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禁帶材料在新一代功率器件策略中的關鍵作用

2021-01-13 電子工程專輯

在當今的功率電子產品中,質量與可靠性是必須首要考慮的,而設計的重點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和功率密度,同時最小化成本。另外,工作頻率的顯著增長也不斷給當前的設計實踐帶來不小的挑戰,比如對電磁幹擾/兼容(EMI / EMC)性能和生產能力的改善需求。而寬帶隙(WBG)功率半導體的不斷進展使上述目標都成為可能。

材料的帶隙取決於晶格中原子之間化學鍵的強度。鍵能越強則電子從一個軌道跳到另一個軌道也更難。因此,高帶隙半導體表現出較低的固有電流損耗並能夠承受較高的工作溫度。 這種改善實現了更高的能量轉換效率、更高的可靠性,並最終提升了盈利能力。

與傳統矽工藝相比,WBG半導體材料,如碳化矽(SiC)和氮化鎵(GaN),可實現更優的導熱性、更高的開關速率而且更小尺寸的物理器件。也因此,WBG半導體材料推動了新一代電源的出現。

氮化鎵(GaN)和碳化矽(SiC)

材料的禁帶是將電子從其價帶釋放到導帶所需的能量。矽、SiC和GaN都是半導體材料,但是矽具有1.12電子伏特(eV)的禁帶,而SiC和GaN分別具有2.86和3.4eV的相對較寬的禁帶。SiC和GaN較高的電子遷移率使得它們能夠實現更快的切換,因為接合處累積的電荷通常可以更快地釋放。

GaN器件的快速上升時間、低電阻、低柵極和輸出電容可降低開關損耗並支持在更高頻率下工作,其工作頻率通常比同類矽基解決方案高出一個數量級。低損耗意味著更有效的能量分配、更少的熱量生成和更簡單的冷卻方案。此外,通過減小體積、重量和材料需求,高頻操作對解決方案的成本產生積極影響,特別是GaN器件用作變壓器和電感器等磁性元件時。

從GaN技術優勢中獲益最多的應用是開關電源。AC/DC電源用於將AC電網電壓轉換為較低的DC電壓,從而可以為低電壓電氣設備供電或再充電。GaN技術可以在此過程的所有階段提高功率密度,包括從AC/DC轉換到DC/DC轉換和負載點(POL)分配。

圖1:GaN與Si器件的損耗比較(圖片來源:德州儀器)

德州儀器(TI)的DualCool和NexFET GaN功率MOSFET可以實現封裝上部的散熱。由於這種特性,GaN MOSFET可以比同類矽器件提供多達50%的電流,設計人員因此可以在不增加系統尺寸的情況下即可在複雜的應用中部署這類器件,同時還減少了整流次數(圖1)。

與此同時,碳化矽(SiC)技術已被用於構建可以在1,200V、1,700V甚至更高電壓下工作的元件。SiC有望覆蓋工業、能源和運輸領域的高端產品系列,取代迄今為止主導這些應用的絕緣柵雙極電晶體(IGBT)。

SiC技術正在很多大功率項目中得到應用,如電機、電力驅動器、逆變器或變頻器,包括動力傳動系統逆變器和車載充電器(OBC)等。電力驅動器製造商正在研究驅動器電路,用以支持轉換器中更高的開關頻率,並通過使用更複雜拓撲結構來降低電磁幹擾(EMI)。

與矽相比,SiC技術提供卓越的開關性能和更高的可靠性。二極體沒有反向恢復電流,開關性能也與溫度無關。由於出色的熱性能、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低的EMI,對於高性能汽車應用來說,SiC技術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選擇,而且汽車應用仍在持續地增長中。


圖2:FFSHx0120的測試電路和波形(圖片來源:安森美半導體)

安森美的SiC二極體採用傳統的表面貼裝器件(SMD)和通孔封裝,包括TO-247、D2PAK和DPAK。Gen1 FFSHx0120 1,200-V和Gen2 FFSHx065 650V器件提供零反向復位、低正向電壓、與溫度無關的電流穩定性、淺漏電流、高過壓能力和正溫度係數(圖2)。

驅動器

新一代器件技術並不是其前任矽產品的直接替代品,更高的允許開關速率帶來了一系列新的設計挑戰。

採用SiC和GaN技術遇到的最大問題之一是需要驅動柵極。SiC需要更高的柵極-源極電壓(V(GS))產生負極化以用於關斷。另一方面,GaN具有比矽低得多的閾值電壓(Vth),但它需要更精確的控制。通常,WBG器件本質上在體二極體上具有比傳統矽更高的電壓降,這需要更精確地控制停機時間和開關切換。

要充分利用這些器件的功能,它們必須以更高的頻率運行。因此有必要更仔細地控制布局寄生效應,這使得設計這些系統類似於RF設計。

汽車和發動機控制

IDTechEx Research的一份報告指出,隨著混合動力和全電動汽車(EV)的市場增長,預計到2027年,車輛功率電子市值可能達到3000億美元。研究人員指出,預計2025年至2030年間環境排放法規的根本變化將有利於電動汽車市場,對更高的電動汽車自主性(行駛裡程)和可靠性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分析師們對未來十年的預測還涉及了電池化學和使用新材料(包括SiC和GaN)來構建功率半導體。

基於SiC的解決方案被認為比傳統技術更高效、更輕巧、更緊湊。例如,英飛凌的CoolSiC肖特基二極體系列適用於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的車載充電器應用。這是英飛凌專門為汽車應用設計的二極體,用以滿足其對可靠性、質量和性能的要求。


圖3:CoolSiC二極體的功耗(左)和二極體正向電流(右)(圖片來源:Infineon Technologies)

據英飛凌稱,CoolSiC採用了新的鈍化概念,使其成為市場上耐溼和耐腐蝕性最強的汽車電子器件。此外,由於它基於110μm的薄晶圓技術,因此具有同類產品中最佳的性能。與傳統的矽快速二極體相比,CoolSiC汽車肖特基二極體可以在所有負載條件下將OBC的效率提高一個百分點(圖3)。

寬禁帶材料的開發和應用在提供優勢的同時也面臨設計挑戰,包括汽車以外的其它應用。在用於機器人和其它工業用途的電機中,尺寸和能效是最主要的設計考慮因素。使用GaN解決方案可以提高脈衝寬度調製(PWM)頻率,而GaN較低的開關損耗有助於驅動具有極低電感的永磁電機以及無刷直流電機。這些特性還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小扭矩波動,實現伺服驅動器和步進電機的精確定位,從而使高速電機在無人機等應用中達到高電壓要求。

本文同步刊登於電子工程專輯雜誌2019年9月刊

責編:Yvonne Geng

相關焦點

  • 盤點寬禁帶與超寬禁帶半導體器件最新進展
    盤點寬禁帶與超寬禁帶半導體器件最新進展 胡薇 發表於 2018-10-22 16:49:01 為紀念集成電路發明60周年,由中國電子學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共同主辦的
  • 寬禁帶器件和仿真環境介紹
    寬禁帶器件和仿真環境介紹 安森美半導體 發表於 2020-05-28 09:58:59 寬禁帶材料實現了較當前矽基技術的飛躍。
  • 專家建議加快寬禁帶與超寬禁帶半導體器件發展—新聞—科學網
    「生產集成電路所需要的矽材料已趨近完美,但是未來還有什麼材料可以替代矽,這是業界急切希望解決的問題」。
  • 優化寬禁帶材料器件的半橋和門驅動器設計
    tjMednc半橋電路(圖1)廣泛用於功率電子領域的多種應用,是現代設計中有效轉換電能使用的基本電路。但是,只有在半橋、門驅動器和布線正確且優化設計時,這種電路的優勢才能得到實現。在測量結果與預期結果不一致時,可能很難提取與被測器件有關的有意義的細節。更糟糕的是,基於探頭位置和其他因素,波形可能會明顯變化,最終會讓設計人員得不償失。
  •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展望:SiC功率器件走向繁榮
    原標題: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展望:SiC功率器件走向繁榮   如今,第三代半導體和前兩代相比已經有了質的飛躍。
  • 功率半導體氧化鎵到底是什麼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12/396056.htm  然而,SiC和GaN並不是終點,最近,氧化鎵(Ga2O3)再一次走入了人們的視野,憑藉其比SiC和GaN更寬的禁帶,該種化合物半導體在更高功率的應用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因此,近幾年關於氧化鎵的研究又熱了起來。
  • 曾正:SiC功率器件的封裝測試與系統集成
    SiC功率器件是電能變換的核心,是下一代電氣裝備的基礎,在消費電子、智能電網、電氣化交通、國防軍工等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SiC功率器件的性能表徵、封裝測試和系統集成,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應用前景。 經過四十多年的開發,基於Si 半導體材料的功率器件,各項性能已經接近物理極限。
  • 曾正:SiC功率器件的封裝測試與系統集成
    然而,SiC 功率器件突破了Si 功率器件的技術體系,在性能表徵、封裝集成、暫態測試和系統應用等方面,缺乏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支撐,面臨新的嚴峻挑戰。《SiC功率器件的封裝測試與系統集成》(曾正著. 北京 : 科學出版社, 2020.9)一書是作者過去六年研究工作的總結與凝練,系統介紹SiC 功率器件的建模、仿真和實驗結果,期待能為從事寬禁帶器件研發的科研人員和工程師提供參考。全書內容共12 章。
  • 安森美半導體寬禁帶技術 – 支持大趨勢應用
    安森美半導體寬禁帶技術 – 支持大趨勢應用 使用諸如碳化矽(SiC)等材料的寬禁帶半導體技術正在興起,為重要的高增長終端應用領域如汽車DC-DC和電動汽車車載充電器以及太陽能、不間斷電源和伺服器電源帶來顯著的好處和增強的可靠性。
  • 最強科普:功率器件進階之路
    各功率器件功率頻譜(左)&耐壓功率(右)對比圖 (圖片來源:知乎) 第三代功率器件——寬禁帶功率器件 隨著以矽材料為基礎的功率器件逐漸接近其理論極限值,利用寬禁帶半導體材料製造的電力電子器件顯示出比
  • 碳化矽(SiC)功率器件或在電動汽車領域一決勝負
    散熱容易:由於SiC材料的熱導率較高(是Si的三倍),散熱更容易,器件可工作在更高的環境溫度下。理論上,SiC功率器件可在175℃結溫下工作,因此散熱器的體積可以顯著減小。3.導通損耗和開關損耗低:SiC材料具有兩倍於Si的電子飽和速度,使得SiC 器件具有極低的導通電阻(1/100 於Si),導通損耗低;SiC 材料具有3倍於Si 的禁帶寬度,洩漏電流比Si 器件減少了幾個數量級,從而可以減少功率器件的功率損耗;關斷過程中不存在電流拖尾現象,開關損耗低,可大大提高實際應用的開關頻率(10 倍於Si)。4.
  • 第三代半導體固態紫外光源材料及器件關鍵技術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主要包括氮化鎵(Gallium Nitride, GaN)、碳化矽(Silicon Carbide, SiC)、氧化鋅(Zinc Oxide, ZnO)、氮化鋁(Aluminum Nitride, AlN)和金剛石等寬禁帶半導體材料。
  • 寬禁帶生態系統:快速開關和顛覆性的仿真環境
    寬禁帶 材料實現了較當前矽基技術的飛躍。 它們的大帶隙導致較高的介電擊穿,從而降低了導通電阻(RSP)。 更高的電子飽和速度支持高頻設計和工作,降低的漏電流和更好的導熱性有助於高溫下的工作。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7/415762.htm安森美半導體提供圍繞寬禁帶方案的獨一無二的生態系統,包含從旨在提高強固性和速度的碳化矽(SiC)二極體、SiC MOSFET到 SiC MOSFET的高端
  • 氧化鎵光電器件材料助力半導體產業高速發展
    近300項人工智慧、集成電路、航空航天、智能設備、前沿材料等領域科技創新成果、科普展項和互動體驗產品等集中展示。  其中,第四代半導體氧化鎵材料及其器件獲得了廣泛關注,該材料具有適合日盲紫外波段的禁帶寬度以及極高的耐擊穿場強,在日盲紫外光電探測,高功率、低損耗半導體器件製備方面具有很大優勢,在航空航天、5G通訊、軌道交通、高端裝備、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等眾多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市場前景廣闊。
  • 隨著器件功耗的增加,氮化鎵技術正走向成熟
    氮化鎵(GaN)等寬禁帶(WBG)材料逐漸彰顯其作為新一代功率半導體骨幹材料的潛力。這類材料功耗更低,性能卻優於那些已趨成熟的矽器件。消費類充電器、數據中心、5G和電動汽車等應用代表著功率器件主要的增長市場,它們對器件有著相同的需求:更小的尺寸、更大的功率、更低的損耗。 化合物半導體材料氮化鎵可滿足所有這些需求,這將是其在未來幾年得以重用的關鍵所在。
  • 利用「器件」指導「材料」的反向設計實現「雙高」熱電器件
    實際應用中,高轉換效率和高功率密度是熱電發電系統設計的重要技術指標。長期以來,熱電器件的研究聚焦在如器件能量轉換效率的最大化,而另一個關鍵性能參數—功率密度一直被忽略。開發同時具有高轉換效率和高功率密度,即:「雙高」熱電發電器件,已成為熱電發電技術實用化的關鍵。
  • 超寬禁帶半導體β-Ga2O3單晶生長突破2英寸!
    獲得的高質量β-Ga2O3單晶,X射線雙晶搖擺曲線半高寬27″,位錯密度3.2×104 cm-2,表面粗糙度<5A,該項研究成果將有力推動我國氧化鎵基電力電子器件和探測器件的發展。氧化鎵(β-Ga2O3)單晶是一種第四代直接帶隙超寬禁帶氧化物半導體,其禁帶寬度為4.8~4.9eV,具有獨特的紫外透過特性(吸收截止邊~260nm);擊穿電場強度高達8 MV/cm,是Si的近27倍、SiC及GaN的2倍以上,巴利加優值分別是SiC、GaN的10倍、4倍以上,並且可以採用熔體法生長大尺寸體單晶,因此β-Ga2O3已成為超高壓功率器件和深紫外光電子器件的優選材料之一。
  • 各種SiC功率器件的研究和開發進入迅速發展時期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矽材料的製備與工藝日臻完美,Si基器件的設計和開發也經過了多次迭代和優化,正在逐漸接近矽材料的極限,Si基器件性能提高的潛力愈來愈小。現代電子技術對半導體材料提出了高溫、高功率、高壓、高頻以及抗輻射等新要求,而寬帶隙第三代半導體材料SiC擁有非常高的擊穿場強、卓越的開關性能和良好的熱導率,極其適合下一代電源轉換應用,如太陽能逆變器、UPS、電動汽車和工業傳動等。
  • EV電動車推動碳化矽功率器件爆發,USCi為何看好中國市場?
    近年來,以碳化矽(碳化矽)和氮化鎵(GaN)等寬禁帶化合物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引發全球矚目。由於其具有禁帶寬、擊穿電場強度高、飽和電子遷移率高、熱導率大、介電常數小、抗輻射能力強等優點,可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智能電網、半導體照明、新一代移動通信、消費類電子等領域,被視為支撐能源、交通、信息、國防等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全球市場容量未來將達到百億美元,已成為美國、歐洲、日本半導體行業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
  • 2020年碳化矽功率器件在電動車領域應用情況及前景分析
    其中,在導電型碳化矽襯底上生長碳化矽外延層製得碳化矽外延片,可進一步製成功率器件,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光伏發電、軌道交通、智能電網、航空航天等領域;在半絕緣型碳化矽襯底上生長氮化鎵外延層製得碳化矽基氮化鎵(GaN-on-SiC)外延片,可進一步製成微波射頻器件,應用於5G通訊、雷達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