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氮化鎵雷射器

2020-09-25 江蘇雷射產業創新聯盟

《中國雷射》為紀念雷射器誕辰60周年,今年特推出系列專題。

劉建平教授課題組應邀撰寫文章「高功率氮化鎵基藍光雷射器」發表於「半導體雷射器」專題,已於2020年7月出版,並受邀撰寫此篇科普文章。

雷射器是20世紀四大發明之一,半導體雷射器是採用半導體晶片加工工藝製備的雷射器,具有體積小、成本低、壽命長等優勢,是應用最多的雷射器類別。氮化鎵雷射器(LD)是重要的光電子器件,基於GaN材料體系(GaN、InGaN和AlGaN)的雷射器將半導體雷射器的波長擴展到可見光譜和紫外光譜範圍,如圖1所示,在顯示、照明、醫療、國防安全和金屬加工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

圖1、GaN材料體系(GaN、InGaN和AlGaN)將半導體雷射器波長擴展到可見光和紫外波段

一、技術難點

雷射產生的原理為光增益材料中的光在光腔中振蕩放大,形成相位、頻率和傳播方向都相同的光。通常半導體雷射器的光增益區和光腔都是由半導體材料組成,厚度為亞微米或微米尺度,這也是半導體雷射器體積較小的原因。

光腔由折射率比增益區小的半導體材料組成,折射率的調控通過改變半導體材料的組成實現。例如,808 nm的紅外雷射器的增益區為GaAs量子阱,採用折射率低的AlGaAs作為光腔限制層。因為GaAs和AlGaAs的晶格常數幾乎一致,且製備條件相似,所以雷射器的增益區和光腔的質量很高,雷射器的性能也很好。

圖2、具有Pd/Pt/Au的傳統GaN基雷射器結構示意圖或具有ITO限制層的GaN基雷射器結構示意圖

對於GaN基雷射器,雷射器結構如圖2所示,所面臨的問題目前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如何製備高質量InGaN/GaN多量子阱、如何減少內部光損耗以及如何增加空穴注入效率?

InGaN/GaN多量子阱作為GaN基雷射器的有源區,其生長質量對於雷射器性能十分重要。隨著激射波長的增大,InGaN量子阱中的In組分也相應提高。為了實現綠光LD,InGaN量子阱中的In組分大約達到了30%。In-N的鍵能低,高In組分的InGaN的生長過程需要降低生長溫度來保證足夠的In併入。但在較低的生長溫度下,表面原子的遷移速率低,遷移長度短,且低溫下NH3的裂解效率降低,InN與GaN的互溶隙也較大,容易造成InGaN量子阱的晶體缺陷、組分波動、表面粗糙等問題。In組分偏析和InGaN量子阱表面粗糙還會造成光致發光譜的非均勻展寬。

P型AlGaN限制層的生長需要大約1000 ℃以獲得高電導率的p型AlGaN,但高溫生長p型AlGaN層時,會導致量子阱有源區發生熱退化。另外,InGaN與GaN之間存在較大晶格失配,晶格失配隨In組分的升高而愈發顯著,在藍光雷射器中,InGaN量子阱與GaN的晶格失配達到1.6%,綠光雷射器中則達到3.3%。嚴重的晶格失配會導致InGaN量子阱中出現晶體缺陷,降低輻射效率,縮短雷射器壽命。

p型GaN摻雜的Mg的電離能大,且隨著Al組分的升高而升高。因此,p型GaN中只有不到10%的受主雜質Mg電離出自由空穴,其餘未能電離的90%的Mg成了GaN基雷射器內部光損耗的主要來源,較大的內部光損耗會導致雷射器的閾值電流增大,斜率效率降低。

多量子阱有源區的空穴注入是不均勻的,不僅是因為空穴的有效質量大,也因為在多層雷射器結構中存在的勢壘。極化電場使有源區多量子阱的能帶發生傾斜,提高了空穴注入的勢壘,從而使得空穴從p側的量子阱區注入n側的量子阱區變得困難。這種不均勻的空穴注入會導致雷射器閾值電流增大而斜率效率降低。

二、發展過程

1994年赤崎勇和天野浩教授首先報導了基於氮化鎵雙異質結構、波長為402.5 nm的受激輻射。1996年日本日亞公司中村修二領導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支GaN基紫光雷射器。從此,波長為405 nm的氮化鎵紫光雷射器的發展和應用推動了高密度光存儲、雷射直寫光刻和光固化產業的發展。2014年,氮化鎵基LED的發明者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教授被授予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此後,GaN基雷射器向藍綠光和紫外光波段進行拓展,特別是藍光波段,隨著襯底、外延、晶片和封裝技術的不斷進步,藍光雷射器的性能在不斷提升。

圖3、(a)氮化鎵/藍寶石模板和(b)GaN自支撐襯底的位錯缺陷對比(圖中暗斑為位錯缺陷)

在襯底方面,早期的氮化鎵雷射器生長在氮化鎵/藍寶石模板上,位錯密度在108cm-2量級,如今氮化鎵雷射器都生長在位錯密度為106cm-2量級或更低的氮化鎵自支撐襯底上,如圖3所示。

圖4、(a)由於外延結構各層生長條件差異大導致藍光雷射器結構中出現暗斑缺陷;(b)優化生長條件消除暗斑缺陷的雷射器外延片

圖5、以ITO代替部分p-AlGaN光限制層的

複合雷射器結構示意圖

在外延方面,主要是克服失配應力和生長條件差異的不利影響,提升外延材料質量,如圖4所示。而在雷射器結構方面,近年發展出以ITO為p型光限制層的複合雷射器結構,如圖5所示,這些進展都大幅提升了雷射器外延層的質量和器件性能。

在晶片方面,主要是製備低接觸電阻的歐姆接觸電極,降低雷射器的工作電壓。雷射器的散熱封裝也是保證其光功率輸出的關鍵,目前大功率藍光雷射器主要採用倒裝結構以降低其熱阻。國際上日本日亞公司和德國歐司朗公司報導了斜率效率1.8 W/A的藍光雷射器,在良好散熱封裝的條件下單管連續波輸出光功率4~5 W。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的劉建平研究員課題組通過優化藍光雷射器p-AlGaN限制層的生長條件,優化量子阱結構和波導結構,研製出了高功率藍光雷射器,斜率效率已達到1.7 W/A,但在散熱封裝方面還存在差距,限制了其連續波光功率輸出。

為了提高綠光雷射器量子阱的發光均勻性和效率,該課題組也做了大量的努力,並製備了以ITO為上限制層的複合結構綠光雷射器,準連續工作條件工作下光輸出功率達到了500 mW。部分優秀研究成果發表在《中國雷射》2020年第47卷第7期(原文連結)。

GaN雷射器的發展推動了大色域雷射顯示、高亮度雷射照明和金屬加工等技術的革新。

由於雷射的單色性,有紅綠藍三色雷射為光源的雷射顯示可以顯示自然界色彩的90%,是液晶電視的2倍。2020年7月17日,海信推出了色域為151%的雷射電視,電視色彩還原度更為真實、豔麗。由於雷射具有良好的方向性,GaN基藍色雷射器與螢光粉構成的的汽車大燈的光強是LED的1.7倍,照明距離也相較於LED更遠,可以達到700米,已應用於寶馬i7等車型。

由於銅、金等金屬對藍色雷射的吸收係數比紅外雷射高一個數量級,氮化鎵藍光雷射通過雷射合束技術已應用於金屬加工,美國NUBURU公司、德國Laserline公司、日本島津公司和國內深圳聯贏公司都推出了連續波1000 W以上光功率的藍色雷射系統。日本島津也報導了應用於水下通信的光WiFi系統。

三、前景與挑戰

隨著襯底、外延和器件的製備和封裝技術的進步,特別是採用導電透明氧化物為雷射器光腔限制層,為像GaN材料體系這樣性質差異大的半導體雷射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有望進一步提高氮化鎵雷射器性能。

未來GaN基藍光雷射器的效率將進一步提升,接近GaAs基紅外雷射器的電光轉化效率。在此基礎上,增加單管雷射器的發光區寬度和長度,單管雷射器的光功率可以進一步提升,並結合正在發展的GaN雷射器的光束整形和合束技術,將實現更高功率的雷射器模組。氮化鎵雷射器的應用也將更加廣泛。

垂直腔GaN雷射器具有光束質量好、易形成面陣、功耗低的優勢,高質量DBR反射鏡的製備是其關鍵核心技術。近年來發展了多種DBR的製備技術,器件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其中垂直腔藍光雷射器的性能已達到實用化的水平,但DBR反射鏡仍然是限制其大規模量產的瓶頸。

GaN基雷射器的波長也在向綠光和紫外拓展,但仍存在很大的挑戰。目前綠光雷射器的光功率和效率遠低於藍光雷射器,導致紅綠藍三基色雷射電視的成本遠高於採用藍色雷射器激發螢光粉的雷射電視,但是藍色雷射器激發螢光粉的技術方案犧牲了雷射顯示的大色域優勢。因此提升綠光雷射器的性能仍然是一個急需攻克的挑戰。

在紫外雷射器方面,目前還沒有實現其電注入連續波工作,其瓶頸是高Al組分的p型摻雜,導致雷射器的串聯電阻非常高,這是實現高性能紫外雷射器需要攻克的挑戰。

全文連結:

胡磊,張立群,劉建平,黃思溢,任霄鈺,田愛琴,周偉,熊巍,李德堯,池田昌夫,楊輝. 高功率氮化鎵基藍光雷射器[J]. 中國雷射, 2020, 47(7): 0701025

課題組介紹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氮化鎵雷射器課題組承擔了多項氮化鎵雷射器方面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基金委重點項目和中科院先導專項,研製出國內第一支室溫連續工作的GaN綠光雷射器和大功率藍光雷射器。

在Nature Photonics、Appl. Phys. Lett.、Optical Express、Light: Sci & Appl.等期刊發表SCI收錄論文100餘篇。課題組負責人劉建平

來自:劉建平 胡磊 愛光學 江蘇雷射聯盟轉載

相關焦點

  • 一文讀懂光纖雷射器的前世今生
    目前來說,市場上常見的雷射器有CO2雷射器(氣體雷射器)、YAG雷射器(固體)、光纖雷射器、半導體雷射器等等。由於它們工作特性各不相同,各自應用領域也存在不小的差異。比如CO2雷射器比較適合用在天然材料加工上,像皮革、塑料等硬度相對不強的材料,此外,CO2雷射器在醫療方面的使用也很廣泛。
  • 一文讀懂電容傳感器
    藍色標題,獲取文章】 10、一文讀懂光纖傳感器 11、一文讀懂溫溼度傳感器 12
  • 一文讀懂磁傳感器(必須收藏)
    【點擊藍色標題,獲取文章】 >、一文讀懂接近傳感器 3、一文讀懂磁傳感器 4、一文讀懂流量傳感器
  • 一文讀懂MEMS傳感器(必須收藏)
    【點擊藍色標題,獲取文章】 1
  • 氮化鎵有什麼用_氮化鎵的合成方法
    氮化鎵有什麼用   氮化鎵是一種無機物,化學式GaN,是氮和鎵的化合物,是一種直接能隙(direct bandgap)的半導體,自1990年起常用在發光二極體中。氮化鎵的能隙很寬,為3.4電子伏特,可以用在高功率、高速的光電元件中,例如氮化鎵可以用在紫光的雷射二極體,可以在不使用非線性半導體泵浦固體雷射器(Diode-pumped solid-state laser)的條件下,產生紫光(405nm)雷射。   氮化鎵的熔點和飽和蒸氣壓相當高,因此在自然界無法以單晶體的形式形成,目前常用的製備方法為薄膜法和溶膠凝膠法。
  • 氮化鎵(納米材料)了解一下
    請往下看氮化鎵(納米材料具有寬帶隙,高熱導率,穩定的化學性質,較大的飽和電子漂移速度等優良特點。這些優良的特點使氮化鎵納米材料 可以廣泛地應用於高亮度LED、藍光雷射器、紫外探測器、大功率耐熱器件。此外,由 於非極性氮化鎵材料可以消除壓電極化氮化物發光器件輻射複合效率和發射波長藍移。 製備非極性氮化鎵材料,氮化鎵材料,已經成為一個新的研究重點。
  • 一文看懂半導體雷射器發展歷程及應用現狀
    今天我們主角是半導體雷射器,小編將帶大家一起回顧它的發展歷程及應用現狀。雷射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16年愛因斯坦發布的《關於輻射的量子理論》 一文。愛因斯坦首次提出受激輻射理論,為日後雷射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40年後,關於能否用半導體材料形成雷射的話題開始被物理學家注意,艾格瀚等科學家提出了許多半導體雷射器的設想及可能。
  • 前沿視點:為什麼我們需要極化聲子雷射器?
    極化聲子雷射器的不尋常物理原理使其能夠實現光通信和產生太赫茲輻射。  "雷射器"這個詞原意是"通過雷射受激輻射來放大光"。在極化聲子雷射器中,輻射自動發出,但它擁有雷射的一切特性:在第一和第二光階和單色一致。
  • 一文讀懂Micro LED顯示技術
    但由於LED外延生長結構是p型氮化鎵(GaN)在最表面而n型氮化鎵在底層,如圖5所示。雷射器製造商相干公司已開發了能夠滿足這一需求的產品,這些產品提供卓越的脈衝穩定性(例如 < 1% rms),能夠大大提高加工過程中的工藝控制並幫助用戶增大工藝區間。
  • 一文看懂半導體雷射器的技術發展及應用領域
    一文看懂半導體雷射器的技術發展及應用領域 工程師姚遠香 發表於 2018-06-18 18:15:00 半導體雷射器俗稱雷射二極體,因為其用半導體材料作為工作物質的特性所以被稱為半導體雷射器。
  • 納米雷射器的技術簡介
    在構建的納米雷射器中,前兩者已具備,那麼諧振腔則無需如一般雷射器那樣裝配上半反和全反的反射鏡,因為這一納米線便是天然的雷射器的諧振腔。納米線的一端是藍寶石和ZnO納米線之間的外延分界面,另一端是ZnO納米線的端面。這就自然地形成了納米雷射器的雷射諧振腔,因為藍寶石以及 ZnO和空氣的折射率分別是1.8, 2.45 和1。
  • 用氮化鎵消除雷射雷達的障礙
    但是,使用雷射束會帶來一些重要的技術問題:一方面,如果雷射被證明是一種高解析度光源,那麼就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特性,通過掃描來仔細重建環境的形態;另一方面,它需要具有較高的機械精度和納秒級的脈衝速度;此外,雷達的電磁波具有高反射係數,而對於雷射而言卻不是如此,因此就需要為系統提供更多的能量。由於雷射束是依靠大電流(甚至達數十安培的數量級)流過LED所產生的,因此,為了防止過熱,其佔空比就必須非常低。
  • 雷射器的特點與在半導體行業中的加工應用介紹
    下文圍繞紫外DPSS雷射器、準分子雷射器、光纖雷射器在半導體行業中的加工應用,展開論述。 紫外DPSS雷射器在LED晶圓劃片中的應用 DPSS是全固態半導體雷射器的簡稱。窄脈寬、短波長紫外二極體泵浦固體雷射器(DPSS)的最新進展促進了工業生產系統的發展。過去,DPSS雷射器比較適用於科研而不適於工業生產。
  • 中科院研製:新型氮化鎵半導體雷射器問世!
    ( 針對上述問題,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孫錢團隊從半導體摻雜和載流子輸運理論出發,有效利用III族氮化物材料中施主激活效率比受主高、電子遷移率比空穴大的特點,提出了一種新型GaN基雷射器結構:翻轉脊形波導雷射器(圖2),該結構的關鍵是將脊形波導從高電阻率的p側轉移到低電阻率的n側,可大幅降低器件的串聯電阻和熱阻,顯著降低工作電壓和結溫,從而有效提升器件性能和可靠性
  • 一文讀懂三相電原理及其接法大全!
    打開APP 一文讀懂三相電原理及其接法大全!
  • 如何提升高功率GaN藍光雷射器的性能?
    近年來,氮化鎵(GaN)基材料,包括GaN、InN、AlN及其合金,將半導體光電子器件的發光波長拓展到可見光和紫外波段,其中藍光發光二極體(LED)已被廣泛應用於照明、顯示等領域。圖1 氮化鎵基藍光雷射器結構圖
  • 三代半導體材料氮化鎵(GaN)概念股
    項目主要產品:Mini/MicroLED氮化鎵、砷化鎵晶片,項目總投資約3500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約300000萬元(含設備投入270000萬元以上)。易事特(300376):2020年2月,公司在互動易平臺表示,易事特作為國家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基地(南方基地)第二大股東及推動產業創新技術發展的核心成員單位,現主要負責碳化矽、氮化鎵功率器件的應用技術研發工作。
  • 蘇州納米所研製新型氮化鎵半導體雷射器
    GaN基雷射器的應用場景。   自1996年日本日亞公司研製了國際首支GaN基雷射器以來,GaN基雷射器性能得到了巨大提升,單顆晶片連續輸出功率已超過7瓦,然而其電光轉換效率仍然較低(<50%),遠小於GaAs基雷射器的電光轉換效率(≈80%)。究其主要原因是GaN基雷射器的串聯電阻較大、熱阻較高,導致工作電壓和工作結溫較高,最終嚴重影響了器件性能和可靠性。
  • 帶你了解第三代半導體明星「氮化鎵」!
    手機能夠給人們帶來生活與工作的便利,但電量卻越來越不夠用了,每天一充甚至每日多充的問題困擾著人們。縱觀行業的發展史我們能夠觀察到手機電池的容量也在隨著行業發展不斷地增加。電池技術無突破,堆電池容量並不是解決方法。移動電源從智慧型手機誕生之初就伴隨著手機行業的發展至今,然而移動電源(充電寶)也存在著弊端,但依舊治標不治本。
  • 怎樣在氮化鎵晶圓進行刻蝕工藝?
    但有一個問題:這些晶圓片不僅僅是矽做的,它們由矽製成,但在200毫米晶圓上有氮化鎵或氮化鎵鋁外延。當時沒有任何設備可以滿足這種需求,較新的機器只專注於300毫米晶圓片,而非矽晶圓片被認為不是主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