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軸納米雷射器實現無閾值運轉

2021-01-14 OFweek維科網

  納米尺寸設計起到兩個作用。首先,在納秒量級的小尺寸下,腔量子電動力學效應能夠將任何自發發射直接耦合到雷射模式。此外,限定雷射的橫向電磁模式尺寸僅為發射雷射波長的1/15。

  研究人員對1260~1590nm之間的輸出模式進行成像,以顯示它們的橫向電磁模式特徵。此外,這些裝置能夠將99%的自發發射耦合到雷射模式。

  該研究小組非常清楚這種無閾值雷射器將擁有多種應用前景,因此研究人員正致力於實現用電泵浦以取代光泵浦。Khajavikhan表示:"認識到這些裝置的廣闊前景之後,我們的目標並僅僅局限於實現電泵浦。"

  接下來的應用包括限制顯著減少的片上光路由。Khajavikhan指出:"由於不存在閾值,這些雷射器裝置可以快速調製,因此其有望成為將來電信器件的關鍵部分。"

  該研究小組還有設想排列相位控制的納米雷射器陣列,以獲得可以對光束進行任意整形的微型雷射器,或者將雷射器用於高產量傳感及光譜系統。該小組的另一位研究人員Shaya Fainman表示:"我們認為,該納米雷射器只是開發性能優異的光源新家族的一個開始,在這個領域將會有更多新進展即將湧現。"

相關焦點

  • 納米雷射器的技術簡介
    在發射光譜的變化過程中,隨著功率的增加可以觀察到雷射產生的過程.當激勵的能量超過ZnO納米線的閾值時(其閾值約為40kW/cm2),經測量,發射光譜出現了線寬為0.3微米的尖峰,這比低於閾值時的自發輻射產生的約15微米的峰值線寬要小得多。正是這些窄線寬和發射能量的快速增長便可斷定納米線發生了受激輻射.大家知道產生雷射的三個要素是工作物質、泵浦源和諧振腔。
  • 納米雷射器重要進展:有利於保證雷射相干性!
    然而,對於某些器件來說,雷射閾值無法通過分析輸出功率隨著泵浦電流變化的曲線而準確描述出來,因為它沒有獨特的特徵,只是一條雙對數尺度上的直線(圖1B中的紅線)。這種納米雷射器也被稱為「無閾值」的。它提出了一個問題:在什麼樣的電流下,它們的輻射會變得相干,或者像雷射一樣?回答這個問題的顯而易見的方法就是測量相干性。
  • 無閾值切倫科夫輻射實現晶片上的自由電子光源
    無閾值切倫科夫輻射實現晶片上的自由電子光源2017-05-12 12:10出處/作者:OFweek中國高科技門戶整合編輯:Evelyn責任編輯:huangshihong切倫科夫輻射是實現自由電子 雷射光源 的有效途徑之一,理論上可在任意波段產生激射。但與其它類型自由電子 雷射器 一樣,需要龐大(幾米~數千米)的電子加速器才能產生光頻輻射。如何降低產生切倫科夫輻射的電子能量閾值,是幾十年來一直未能突破的一個重大基礎科學問題。
  • 新型超小雷射器只有一個病毒大小 突破閾值限制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6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西北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只有一個病毒大小的超小型雷射器。這種雷射器具有體積小、室溫下即可工作的特點,能夠很容易地集成到矽基光子器件、全光電路和納米生物傳感器上,具有極為廣闊的應用前景。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日出版的《納米快報》雜誌上。
  • 蘇州納米所研製新型氮化鎵半導體雷射器
    針對上述問題,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孫錢團隊從半導體摻雜和載流子輸運理論出發,有效利用III族氮化物材料中施主激活效率比受主高、電子遷移率比空穴大的特點,提出了一種新型GaN基雷射器結構:翻轉脊形波導雷射器(圖2),該結構的關鍵是將脊形波導從高電阻率的p側轉移到低電阻率的n側,可大幅降低器件的串聯電阻和熱阻,顯著降低工作電壓和結溫,從而有效提升器件性能和可靠性。
  • 蘇州納米所在矽襯底InGaN基半導體雷射器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蘇州納米所在矽襯底InGaN基半導體雷射器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2016-08-18 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InGaN基雷射器,激射波長為413 nm,閾值電流密度為4.7 kA/cm2。
  • 國家納米中心等在大面積高光學增益的CsPbBr3單晶薄膜雷射器陣列...
    鉛滷鈣鈦礦材料具有較高的光吸收係數、載流子遷移率、電荷擴散長度,及較低的缺陷態濃度等優異的光電性質,可用於雷射器,發光二極體和光電探測器等。其中,通過溶液旋塗法製備的鈣鈦礦薄膜被廣泛應用於各類光電器件。
  • 西南石油大學:同軸電纜狀碳納米管基有源纖維實現穩定超級電容器
    本文要點: 通過自組裝和化學聚合方法製備了兩種類型的一維三元同軸電纜狀活性纖維成果簡介 多金屬氧酸鹽(POM)作為一種贗電容材料可以有效地提高碳材料的電容。Interfaces》期刊發表名為「Coaxial Cable‐Like Carbon Nanotubes‐Based Active Fibers for Highly Capacitive and Stable Supercapacitor」研究合成了基於同軸電纜的碳納米管(CNTs)有源纖維,以實現高電容性和穩定的超級電容器。
  • 光纖雷射器原理、特點及趨勢
    由於採用雙包層光纖的特殊結構,雙包層光纖雷射器除了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散熱性好、輸出雷射光束質量好等一些光纖雷射器的優點外,還有著一些獨特的優點:  (1) 雙包層光纖作為波導介質,纖芯直徑非常小,在纖芯內限制了極少數的雷射模式,很容易形成高功率密度
  • 同軸電纜狀碳納米管基有源纖維,可實現高電容和穩定的超級電容器
    Interfaces》期刊發表名為「Coaxial Cable‐Like Carbon Nanotubes‐Based Active Fibers for Highly Capacitive and Stable Supercapacitor」研究合成了基於同軸電纜的碳納米管(CNTs)有源纖維,以實現高電容性和穩定的超級電容器。
  • 廉價緊湊型量子級聯雷射器 實現6G電信連接有望指日可待
    量子級聯雷射器(QCL)是一種在中長紅外和太赫茲範圍工作的半導體雷射器圖片來源:網絡近日,一個來自德國、義大利和英國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關鍵的光子組件,實現了半導體量子阱的子帶間躍遷與金屬腔的光子模式超強耦合,有望用可飽和吸收體(SA)來製造廉價的、可引發短太赫茲脈衝的量子級聯雷射器(QCL)。這將成為太赫茲應用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相關成果發表在最近的《自然·通訊》上。
  • 量子點雷射器:矽基光電集成技術發展的希望
    尤其是1.3 μm InAs/GaAs量子點雷射器,在其諸多優勢的基礎上,還可在無製冷和無光學隔離器的條件下工作,進而大大減少成本支出、能源消耗及器件尺寸,有望成為下一代光通信及光互連等系統的重要光源。
  • 如何提升高功率GaN藍光雷射器的性能?
    ,形成光增益,而藍光InGaN量子阱存在載流子注入嚴重不均勻的問題,空穴注入少的量子阱因難以實現粒子數反轉,而成為光吸收損耗區;雷射器對雜質敏感,雷射是在光腔中經多次振蕩放大形成的,因此,其對雜質吸收更敏感,且GaN材料中p型雜質的濃度很高,光吸收損耗大。
  • 矽基砷化鎵量子點雷射器有望推動光計算發展
    日本東京大學宣稱首次在電泵浦矽基砷化銦/砷化鎵量子點雷射器中,實現1.3微米激射波長。採用分子束外延技術在矽(001)軸上直接生長砷化鎵。在採用分子束外延技術生長量子點層之前,通常採用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法沿矽(001)軸生長。
  • 有機Janus微球——一種實現全彩雙波長微型雷射器的通用方法
    【引言】在單個微納體系中實現多色雷射對於生物標記,全色雷射顯示和多通道光通信等領域是十分重要的。寬顯示色域和高通量光子器件需要波長覆蓋整個可見光範圍的納米級多波長相干光源。在此之前,多波長微/納米雷射器主要通過在單個器件上集成具有不同帶隙的增益介質來實現。由於短波材料的發射被窄間隙材料所吸收,嚴重抑制了高能區域的雷射出射。
  • 二維半導體中產生物理過程的納米雷射器可能會改變高速通信的格局
    此外,雖然其他研究人員已經在低溫下開發了這些雷射器,但Ning的團隊還是首次在室溫下生產了這些雷射器。他們的研究結果於幾年前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雜誌上。「此外,存在這種光學增益的閾值可以任​意小,僅受我們的測量系統限制。」在Ning的實驗中,該團隊測得的光學增益密度為4至5個數量級,即10,000至100,000倍,比為光電設備供電的傳統半導體(如條形碼掃描儀和電信工具中使用的雷射器)的光學增益小。
  • Interfaces:GaTe中晶界誘導的超低閾值隨機雷射
    成果介紹隨機激射是一種在隨機介質中實現的激射現象
  • 準零維量子點雷射器的發展歷程及瓶頸
    1986年Asada等通過理論計算預言量子點結構的閾值電流密度相比二維的量子阱結構將會有顯著的降低,從而有望解決半導體雷射器中閾值電流密度過大的問題。  所謂的量子點是由少量原子組成的準零維納米結構,原子數目在幾個到幾百個之間,三個維度的尺寸都小於100 nm,電子在三個維度上的運動受限制,量子效應非常顯著。
  • 英諾雷射超短脈衝雷射器利用多項自研技術
    英諾雷射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和銷售微加工雷射器和定製雷射模組,是國內領先的專注於微加工領域的雷射器生產商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其產品包括雷射器與雷射模組兩大類別,在雷射器產品中,超快雷射器市場規模不斷增長,處在蓬勃發展階段。
  • 基於宇稱-時間對稱的單縱模光纖雷射器
    得益於偏振態PT對稱系統的模式選擇作用,該雷射器無需窄帶光學濾波器,即可實現單縱模輸出。這種單環諧振腔的設計為雷射器提供了簡便性和高度穩定性。這種新型光纖雷射器有望在雷射測距,雷射雷達,微波光子信號產生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