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化千年的歷史 化石:從遠古神話到當代科學圖

2020-12-01 華夏經緯

神話中的鷹頭獅身怪獸(上)與其原型原角龍(下)的對比。

    人類接觸古生物化石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了,但是直到300年前,化石的定義才算是步入科學的正軌。在此之前,那些奇形怪狀的化石就成了無數神話、民間傳說的起源,被誤認為「守護黃金的怪獸」、「天使的財富」或是「遠古巨蛇」。古希臘人關於獨眼巨人Cyclops的神話就是基於猛瑪骨骼化石的發現。頭蓋骨中的洞被解釋為眼眶,而其他骨骼則被拼接成一個男人的形狀,而非其本來的大象形狀。英國媒體報導稱,今年2月~7月,英國赫特福德郡的一家動物學博物館開辦了一個「化石與民間傳說」的展覽,讓人們了解到化石過去有趣的歷史。

    考古學家發現,在歐洲的許多古代巖洞裡,就有古人搜集化石留下的痕跡。當時的人多半是在偶然的情形下發現化石的。在人類還不懂得如何用科學的眼光看待這些神秘的石頭時,他們大多將之視為神怪、妖魔等的遺留物,最多也只是把它們當成工具、藥品或是裝飾品。

    試想一下,歐洲北部有一群史前獵人在追捕獵物時闖進了一處偏僻的洞穴,他們在洞裡發現了一具不知名的大型野獸的殘骸,殘骸下面還堆滿了其他大型動物的骨頭。對於這群人來說,一個關於以洞穴為家、以大型動物為食的飛龍神話就這樣「誕生」了。可是,在現代的科學家們看來,這個神話很容易就能被「揭穿」。事實上,這種大型野獸是一種叫做「披毛犀」的古生物,生存在冰河時代的歐洲地區,在距今1萬年前滅絕。

    在世界各地關於化石的民間傳說還有很多。在日本,鯊魚牙齒的化石被人們認為是一種神秘的山妖的指甲。在印度,鸚鵡螺化石被認為是印度主要神靈之一毗溼奴的象徵,被僧侶用來淨化水。此外,還有一些化石被認為是包治百病的靈藥。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化石專家保羅·泰勒介紹說,古人為了解釋化石的出現和存在,賦予了它們許多種名稱,「例如霹靂、舌石、蟾蜍石、菊石(據說能治好蛇咬傷的一種石頭)和『魔鬼的腳趾甲』之類的名稱都在英國被廣泛使用」。根據他介紹,許多化石由於其形狀與人體某部位的形狀相似,因此被用來治病或者「以形補形」。泰勒舉例說,有一種叫做「龍牙」的中藥,事實上只是普通動物的牙齒或者骨頭。

    化石被賦予科學的定義是在17世紀中期。當時,一位義大利佛羅倫斯的醫生斯泰諾提出,一種類似舌形的石頭其實只是古代鯊魚的化石,而不是什麼「神石」。1666年,正好有人在義大利西部港市裡窩那捕到了一條鯊魚,斯泰諾對鯊魚的頭部進行解剖,證實了自己的觀點。從這個時候開始,化石才告別了民間傳說時代,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古生物學」。

    1.原角龍與鷹頭獅身怪獸

    「原角龍」這個名字的意思是「第一張有角的臉」。原角龍是一種綿羊大小的食草恐龍,生活在大約1億年前白堊紀的蒙古地區。原角龍的腦袋和軀幹都很大,頭上長著褶邊,但沒有明顯的角,它的喙長得像鳥一樣。以前,有人在戈壁沙漠中發現了這種恐龍的化石,就將它與神話中鷹頭獅身、長有翅膀、專職保衛黃金的怪獸聯繫了起來。

    據介紹,鷹頭獅身怪獸的神話最初也是源於這種原角龍。古時候,來自於遊牧民族斯基臺人的金礦礦工很可能是在西伯利亞的阿爾泰山附近挖礦時發現了原角龍化石,然後傳出了保衛黃金的怪獸的傳說。據報導,過去許多神話中的巨獸,在現實生活中的原型可能都是各種各樣的恐龍化石。

  2.昆蟲琥珀和恐龍DNA

    琥珀主要是古代裸子植物的樹脂形成的化石。有時候,一滴樹脂正好包住了一隻昆蟲或是其他小動物或植物,在這滴樹脂變成化石後,其包住的生物通常都被保存得非常完好。

    著名科幻小說《侏羅紀公園》的作者麥可·克萊頓就從這種化石中獲得了靈感。在《侏羅紀公園》中,一隻被包在琥珀內部的史前蚊子死前曾經吸過恐龍的血,科學家就從這隻昆蟲身上提取到了恐龍的DNA,並進行了重組,最後克隆出了一隻真實的恐龍。好萊塢大導演史匹柏1993年以這部小說為藍本拍出了著名的同名電影《侏羅紀公園》。(彭玉磊)
 
來源:廣州日報

轉自新華網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創世神話現代啟示錄②連結遠古與當代的藝術再造
    原標題:視頻|創世神話現代啟示錄②連結遠古與當代的藝術再造  與畫家施曉頡的見面,是在黃浦江畔的一個咖啡館裡。這個咖啡館對他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施曉頡的第一幅壁畫作品就在這個咖啡館的牆上完成的,這幅作品解決了長期困擾他的畫面視角問題,並且促成他完成了創世紀神話主題畫《伏羲創八卦》的創作。
  • 楊學棒作品:遠古的密碼
    這則關於遠古神祗的創世神話,在他稚嫩的心靈中刻下一個神秘的烙印。幾十年來,隨著年歲的增長,這塊烙印不僅沒有消逝,反而日漸加深。他曾無數次暢想盤古甦醒的瞬間、探尋盤古開天闢地的精神、體味盤古的身體化為世間萬物時的殘酷與美好。
  • 化石數據證明:風化作用使珠峰矮了1.2萬米
    在南京舉行的「全國化石愛好者大會」上,專家說,化石數據證明,如果不是風化作用,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應該為2萬米左右。風化作用使珠峰矮了1.2萬米。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陳挺恩說,化石的證據表明:青藏高原的形成,經歷了五次板塊運動,喜馬拉雅山則形成於第五次板塊衝撞,而且如果沒有自然界的風化力量,珠穆朗瑪峰還要高得多。
  • 曝光恐龍時代的遠古巨人之謎,頭大如牛的巨人化石,身長2.6米
    ,神話中體型龐大的生物遠古巨人之謎之前相關報導稱遠古巨人腦袋大如一頭牛被發現的遠古巨人骨骼每具長約8尺,天哪,想想和這些巨人相匹配的動物物種也是非常巨大的。以現在發現的暴龍化石為例,暴龍約3層樓高,在所有的石雕裡,恐龍雖然還是比人大,但是比例並不懸殊,就好像是現代人與牛的比例這就說明恐龍時代就存在著遠古巨人。遺留的巨人化石,腳印,骨架
  • 3.85億年歷史!科學家在貴州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
    記者17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英古生物學者近期在我國的雞窩寨生物礁化石群中,新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有3.85億年歷史。研究團隊運用精細採樣的方法,在這一生物礁化石群中的7平方米範圍內選取28個樣方,原位採樣665塊,製得化石薄片2804張,基於大量系統數據,開展了高精度的生物多樣性和群落古生態統計工作。
  • 3億多年歷史!貴州一縣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
    記者8月17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英古生物學者近期在我國貴州的雞窩寨生物礁化石群中,新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領導此項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副研究員郄文昆、梁昆介紹,此次發現的海洋生物化石位於貴州省獨山縣,有3.85億年歷史。
  • 永遠不重迭的千年靈物:珊瑚化石
    珊瑚是珠寶中唯一有生命且成品顏色及花色紋別均為"獨一無二",有些珊瑚化石受其特殊代替呈玉隨化現象(半透明狀),更是永遠不重迭的千年靈物,貴重珊瑚、珍珠和琥珀並列為西方三大有機寶石。  此珊瑚化石長18cm,高12.2cm,呈緻密的塊狀體,內部由許多細小的珊瑚個體組成。
  • 《山海經》解密,哪座山最可能是神話裡的不周山,神話還是歷史?
    驚豔了歷史,溫柔了歲月,大家好,歡迎來到『席樂歷史說』 ,喜歡請關注我。《山海經》是中國古代的一部記述志怪陸離的奇書。裡面的奇聞異事可以說是天馬行空,從古至今,可以說是從來沒斷過對山海經裡故事的探索。《山海經》這本書即是神話故事,也是地理方志,書中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本書包羅萬象,可以說,這本書充滿了神秘和神奇色彩。
  • 世界上最怪異的七大化石 遠古烏龜的致命交配
    世界上最怪異的七大化石 遠古烏龜的致命交配時間:2016-07-17 15:26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上最怪異的七大化石 遠古烏龜的致命交配 化石,是我們研究歷史最重要的一個證據,從化石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代動物、植物的樣子,從而可以推斷出古代動物、植物的生活情況和生活環境
  • 科學家發現遠古蛇頸龍化石
    蛇頸龍的藝術概念圖 北京時間8月31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科學家已經發現目前已知最為古老的南極「海怪」化石。他們發現一具已有8500萬年歷史的蛇頸龍化石,這比以前認為的海洋爬行動物在南極出現的時間早1500萬年。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巴西裡約熱內盧聯邦大學國家博物館的亞歷山大-克爾納說:「我們發現的這些化石碎片並不屬於以前知道的生活在該洲的任何動物,這表明南極蛇頸龍的多樣性比我們以前認為的更加豐富。」
  • 西伯利亞曾發現遠古化石,或改寫獨角獸歷史!
    獨角獸是一種神秘生物,從古至今關於它的傳說從來沒有停止過,甚至在一些動漫中時常能看到獨角獸的身影,眾人都認為它的存在只是一個神話,並不是真實存在。截止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人親眼看到獨角獸,正是因為人類沒有看到獨角獸,再加上關於它的傳說實在是太多了,所以人們開始了尋找獨角獸身影。
  • 新疆大漠的「植物化石」,枯倒千年不腐?「魔鬼林」秘密原來如此
    作為地球上最早的植物群落之一,胡楊神奇地創造了綠色和希望,在沙漠中胡楊憑著一顆執著的愛,將對生命不悔的熱愛發揮到了極致,新疆阿克蘇地區沙雅縣的「魔鬼林」,我再次見證了這一「古老植物化石」的風採,新疆大漠的「植物化石」,枯倒千年不腐?「魔鬼林」秘密原來如此。
  • 你看到的可能是遠古排洩物-化石
    化石到底是什麼?它是怎麼形成的呢?化石:遠古時代的生物留存下的遺體 排洩物或遺蹟。這包括留下來的腳印,足骨和恐龍糞便等等。有時,人們會對其定義中的「遠古」有不同意見。但一般來說 如果你發現一塊超過上萬年的骨頭,大多數人會同意稱其為「化石」。
  • 合作地區發現2500萬年前遠古動物化石
    近日,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北京大學的科研團隊在甘南州合作市區東部山坡進行了考察,發現大量遠古動物化石經鑑定分析,這批化石來自於2500萬年前的漸新世,比之前冰河世紀(大約200萬年)的歷史還要久遠的多,說明早在幾千萬年前,甘南地區就是遠古生物的棲息之地。
  • 生物界新發現:9100萬年的遠古鯊魚化石!
    來自美國芝加哥德保羅大學的考古學家於2010年在堪薩斯州蒂普頓附近的一座牧場發現並發掘了遠古鯊魚的化石。為紀念向施特恩貝格自然歷史博物館捐贈化石樣品的牧場場主凱塔和傑博拉·赫頓,考古人員將該化石命名為克雷託杜·赫頓奧魯姆。
  • 科學家在貴州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
    新華社南京8月17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17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英古生物學者近期在我國貴州的雞窩寨生物礁化石群中,新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領導此項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副研究員郄文昆、梁昆介紹,此次發現的海洋生物化石位於貴州省獨山縣,有3.85億年歷史。
  • 千年前滅絕動物化石_旅遊中國_中國網
    千年前滅絕動物化石時間: 2011-10-10責任編輯: 大胃cici旅遊_中國網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最近,科學家在多米尼加的水下洞穴發現大量保存完好的鱷魚、樹懶、蝙蝠、鳥類以及其他動物的化石。
  • 巴楚「化石溝」:見證滄海桑田,承載億萬年歷史
    在巴楚縣有一個「化石溝」,見證著滄海桑田,承載著億萬年歷史。它的存在非常恰當的解釋了巴楚縣這個地處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地區,卻擁有種類繁多的海洋古生物化石的原因。
  • 最後的晚餐:1.8億中國「當代藝術」神話背後的金融和歷史泡沫
    新的中國「當代藝術」神話不僅震撼了藝術市場,也令無數對「當代中國藝術」並無興趣的讀者側目。神話背後有怎樣的故事或者泡沫?目前來看,圍繞曾梵志以及「中國當代藝術」的神話引起的藝術震驚遠不如引起的投資震驚。拍賣行蘇富比與佳士得齊名,兩行的業務營運模式是從成交額抽取12%至25%佣金。他們近乎做獨家生意。後者近年力拓亞洲市場,市場份額逐漸拋離蘇富比。去年佳士得的成交額達63億美元,按年增長一成。蘇富比卻倒退7%,至54億美元。今年蘇富比顯然開始重視亞洲富豪市場。
  • 一枚具有3億年歷史的螺絲釘,是遠古海洋生物化石嗎 | 未解之謎
    ,地球上存在過許多文明,或許先進程度高於我們如今,只是湮沒在了歷史長河裡。 Kosmopoisk Group研究小組認為:這枚螺絲釘是遠古時期文明的遺蹟,它證明了遠古時期曾有高度先進的文明存在。 我們可追溯的最早的人類文明卻是公元4000年左右,其中比較靠譜的記載截止到公元8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