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鑽木取火談燃燒:陰燃與明火

2021-01-10 騰訊網

鑽木取火:古老而智慧的燃燒技術

火給人類帶來溫暖和光明,讓人類告別茹毛飲血時代,走向文明。火的本質是燃燒。說起燃燒,就不得不提起人類最古老的燃燒技術——「鑽木取火」。

鑽木取火看似簡單,但事實上設計精妙,傳承著人類的經驗和智慧。鑽木取火使用的工具包括鑽火棒和鑽火板。鑽火板上開有凹槽(流灰槽),與鑽火棒契合。鑽木時,鑽火棒在凹槽中來迴旋轉,通過摩擦生成熱和細碎的木屑,木屑吸收了熱量而溫度升高。

氧氣進入多孔的木屑,發生氧化反應,持續放熱,最終導致陰燃的發生。陰燃是一種相對溫和、進展緩慢的燃燒形式,雖然有煙,卻不見火焰。

怎樣才能將燃燒放大,並得到火焰?聰明的祖先用陰燃的木屑引燃了蓬鬆而乾燥的枯草堆,持續吹風就可以得到明火了。

陰燃:無焰的燃燒

鑽木取火的過程有兩種不同的燃燒形式:木屑的陰燃和枯草的明火。陰燃是發生在固體(如木屑)表面的氧化反應,而明火則是可燃氣體(如枯草的熱解氣)和氧氣之間的氣體氧化反應。

除了木屑,線香的燃燒是生活中常見的陰燃。陰燃過程是沒有火焰的,溫度一般在300到600攝氏度之間。在這樣的溫度條件下線香會先發生炭化生成黑炭,因此陰燃的鋒面呈現炭黑色,然後高溫的黑炭被氧分子撞擊而氧化放熱,形成了穩定的陰燃。

可見,產生黑炭和黑炭表面的氧化反應是維持陰燃的關鍵。因此,陰燃常見於會發生炭化的固體,如香菸、紙、塑料泡沫、煤、棉花、木頭等生物質;而石蠟、塑料這類固體,加熱不會生成炭,也就很難發生陰燃。

由於氧氣助燃,越是蓬鬆多孔的燃料,空氣越容易流入,越容易發生陰燃。同樣,風也可以讓陰燃燒得更快更強,這點相信吸菸者多有體會;而強風也可以使陰燃突變成更強的明火,這也是鑽木取火的最後一步。

什麼是明火?

明火是可燃氣體快速的氣相氧化反應。蠟燭火焰是典型的明火,這裡的可燃氣體是石蠟的蒸氣,蠟燭火焰根部的淡藍色就是石蠟蒸氣中的碳氫化合物燃燒發出的藍色螢光。而蠟燭火焰的上部是橙黃色,這是火焰中碳煙顆粒高溫時發出的熾光。

明亮的火焰溫度至少在1000攝氏度以上。天然氣、氫氣等氣體燃料的燃燒溫度可以到達2000攝氏度以上。由於明火的反應比較充分,其產物以二氧化碳和水為主。

陰燃和明火的差異在森林火災中體現的尤為明顯。森林火災初期以明火的蔓延為主,在風的作用下明火的行進速度可達每秒幾十米。而明火來得快,去的也快,熄滅後會轉化為陰燃,樹枝、落葉、泥炭的陰燃可以持續數天甚至數月。陰燃作為一種不完全的燃燒形式,會放出致命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實際中,大部分火災的傷亡都是有毒煙氣造成的,而排放的碳煙顆粒物也會造成嚴重的霧霾。可見,火災中明火的危害在於其快速的破壞力,而陰燃的危害在於其隱蔽性,二者都給森林火、煤田火和建築火災的消防和救援帶來極大困難。

結語:

總結一下,陰燃的特點是無焰、溫度較低、緩慢持久而燃燒不完全,而明火的特點是有火焰、高溫、燃燒劇烈而充分。陰燃和明火的差異明顯,但相互之間可以轉化,也有可能共存。今天,世界各國的學者正在持續開展燃燒和火災科學的基礎研究,試圖從化學反應動力學、物質和能量的傳遞等方面解釋這些差異。近年來,隨著物理、化學以及材料科學等基礎學科的發展,以及各類測量技術和計算機模擬技術的更新換代,燃燒研究的蓬勃發展正加深人類對於陰燃、明火等燃燒現象的認識,對於能源的高效清潔利用和火災安全防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火在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火是溫暖的也是無情的,唯有不斷加深對於火的認識,才能更好的制御火,讓火服務於人類,讓人類免於火的侵害。

參考文獻: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NynNqhepCM

2. D. Drysdale, An Introduction to Fire Dynamics. 3rd ed. Chichester, UK: John Wiley & Sons, Ltd; 2011.

3. J. Walker, The physics and chemistry underlying the infinite charm of a candle flame. Scientific American, 1978.

作者:

高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黃鑫炎(香港理工大學消防工程研究中心)

來源: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中科院之聲

相關焦點

  • 想要在野外鑽木取火?你得先了解這個
    火的本質是燃燒。說起燃燒,就不得不提起人類最古老的燃燒技術——「鑽木取火」。鑽木取火看似簡單,但事實上設計精妙,傳承著人類的經驗和智慧。鑽木取火使用的工具包括鑽火棒和鑽火板。鑽火板上開有凹槽(流灰槽),與鑽火棒契合。
  • 研究揭示生物質殘炭燃燒機理
    木材等生物質的燃燒過程包括揮發分的明火燃燒和殘留焦炭(殘炭)的熾燃。相對於明火燃燒,殘炭的熾燃能夠在極度欠氧條件下維持,有反應溫和、持續時間長的特點,且在通風條件良好時能夠再次引發劇烈的明火燃燒。殘炭熾燃機理的研究對生物質的高效清潔燃燒,以及森林火災、木質建築火災的預警和撲救有指導意義。
  • 消防基礎知識燃燒章節2015-2020年真題
    噴濺,是在重質油品燃燒過程中,隨著熱波溫度逐漸升高,會發生噴濺。噴濺極易造成火災迅速擴大,影響周邊其他可燃物及人員、設備等,造成傷亡和損失,所以要避免噴濺現象的發生。固體燃燒形式可分為四種,蒸發燃燒、表面燃燒、分解燃燒和陰燃。陰燃是固體材料特有的燃燒形式。所以應選D項。3.汽油閃點低,易揮發,流動性好,存有汽油的儲罐受熱不會( )現象。
  • 從燧人氏鑽木取火談成功「六部曲」
    燧人氏鑽木取火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遠古時,河南商丘一帶是一片森林,人類就居住在這片森林裡,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後來,有一位聖人經過細緻觀察,發現了鑽木取火的方法,並教給了大家,經過進一步完善,人類從此學會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驅趕野獸、照明取暖等,人類的文明發展進人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 青島能源所等揭示生物質殘炭燃燒機理
    木材等生物質的燃燒過程包括揮發分的明火燃燒和殘留焦炭(殘炭)的熾燃。相對於明火燃燒,殘炭的熾燃能夠在極度欠氧條件下維持,有反應溫和、持續時間長的特點,且在通風條件良好時能夠再次引發劇烈的明火燃燒。殘炭熾燃機理的研究對生物質的高效清潔燃燒,以及森林火災、木質建築火災的預警和撲救有指導意義。
  • 氣體燃燒、液體燃燒、固體燃燒
    2019年一級註冊消防工程師考試正在緊張備考,建設工程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消防安全技術實務》知識點「氣體燃燒、液體燃燒、固體燃燒」,希望對大家的備考有幫助! 一、氣體燃燒 方式有:擴散燃燒、預混燃燒(爆炸式燃燒) 二、液體燃燒 現象有:閃燃、沸溢、噴濺 .
  • 古人研究的鑽木取火術到現在卻難如登天,為什麼?看完後瞬間明白了!
    「鑽木取火」來源於遠古時期一個傳說,燧人氏從鳥類啄燧木出現火花而獲得靈感,便取下燧木枝,用鑽頭手工旋轉獲取火源,從此人們便掌握了生火的技能,無論是生活還是生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一小時人生》鑽木取火技巧詳解 鑽木取火方法分享
    導 讀 在一小時人生手遊中鑽木取火應該怎麼弄呢?
  • 注安必看 | 關於「燃燒」知識,有這4項重點!
    燃燒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現象,和燃燒有關的知識,在歷年考試中,平均每年考查1-2分,關於燃燒,下述這幾個知識點你知道嗎?可燃物與氧化劑作用發生的放熱反應,通常伴有火焰、發光和發煙現象。以下情況也列入火災統計範圍:3)機電設備因內部故障導致外部明火燃燒或者由此引起其他物件的燃燒。4)車輛、船舶、飛機以及其他交通工具的燃燒(飛機因飛行事故而導致本身燃燒的除外),或者由此引起其他物件的燃燒。這三個要素中缺少任何一個,燃燒都不能發生,三要素是燃燒發生的必要條件。在火災防治中,阻斷三要素的任何一個要素就可以防止火災發生。
  • 《一小時人生》怎麼鑽木取火 鑽木取火流程及技巧分享
    鑽木取火需要兩種材料: 樹葉和火絨。 (4)等待5秒,火絨燃燒。
  • 為什麼木炭燃燒沒有火焰,木柴燃燒卻有?火焰到底pick誰?
    蒸發燃燒可燃性的液體和固體一般會進行蒸發燃燒,但是過程略有區別。可燃性液體燃燒是液體蒸發汽化與助燃物(空氣中的氧)在火源作用下的燃燒,而可燃性固體燃燒則是可熔化的可燃性固體受熱升華或熔化後蒸發,產生可燃氣體而發生的燃燒。汽油、酒精以及石蠟的燃燒,都屬於蒸發燃燒。
  • 物質燃燒的本質是什麼?
    燃素說在遠古時期,人類祖先發明鑽木取火,開始了徵服大自然的進化路程,物質燃燒會產生明火,最初人類對燃燒現象的理解與事實相差甚遠。於是拉瓦錫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解釋,認為物質的燃燒是可燃物與助燃物結合的結果,他把空氣中的助燃物稱作氧氣,同時測定了氧氣在空氣中的佔比,然後把空氣中剩餘的氣體稱作氮氣,並於1777年9月5日向法國科學院提交了劃時代的著作《燃燒概論》。
  • 祖先的智慧-鑽木取火
    有一位聖人從鳥啄燧木出現火花而受到啟示,就折下燧木枝,鑽木取火。後來,他把這種方法教給了人們,人們稱這位聖人為燧人氏。鑽木取火是根據摩擦生熱的原理產生的,木原料的本身較為粗糙,在摩擦時,摩擦力較大會產生熱量,加之木材本身就是易燃物,所以就會生出火來。
  • 技術實務「第一章燃燒」
    由於燃燒不完全等原因,燃燒產物中會產生一些小顆粒,這樣就形成 了煙。燃燒可分為有焰燃燒和無焰燃燒。通常看到的明火都是有焰燃燒;有些固體發生表面燃燒 時,有發光發熱的現象,但是沒有火焰產生,這種燃燒方式 則是無焰燃燒C燃燒的發生和發展,必須具備三個必要條件,即可燃物、 助燃物和引火源,通常稱為燃燒三要素。燃燒發生時,上述三 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用著火三角形來表示(如圖1-1-1 所示)。
  • 北京孚惠教育|注安考試中「燃燒」知識相關考點!
    周一到,知識到,阿孚的【考點分享】版塊來報導,今天,阿孚帶來的是燃燒相關知識點。燃燒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現象,和燃燒有關的知識,在歷年考試中,平均每年考查1-2分,關於燃燒,下述這幾個知識點你知道嗎?一、燃燒與火災1。
  • 小學作業鑽木取火 如此高難度作業讓家長頭疼
    小學作業鑽木取火 如此高難度作業讓家長頭疼時間:2018-10-07 00:0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 每逢假期補作業,現在小學生的假期作業,可不是一下子就補完的,往往都是實踐活動與知識相結合,戶外室內相結合的高難度作業,這不,國慶家長們曬的孩子假期作業又妥妥的火了。
  • 鑽木取火的發明者竟然是他?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華夏文明的開創者,同時也是鑽木取火的發明者~~~燧人氏。三皇五帝人物成就上古時期,燧明國有種特殊木材,其高千尺,枝葉繁茂,直插雲霄,名燧木,燧人氏與其族人在此繁衍生息,忽然有一日,燧人氏偶然間看到一隻鳥在燧木上啄蟲時,燧木起火星,他因此頓悟,遂折下燧木枝鑽木取火,結果燧木枝盡然真的燃燒起來
  • 一小時人生鑽木取火步驟分享
    鑽木取火需要兩種材料: 樹葉和火絨。 (4)等待5秒,火絨燃燒。
  • 鑽木取火的故事
    1993年重陽節,世界華僑華人龍舟賽,在陝西省黃陵縣橋山之巔,軒轅黃帝陵前,舉行了5000餘人參加的鑽木取火儀式。事後,很多地方青少年來信來訪說,他們仿照這一辦法,用木柴怎麼也鑽不出火來,奧妙究竟在那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