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網友們在爭論到底南方更冷還是北方更冷,一說北方雖然乾冷但室外零下室內20度,而南方室外零度室內零度,一說北方是乾冷而南方是穿多少都透骨陰寒。其實不必爭論太多,因為老天爺其實很公平:北方雖然不溼,但物理溫度低,人會覺得乾冷無比,畢竟零下十幾度甚至二十幾度我們都承受不來;南方雖然物理溫度不低,可是溼度比較大,人們普遍感到徹骨而寒,穿多少都覺得陰寒捂不暖。所以,這就導致南北方體感溫度相差不劇烈。體感溫度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再比較南北方哪裡更冷就沒有實際意義了。
那麼,問題又來了,南北方物理溫度如此大的差距,一個溼度問題就將兩者的體感溫度拉到相差無幾,溼度對我們的熱舒適度影響這麼大的麼?好吧,我們都知道很大,但是其中原理我們卻並不了解,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所謂溼冷,其實並不是說空氣中的水汽含量(既絕對溼度)真的很大,而是空氣的相對溼度很大。一般而言,相同條件下,相對溼度每增加10%,體感溫度將下降1℃。但這幾度在南北溫差前實在是太不夠看了。
其實,南方的這個「溼冷」不單單是說空氣中的水蒸氣多,因為溫度低,空氣溼度的飽和點(最高溼度或者飽和溼度)也低,水汽容易凝結,導致空氣中布滿了直徑只有幾微米的液態小液滴。這種小液滴人眼雖然看不見,卻很容易粘到人的皮膚上,皮膚上的液態水蒸發會帶走身體的熱量,讓你覺得更冷。因此,在沒有供暖的南方,冬季可考慮利用德業除溼機將空氣中的水分冷凝成水集中排出,控制空氣的絕對溼度以達到降低相對溼度的目的,提高體感溫度,使室內不再那麼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