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化學蝕刻可用於製造氮化鎵中高縱橫比深溝槽

2021-01-20 寬禁帶半導體技術創新聯盟

日本SCIOCS有限公司和法政大學曾報導了在氮化鎵(GaN)中利用光電化學(PEC)蝕刻深層高縱橫比溝槽的進展[Fumimasa Horikiri et  al, Appl. Phys. Express, vol11, p091001, 2018]。 該團隊希望該技術能夠在高場中能夠利用GaN的高擊穿場和高電子遷移速度為電力電子技術開闢新的器件結構。

具有p型和n型材料列的「超結」結構是需要通過深度蝕刻技術來實現的。當這種結構結合到橫向場效應電晶體中時,擊穿電壓能夠達到10kV以上。這種超結漂移區和其他深蝕刻結構也會對垂直器件有益。對於雷射二極體,晶片切割應用和微機電系統(MEMS)的脊形製造,同樣需要高質量的快速蝕刻速率工藝。目前, PEC已經應用於臺面,柵極凹陷和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VCSEL)製造工藝上。

一般情況下,我們通過乾等離子體蝕刻(如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反應離子蝕刻(ICP-RIE))來實現材料表面的深度蝕刻。 但這將進一步引起在GaN和掩模材料之間低幹蝕刻選擇性的問題。 高質量的蝕刻技術往往很慢,從而縮小了深層結構的範圍。

研究人員通過空隙輔助分離藍寶石中的n型氫化物氣相外延(HVPE)材料製備了2英寸自支撐GaN襯底(Mike Cooke, Semiconductor Today, p80, June/July  2018] - a technique developed by SCIOCS)。此時晶片的位錯密度在2×10 6cm-2至5×10 6cm-2的範圍內。

通過金屬 - 有機氣相外延法使二極體層生長 ,形成5.8μmn-GaN肖特基勢壘二極體、2μmn+型GaN、10μmn-型GaN,500nm p-型GaN和20nm p + 型GaN p-n二極體。 將p-n二極體材料在850℃,氮氣氛圍中退火30分鐘以活化p型層中的鎂受體。 退火的效果是驅除鈍化受體的氫原子。

圖1:PEC蝕刻流程

用於PEC蝕刻的掩模材料(圖1)是鈦。 PEC蝕刻通過「光輔助陽極氧化」實現蝕刻GaN。 該工藝過程中,GaN釋放Ga3 +,其正電荷來自GaN /電解質陽極界面處的紫外(UV)光產生的空穴。 通過在GaN晶片的背面上的歐姆接觸和作為陰極的鉑反電極之間建立的PEC的電路去除電子。 蝕刻電位為1V; 紫外線輻射由汞 - 氙燈提供,垂直入射9.0mW / cm2。 輻射和蝕刻電位以脈衝模式操作,電位為0.6佔空比。

電解質中的氫氧根離子,其與Ga3 +反應,形成Ga2O3。其中電解質溶液中的0.01M氫氧化鈉和1%Triton X-100作為潤溼劑,以降低表面張力並有助於除泡。

這種PEC刻蝕工藝實現了24.9nm /分鐘的平滑表面速率,與無損傷幹法蝕刻技術效果基本相同。如果將PEC速率提高到175.5nm /分鐘,則會導致表面粗糙,這類高速PEC可用於晶圓切割。

如果我們選擇用由90μm直徑圓點組成的50nm厚的鈦掩模,通過PEC蝕刻至20μm的深度,那麼選擇性將大於400(20μm/ 50nm), 側蝕小於1μm。

在溝槽蝕刻的實驗中,達到的深度是由電流密度控制的,而不是沿GaN晶格的m軸或a軸的掩模取向。 短寬度孔徑掩模的溝槽蝕刻速率在約30μm深度處減慢。 研究人員認為,這是由於紫外線輻射難以到達溝槽底部的蝕刻前沿。 他們補充說,相干的紫外光源可能有助於深溝槽蝕刻。

圖2:PEC刻蝕深度與溝槽縱橫比之間的關係。 

實線,虛線和虛線對應於基於PEC與溝槽寬度的縱橫比的估計,其包括在兩個壁中的0.7μm量級的側蝕。 填充符號顯示實驗結果。

由圖2可以看出實現的最大溝槽縱橫比為7.3(3.3μm寬度和24.3μm深度)。 該團隊說:「這種縱橫比和蝕刻深度與ICP-RIE製造的SiC溝槽的最佳結果相當,表明PEC刻蝕的優勢不僅在於光學和電子器件的製造,而且在於製造GaN-MEMS,如晶圓,隔膜,微流體通道和光柵的通孔。」


本文翻譯自「semiconductor-today」——Excellent potential of photo-electrochemical etching for fabricating high-aspect-ratio deep trenches in gallium nitride 【https://doi.org/10.7567/APEX.11.091001如有錯誤,請批評指正,謝謝。


相關焦點

  • 在氮化鎵中利用光電化學蝕刻深層高縱橫比溝槽的進展
    打開APP 在氮化鎵中利用光電化學蝕刻深層高縱橫比溝槽的進展 李倩 發表於 2018-09-05 16:12:25 日本SCIOCS有限公司和法政大學曾報導了在氮化鎵(GaN)中利用光電化學(PEC)蝕刻深層高縱橫比溝槽的進展[Fumimasa Horikiri et  al, Appl.
  • 氮化鎵中使用光電化學刻蝕技術實現高縱橫比深溝槽的進展
    打開APP 氮化鎵中使用光電化學刻蝕技術實現高縱橫比深溝槽的進展 李倩 發表於 2018-09-03 15:06:24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近日,日本SCIOCS公司與法政大學報導了其在氮化鎵(GaN)中使用光電化學(photo-electro-chemical,簡稱PEC)刻蝕技術實現高縱橫比深溝槽的進展。
  • 「專利解密」三安光電氮化鎵場效應管制備方法
    【嘉德點評】三安光電提出的此項專利涉及氮化鎵電晶體的製備工藝,解決了現有方法中常規金屬材料熱穩定性和散熱差、工藝複雜的缺陷。集微網消息,三安光電主要從事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的研發與應用,以氮化鎵(GaN)等半導體新材料所涉及的外延片、晶片為核心主業,是國家科技部及信息產業部認定的"半導體照明工程龍頭企業",掌握的產品核心技術及研發能力均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技術水平。
  • 溝槽填充p型氮化鎵可增加InGaN LED輸出功率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和三星電子有限公司已經使用填充有p型氮化鎵的溝槽來增加
  • 怎樣在氮化鎵晶圓進行刻蝕工藝?
    考慮到這一點,一位客戶提出了一個新問題:他們需要刻蝕用於製造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HEMTs)的晶圓片,以用於新的電力設備應用;而且他們需要能夠在比傳統RIE造成的傷害小得多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但有一個問題:這些晶圓片不僅僅是矽做的,它們由矽製成,但在200毫米晶圓上有氮化鎵或氮化鎵鋁外延。當時沒有任何設備可以滿足這種需求,較新的機器只專注於300毫米晶圓片,而非矽晶圓片被認為不是主流的一部分。
  • 論文精選 | 金屬輔助化學蝕刻技術製造高深寬比的β型氧化鎵高功率三維半導體器件結構
    然而至今發表的β型氧化鎵組件皆因蝕刻所致的缺陷以及過低的通道深寬比(aspect ratio),導致其導通電流仍舊小於主流的氮化鎵組件。因此研發嶄新的β型氧化鎵蝕刻技術對高功率組件領域的進一步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 應用材料公司選擇性材料技術帶來蝕刻工藝新突破
    應用材料公司近期取得了蝕刻技術的新突破,推出業內首款極致選擇性蝕刻工具Applied Producer®  Selectra™系統,通過引入全新的材料工程能力,助力3D邏輯晶片和存儲晶片的尺寸持續縮小。
  • 【獨家盤點】十大光伏蝕刻設備生產商
    光伏設備主要包括矽棒/矽錠製造設備、矽片/晶圓製造設備、電池片製造設備、晶體矽電池組件製造設備、薄膜組件製造設備等5大類。  蝕刻(etching)是將材料使用化學反應或物理撞擊作用而移除的技術。蝕刻技術可以分為溼蝕刻(wet etching)和幹蝕刻(dry etching)兩類。
  • 氮化鎵碳化矽第三代半導體概念龍頭股掘地而起 光學光電龍頭解析
    龍頭股乾照光電,聚燦光電早早封住漲停,帶動半導體等產業集體翻紅,封單達到3.4億為什麼第三代半導體突然走紅,什麼又是第三代半導體我國計劃把大力支持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寫入正在制定中的「十四五」規劃,計劃在2021-2025年期間,舉全國之力,在教育、科研
  • 森田化學蝕刻試劑項目落戶浙江
    日本森田化學工業株式會社半導體用高純度蝕刻試劑項目在浙江入園。該項目將由合資公司浙江森田新材料有限公司實施,項目利用該合資公司無水氫氟酸作為原料製造高純度氟酸和BOE,產品將用於半導體的清洗和蝕刻。該項目一期投資超過30億日元,項目總佔地8.8萬平米。一期BHF與BOE產能各有2萬噸。
  • 氧化鎵溝槽肖特基勢壘二極體具有超低洩漏
    首先是合成背陰極:進行第一反應離子蝕刻(RIE)以改善接觸的歐姆性質,然後再蒸發和退火鈦/金(Ti / Au)接觸金屬。然後使用鎳/鉑(Ni / Pt)作為用於溝槽RIE蝕刻的硬掩模和最終器件的肖特基接觸來圖案化外延晶片的正面。將溝槽蝕刻至2μm的深度,使翅片通道沿[010]方向取向。翅片側壁被描述為「接近垂直」。
  • ACS Nano:美國Xiuling Li教授在金屬輔助化學蝕刻研究領域的進展
    此外,對蝕刻形成的不同β-Ga2O3垂直結構的肖特基勢壘高度(SBH)、表面化學成分(XPS)、晶體結構(TEM)和表面質量進行了表徵和分析。【圖文解析】為了理解蝕刻後SBHs還原的原因,作者通過球差電鏡(STEM)分析MacEtch形成的β-Ga2O3表面。
  • 電解蝕刻和化學蝕刻的異同點
    我們在製作鈦金獎牌、不鏽鋼門牌的時候,通常使用蝕刻的工藝進行製作,而化學蝕刻和電解蝕刻是經常使用的兩類蝕刻方式,對於很多新手朋友往往不是很了解二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繫, 現將將兩種蝕刻方式的異同點以表格的形式做一詳細介紹。有不明白的朋友可以留言。
  • LED晶片的製造工藝流程及檢測項目分析
    檢測項目: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25398.htm  一、晶片各項性能參數測試  Wd(主波長)、Iv(亮度)、Vf(順向電壓)、Ir(漏電)、ESD(抗靜電能力)等晶片的光電性能測試,
  • 氮化鎵「爆紅」 傳統電子巨頭康佳半導體轉型細節披露
    在回復投資者互動的提問時,深康佳A透露出了其「控股子公司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重慶光電)正在從事MicroLED相關的產品研發,其中會涉及氮化鎵相關技術。」而這一回應,在帶動了深康佳A此後數日股價上漲的同時,也受到了深交所要求其進一步詳細說明擁有氮化鎵相關技術、研發階段、未來風險等信息的關注。 什麼是氮化鎵與第三代半導體材料?
  • 三代半導體材料氮化鎵(GaN)概念股
    公司已經研發出基於碳化矽、氮化鎵器件的高效DC/AC, 雙向DC/DC新產品。臺基股份(300046):公司通過技術創新,積累了完整的具有自有智慧財產權的半導體產品設計和製造技術,掌握完整的前道(晶圓製程)技術、中道(晶片製程)技術、後道(封裝測試)技術。公司大功率IGBT已經量產,並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持續跟蹤SiC、GaN等第三代寬禁帶半導體技術研發和應用。
  • 深度剖析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氮化鎵市場現狀
    在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產業鏈製造以及應用環節上,SiC可以製造高耐壓、大功率電力電子器件如MOSFET、IGBT、SBD等,用於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等行業。與矽元器件相比,GaN具有高臨界磁場、高電子飽和速度與極高的電子遷移率的特點,是超高頻器件的極佳選擇,適用於5G通信、微波射頻等領域的應用。
  • 氮化鎵大規模商用加速 GaN產業鏈迎機遇
    來源:證券時報網近期,華為65W超級快充GaN(氮化鎵)充電器外觀、參數和包裝陸續曝光,預示開售日期臨近。華為9月發布的下半年旗艦Mate40系列預計也將支持65W超級快充。7月,聯想發布的拯救者電競手機將採用90W快充技術,再度刷新量產商用充電功率紀錄。
  • 發力Micro LED和氮化鎵等技術,這家公司再導入關鍵生產設備
    除了MOCVD,更多Micro LED生產設備已導入 今年3月,設備商愛思強宣布康佳已訂購了其MOCVD設備,用於助力康佳基於氮化鎵和砷磷材料的Mini/Micro LED的批量生產。
  • 「專利解密」華潤華晶助力氮化鎵基高壓LED技術的新突破
    隨著發光二極體技術和半導體技術的升級和發展,出現了更大功率及更高亮度的發光二極體,例如,氮化鎵 (GaN) 基高壓發光二極體 (High Voltage Light Emitting Diode,簡稱 HVLED)。該氮化鎵基高壓發光二極體可以通過將多個普通氮化鎵基發光二極體單元串聯連接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