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器件功耗的增加,氮化鎵技術正走向成熟

2020-12-05 電子發燒友

隨著器件功耗的增加,氮化鎵技術正走向成熟

Llew Vaughan-Edmunds 發表於 2020-11-05 13:03:25

隨著技術的發展,對功率的需求也在增加。氮化鎵(GaN)等寬禁帶(WBG)材料逐漸彰顯其作為新一代功率半導體骨幹材料的潛力。這類材料功耗更低,性能卻優於那些已趨成熟的矽器件。消費類充電器、數據中心、5G和電動汽車等應用代表著功率器件主要的增長市場,它們對器件有著相同的需求:更小的尺寸、更大的功率、更低的損耗。

化合物半導體材料氮化鎵可滿足所有這些需求,這將是其在未來幾年得以重用的關鍵所在。與矽相比,氮化鎵有著更出色的開關性能,開關過程中損失的熱量更少,在較高的溫度下能更穩定地工作,使工程師能夠製造更緊湊、更快速、更可靠的器件,同時減少對器件製冷的要求。

功率需求

智慧型手機需要更大的功率、更快的速度,來運行更多的應用程式。目前,手機的電池續航幾乎無法維持一天。此外,標準的5瓦充電器充電速度較慢。智慧型手機生產商開始意識到消費者對快速充電的需求,並準備推出新一代的大功率充電器,提供高達65瓦的功率,能大幅縮短充電時間。使用基於氮化鎵的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HEMT)可將充電器的尺寸縮小一半,同時將功率提高到3倍,運行速度是矽基超結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SJMOSRET)的20倍。

隨著雲計算、移動出行、物聯網、機器學習和流媒體服務的發展,對大數據存儲與計算處理的需求也大幅增加。目前,全球有700多萬個數據中心在運行,耗電量超過200太瓦。這相當於2019年全球約2%的用電量,而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則與全球航空業相當。在這其中,大約30%的電力用於這些設施的冷卻。通過提高伺服器效率,減少功率和熱量損耗,可以節省大量能源,從而降低電力成本,同時減少這些設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伺服器電源由一個功率因數校正(PFC)級(例如推挽電路)和一個諧振DC-DC級(LLC諧振轉換器)組成,輸出電壓通常為12伏。不過由於高功率 CPU和專用GPU耗電更高,因此目前的趨勢是向48伏電源發展。此外,更高的電壓可將輸電線路上的功耗最高減少到原來的十六分之一。氮化鎵技術可以讓轉換器的每一級都受益(圖1)。對於功率因數校正級,其低電容和零反向恢復可以允許配置一個簡單的推挽電路;而對於 LLC轉換器級,更快的開關速度和較少損耗,讓磁體和電容都可以縮小。更精準的同步整流因為停滯時間縮減,從而讓氮化鎵達到減少功率消耗的效果。

圖1.與現有的MOSFET設計相比,氮化鎵電晶體可以大幅提高伺服器主板的功率密度。(資料來源:GaN Systems,2020)

電動汽車的迅猛發展,導致市場對更快的充電速度和更高的充電效率的需求也在增加。1996年,通用汽車公司發布了EV1電動汽車,採用16.5千瓦鉛酸電池。該車的續航裡程為70—90英裡,充滿電需要7.5小時。如今,特斯拉Model 3配備的是80千瓦鋰離子電池,續航裡程為310英裡,使用特斯拉的V3超級充電樁,充滿電只需35分鐘。

車載充電器(OBC)布置在車內,通過電源轉換對電池進行充電。它必須做到高效、輕便、可靠。目前常用的解決方案包括使用矽基超結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SJMOSFET)來調節、轉換並向電池充電。它的尺寸大約為18英寸×25英寸,重量大概13磅,能效約為94%。

新一代車載充電器將使用基於氮化鎵的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HEMT)取代 SJMOSFET,前者開關頻率更高,從而可以縮小車載充電器中磁體、電容器和散熱片的尺寸。這使整個車載充電器的尺寸和重量減少30—40%,而能效可接近97%。

不斷增長的氮化鎵市場

以往,氮化鎵電源市場主要是在小眾應用領域。但在去年,使用氮化鎵技術的智慧型手機快速充電器(》28瓦)已經問世。更小的尺寸、更高的效率和性價比,使其在手機以及筆記本電腦應用中備受青睞。氮化鎵的主要應用是開關電源(SMPS),因為它可滿足快速開關和高效率的需求。便攜電源適配器(《100瓦)、伺服器電源、車載充電器和無線充電預計是其主要的增長領域。我們看到,氮化鎵技術開始在便攜電源適配器中加速使用,一旦該技術在這一領域獲得成功,我們預計它將會在更高功率、更為關鍵的一些應用領域得到應用,例如:汽車和數據中心市場(圖2)。

圖2.氮化鎵在電動汽車領域的應用取決於市場對其可靠性的信賴 ;氮化鎵的市場化應用從消費類充電器的發展開始,並需要在大規模量產中持續進行工藝改進。(資料來源:© 2019 IHS Markit)

然而,矽材料尚未過時。SJMOSFET在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仍是上述領域的首選技術。一方面,矽技術已非常成熟和可靠,而且還將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設計師們在此類器件上積攢了多年經驗。綜上,不同的技術對應不同的細分市場,具體取決於系統的複雜程度。

如今,氮化鎵正與用於開關電源的SJMOSFET、不間斷電源的高速絕緣柵雙極電晶體(IGBT)、電信領域的中壓MOSFET以及用於伺服器負載點穩壓器和同步整流的低壓MOSFET競爭。由於這些市場對價格極其敏感,氮化鎵預計將首先在高端領域推出(圖3)。

圖3.氮化鎵適用於高頻電源,而碳化矽則適用於要求更高功率和魯棒性的應用,例如電機驅動和工業電源。隨著寬禁帶器件在市場上的地位越來越穩固,在技術採用上將變得更加明確。(資料來源 :Yole Développement)

氮化鎵器件製造考慮因素

製造氮化鎵 HEMT 所涉及的每一道工序都必須非常精確,以獲得最佳的器件性能和可靠性。寬禁帶器件的快速開關、高功率密度和高電壓擊穿,要求極高質量的外延層和電介質沉積,以及精確的刻蝕和金屬沉積。

MOCVD在襯底上生長各種外延層,對氮化鎵器件的製造至關重要。缺陷密度、晶圓內均勻性和晶圓到晶圓的可重複性是MOCVD開發的關鍵考慮因素,特別是過渡到200mm時。鑑於氮化鎵和矽在膨脹過程中不同的晶格常數和熱係數,在矽上生長外延氮化鎵以形成穩定可靠的HEMT,從超晶格結構和應力控制方面來說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工藝。

刻蝕是製造氮化鎵器件的關鍵工藝。其中存在兩個明顯的難題:一個是氮化鎵/鋁鎵氮的高選擇比;另一個是p型氮化鎵刻蝕可能存在鋁鎵氮的過度刻蝕,導致表面粗糙,從而降低表面電阻。此外,帶有凹陷柵極的HEMT需要一定的鋁鎵氮厚度,這一厚度必須是精確控制且高度可重複的。原子層精度和先進的工藝終點監測至關重要。

氮化鎵HEMT結構通常具有多層場板,以最大限度減少柵極與漏極接觸處的電壓峰值應力和動態RDS(on)。二氧化矽和氮化矽等薄膜用作電介質層,這些薄膜必須足夠優質,以求最大限度減少薄膜汙染,減少高溫下的熱降解,改善薄膜化學計量比。此外,必須控制薄膜應力以避免晶圓彎曲,這可以通過調整射頻功率和其他工藝參數來實現。

氮化矽的表面鈍化已被證明可以產生更高的載流子濃度,以便改善二維電子氣的電導率,提高器件性能。三氧化二鋁等替代材料通過原子層沉積來提高器件性能。

氮化鎵 HEMT 是橫向器件,具有非常高的電流密度,因此大部分損耗發生在晶粒頂部。在普通的分立封裝中,晶粒的底部會連接到銅引線框架上。然而,矽襯底的導熱係數相對較低,這導致器件的工作結溫較高。過於接近最大結溫工作會對可靠性和溫度相關特性產生不利影響,例如:RDS(ON)。因此,使熱傳導遠離晶粒是至關重要的。降低歐姆接觸電阻的離子注入技術有助於改善散熱。此外,在晶粒頂部沉積厚銅可提高熱容量和熱導率,有利於燒結銅引線框架和夾線。這提高了功率循環的可靠性,並顯著降低了因熱膨脹係數不匹配而產生的機械應力。

結論

隨著能源需求的增加,對更高能效的追求正促使人們對氮化鎵產生越來越大的興趣,希望將其作為矽基半導體的替代材料,出現在適配器、5G、數據中心和電動汽車充電器等高功率、高效率應用中。然而,製造氮化鎵器件需要極高質量的薄膜以及極其精密的外延、電介質和金屬沉積以及刻蝕等工藝。在2019之前,氮化鎵的市場非常有限,不過現在來看,氮化鎵已在便攜電源適配器應用中佔據了一席之地,一旦該技術的可靠性得到確切驗證,汽車和數據中心的應用有望隨之而來。

作者簡介:

Llew Vaughan-Edmunds

應用材料公司

電源技術戰略營銷總監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Nexperia 推出行業領先性能的高效率氮化鎵功率器件 (GaN FET)
    2019 年 11 月 19 日:分立、邏輯和 MOSFET 器件的專業製造商Nexperia,今天推出650V的功率器件GAN063-650WSA,宣布其進入氮化鎵場效應管
  • 突破可靠性與成本桎梏 矽基GaN功率器件「上車」時機已成熟
    而目前,一些主要的生產商如Transphorm已經獲得了汽車的相關資質,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國際半導體大廠如英飛凌、TI等也都開始跟進,GaN功率半導體在車載市場正快速起步。另一方面,雖然GaN這類寬禁帶器件的性能優勢毋庸置疑,但這種功率半導體器件目前如何能解決成本問題,並實現量產普及導入汽車市場還是一個待解的難題。從結構到架構:GaN器件可靠性仍待挖掘誠如上述,對於汽車DC-DC轉換器這類應用來說,GaN器件的可靠性關係到整個轉換器設備最終的轉換效率、穩定性、安全性、功耗和散熱等一系列參數。
  • 是時候採用氮化鎵功率器件設計DC/DC轉換器了
    此外,隨著人們對計算機處理能力、汽車燃油經濟性、電動車和無人機行駛距離、燈具能耗等要求越來越高,在可預見的未來,人們對更低成本、更小體積、更高效電源系統的需求將會繼續穩步增長。 數據中心用電量驚人,需要高效的電源架構和優越的電源轉換技術 數據中心及電信系統是電子基礎設施的主要成員,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 美研發出新型氮化鎵器件!5G技術峰值速率超預期
    美研發出新型氮化鎵器件! 圖片來源:小米據報導,美國科研人員研發出了一款名為「諧振隧穿二極體」的新型氮化鎵基電子器件,其應用於5G技術峰值速率超越了預期。
  • 氮化鎵快充市場爆發,這6款GaNFET控制晶片火了
    2020年氮化鎵快充技術的商用正式進入快車道,尤其是隨著數碼產品大功率快充以及5G時代的到來,氮化鎵技術在消費類電源領域的發展如魚得水,市場容量增速迅猛。
  • 快充帶動成本下降,音頻和汽車應用有突破——2021氮化鎵市場展望
    吉姆·維澤認為,電源適配器的增長對正在走向成熟的氮化鎵器件市場至關重要。 「出貨量增加,成本下降,下降的成本進一步刺激出貨量增加,這就是典型的半導體經濟模型,」吉姆·維澤表示,牆充中大量採用氮化鎵,將對氮化鎵產品出貨量增加貢獻很大。「現在的成本結構與矽很接近,對氮化鎵而言,2021年最關鍵的就是出貨量。」
  • 氮化鎵大規模商用加速 GaN產業鏈迎機遇
    來源:證券時報網近期,華為65W超級快充GaN(氮化鎵)充電器外觀、參數和包裝陸續曝光,預示開售日期臨近。華為9月發布的下半年旗艦Mate40系列預計也將支持65W超級快充。7月,聯想發布的拯救者電競手機將採用90W快充技術,再度刷新量產商用充電功率紀錄。
  • 氮化鎵快充概念股
    一、蘋果入局氮化鎵快充   既然把充電器作為選配後,蘋果現有電源配件產品大多還是基於上一代技術開發的,無論是體積,還是外觀,走的是沉穩路線。隨著消費者對充電器小型化呼聲越來越高,並且多口USB-C充電器易用性得到認可,蘋果充電器產品線顯得有點「廉頗老矣」。
  • 矽基氮化鎵IC是如何製成的?重新定義電源轉換
    重新定義電源轉換 趙明燦 發表於 2020-11-19 14:57:09 分立式氮化鎵(GaN)電晶體已投入生產十多年了,目前這項技術已成熟了很多。
  • 氮化鎵全產業鏈分析
    隨著技術的發展,終端設備對於半導體器件性能、效率、小型化要求的越來越高,特別是隨著5G的即將到來,也進一步推動了以氮化鎵(GaN)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快速發展。 2、GaN器件逐步步入成熟階段 氮化鎵技術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美國無線電公司(RCA)開發了一種氮化鎵工藝來製造LED。
  • 半導體行業在2020年的10大技術趨勢
    5G技術的日益成熟和5G網絡的大規模商用部署將驅動AI、大數據和雲計算等技術在新興的視頻遊戲、VR/AR、AIoT、自動駕駛、智慧城市、工業4.0和醫療成像等應用領域的發展和普及。隨著AI在物聯網的滲透和邊緣計算能力的增強,以及傳感器/MEMS在更多關鍵應用中的普及,其未來發展趨勢將遵循六大「黃金法則」:更高精度、更低功耗、更小尺寸、更高可靠性、更高能效及更智能。
  • 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助力5G、快充、UVC!
    5G mMIMO 設計下,急劇增加的信號處理硬體極大影響了系統尺寸,信號處理的功耗也在逼近板載功率放大器的 功耗,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已經超過了板載功率放大器的功耗。 mMIMO 設計有助於減少傳統收發器架構中模數、數模轉換所需的步驟,從而縮小 5G 天線的尺寸和重量。
  • 一文讀懂氮化鎵雷射器
    氮化鎵雷射器(LD)是重要的光電子器件,基於GaN材料體系(GaN、InGaN和AlGaN)的雷射器將半導體雷射器的波長擴展到可見光譜和紫外光譜範圍,如圖1所示,在顯示、照明、醫療、國防安全和金屬加工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
  • 蘋果殺入氮化鎵充電器:這意味著什麼?
    來源:快科技原標題:蘋果殺入氮化鎵充電器:這意味著什麼?近日,行業媒體一則消息引起了我們的關注,2021年蘋果公司將會推出基於氮化鎵功率器件的大功率USB PD快充,與目前基於矽的充電器相比,該產品體積更小、重量更輕、更高效。
  • 三代半導體——氮化鎵
    其中藍寶石基氮化鎵外延片只能用來做LED;矽基氮化鎵可以做功率器件和小功率的射頻;碳化矽基本氮化鎵可以製造大功率LED、功率器件和大功率射頻晶片。本次小米發售的快充頭,就是矽基氮化鎵做的功率器件的一個典型應用場景。為什麼同是外延片,應用差異這麼大?
  • 半導體:氮化鎵只有短線炒作機會
    趨勢行情下,只要有新的變革技術出來,便會被機構猛吹,近期半導體板塊的氮化鎵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氮化鎵(GaN)憑藉高頻低阻、高導熱、耐高溫等優勢,成為電子器件和射頻器件的潛在替換材料。而本次氮化鎵浮出水面,主要是小米新產品助推所致。理想狀態下,氮化鎵市場空間超百億,不算小,但面臨技術普及時間長、其他大廠不跟進等風險,短期看,該主題只有炒作機會。
  • 國內第三代半導體迎窗口期 今年氮化鎵、碳化矽產值或達70億元
    [ 據充電頭網統計,在智慧型手機行業中,目前已有華為、小米、OPPO、魅族、三星、努比亞、realme等多個品牌推出了氮化鎵快充產品。 ]  中國第三代半導體正迎來發展的窗口期。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吳玲11月24日在2020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上透露,雙循環模式推動國產化替代,2020年中國SiC(碳化矽)、GaN(氮化鎵)電力電子和微波射頻產值預計將約為70億元。
  • 入局「網紅」氮化鎵,手機廠商捧出百億新風口
    同時,目前電池技術已經到達瓶頸,無休止地增加電池容量也並不現實。因此,縮短充電時間就成為緩解用戶續航焦慮的唯一途徑。隨著屏幕越來越大,電池容量也在不斷增長。十年前,手機電池平均容量僅為1200毫安,而到了2020年,智慧型手機電池平均容量達到4500毫安,十年擴大了3倍以上;手機屏幕也從2寸增長到今天主流的6.5寸,屏幕放大四倍。
  • 氮化鎵充電器憑什麼成為小米華為5G必備,甚至讓蘋果不再堅持?
    在小米10的發布會上,雷布斯給我們帶來了一款新的配件——65W氮化鎵充電器。在這之後,「氮化鎵」一炮而紅,成為了一個熱門高頻詞彙。其實不止是小米,OPPO、華為、三星等安卓手機品牌也都推出了氮化鎵快充產品。網傳蘋果也很有可能在iPhone 12發布會上同時推出氮化鎵充電器。
  • 2020或成氮化鎵應用元年,技術爆發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現在,隨著氮化鎵技術的崛起,擁有優越性能的功率產品、照明產品、LED產品正在從各大廠商中輸出,我們的生活也將迎來夢想已久的驚喜。神奇的氮化鎵有哪些驚豔性能?如今,越來越多的領域要求半導體能夠忍耐高溫、強輻射、大功率等環境,這明顯超出了第一、二代半導體材料的能力,卻正是氮化鎵的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