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西瓜蟲餵魚可以嗎?最好別餵,其他昆蟲都不應該多餵

2020-12-02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剛寫完一篇關於西瓜蟲的文章,沒想到魚友們問題最多的竟然是:西瓜蟲可以拿來餵魚嗎?

其實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大型觀賞魚根本不會有任何的問題,那也要看魚有多大,我們的投餵量是多少吧?

小型、中型觀賞魚肯定不適合,西瓜蟲屬於甲殼類動物,本身就有很硬的外殼,大部分的觀賞魚攝食,根本不是吞咽而是咀嚼,這個雜質或者外殼,漂浮在魚缸內,我們又該去如何處理呢?其他工具魚也不會去吃的。

觀賞魚不是原生魚,在它們的世界裡,可能根本碰不到昆蟲

大多數人工繁育的觀賞魚品種,自小就生活在魚缸環境下,它們可以攝食的食物,其實只有三種:

魚飼料、豐年蝦、或者魚蟲,基本市面上的所有觀賞魚,小時候都是吃的這三樣東西長大的,可能中大型觀賞魚的幼魚,會投餵一定的紅蟲或者小魚,再就是七彩神仙魚有些可以投餵牛心漢堡。

我們可以看到,在它們的食譜中,根本就沒有什麼昆蟲的身影,尤其是成年昆蟲,最多也就是一些水生的昆蟲幼蟲罷了,可能這個會有點。

而在野外環境下的觀賞魚,它們也不是以昆蟲作為主食的,主要還是魚蟲或者其他小魚蝦,尤其是以小魚居多,它們能夠吃到昆蟲的概率其實並不大。

就比如我的紅肚鳳凰,由於它們的嘴巴很小,即使我投餵給它們蚊子,它們也未必吃的下去,連蚊子腿還要剩下來,雖然說蚊子腿它也是肉啊,但是它們根本不會感興趣的。

不要再糾結於金魚為什麼攝食會翻肚了,它們的祖先鯽魚,根本不喜歡在水面攝食

最近頻繁有魚友問到了金魚攝食魚飼料翻肚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來自於它們的體型和腸胃,以及人工改良的過度行為。

為什麼以前飼養的金魚,即使飼養三年五載也從未聽說過什麼失漂、翻肚的事情呢?

很簡單啊,以前根本沒有魚飼料可以投喂,大部分全部是清一色的魚蟲,而且都是活的,再者也很少有像鎏金這樣,過度短粗胖的體型,自然而然它們根本不可能失漂的,這是因為投餵的魚食符合它們的天然習性所致,而現在呢?

在某些情況下,根本不是我們去研究什麼沉底料、上浮料的事,本身投餵魚飼料可能就是個錯誤,再加上體型稍微不對稱、再去水面攝食點空氣,這個空氣不是存在魚漂裡主管沉浮的,而是在腸道中存留,它不失漂誰失漂呢?

這就好比在我們的肚子裡放個大氣球,再把我們扔到水裡試試,我們能不能控制平衡,這不是一樣的道理嗎?

我們又想培育新品種,又想它們保證遊姿和體型,還想著尾鰭平展、魚鰭飄逸,最後還不能給人家可口的食物,好事情都落到我們頭上來了?

那只有一個辦法:淘汰、不斷地淘汰,適者生存。

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無論什麼昆蟲,都不會是觀賞魚食譜中的最佳選擇,偶爾投餵即可

在這裡我再強調一遍:

所有的觀賞魚,有一頭算一尾,除了魚蟲、豐年蝦以外,最好的食物就是魚肉、次者蝦肉,然後才是魚飼料或者少量的昆蟲做以補充。

我發現,現在的魚友們會有個什麼想法呢?

我們給龍魚、地圖、錦鯉等,投餵黃粉蟲、大麥蟲,這就是補充蛋白質了,我們也不必擔心什麼腸炎、內寄了。

而給羅漢魚投餵個小麥穗魚,完了,這個問題就大了,一定會得腸炎的,此魚就必死無疑了……

請問,這都是什麼邏輯呢?

飼養觀賞魚所有的問題,都在於循序漸進,符合自然規律,無論是換水還是餵食,沒有其他的任何快捷模式

我們說飼養任何的觀賞魚,一切全部在於觀察、在於符合自然規律,在於循序漸進,這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我們不斷去關注的問題。

換水問題在這裡就不必說了,而投餵問題,在我們力所能及的條件之下,還是以符合自然規律以及循序漸進為佳。

所謂的符合自然規律,也要看到觀賞魚之前的飲食規律,比如說,之前常年攝食魚飼料的觀賞魚,腸胃功能較差的,也未必就可以突然間投餵大量的魚,它也有可能受不了的。

比如說,我的兩條小羅漢,看起來狀態很好,到家已經接近半個月了,其實在昨天,我就嘗試投餵了兩條小麥穗給它們,一魚一條,很小的,我也不敢多喂。

餵完了是要去觀察的,觀察它們的腹部鼓脹度、排便情況、消化情況,以及下一次的食慾,不是不可以換食,需要一個絕對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好就停啊。

因為不斷有魚友來詢問,觀賞魚到底該如何投喂,飼料好還是魚蟲好,冰魚蟲好不好,是不是可以作為主食?

有些情況下,我真的無法回答,全靠我們自己對於自己的觀賞魚的掌控能力和觀察力,我就不信,我們不能一點點的邊投喂,邊觀察,有點耐心去慢慢緩食?

昆蟲不是所有觀賞魚的菜,作為輔食完全可以的,包括了西瓜蟲,我們還能把皮給它剝去不成?

就在前幾天,還有一位魚友問到了黃粉蟲,我說必須投餵剛蛻皮的發白的小蟲,適當補充即可,這樣比較容易消化,結果這位魚友的回答是:

白蟲,是餵雞的那種白色小蟲嗎?

唉,整的我很是無語,但我還是把答案大致重複了一遍。

這些東西全靠我們自己的摸索和實踐,需要用腦子去想的,不是說,我一高興了,就可以隨便整上一斤什麼昆蟲,天天給觀賞魚吃的,我們自己可以想像一下,這個東西如果長期投喂,它們能消化的了嗎?

就說西瓜蟲吧,想要去皮一定很難的,因此不太適合觀賞魚的攝食。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野外的原生魚入缸後,投餵什麼魚食好,為什麼很多魚不吃食?
    但是,在餵養方式上,都一樣,都是固定投喂,即使如此,一旦投餵量過低,小麥穗就會被餓死,或者是,就如上篇文章所說的,它們就開始自相殘殺了,鰟鮍魚也是如此。在極度飢餓下,鰟鮍魚可能攻擊麥穗,麥穗魚可能撕咬鰟鮍的魚鰭,而小小的蝦虎魚,別看它們小,對於遊到自己嘴邊的鰟鮍和麥穗,依然會發起攻擊,所以說,哪一種魚挨餓,都不是什麼好事。
  • 龍魚都餵什麼,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你敢餵你的愛龍嗎
    但是養過龍魚的都清楚,為了能發色想盡各種辦法餵各種食物,碰到什麼奇怪的東西,都想著讓龍魚嘗嘗,滿足下自己的好奇心,一般都會用哪些食物去金龍魚呢,一般無外乎這四類。一、小蝦小魚泥鰍。這是大部分魚友餵食龍魚的首選食物,也是龍魚充飢最好的食物。
  • 孔雀魚多久餵一次?兩三天不餵有事嗎?合理飼養孔雀魚的建議來了
    許多剛開始飼養孔雀魚的朋友都會有這麼一個疑問,因為我們無論是飼養孔雀魚還是其他觀賞魚品種,總是每天要餵東西給它們吃的。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每天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工作,有時候忙起來甚至連自己三餐都顧不上,更別說餵魚了。那麼飼養孔雀魚多久餵一次比較好,如果有一兩天不餵有沒有事呢?
  • 投餵魚蟲觀賞魚就會死亡,投餵魚飼料和豐年蝦,觀賞魚就不死了?
    結果我發現,好傢夥,原來蚊子幼蟲這個東西,它就沒有一種觀賞魚不愛吃的,除非是根本吃不下的小魚苗,甚至於包括了馬克吐司、黑食、鑽石藩王、蝴蝶鯉和那兩條羅漢,它們吃的都很歡。那麼,最近一直有一些魚友問到了,關於蚊子卵、血紅蟲、冰食還有小魚蟲能不能投餵觀賞魚的問題,是不是豐年蝦或者魚飼料投餵七彩神仙魚就很好,使用魚蟲來投餵七彩神仙魚或者其他觀賞魚就一定會患病呢?
  • 使用這些乾貨餵魚好嗎?比如魚蟲幹、紅蟲幹、蝦幹、脫殼豐年蝦等
    我們能想到的,不是魚飼料的,那些可以投餵觀賞魚的,所謂乾貨,也就是魚蟲幹、紅蟲幹、蝦幹、黃粉蟲幹和脫殼豐年蝦了,大致上會有這幾種,應該還會有其他的,但是我一時想不起來了。這些乾貨的優點就是:非常的易於保存,投餵也很省時省力,而且不會有所謂的寄生蟲幹擾。
  • 哪些觀賞魚適合投餵魚飼料,哪些觀賞魚並不適合吃?
    首先,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所有的觀賞魚幼苗都不適合投餵魚飼料。我們先不要去說市面上的魚飼料在質量上好還是好,我們只要去看結果就知道了,同樣的投餵魚飼料和投餵活魚蟲的燕魚魚苗,一個月之後在個體上可能就會相差一倍多,所以說大家很少見到燕魚幼魚有投餵魚飼料的。
  • 用飼料魚投餵大型觀賞魚就是殘忍嗎,那我們給它們吃啥,蛋炒飯?
    某些魚友會感覺我們使用小型的飼料魚,來投餵龍魚、虎魚、招財貓、鱷雀鱔之類的大型肉食性觀賞魚會比較的殘忍,甚至有些魚友認為這是在殺生。其實養魚老道倒覺得,如果我們不去給它們投餵適合它們生長的食物,讓它們整天挨餓,甚至於最後腸炎死亡,活活餓死,那樣做會更加的殘忍,更是在殺生。
  • 黃粉蟲可以用來餵魚,蛋白蟲也是蟲,為什麼不能餵魚偏要下藥呢?
    可是我常常遇到的新魚友,遇到蛋白蟲爆發後,上來第一句話就是:不用囉嗦那麼多,你就說下什麼藥物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除掉就可以了。意思就是,他根本沒有耐心和時間去等待。哎,我就不明白了,又不是你身上長蛋白蟲了,觀賞魚都不急,您著個什麼急呢?
  • 養烏龜,餵它吃什麼比較好?
    空餘時間,還常外出野採,抓些蝦螺餵龜。回到家後,又因家中龜類養得越來越多,也因工作原因,為了省事,所以開始選用龜飼料。飼養 VS自然食物,到底該給龜餵什麼最好?先簡述一下兩者的優缺點。自然食品:指牛肉、魚、雞胸脯、泥鰍、麵包蟲、乳鼠。半水龜也吃一些蔬菜水果,如番茄、香蕉等。自然飲食的最大優點:1、接近自然,因為在野外龜龜都是靠自己捕食,根本接觸不到飼料。
  • 觀賞魚苗成長高級飼料,餵魚苗吃這3樣食物,養不好都難
    有人覺得剛出生的小魚不用吃東西,可以吸收卵黃到長大。這句話只有一半說法是對的。魚苗出生後確實是可以靠吸收卵黃來存活的,但是自身僅帶的卵黃只夠他們吸收1-3天就吸收完了,吸收之後就要開始吃東西,但是有些魚友不以為然,所以就活生生將小魚餓死了。但是有一些魚友等小魚卵黃吸收殆盡後就餵顆粒飼料,這樣是不對的。
  • 科學飼養觀賞魚,四定,四看投餵法,你知道嗎?
    每天投餵的餌量和投餵次數要具體而定,一般情況下每天餵食2~3次。投餌量也要掌握在15分鐘內吃完。2、勤餵要做到少餵勤喂。如果餵食太多,剩下的餌料就會嚴重影響水質了,破壞生態系統。什麼時候餵魚也有講究,要取決於你餵養的什麼類型的魚。有的觀賞魚喜歡在清晨和黃昏覓食,其他魚可能喜歡一整天都可以吃到食物。
  • 小魚苗開口餵什麼食物好?觀賞魚苗養成記方法介紹,以青鱂魚為例
    小苗往往都是餵活食,可以引起觀賞魚的注意,利於青鱂的開口。一般採用孵化豐年蝦。但是這裡要注意,豐年蝦一定要卵殼和肉體分離,小苗吃了殼是很危險的事情!個人比較不建議餵洄水或者其他東西,那些東西的營養含量相對來說比較低,吃了長得不快。一般小苗的食量並不大,我們用滴管來餵食。慢慢觀察小魚肚子,可以看見裡面充滿橙色的東西,那就是豐年蝦,稍微鼓起來就已經算是飽腹狀態了,停止餵食。
  • 孔雀魚生寶寶了,養魚大神讓我用豐年蝦卵餵小魚,結果小魚團滅了
    在自然狀態下,豐年蝦不可能出現在淡水河流裡,甚至都不會大規模出現在海水裡,它只出現在鹽鹼度很高的湖泊裡。這就是為什麼要求大家在孵化豐年蝦的時候一定要放鹽的緣故。不僅要放鹽,還要放很多鹽,讓你的水變得很鹹很鹹,具體有多鹹,等一下會仔細說。
  • 蝴蝶鯉、金魚等可不可以攝食小魚?不能突然大量投餵,可能致死
    小魚蟲,尤其是活的魚蟲,我們自不必說了,任何的觀賞魚攝食都不是問題。除了鮮活的小魚蟲以外,紅蟲、豐年蝦也不是不可以,適度投餵問題也不大。所以說,這些雜食性觀賞魚,投餵類似於魚蝦肉這樣的活物,本身就不宜多,不能作為主食,應該是結合魚飼料少量摻和著喂。
  • 0~3歲寶寶每天到底應該喝多少奶?你都餵對了嗎?
    餵少了怕寶寶營養跟不上,餵多了怕寶寶腸胃負擔重,好糾結!「奶」作為寶寶1歲半之前的主食,到底餵多少合適呢?是有具體標準還是因人而異的?今天我們就來解決大多數寶媽寶爸們會有的困惑:不同月齡寶寶每天到底應該吃多少奶?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
  • 魚兒真的餓不死?以謠傳謠真的要停止了,好魚一定是餵出來的!
    這句話大概率的都來自一些對養魚不甚了解或者是一些不養魚的人口中,經過慢慢的傳播也就導致了很多新手魚友對其深信不疑!這一結果直接性導致了新手魚友在飼養觀賞魚之後,不敢餵魚甚至是不餵魚!慢慢的觀賞魚在長期飢餓和營養不良的情況下變得瘦弱丶愛生病甚至後期是直接出現損耗。
  • 多寶魚養殖不再嗑藥 餵得少長得慢多寶魚不怎麼生病了
    多寶魚養殖不再嗑藥 餵得少長得慢多寶魚不怎麼生病了2013-03-07 08:3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城市信報        瀏覽量: 16644 次 我要評論   2006年下半年發生多寶魚藥物殘留事件後,坊間一度傳聞養殖戶養多寶魚時會使用避孕藥,這使得多寶魚的價格一落千丈,市民聽到多寶魚三個字就打怵,「這種魚還敢吃嗎?」
  • 山姆哥訂製 | 自動餵魚器 -- 項目概述
    考慮到魚的餵養方式最好是少食多餐,而且我自己也要上班,所以我想到給他裝一款自動餵魚器,以實現每隔幾個小時,就可以自動投餵一次。同事很支持,並大方表示願意用雙倍的成本價購買這個餵魚器,前提是它要work well。Good deal,於是乎,我便開心的接下了這個project。1.
  • 「我們是餵硫酸了,還是餵藥片了?」孩子胡亂投餵動物,誰的「鍋」?
    舉著長竿的小男孩把手臂伸進圍欄,一連餵了好幾根胡蘿蔔,引得幾隻羊駝全都圍了過來。孩子的媽媽也沒閒著,在旁邊一直用手機跟拍,還不斷地攛掇:「別害怕,把胡蘿蔔再往裡伸伸,要不羊駝夠不著。」記者發現,這家人準備投餵的東西還真不少。長竿、膠條、木筷子……滿滿裝了一輛小拉車。
  • 鼓勵投餵的動物園,格調高不了
    為什麼不應該在動物園裡投餵野生動物?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在我看來,投餵有三方面的害處: 帶來健康風險。食物不對,會把動物餵壞;近距離接觸,有可能在人獸之間傳播病原體。 導致動物出現乞食行為,自然行為得不到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