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在氮化鎵晶圓進行刻蝕工藝?

2020-12-08 電子工程專輯

半導體的快速發展對製造集成電路設備的公司提出了大量要求。每一個新的矽節點都會帶來大量的新需求,很容易想像舊的設備很快會過時。雖然情況可能如此,但是設計精良的設備通常可以適應新的任務需求。


為了了解這是如何實現的,下面具體看一個例子:一臺名為Versys®Kiyo45™的蝕刻機於10-15年前發布,它是半導體領域的不朽之作。它的設計初衷是為矽晶圓進行反應離子刻蝕(RIE)(也被簡稱為等離子刻蝕),可以迅速去除矽,以滿足大批量生產晶片的嚴格要求。當200毫米直徑的晶圓片還在生產,同時300毫米直徑的晶圓片開始生產時,它就登上了歷史舞臺——也就是說它有能力運行於兩種不同的晶圓尺寸。


多年來,這些機器一直運行良好,儘管隨著需求的收緊,升級版本用來為更新的矽節點服務。但是老版本並未被淘汰,仍在為建立在成熟技術節點上的晶片持續供應而服務。


面臨的挑戰


RIE在去除材料方面非常有效,但是在工藝的最後,晶圓片的表面被改變,薄的表層不再是晶體。考慮到這一點,一位客戶提出了一個新問題:他們需要刻蝕用於製造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HEMTs)的晶圓片,以用於新的電力設備應用;而且他們需要能夠在比傳統RIE造成的傷害小得多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但有一個問題:這些晶圓片不僅僅是矽做的,它們由矽製成,但在200毫米晶圓上有氮化鎵或氮化鎵鋁外延。


當時沒有任何設備可以滿足這種需求,較新的機器只專注於300毫米晶圓片,而非矽晶圓片被認為不是主流的一部分。所以,對於這些氮化鎵晶圓並沒有明顯的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採用經過驗證的設備


我們看了一下Kiyo45,這是最後一臺使用200毫米晶圓片的蝕刻機,看看是否有辦法讓它適應這些新的晶圓片。設備的最初設計者從來沒有預見到這種特殊用途,問題是,設計上是否有足夠的靈活性來處理這個新任務?


遷移到一種新的材料可能意味著新的腐蝕氣體,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功率級別,甚至可能改變工作時序。這些變化的範圍有多大,部分取決於機器的物理設計:它能承受不同的氣體嗎?所有的物理連接是否兼容?它還取決於工作流程是如何實現的。軟體承擔的工作越多,可用的控制點就越多,就越有可能讓機器做一些全新的事情。


我們發現我們可以在舊的機器上實現這個新的氮化鎵任務,通過實現低損傷過程,利用優化的端點檢測,得到一個光滑的氮化鎵蝕刻表面。



Kiyo45的新生


Kiyo45雖然曾經被認為是「較老」的機器,可現在正在為廣闊的新市場提供新的、前沿的晶圓片。除了電力電子,它還為圖像傳感器、微機電系統、射頻電路和其他新領域開闢了機會。它在這些市場中扮演的特殊角色是蝕刻門、製造溝槽和墊片、提供蝕刻背面、打開硬掩模以及其他各種任務。


這是一個不斷創新的例子,在創造全新的產品之前,先嘗試利用現有的產品。人們很容易陷入這樣一種預期,即老式設備必須淘汰。如果用一種全新的、創造性的眼光來看,可能會有全新的機會讓舊設備發揮新的作用。


原文連結:https://blog.lamresearch.com/a-new-life-for-older-equipment/

高端微信群介紹

創業投資群

AI、IOT、晶片創始人、投資人、分析師、券商

快閃記憶體群覆蓋5000多位全球華人快閃記憶體、存儲晶片精英

存儲群

全快閃記憶體、軟體定義存儲SDS、超融合等企業級存儲

AI晶片群

討論AI晶片和GPU、FPGA、CPU異構計算

5G群

聯網、5G技術與產業討論

第三代半導體群

氮化鎵、碳化矽等化合物半導體討論

存儲晶片群

DRAM、NAND、3D XPoint等各類存儲介質和主控討論

汽車電子群

MCU、電源、傳感器等汽車電子討論

光電器件群

光通信、雷射器、ToF、AR、VCSEL等光電器件討論

渠道群

存儲和晶片產品報價、行情、渠道、供應鏈

想加入這些群,長按或掃描下面二維碼加nanoarchplus為微信好友,介紹你的姓名-單位-職務註明群名,拉你進群。



相關焦點

  • 氮化鎵中使用光電化學刻蝕技術實現高縱橫比深溝槽的進展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近日,日本SCIOCS公司與法政大學報導了其在氮化鎵(GaN)中使用光電化學(photo-electro-chemical,簡稱PEC)刻蝕技術實現高縱橫比深溝槽的進展。
  • 黑科技氮化鎵異質集成晶片問世
    國際半導體行業著名雜誌《Semiconductor Today》及時對成果進行了跟蹤報導,受到國內外業界的關注。《Semiconductor Today》指出:中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團隊研發的「轉印與自對準刻蝕技術」有效地實現了晶圓級的異質集成,有望將多種不同的功能材料如矽、氮化鎵等集成在晶圓級的單片上,以此為基礎製造的器件及集成電路理論上具有更加多樣強大的功能與更高的集成度。
  • 半導體級刻蝕用單晶矽:晶圓製造的核心耗材
    晶片製造工藝繁多複雜,其中薄膜沉積、光刻、刻蝕是晶片製造三個主要工藝環節,刻蝕用單晶矽材料主要應用於加工製成刻蝕用單晶矽部件,刻蝕用單晶矽部件是晶圓製造刻蝕環節所需的核心耗材。半導體矽材料主要為單晶矽材料,按照應用場景劃分,半導體矽材料可以分為晶片用單晶矽材料和刻蝕用單晶矽材料。其中晶片用單晶矽材料是製造半導體器件的基礎原材料,晶片用單晶矽材料經過一系列晶圓製造工藝形成極微小的電路結構,再經切割、封裝、測試等環節成為晶片,並廣泛應用於集成電路下遊市場。
  • 「科普」晶片系列第二章第一節:晶圓的刻蝕
    晶圓刻蝕可是一門十分高深的學問,不是一句兩句說的清楚的,所以我在此只是簡做敘述。圖形化工藝:通過光刻、刻蝕、去膠工藝在場氧化層上開凹孔以定義電晶體的源極柵極和漏極的特定位置。薄膜工藝:接下來晶圓將經過二氧化矽氧化反應加工。晶圓暴露的矽表面會生長一層氧化薄膜。作為柵極氧化層。
  • 隨著器件功耗的增加,氮化鎵技術正走向成熟
    圖2.氮化鎵在電動汽車領域的應用取決於市場對其可靠性的信賴 ;氮化鎵的市場化應用從消費類充電器的發展開始,並需要在大規模量產中持續進行工藝改進 MOCVD在襯底上生長各種外延層,對氮化鎵器件的製造至關重要。缺陷密度、晶圓內均勻性和晶圓到晶圓的可重複性是MOCVD開發的關鍵考慮因素,特別是過渡到200mm時。鑑於氮化鎵和矽在膨脹過程中不同的晶格常數和熱係數,在矽上生長外延氮化鎵以形成穩定可靠的HEMT,從超晶格結構和應力控制方面來說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工藝。 刻蝕是製造氮化鎵器件的關鍵工藝。
  • 半導體晶圓製造工藝及設備大全!附名錄
    矽切片加工的目的在於將矽錠切成一定厚度的薄晶片,切後的參數如晶向偏離度、TTV等精度對後道工序的加工(如研磨、刻蝕和拋光等)起直接作用,主要包括切去兩端、矽片定位、精準切割等步驟03清洗環節所需設備:清洗類設備對原料矽片進行清洗工序。
  • (前道工藝設備——晶圓製造篇)
    其中的前道晶圓製造中的七大步驟分別為氧化/擴散,光刻,刻蝕,清洗,離子注入,薄膜生長,拋光。擴散爐擴散爐用於大規模集成電路、分立器件、電力電子、光電器件和光導纖維等行業的擴散、氧化、退火、合金及燒結等工藝。擴散工藝的主要用途是在高溫條件下對半導體晶圓進行摻雜,即將元素磷、硼擴散入矽片,從而改變和控制半導體內雜質的類型、濃度和分布,以便建立起不同的電特性區域。
  • 泛林集團在晶片製造工藝的刻蝕技術和生產率上取得新突破
    泛林集團開創性的Sense.i™ 平臺基於小巧且高精度的架構,能提供無與倫比的系統智能,以實現最高生產率的工藝性能,為邏輯和存儲器件在未來十年的發展規劃打下了基礎。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3/410639.htm以泛林集團行業領先的Kiyo®和Flex®工藝設備演變而來的核心技術為基礎,Sense.i平臺提供了持續提升均勻性和刻蝕輪廓控制所必需的關鍵刻蝕技術,以實現良率的最大化和更低的晶圓成本。
  • 「專利解密」華潤華晶助力氮化鎵基高壓LED技術的新突破
    在氮化鎵基高壓發光二極體現有技術的製作方法過程中,會在外延結構全部形成後進行深溝刻蝕和隔離絕緣層填充。但是,由於深溝刻蝕深度較深,引線在較深的溝槽的底面和側面部分的覆蓋可能會出現連接不穩定,容易造成高壓發光二極體斷路,從而降低其可靠性和良率。
  • 刻蝕設備國產化率達到18%,比率處於逐年上升態勢(附報告目錄)
    薄膜沉積設備是集成電路前道生產工藝中最重要的三類設備。刻蝕(Etch)是IC製造中相當重要的工藝,成本僅次於光刻(刻蝕20%,光刻30%),與光刻相聯繫的圖形化處理。刻蝕,狹義上就是光刻腐蝕,先通過光刻將光刻膠進行光刻曝光處理,然後通過其它方式實現腐蝕處理掉所需除去的部分。刻蝕是用化學或物理方法有選擇地從矽片表面去除不需要的材料的過程,其基本目標是在塗膠的矽片上正確地複製掩模圖形。
  • 全球刻蝕設備市場深度分析與解讀!
    晶圓製造涉及眾多流程,刻蝕為其中重要的一 步,目的是在襯底上留下需要的圖形電路。刻蝕分為幹法刻蝕和溼法刻蝕,其 中幹法刻蝕是主流工藝;在幹法刻蝕中,反應離子刻蝕應用最廣泛。為了精確複製矽片上的掩膜圖形,刻蝕必須滿足速率快、刻蝕剖面各向異性等一系列特 殊要求。半導體工藝節點的不斷縮小,對刻蝕設備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
  • 在氮化鎵中利用光電化學蝕刻深層高縱橫比溝槽的進展
    打開APP 在氮化鎵中利用光電化學蝕刻深層高縱橫比溝槽的進展 李倩 發表於 2018-09-05 16:12:25 日本SCIOCS有限公司和法政大學曾報導了在氮化鎵(GaN)中利用光電化學(PEC)蝕刻深層高縱橫比溝槽的進展[Fumimasa Horikiri et  al, Appl.
  • GaN材料幹法刻蝕工藝在器件工藝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GaN材料幹法刻蝕工藝在器件工藝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炬豐科技 發表於 2020-12-29 14:39:29 摘要:對比了RIE,ECR,ICP等幾種GaN7幹法刻蝕方法的特點。
  • memsstar談MEMS刻蝕與沉積工藝的挑戰
    魯 冰 (《電子產品世界》記者)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5/413615.htm  不久前,MEMS蝕刻和表面塗層方面的領先企業memsstar向《電子產品世界》介紹了MEMS與傳統CMOS刻蝕與沉積工藝的關係
  • 半導體刻蝕技術新突破!泛林解決方案正式發布
    泛林集團是全球半導體產業創新晶圓製造設備及服務主要供應商,該款開創性的Sense.i 平臺基於小巧且高精度的架構,能提供無與倫比的系統智能,以實現最高生產率的工藝性能,為邏輯和存儲器件在未來十年的發展規劃打下了基礎。
  • 兩種基本的刻蝕工藝:幹法刻蝕和溼法腐蝕
    打開APP 兩種基本的刻蝕工藝:幹法刻蝕和溼法腐蝕 發表於 2018-12-14 16:05:27 在半導體製造中有兩種基本的刻蝕工藝:幹法刻蝕和溼法腐蝕。
  • 幹法刻蝕與溼法刻蝕有什麼不同?北方華創與中微公司技術一樣嗎?
    但是在如今的半導體工業中,刻蝕機在晶圓製造設備投資中的佔比達到20%,僅次於光刻機的30%,可見其重要性。  刻蝕是光刻之後的關鍵步驟,是用化學或物理方法有選擇地從矽片表面去除不需要的刻蝕材料,進而形成光刻定義的電路圖形。說人話就是把想要的留下,不想要的清理掉:
  • 光電化學蝕刻可用於製造氮化鎵中高縱橫比深溝槽
    日本SCIOCS有限公司和法政大學曾報導了在氮化鎵(GaN)中利用光電化學(PEC)蝕刻深層高縱橫比溝槽的進展[Fumimasa Horikiri
  • 半導體全面分析(四):晶圓四大工藝,落後兩代四年!
    各位拍腦袋想想,以目前人類的技術,怎樣才能完成這種操作?用原子操縱術?想多了,朋友!等你練成御劍飛行的時候,人類還不見得能操縱一個一個原子組成各種器件,那究竟怎麼做呢?在開始前,我們要先認識 IC 晶片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