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冬季溫差大?一個溼冷分分鐘將體感溫度拉到同一水平線!

2021-01-07 對北方過敏的奇葩

常聽網友們在爭論到底南方更冷還是北方更冷,一說北方雖然乾冷但室外零下室內20度,而南方室外零度室內零度,一說北方是乾冷而南方是穿多少都透骨陰寒。其實不必爭論太多,因為老天爺其實很公平:北方雖然不溼,但物理溫度低,人會覺得乾冷無比,畢竟零下十幾度甚至二十幾度我們都承受不來;南方雖然物理溫度不低,可是溼度比較大,人們普遍感到徹骨而寒,穿多少都覺得陰寒捂不暖。所以,這就導致南北方體感溫度相差不劇烈。體感溫度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再比較南北方哪裡更冷就沒有實際意義了。

那麼,問題又來了,南北方物理溫度如此大的差距,一個溼度問題就將兩者的體感溫度拉到相差無幾,溼度對我們的熱舒適度影響這麼大的麼?好吧,我們都知道很大,但是其中原理我們卻並不了解,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所謂溼冷,其實並不是說空氣中的水汽含量(既絕對溼度)真的很大,而是空氣的相對溼度很大。一般而言,相同條件下,相對溼度每增加10%,體感溫度將下降1℃。但這幾度在南北溫差前實在是太不夠看了。

其實,南方的這個「溼冷」不單單是說空氣中的水蒸氣多,因為溫度低,空氣溼度的飽和點(最高溼度或者飽和溼度)也低,水汽容易凝結,導致空氣中布滿了直徑只有幾微米的液態小液滴。這種小液滴人眼雖然看不見,卻很容易粘到人的皮膚上,皮膚上的液態水蒸發會帶走身體的熱量,讓你覺得更冷。因此,在沒有供暖的南方,冬季可考慮利用德業除溼機將空氣中的水分冷凝成水集中排出,控制空氣的絕對溼度以達到降低相對溼度的目的,提高體感溫度,使室內不再那麼陰冷。

相關焦點

  • 溼度和風與體感溫度的關係?
    空氣水汽含量高,空氣分子的密度大,熱傳導能力就強,冰冷的水汽甚至水滴甚至滲透衣物直至皮膚——溫差大(水汽和皮膚、纖維等)、蒸發散熱強,這種接觸熱傳導散熱無時無刻帶走身體大量能量。這才是南方的冬天陰冷刺骨、穿再多也沒有用的原因。因此,在南方,即使是冬季,若有必要,還是需要除溼機抽溼防潮以降低室內溼度。
  • 有一種冷是衣服再多,也還是冷|溫度|體感溫度|相對溼度|溼冷
    冷~是最近的溫度主角但冷也是分不同的有一種冷是身體熱乎乎衣服外冷冰冰的還有一種冷是衣服再多也還是冷~這是真冷啊~一場爭論由此而生我們北方的乾冷最冷。南方的溼冷才是冷到骨子裡的。冬季的北方預報的天氣動不動就是零下十幾、二十度的而南方呢?
  • 台州最低氣溫將掉到個位數,這兩個重要指數影響你的體感溫度
    從一葉知秋到層林盡染從一往「晴」深到陰雨濛濛兩輪冷空氣過後我們迎來了11月的尾巴下旬趕來的兩輪冷空氣把我們從秋日的暖陽中一下子拉入了冰冷的「雨水窟」裡氣溫開始了「斷崖式」迫降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天(11月27日)下午起第三輪冷空氣又開始補充
  • 溼度與體感溫度的關係
    為什麼溼度對體感溫度影響那麼大?
  • 「溼冷魔法」繼續攻擊,江蘇體感溫度最低1.4℃
    現代快報訊(記者 盧河燕/文 徐洋/攝)如果說前幾天的「秋如四季」就像一場夢,那本周連日的陰雨,想必已經將你從夢中凍醒。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近日暖溼氣流增強,全省雨水不斷。11月26日起,氣溫會有1℃到2℃的小幅回升,但是風力加大,依舊要注意防風防寒。大家都在盼望著天氣轉好,那要等到28日。
  • 風寒和溼冷 哪種冷更勝一籌?
    南方冬天體感溫度更低?溼冷指數和風寒指數了解一下溼冷和風寒,描述的都是人對外界氣溫的主觀感受,即體感溫度。除氣溫外,風力和相對溼度是影響體感溫度最重要的兩個氣象條件。冬季時,南方相對溼度常常在70%以上,陰雨天時更高,風一般不大。北方大部風力在2、3級左右,空氣較為乾燥。根據中央氣象臺的體感溫度公式,在5℃時,相對溼度達70%,體感溫度為2.6℃。
  • 冬季養豬舍保溫,不能忽略豬體感溫度
    防止冷應激需要做好保溫,然而在實際養殖生產中,大多數的人測量的是空氣溫度,而忽略豬的體感溫度。在氣候變冷的時候,一定的風速和溼度會降低豬的體感溫度,豬舍常出現因未做好防風措施而出現賊風冷應激的現象。  通風同時防賊風  排糞溝、深糞坑、門口和窗戶、排氣管、低的通風口等小的地方由於沒有遮擋而產生賊風,這些風又急又冷。
  • 第三輪冷空氣來了,台州最低氣溫將掉到個位數!
    從一葉知秋到層林盡染從一往「晴」深到陰雨濛濛兩輪冷空氣過後我們迎來了11月的尾巴下旬趕來的兩輪冷空氣把我們從秋日的暖陽中一下子拉入了冰冷的「雨水窟」裡氣溫開始了「斷崖式」迫降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天(11月27日)下午起第三輪冷空氣又開始補充
  • 物理傷害VS魔法傷害,南北方的小夥伴吵起來了!
    眾所周知,南北方差異很大,不論是飲食,生活習慣,亦或是氣候,還有風俗習慣,都大不相同。今天來說氣候,對於南方冷還是北方冷這是一個每年必然會被提起的話題,以前是玩梗,現在都開吵了,各類平臺都有關於此問題的評論,看法。
  • 陰雨持續 南方人最怕的溼冷「魔法攻擊」來了!這份溼冷指數了解一下
    △今天貴州到長江中下遊一帶被厚厚雲層籠罩。圖片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 體感溫度1.2℃!今起,常德又一股較強冷空氣來襲→送你們一條瑟瑟...
    體感溫度1.2℃!種種說法甚囂塵上的同時「拉尼娜」現象也跟著蹭「紅」了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與常年同期相比大範圍偏冷超過0.5℃的現象。如果偏冷現象持續,且偏冷的累積值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就成為一次拉尼娜事件。拉尼娜現象的出現,常常與整體「更冷的冬天」連在一起。
  • 體感溫度1.2℃!今起,常德又一股較強冷空氣來襲
    種種說法甚囂塵上的同時「拉尼娜」現象也跟著蹭「紅」了拉尼娜現象,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與常年同期相比大範圍偏冷超過0.5℃的現象。如果偏冷現象持續,且偏冷的累積值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就成為一次拉尼娜事件。
  • 地鐵空調有人喊冷有人喊熱 同一空間為何體感溫度相差這麼多?
    空間溫差和設備特性導致體感較冷地鐵列車內的溫度到底被設定為多少度?詹冬潤告訴記者,雖然地鐵行業內並無溫度設定標準,但是成都地鐵嚴格參照了國務院的要求,「對絕大多數人而言,26度是一個比較舒適的溫度。」排除個體身體素質差異的情況下,為什麼還有乘客會覺得地鐵列車上很冷?詹冬潤認為,主要原因在於空間轉換後的溫度差異和列車空調設備的物理特性。
  • ...兩天是晴天,下周二陰雨又來|風力|天氣晴朗|晴天|氣溫|體感溫度...
    陰冷潮溼的天氣,又是「溼冷魔法」發威的時候,大家「凍」感依舊,今天又是體感氣溫很低的一天。前幾天,天氣預報就稱馬上會有晴天到來,會被昨天的這場雨「攪和」了嗎?來自市氣象部門的最新預報,預計今明兩天天氣晴朗,氣溫也會上升至12℃左右,白天會相對暖和點,但是低溫僅有2℃。
  • 體感溫度與預報溫度區別大
    因為體感溫度受四項因素的影響:一是氣溫,即是天氣預報的溫度;二是溼度,很多時候溫度比較高,但是溼度比較小,人體不感覺到難受,因為人的體表的水分被高溫所蒸發掉而比較乾爽;三是風速,一定的風速會使人感覺到氣流在流動,身體散發出的熱量都被吹離體表,溫度雖然比較高,但是比較乾爽;四是輻射,太陽輻射直接照射到人,會感覺到難受,如果在樹陰底下或遮陽棚下,感覺與太陽直接輻射就完全不一樣,一般陰天與晴天的溫度相差4
  • 體感溫度僅2-3℃!
    記者從市氣象臺獲悉,10日又有一股冷空氣悄然抵深,我市(含深汕)氣溫在10日白天短暫回升後又有小幅下降,11日白天氣溫一直維持在7-8℃,體感溫度僅2-3℃。 市氣象臺專家表示,昨日,深圳國家基本站最低氣溫7.4℃出現在下午2時,全市氣溫日較差僅有3℃左右。另外北風清勁,沿海、高地和海區普遍記錄到7-9級最大陣風,厚厚的雲層籠罩全市,人體感覺非常陰冷。
  • 體感溫度≠實際溫度 溼度、風對體感溫度影響大
    原標題:體感溫度≠實際溫度 溼度、風對體感溫度影響大 廣州日報訊 (記者葉卡斯)7月31日,在伊朗胡齊斯坦省馬赫夏赫爾港,當地的體感溫度達74℃。經過氣象專業人士的考證,這個溫度確實存在,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極為罕見的高溫。
  • 冷空氣「凍」真格了體感溫度1.2℃!送你們一條瑟瑟發抖的天氣預報
    種種說法甚囂塵上的同時 「拉尼娜」也跟著蹭「紅」了 拉尼娜,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溫度與常年同期相比大範圍偏冷超過0.5℃的現象。如果偏冷現象持續,且偏冷的累積值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就成為一次拉尼娜事件。
  • 南方溼冷「魔法攻擊」 為什麼溼度大會感覺冷?
    南方溼冷「魔法攻擊」 為什麼溼度大會感覺冷?對於很多南方朋友來說,一年中都會有幾段天氣異常難受的時候,比如江淮江南的梅雨天、華南的回南天、長江中下遊盛夏的桑拿天等,而冬天裡持續陰雨溼冷的天氣也是非常難熬的。網上常有段子提到,東北朋友冬天到了江淮地區,在沒有暖氣的室內,抗寒能力減為0。跟乾冷比起來,溼冷仿佛是「魔法攻擊」——多穿衣服也沒用,從內而外刺骨的溼冷仿佛能穿透一切防護。
  • 元旦假期廣東氣溫將急降 廣州明日體感溫度或低至2℃
    元旦假期廣東氣溫將急降 廣州明日體感溫度或低至2℃金羊網  作者:張愛麗  2018-12-29 元旦假期廣東氣溫將降至今年入冬以來最低值金羊網訊 記者張愛麗報導:一股實力超強的跨年寒潮正式在廣東上線,未來幾日各地日平均氣溫繼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