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雷射器的技術簡介

2021-01-20 電子產品世界

1960年人類製作出了第一臺雷射器。 40多年過去了,雷射器無論在其種類上或其性能上都呈現出繽紛異彩的發展。自第一臺紅寶石雷射器的問世,繼之氣體雷射器、各類固體雷射器、半導體雷射器、液體雷射器、準分子雷射器、X射線雷射器、自由電子雷射器、量子阱雷射器、量子點雷射器、孤子雷射器等也先後被研製出來。雷射科學與技術的突飛猛進發展,導致許多現代科學技術對雷射的重要應用,同時也帶動了多種新學科的發展並促進了諸多邊緣學科的形成。

然而隨著人類社會科技的進步,雷射器本身的發展從未停息腳步。《Science》發表了美國California大學 Berkeley分校M. Huang 和 P. Yang等人的「室溫紫外輻射的納米雷射器」聲稱是世界上最小的雷射器。當時他們先是在藍寶石基底上鍍上1~3.5微米厚度的金,然後把它們放到鋁的蒸發皿中,在氬氣中將材料和基底加熱到880~905攝氏度以產生Zn蒸氣,產生的Zn蒸氣傳送到基底上,大約經過2~10分鐘左右,截面為六角形的納米線便可以生長到2~10微米。直徑為20~150 nm的納米線自然形成了一個雷射腔。

在室溫下截面為六角形的納米線樣品用Nd:YAG雷射器的四次諧波的雷射泵浦(波長為266nm,脈寬為3ns),泵浦的雷射光束以10度角入射聚焦在納米線的對稱軸上。這樣一來,受激輻射發射的光便沿著ZnO納米線中心袖的方向在納米線的末端表平面上會聚。在發射光譜的變化過程中,隨著功率的增加可以觀察到雷射產生的過程.當激勵的能量超過ZnO納米線的閾值時(其閾值約為40kW/cm2),經測量,發射光譜出現了線寬為0.3微米的尖峰,這比低於閾值時的自發輻射產生的約15微米的峰值線寬要小得多。正是這些窄線寬和發射能量的快速增長便可斷定納米線發生了受激輻射.大家知道產生雷射的三個要素是工作物質、泵浦源和諧振腔。在構建的納米雷射器中,前兩者已具備,那麼諧振腔則無需如一般雷射器那樣裝配上半反和全反的反射鏡,因為這一納米線便是天然的雷射器的諧振腔。

納米線的一端是藍寶石和ZnO納米線之間的外延分界面,另一端是ZnO納米線的端面。這就自然地形成了納米雷射器的雷射諧振腔,因為藍寶石以及 ZnO和空氣的折射率分別是1.8, 2.45 和1。用Nd:YAG雷射器的四次諧波的雷射泵浦在ZnO納米線上便獲得了脈寬為0.3 nm,波長為385nm的雷射。

這種氧化鋅(ZnO)納米雷射器——世界上最小的雷射器從那時起便問世了,這也是納米技術誕生以來的第一項實際的應用。當然,這種納米雷射器還屬是一個最初階段,然而在工藝的簡易程度,亮度以及尺寸方面,ZnO納米雷射器均可以和當時的GaN藍色半導體雷射器相媲美的。

如果不用Nd:YAG雷射器的四次諧波的雷射做泵浦源,而改用電流來激活納米線,這樣的納米雷射器豈不是更為理想嗎?據《Nature》雜誌Duan, X., Huang, Y., Agarwal, R. Lieber, C. M., Single nanowire electrically driven lasers. Nature, 421, 241 - 245,(2003)>報導,美國哈佛大學以Charles Lieber為首的科學家們成功地研製出不需外來雷射泵浦的一種新型電驅動的納米雷射器,其是用外電流激勵泵浦的。這種外電流激勵泵浦的新型雷射器實際上是以半導體硫化鎘為原料製成的納米線。將硫化鎘納米線安裝在塗有矽材料的基底上,製成一個迴路。接通電源後,便可觀察到,在一定電壓下,電流通過矽材料流向硫化鎘納米線,納米線的另一端隨即發出藍綠色的光。隨著電流強度增大,光的顏色變得單一,波長也相當短。在這種情況下硫化鎘納米線所發出的光便是雷射。在隨後的實驗中,他們使用了不同的半導體材料,由此製成的雷射器發出的雷射顏色也各不相同,氮化鎵納米線發出藍色到紫外的光,磷化銦納米線發出紅外光。Charles Lieber等人的研究小組用塗覆在矽基片上硫化鎘納米線而研製成功的納米雷射器,其中電接觸是通過塗覆硫化鎘納米線表面的金屬導體層來實現的,在加上一定電壓時會有電流通過這種結構,而硫化鎘納米線末端開始發出波長約為490微米的藍綠色雷射。當電流達到一定值,發出的雷射會變成幾乎是單色光,單色光是感應式雷射的可靠特徵。其他的半導體材料,例如氮化鎵和磷化銦,能產生更寬波段的雷射,實際上這樣構成的納米雷射器所發出的雷射可覆蓋從紫外線到紅外線整個波段。

納米雷射器的微小尺寸可以使光子被限制在少數幾個狀態上,而低音廊效應則使光子受到約束,直到所產生的光波累積起足夠多的能量後透過此結構。其結果是雷射器達到極高的工作效率,而能量閾則很低。

納米雷射器實際上是一根彎曲成極薄的麵包圈的形狀的光子導線,實驗發現,納米雷射器的大小和形狀能夠有效控制它發射出的光子的量子行為,從而影響雷射器的工作。

研究還發現,納米雷射器工作時只需約100微安的電流。最近納米雷射器的研究人員把這種光子導線縮小到只有五分之一立方微米體積內。在這一尺度上,此結構的光子狀態數少於10個,接近了無能量運行所要求的條件,但是光子的數目還沒有減少到這樣的極限上。最近,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把被激發的鋇原子一個一個地送入雷射器中,每個原子發射一個有用的光子除了能提高效率以外,無能量閾納米雷射器的運行還可以得出速度極快的雷射器。由於只需要極少的能量就可以發射雷射,這類裝置可以實現瞬時開關。已經有一些雷射器能夠以快於每秒鐘200億次的速度開關,適合用於光纖通信。由於納米技術的迅速發展,這種無能量閾納米雷射器的實現將指日可待。

納米線的化學彈性和其一維性使它們成為理想的超小型的雷射光源,這種超小型的納米雷射器在一系列領域中有著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在化學和生物醫學工程中例如生物傳感器、顯微術和雷射外科以及也有可能把納米雷射器用於鑑別化學物質。同時納米雷射器在光計算,信息存儲和納米分析等領域也會得到廣泛的應用。納米雷射器可以用於電路,可以自動地調控開關。若把雷射器集成安裝到晶片上便可提高計算機磁碟信息存儲量以及未來的光子計算機的信息存儲量,加速信息技術的集成化發展。


相關焦點

  • 美國開發出新型納米級光源 透析納米雷射器技術簡介及發展應用
    楊培東和他的研究小組以前曾創造出紫外線納米線納米雷射並研製出可以引導和指引光線通過電路的納米帶光學波導,現在他們又開發出新的納米級光源,這些成果為未來的納米光子學技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光子技術中,光波運動取代電子運動成為信息的載體。光子技術有望使未來的計算機和網絡比現在快數千倍。
  • 納米雷射器重要進展:有利於保證雷射相干性!
    導讀近日,俄羅斯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的研究人員們開發出一種方法,它能找出在什麼條件下,納米雷射器才是真正的雷射器。可是對於實際應用來說,區分納米雷射器的兩種機制(高電流條件下具有相干輸出的真正雷射、低電流條件下具有非相干輸出的類似LED的光線)是非常重要的。創新近日,俄羅斯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MIPT)的研究人員們開發出一種方法,它能找出在什麼條件下,納米雷射器才是真正的雷射器。
  • 蘇州納米所研製新型氮化鎵半導體雷射器
    針對上述問題,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孫錢團隊從半導體摻雜和載流子輸運理論出發,有效利用III族氮化物材料中施主激活效率比受主高、電子遷移率比空穴大的特點,提出了一種新型GaN基雷射器結構:翻轉脊形波導雷射器(圖2),該結構的關鍵是將脊形波導從高電阻率的p側轉移到低電阻率的n側,可大幅降低器件的串聯電阻和熱阻,顯著降低工作電壓和結溫,從而有效提升器件性能和可靠性。
  • 「納米科技」重點專項項目「高性能中遠紅外半導體雷射器與探測...
    2018年9月25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項目「高性能中遠紅外半導體雷射器與探測成像晶片及應用」和「多場耦合納米異質結構光電子器件的基礎研究」在北京聯合召開啟動實施會議。
  • 同軸納米雷射器實現無閾值運轉
    納米尺寸設計起到兩個作用。首先,在納秒量級的小尺寸下,腔量子電動力學效應能夠將任何自發發射直接耦合到雷射模式。此外,限定雷射的橫向電磁模式尺寸僅為發射雷射波長的1/15。  研究人員對1260~1590nm之間的輸出模式進行成像,以顯示它們的橫向電磁模式特徵。此外,這些裝置能夠將99%的自發發射耦合到雷射模式。
  • 蘇州納米所在矽襯底InGaN基半導體雷射器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蘇州納米所在矽襯底InGaN基半導體雷射器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2016-08-18 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針對這一關鍵科學技術問題,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楊輝領導的III族氮化物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研究團隊,採用AlN/AlGaN緩衝層結構,有效降低位錯密度的同時,成功抑制了因矽與GaN材料之間熱膨脹係數失配而常常引起的裂紋
  • 雷射器協同納米器件在單光子水平上轉換光的顏色
    納米光子頻率轉換器的假彩色掃描電子顯微照片,該轉換器包含一個環形諧振器(藍色陰影部分),用波導(紅色部分)將光注入到環形諧振器中。輸入信號用紫色箭頭表示,通過採用兩個泵浦雷射器(亮紅色和暗紅色箭頭)轉換為新的頻率(藍色箭頭)。
  • 簡介YAG雷射器
    和其他固體雷射器一樣,YAG雷射器基本組成部分是雷射工作物質、泵浦源和諧振腔。不過由於晶體中所摻雜的激活離子種類不同,泵浦源及泵浦方式不同,所採用的諧振腔的結構不同,以及採用的其他功能性結構器件不同,YAG雷射器又可分為多種,例如按輸出波形可分為連續波YAG雷射器、重頻YAG雷射器和脈衝雷射器等;按工作波長分為1.06μmYAG雷射器、倍頻YAG雷射器、拉曼頻移YAG雷射器和可調諧YAG雷射器等;按摻雜不同可分為Nd:YAG雷射器、摻Ho、Tm、Er等的YAG雷射器
  • 研究人員用新方法製作納米線材和納米雷射器
    納米砂磨機訊:研究人員用新方法製作納米線材和納米雷射器>納米砂磨機訊:他們找到一種新的方法,可用於製作納米尺度的線材以及色彩可調諧的納米級雷射發生器。藉助一種簡單的化學浸漬溶劑工藝,研究人員讓材料「自我組合」成納米晶體、板材和線材。  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論文介紹說,他們把一種含鉛薄膜浸入含有銫、溴和氯的甲醇溶劑,再將溶劑加熱至50攝氏度,所形成的含銫、鉛和溴的晶體結構線材直徑在200納米至2300納米之間,長度在2微米至40微米之間。  楊培東說,「讓人驚異的是,這其中的化學過程相當簡單。」
  • 集成電路電驅動納米雷射技術的突破
    來源:德米特裡·費達寧(Dmitry Fedyanin)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和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清除了阻礙創建用於集成電路的電驅動納米雷射的障礙。這種方法在Nanophotonics的最新論文中進行了報導,它使相干光源設計的規模不僅比人發的厚度小數百倍,而且甚至比雷射器發出的光的波長小。
  •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張子暘教授一行來電子...
    新聞網訊 5月27日上午,電子信息(微納技術)學院邀請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張子暘教授作題為《紅外III-V族半導體光源的研製》的高端學術報告。學院班子成員、全體教師和研究生參加了報告會,院長遲宗濤主持會議。
  • 一文看懂半導體雷射器的技術發展及應用領域
    一文看懂半導體雷射器的技術發展及應用領域 工程師姚遠香 發表於 2018-06-18 18:15:00 半導體雷射器俗稱雷射二極體,因為其用半導體材料作為工作物質的特性所以被稱為半導體雷射器。
  • 國內外雷射技術最新進展盤點:新型半導體及納米雷射器
    7、雷射器組合靈活控制雷射脈衝  單一雷射器的局限性主要有重複率和脈衝。但當五個雷射器結合成一個系統,這種局限性就被打破了。  由南安普頓大學研發的這種新設備,可以產生任意振幅和相位分布的寬帶光信號——這種靈活的調製可以應用於電信、計量、檢測和材料加工。
  • 二維半導體中產生物理過程的納米雷射器可能會改變高速通信的格局
    Fulton工學院的電氣工程學教授寧存正(Nun-Zheng Ning)在過去的10年中一直在研究半導體納米聲學,即光和雷射在半導體納米級中的作用。了解納米級雷射器背後的物理原理以及它們如何與半導體相互作用可能會對超級計算機和數據中心的高速通信通道產生重大影響,但前提是研究人員必須弄清楚它們如何以及為何能夠工作以再現其結果。
  • 光纖雷射器目前類型及最新技術進展
    倍頻綠光光纖雷射器         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綠光光纖雷射器(原因是其激活介質並不直接釋放532納米的雷射束),此類型的光纖雷射器有一些獨特的功能。高光譜亮度的雷射源促成了高效的轉換,實現84%的轉換效率及大於20%的電光轉換效率,且具備升級到355和266納米下高功率的可行性。   連續波(CW)雷射器 - 調製型         二極體泵浦的脈衝上升時間是5s,因此最小的脈衝持續時間(或時間調製)大約是10s。
  • 英諾雷射超短脈衝雷射器利用多項自研技術
    英諾雷射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和銷售微加工雷射器和定製雷射模組,是國內領先的專注於微加工領域的雷射器生產商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其產品包括雷射器與雷射模組兩大類別,在雷射器產品中,超快雷射器市場規模不斷增長,處在蓬勃發展階段。
  • 固體雷射器簡介
    早期的發展 早在20世紀70年代,固體雷射器較大規模的應用於工業生產。它們輸出1KW或者更高功率的短雷射脈衝,非常適用於精密機械加工。它們最早用於焊接機械錶中精緻的彈簧或者珠寶鑽孔——通常是很小的合成紅寶石——用作鐘錶機械裝置中的座位。
  • 半導體雷射器基礎知識簡介
    >雷射器。同質結雷射器和單異質結雷射器室溫時多為脈衝器件,而雙異質結雷射器室溫時可實現連續工作。半導體雷射器的優點在於體積小、重量輕、運轉可靠、能耗低、效率高、壽命長、高速調製,因此半導體雷射器在雷射通信、光存儲、光陀螺、雷射列印、雷射醫療、雷射測距、雷射雷達、自動控制、檢測儀器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科學網—光學與納米技術的「浪漫聯姻」
    ■本報見習記者 程唯珈 利用光的折射,我們佩戴眼鏡來矯正視力,看清物體;使用望遠鏡、顯微鏡來拓寬視野,上觀星空,
  • 量子點雷射器:矽基光電集成技術發展的希望
    納米尺度的零維量子點結構由於對位錯不敏感,其特別適合製備高效Si基III-V 族半導體雷射光源,因此Si基量子點雷射器已成為當前半導體雷射器領域的又一研究熱點。利用半導體材料的製備工藝,在量子阱材料上直接刻蝕納米尺度的量子點材料,如圖1所示。由於製備工藝過程會帶來不可避免的損傷,使得此類量子點雷射器的閾值電流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