迫,輕描淡寫,卻揮灑出一句句慷慨激昂的遺言,更是激起了後世中華兒女無限的感慨與無盡的欽佩。

今天就讓我們帶著這份欽佩,一起回首這些勇士們的臨終之詞,一起走進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句經典遺言,一起感受一代偉人的英雄氣概與高瞻遠矚。

殉身革命道民族之魂

譚嗣同,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與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弟並稱為「戊戌六君子」。戊戌變法失敗後,譚嗣同不顧他人勸說,堅持留下來,以坦蕩之色從容就義,最終在北京菜市口被斬首,為革命獻出了自己的血肉之軀。

在其行刑之時,劊子手的鈍刀一刀一刀落下,鮮血一股一股的向外翻湧,譚嗣同卻面帶微笑,仰頭高呼:「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何等悲壯的豪言,何等堅決的信念與精神,令我們不禁為之嘆然!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他率先舉起了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幟,為革命事業耗盡畢生的精力,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他在臨別前的遺囑中寫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一代偉大的英雄人物即使是與世長辭的一刻也時刻關係著國家的命脈與民族的前途——他用短短數語,凝結了一個時代的精髓,標誌了一代中華兒女的前進方向;用不長的一生詮釋了生而為華夏子民的意義。這種大義,這份死而後已的堅守,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需牢記與學習的。

英勇奮戰訴中華血氣

李鴻章,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 其一生歷經討伐太平軍、平定捻軍、洋務運動、中法戰爭、甲午戰爭、義和團運動等多次民族鬥爭。

在其晚年,清政府不僅沒有讓其安享天倫之樂,更是授予其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等官位要職。年邁的李鴻章恪職盡守,鞠躬盡瘁,帶病與洋人鬥智鬥勇,無奈周旋之餘代表大清與11國籤訂了《辛丑條約》。或是他感受到自己的大限將至,在臨終不久前作了首《絕命詩》:「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裡外弔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熄,諸君莫作等閒看。」據說這是李鴻章臨死前所做的一首詩,慷慨悲歌,一述平生,一代民族領袖只能用無奈與警告來勸誡後世,感慨落寞的民族,企圖喚醒沉睡中無所作為的子民,倒也當真是永遠的沉睡在了中華覺醒事業之中。

張自忠,中國國民黨上將銜陸軍中將,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後參與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1940年在襄陽與日軍戰鬥中,不幸犧牲。

可以說,從抗戰一開始他就有「報國必死」的決心,每每登上戰場,他都打得英勇悲壯,在每次戰前還會寫下一封信,回來的時候再把信撕掉。棗宜會戰(他犧牲的這場戰役)前夕,他留下了兩封信,一封信是致將士們,另一封信是致他的副將,卻沒給家裡留下隻言片語。致將士的信中寫道:「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的國家及我五千年歷史之民族,決不致亡於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願與諸弟共勉之。」他面對日軍侵犯,臨危不懼,以從容赴死之心馳騁沙場,彰顯了中華民族無可匹敵的傲骨與血性!

纖細筆桿顯華夏氣骨

其實這種英雄氣概不僅僅是體現在那些奮戰一線的民族英雄與浴血革命的青年將領們身上,還有一群人,他們用自己的筆桿敲打著時代的沉淪,用生動的文字書寫著中華的氣魄。王國維就是他們中的代表人物,他用一部部作品傳播著先進的思想,試圖拯救危亡之時局,在他發現國家已然幾近危局,民族已不復從前之時,他帶著自己的寄託與傷感毅然投湖而死。後人在其衣服口袋裡發現了他的遺書,上面只有短短數字:「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多麼決然的語態,他不是戰士,不是將領,卻用筆桿書寫了「國之危也,吾絕不苟活」的中華氣骨,不得不讓人感慨、敬畏。

所以說,近代中國雖是危亡之國,卻絕不是懦弱之國,一位位英雄偉人們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中華之傲氣;用以身赴死的決心彰顯了民族的氣魄……可所謂,國雖危,而人心不倒,民族之魂不散也!

相關焦點

  • 世界公認的近代史上的十位偉人,看看你都認識嗎(下)
    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思想家。他是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主要締造者、布爾什維克黨的創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領導人、第一屆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主席(蘇聯總理)。
  • 高考中國近代史:20世紀中國三次巨變和理論
    高考中國近代史:20世紀中國三次巨變和理論 2012-11-09 09:45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中國最有靈氣的一個省,近百年出了三位偉人,是中國的驕傲
    環境對於人是有很大的影響的,於是就有好山好水養美人一說,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養英雄的地方,湖南,這個省份算是中國近百年最有靈氣的一個省份了,出了三位偉人,我們來一一來列舉一下。第一個是晚清的曾國藩,土生土長的湖南人,當時在清廷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為清政府立下了不少功勞,他能文能武,一手消滅了太平天國,讓大清朝又可以苟延殘喘幾年,他在生活上非常勤儉節約,並沒有因為自己有權力而去欺負別人。
  • 中國最牛的省,孕育了三個偉人,功績一個賽一個,最後一位最厲害
    中國自古以來就以地大物博自稱,中國的面積非常大,人口也非常之多,而且每個省之間也有著差異,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中國最牛的一個省,這個省出了三個偉人,他們為中國做出了傑出貢獻,一個比一個受人愛戴。首先我們說一下第一個偉人,就是曾國藩,曾國藩的老家是湖南長沙,而且他的祖輩家世都非常不錯,而我們知道曾國藩也是清朝的著名大臣,被稱為晚清「第一名臣」,而曾國藩一生的仕途也是非常順暢,甚至還創造了清朝官員的奇蹟,他最大的功績就是創立了湘軍,並且鎮壓了當時名震一時的太平軍,曾國藩除了有顯著的政績之外,他還非常注重自身的品格,可以說曾國藩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不僅是在政治
  • 中國最霸氣的一個省,人才輩出,近代還出了三位偉人,國人的驕傲
    中國最霸氣的一個省,人才輩出,近代還出了三位偉人,國人的驕傲文|小羽要是論我們國家近代百年來最牛最霸氣的一個省份,相信沒有那個省份能與湖南相提並論了吧!湖南自古就有「惟楚有才,於斯為盛」的美譽,在近現代更是人才輩出,在各個領域都有著頂尖的人才,值得一提的是湖南這個省份在近代更是出了三個偉人人,他們分別就是曾國藩,左宗棠,毛澤東,個個都是人中龍鳳。除此之外,近代史上在湖南也發生了諸多的歷史事件,比如秋收起義,平江起義等。下面大家就跟隨筆者來聊一聊湖南吧!了解歷史的朋友就應該知道,湖南人才第一次爆發就是發生在晚清時期。
  • 中國近代史大事件年表(附考點)!家有初中生,建議列印收藏一份
    中國近代史大事件年表(附考點)!家有初中生,建議列印收藏一份初中歷史從知識點難度來看,主要會分為三個部分,而中國近代史就是其中之一。其實相信很多老一輩的人談到近代史都會非常傷心,因為這是一部充滿了災難和屈辱的歷史,但是同時也誕生了許多的偉人,他們帶領著中國實現民族解放、打倒了封建帝國主義,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因此學習近代史也是為了讓現在的同學,記住這段屈辱並拼搏向上的過程。
  • 歷史上最費解的3句臨終遺言,字數雖然不多,但千百年來無人能解
    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基本上每個青史留名的王侯將相在臨死前都會留下自己的遺言,這些遺言有的讓人悲愴、有的讓人不屑,有的讓人疑惑。今天就要跟大家分享3句中國歷史上最費解的遺言,字數雖然不多,但千百年以來,無一人能夠破解。1.
  • 陽信溫店鎮中心小學:讓偉人永駐孩子的心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秀利 見習記者 劉殿章 通訊員 劉玉堂 溫強 王洪磊 濱州報導12月24日,陽信縣溫店鎮中心小學開展了「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偉人精神」主題教育系列活動, 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7周年。
  • 徐秀麗:中國近代史研究70年(1949—2019)
    1977年之後,隨著國家整體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近代史研究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不但突破了政治史、革命史的單線敘述,理論方法也超越單一模式,進行了廣泛的探索和爭鳴。應當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建立相對獨立於政治的、理論和實證相結合的、宏觀研究和微觀研究並行不悖的、自主而包容的中國近代史學,在開放而有紀律的環境中,不斷推動學術進步。
  • 陽信縣溫店鎮中心小學開展「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偉人精神」
    12月24日,陽信縣溫店鎮中心小學開展了「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偉人精神」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學校通過召開「講毛澤東爺爺的故事,學習偉人精神」主題故事分享會、「毛爺爺我想對您說」手抄報>比賽、「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主題班會隊會、師生誦讀毛澤東詩詞等方式,感受毛澤東一生的豐功偉績,向偉人致敬,激發廣大少年兒童熱愛黨熱愛國的熱情,堅定從小努力學習、長大做先鋒的信心和決心。
  • 表現了龐統的英雄氣概和大無畏精神,羅貫中豐滿了龐統的形象
    這個龐統已不再是歷史上的那個龐統,他脫胎於歷史,卻比它更真實,更生動,給人的印象更深刻。龐統在小說中的出場,也像諸葛亮的出場一樣,作者事先進行了充分的渲染。劉備馬躍檀溪,逃到了南漳,在一片夕陽下,「見一牧童,跨於牛背上,口吹短笛而來」。作者便通過牧童之口,引用了一段史料,巧妙地交待了司馬德操,龐德公及龐統的關係。
  • 羅家倫:研究中國近代史的意義和方法
    要知人類或民族過去的來歷和演進,現在的地位和環境,以及他將來的生存和發展,都非研究他近代的歷史不可。這不是說遠的古的不要研究,或是研究了也不重要,乃是說近的切的更當研究,尤為重要。所以做近代的人,必須研究近代史;做中國近代的人,更須研究中國近代史。 說到時間空間的本質,原來是不可以割裂的。所以歷史有兩個特性:一個是連續性,一個是交互性。
  • 讀《隨機漫步的傻瓜》,自強不息才是英雄氣概
    (《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是荷馬史詩裡的敘事詩)我們只看到成功者,因而形成了對機遇的錯誤看法,比如說我們常會認為長得英俊漂亮的人薪水會比較高,其實這是因為我們經常只會注意到那些薪水比較高的人,或者說那些薪水比較高的人容易被我們注意到罷了。推論上的一大問題是:靠資料下結論的人,往往會比別人更快、更有信心地墜入陷阱中。我們擁有的資料越多,淹沒在裡面的可能性越高。
  • 不知名詩人的經典之作,開篇就氣勢磅礴,尾句更是撼人心魄
    唐代有很多邊塞詩人,比較著名的如王昌齡、岑參、高適等。除此之外,像李白、杜甫、王維等雖然沒有邊塞從軍的經歷,但也在其詩篇中經常抒寫邊塞將士的豪情,表達詩人對國家繁榮昌盛的祝願。下面介紹晚唐不知名詩人的經典之作,開篇就氣勢磅礴,尾句更是撼人心魄。
  • 這裡是中國最霸氣的一個省,近百年出了三位偉人,是國人的驕傲
    舉幾個極端點的例子,像江南水鄉,山水眾多,漂亮的女生多是溫柔嫻靜;而東北的女生大多爽朗大氣;俄羅斯等地的女生都是身材高挑,皮膚白皙……那麼什麼樣的地方養英雄呢?湖南自古盛植木芙蓉,五代時就有「秋風萬裡芙蓉國」之說,因此又有「芙蓉國」之稱。那麼這裡近代史上都出了哪些大人物呢?  首先是晚清的曾國藩,他在朝廷的位置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他就出生於長沙,是土生土長的湖南人,為清政府立下汗馬功勞。他能文能武,文能禮治為先,以忠謀政;武能創立軍隊,還攻滅了破壞清政府皇權統治的太平天國。他在生活上非常勤儉節約,謙虛有禮,沒有因為官居高位就目中無人。
  • 2021國考常識積累之中國近代史上的各種「行業之父」
    2021國考常識積累之中國近代史上的各種「行業之父」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21國考,常識積累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中國近代史研究範式與方法再檢討
    對於這些範式,我們應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在批判吸收各研究範式所長的基礎上,構建一個更具科學性、主體性、創新性和完整性的中國近代史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這是時代賦予當代中國學者的學術使命。  範式化是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的一個鮮明特徵。由於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的範式不像自然科學那樣縝密,以一種範式取代另一範式,而是呈現多種範式並存的局面。
  • 看《海棠依舊》傳承偉人「紅色氣質」【長城時評】
    長安街兩旁的人行道上擠滿了男女老少。路那樣長,人那樣多,向東望不見頭,向西望不見尾。人們臂上都纏著黑紗,胸前都佩著白花,眼睛都望著周總理的靈車將要開來的方向。」還記得著名詩人柯巖的那首飽蘸血淚的詩《周總理,你在哪裡?》,「周總理,我們的好總理,你在哪裡呵,你在哪裡?」喊出了億萬中華兒女的心聲。如今40年過去了,敬愛的周總理從未走遠,他一直活在億萬人民的心窩裡。  不是嗎?
  • 毛澤東:一位朋友遍布五大洲的「孤獨」英雄,只為人民疾苦流淚
    我們經常經過一句話,偉人之所以能夠成為偉人,必然是有他超出常人的品質。也許是因為他一心為百姓服務;或許是因為他將國家和民族的責任置之於自身肩上;更可能是因為他們用自己的畢生精力為祖國的繁榮貢獻力量…無論是哪一種原因,他們都是讓人敬佩不已的,沒有他們就沒有新中國。
  • 學習英雄事跡 弘揚英雄精神
    &nbsp&nbsp&nbsp&nbsp「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不同時間反覆強調,要銘記一切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貢獻的英雄們,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