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據「中國票房」數據顯示,截至10月6日7點20分,《我和我的祖國》內地累計票房為18.69億元,《中國機長》票房已達15.89億元,《攀登者》票房已超7億元。三部影片合計票房已經突破40億元,成為史上最強國慶檔。
另據貓眼數據,《中國機長》單日票房在10月5日21點44分逆襲《我和我的祖國》,成為10月5日票房榜第一。這也是《中國機長》自正式上映以來首次奪得單日票房榜冠軍。
票房大賣或利好背後上市公司哪些股票或受益?
而國慶檔影片票房創下佳績,也會利好其背後的上市公司。
在三部主旋律影片背後,有不少上市公司以發行、聯合出品、聯合發行等方式參與到影片的製作、流通過程中。
《我和我的祖國》共涉及11家A股上市公司,分別為阿里影業、光線傳媒、萬達電影、華誼兄弟、華策影視、橫店影視、金逸影視、文投控股、美凱龍、人民網、華僑城。此外,還涉及1家港股上市公司歡喜傳媒。
《中國機長》涉及兩家A股上市公司:萬達電影、幸福藍海影業。
《攀登者》涉及上海電影、華誼兄弟、北京文化、萬達電影、文投控股、美凱龍等A股上市公司。
其中,三部主旋律電影中均有萬達電影的身影,為聯合出品方;文投控股、華誼兄弟則涉及《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兩部電影。
從股價表現上來看,所涉13家A股上市公司9月份股價均實現上漲。其中金逸影視領漲,漲幅達到24.48%;《中國機長》的聯合出品方幸福藍海9月漲超15%;北京文化、文投控股、萬達電影漲幅均超10%。
從節前最後一天9月30日的股價表現來看,金逸影視以7.87%的漲幅居首,作為三部電影的聯合出品方,萬達電影漲幅近4%。
相比之下,《攀登者》由於30日上映首日表現欠佳,所涉公司股價大多下跌。比如,其主要出品方上海電影9月30日股價跌停,北京文化、文投控股跌幅均超6%。
10月2日因《我和我的祖國》票房成績優秀,港股上市公司阿里影業股價應聲漲逾3%,但次日又轉而下跌;歡喜傳媒的股價則連續下跌。
歷史上,國慶節後影視股表現如何?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近10年國慶節過後的5個交易日,滬指上漲概率超六成,文化傳媒指數近10年有6次實現上漲。不過2018年由於影視行業整頓,國慶後5個交易日文化傳媒指數大跌超11%,創近10年最大跌幅。
招商證券認為,去年國慶檔票房相對比較冷清,今年國慶檔票房同比增速有望達到70%-100%。過去影視市場經歷了一輪「洗牌」,去除「泡沫」,清理了一批尾部中小參與者以及質量、規範存在問題的企業,整體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隨著政策的邊際放鬆,影視行業有望觸底回升。
天風證券則認為,電影市場在經歷了上半年的下跌後,市場的預期逐漸降低,而在電影《哪吒》的帶動下,市場的悲觀預期已經有所緩解,近期傳媒板塊作為估值較低的板塊,情緒已經有所回暖,隨著國慶檔的臨近,建議積極關注電影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