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纖納光電衢州基地鈣鈦礦電池生產線正式投產
7月31日,衢州纖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基地落成典禮暨鈣鈦礦生產線投產儀式順利舉行。據了解,衢州纖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基地項目,是新型鈣鈦礦薄膜太陽能技術領軍企業——杭州纖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在衢投資項目,是衢江區省市縣長工程項目。
-
衢州纖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基地落成典禮暨鈣鈦礦生產線投產...
7月31日下午,衢州纖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基地落成典禮暨鈣鈦礦生產線投產儀式舉行
-
中國企業投產鈣鈦礦光伏電池生產線
本文轉自【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浙江省衢州市相關部門了解到,由杭州纖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的鈣鈦礦生產線在浙江衢州正式投產,預計2020年計劃產量將超過20萬平方米光伏發電玻璃。業內人士認為,這標誌著鈣鈦礦光伏電池技術從研發走向量產,推進該項技術的大規模工業化應用。 鈣鈦礦光伏電池是一種新型人工合成的光伏材料,具有非常優異的光電轉化率,原料豐富、成本低廉、生產環保,成為廣受關注的熱門研究領域。鈣鈦礦材料可以製作成非常輕薄柔軟的太陽能電池,安裝在汽車、手機、屋頂、玻璃幕牆上等。
-
中國首個國際化燃料電池專用離心式空壓機生產基地投產
3月8日,毅合捷集團在無錫舉辦燃料電池空壓機投產啟動儀式,宣告其燃料電池空壓機率先在國內實現投產。同期,毅合捷集團還與英國Aeristech公司舉辦了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
中國企業投產鈣鈦礦光伏電池生產線 推進該項技術的大規模工業化應用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日前從浙江省衢州市相關部門了解到,由杭州纖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的鈣鈦礦生產線在浙江衢州正式投產,預計2020年計劃產量將超過20萬平方米光伏發電玻璃。業內人士認為,這標誌著鈣鈦礦光伏電池技術從研發走向量產,推進該項技術的大規模工業化應用。鈣鈦礦光伏電池是一種新型人工合成的光伏材料,具有非常優異的光電轉化率,原料豐富、成本低廉、生產環保,成為廣受關注的熱門研究領域。鈣鈦礦材料可以製作成非常輕薄柔軟的太陽能電池,安裝在汽車、手機、屋頂、玻璃幕牆上等。
-
江蘇潤陽6GW高效PERC電池投產,二期13GW正在規劃中
近日,江蘇潤陽悅達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的6GW高效PERC太陽能電池項目已在建湖經濟開發區內正式投產。據悉,該項目於2019年10月開工建設,今年8月開始量產,共建有15條高效電池生產線,年產能達6GW,自項目落戶建湖以來,建湖縣成立了專門工作組和指揮部,實行24小時跟蹤服務,僅用了180天時間就實現了項目試生產。項目全部投產後,年產值可超40億元,利稅1.5億元,帶動1000餘人就業。
-
國內最大特種玻纖研發生產基地在重慶投產
3月20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長壽經開區獲悉,重慶國際複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長壽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日前在長壽經開區點火投產,成為國內最大的特種玻纖生產研發基地。據了解,國際複合新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共規劃建設7條特種玻璃纖維生產線,涵蓋市場上主要的高端特種玻纖產品,其中先期投產的是新一代超高模量玻璃纖維生產線和高強細紗生產線,其餘生產線將於2022建成,投產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四億元。
-
再迎百億級項目 南京將成為全球動力電池最大生產基地?
龍電華鑫將分期投資100億元,在南京溧水產業新城建設龍電華鑫鋰電銅箔華東總部基地。龍電華鑫南京溧水建鋰電銅箔生產基地據悉,這是龍電華鑫在華東區域建立的首個鋰電銅箔生產基地,填補了南京在鋰電銅箔領域的空白,完善了動力電池產業鏈,標誌著南京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地標取得裡程碑式突破。
-
煤化工基地首個新能源材料項目落戶新邱
煤化工基地首個新能源材料項目落戶新邱
-
國內最大的特種玻纖研發生產基地在渝投產
「我們開發了一系列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且可規模化生產的特種玻璃纖維。」項目牽頭單位負責人介紹,比如介電常數低於4.6和介電損耗小於0.001的低介電玻璃纖維,已經實現了全球最大規模的商業化生產。同時,還攻克了異形特種玻璃纖維生產難度大、品質不穩定的難題,在國內率先實現了異形比為1∶3和1∶4高性能特種玻璃纖維的穩定生產,異形纖維最高填充可達70%,填補了國內空白。
-
我國首個動力電池「帶電物理拆解」基地開工
6月16日,京津冀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示範項目——巴特瑞科技退役動力電池物理拆解再生利用項目在位於靜海區的天津子牙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開工儀式。這也是天津巴特瑞科技有限公司憑藉國內領先、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和工藝建設的國內首個動力電池「帶電物理拆解」基地。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
我的介紹分四個部分,第一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現狀,二是挑戰,第三部分是我們最新研究進展,最後總結一下。在5種新型太陽能電池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最有前景的。因為這個材料比較新,我還是給大家簡單介紹材料的結構,主要是由陽離子、有機陽離子、無機3個組分組成。大家一般認為傳統半導體材料要實現非常好的性質,就是高純的晶體矽,而鈣鈦礦是目前唯一的溶液法就可以得到高質量的半導體。
-
盤點:國內新增建設和規劃的光伏電池產能高達137GW
2020年7-10月,國內新增建設和規劃中的高效太陽電池產能高達137GW,為技術和設備供應商帶來巨大的市場機會。182和210大尺寸矽片電池已是大勢所趨,但哪種尺寸成為未來的主流,仍然充滿爭論。高效太陽電池產能正在轉向182和210大尺寸電池。市場和政策都要求PERC電池進一步提升光電轉換效率。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34期:借特斯拉東風 外企殺進國內動力...
重慶弗迪工廠已於今年3月正式投產,刀片電池已進入量產狀態,這也意味著今年6月投產並上市的比亞迪漢電池供應將不成問題。寧德時代:已研發可實現1500次循環內的零衰減電池寧德時代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研發可實現1500次循環內的零衰減的電池。此技術已經用到國內規模最大的電網側站房式鋰離子電池儲能電站上,未來有望應用到車載動力電池領域。
-
國內首個鋁離子電池或在大亞灣誕生
搭建「1+N」平臺,或誕生國內首個下一代商用電池 從深圳特區到上海浦東,從天津濱海新區到揭幕不久的雄安新區,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的發展經驗一再表明,發展政策和政策支撐下的發展平臺,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絲毫不遜於區位、交通、資源等「硬體」條件。 2016年5月,深圳市吹響了「深圳東進」的集結號。
-
鈣鈦礦和CIGS太陽能電池效率創紀錄 相關公司受關注
據媒體報導,德國太陽能與氫能 研究中心、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及IMEC的科學家團隊,聯合製成了鈣鈦礦和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光伏組件堆,轉換效率高達17.8%,刷新了世界紀錄。鈣鈦礦/CIGS多結太陽能電池組件的轉換效率預計在未來幾年將超過25%。此項技術完美結合了兩項十分先進的薄膜技術優勢,將來為客戶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太陽能電力。
-
國內首個「電池日」 蜂巢能源憑什麼?
最近幾天,小編的朋友圈再次被「電池日」刷屏!當然,此「電池日」並非特斯拉9月22日舉辦的「電池日」活動,而是中國一家電池企業即將舉辦的國內首個「電池日」發布會。脫胎於整車企業,擁有車企基因的蜂巢能源,計劃將於12月2日在無錫舉辦「蜂巢能源電池日」發布會,這或將是國內企業首個電池日活動。
-
中科宇航火箭生產基地落地廣州南沙 計劃在2022年正式投產
總規劃佔地面積約該基地首期將於2022年正式投產,可實現年產30發火箭產品。中科宇航供圖中新網北京10月9日電 (張素 郭朝暉)總規劃佔地面積約600畝的中科空天飛行科技產業化基地已落戶廣州市南沙區。記者9日從中科宇航方面獲悉,該基地首期將於2022年正式投產,可實現年產30發火箭產品。
-
我國首個「NE0環保催化氧化材料」基地貴陽動工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李健■黃振國)3月12日,「長通智能製造產業基地」項目開工儀式,在貴陽市高新區沙文生態科技產業園舉行。該項目作為智能化電氣裝備製造基地,是貴陽市實現產業智能化升級的重大舉措。建成後,該基地將成為全球第二、國內首個「NE0環保催化氧化材料」製造和技術研究基地。
-
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生產基地投產
近日,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生產基地在匯川區正式投產。 「超臨界流體萃取是近代化工分離中的高新技術,利用超臨界CO2優良的溶劑力,將基質與萃取物有效分離、提取和純化。」據貴州航天烏江機電設備有限責任公司萃取事業部技術員楊再文介紹,超臨界流體萃取具有高效、不易氧化、純天然、無化學汙染等特點,可應用於化妝品、食品、醫藥等領域,附加值和經濟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