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種了33年地,他說:「一定要相信科學!」

2020-12-06 MAP智農

MAP智農走訪全國使用MAP智農的用戶,看勤勞、淳樸、聰慧的中國農民如何用科技為自己的農業生產種植帶來改變。在這些農民中,MAP智農尋找一些典型用戶稱為「金牌用戶」,並將陸續為大家講述他們的現代農業經。

本期要講述一位東北智農用戶,我們稱他為「現代農業的老農民」。

MAP智農金牌用戶-陳鵬

初次見面,膚色偏黑,衣著樸素,是典型中國農民的樣子。

49歲的陳鵬,從16歲開始,就沒有離開過遼中這片土地。雖然年齡不算很大,但種地已經33年之久,所以我們稱他「現代農業的老農民」

如今陳師傅自己也養了一些農機,除了自己的200畝外,還給別人種著1000多水稻,9月就要收割了。

在交談中,陳師傅說起自己「農業經」滔滔不絕,分享了很多經驗與想法。跟所有農民一樣,收入是陳師傅每年最關注的問題。

糧食品質好,產量高,趕上行情好的年頭,收入就能保證。今年陳師傅種的水稻長得還不錯,他也為我們分享了自己巧用MAP智農的方法

遙感監測長勢,陳師傅獨到解讀

1000多畝的農田,每天下地查看水稻的生長狀況,一天2次,早晨1次,下午1次,陳師傅經常要去巡田,每次都要耗費2個小時去查看水稻的長勢。

而今年,陳師傅也用起了遙感監測水稻長勢,用陳師傅的原話就是「我沒事兒就扒拉看,黃的地方就是長得不好,就去地裡看看。一看苗稀,就抓幾把化肥,就長起來了。以前巡田得2個小時,現在二三十分鐘就完事了」。

人最可貴的就是思考,更難得的是反向思考。利用遙感查看長勢的時候,陳師傅在病蟲害容易爆發的時候會特別關注顯示綠色的部分。

陳師傅說:「綠的地方說明長得密,就容易發生病蟲害,得去看看。黃的和紅的苗稀就沒什麼事,基本就不用去看了」。

這麼獨到的遙感解讀,著實讓人眼前一亮。

巧用地塊管理,農機服務心中有數

在前期了解中,陳師傅在MAP智農上線了84個地塊,而且都是自己畫的,畫得特別精細。就目前來看,部分智農用戶還沒有獨立畫地塊的習慣,經常需要我們的農藝師幫助才能完成。

陳師傅為什麼這麼有耐心去畫地塊呢?他的解答,讓我們體會到了真正的物盡其用。

陳師傅養了很多農機,插秧、打藥、施肥,經常要給別人提供農機服務,而這些服務都是按畝收費,準確知道地塊的面積就很重要。

最開始陳師傅都是靠別人說「我家8畝地」「我家10畝地」……這樣單方面的告知就直接開著農機去幹活了,但實際農戶是不是少報了,陳師傅也不知道,弄不好就多幹活,少收錢。

後來陳師傅也買了GPS去確認地塊的面積,雖然準確,但還得繞地行走,一圈走下來就很累了,更別說1000多畝地了。

在使用MAP智農後,陳師傅又一次巧妙地把地塊管理的功能跟自己的實際情況搭上了橋梁。

在農機下地作業之前,陳師傅會把作業的地塊在智農上畫一下,地塊的面積馬上就自動測算出來。這方面,智農對陳師傅來說是個「秘密武器」,他說「我用手機這麼一畫,你有多少地也忽悠不了我了」。

陳師傅:「你得相信科學」

陳師傅自從今年3月農藝師給他推薦MAP智農,到現在已經堅持使用半年多。第一次接觸MAP智農時,陳師傅就想「這玩意指定能好使」。現在經過不斷學習、摸索,他已經熟悉了其中的各個功能。

當被問到對這些遙感、氣象功能是否有懷疑的時候,陳師傅立刻回答了一句「你得相信科學呀!現在我家是3口人種1000多畝地,將來就有可能3口人種10000畝地」。

雖然話語樸實,但卻透露著一位現代農民對科學的認知、認可,這樣的農民也在全國各地不斷出現。

相關焦點

  • 他們說:「要相信科學,相信醫生!」
    「一定要相信科學,相信醫院,相信醫生,新冠肺炎一定能治好,抗擊疫情一定會勝利!」陽陽說。探親!老人途經武漢抵京今年1月20日,陽陽的公公婆婆專程從湖北老家來到北京,一是來過春節,二是也來替換一下在家裡幫忙帶了半年孩子的親家公親家母。
  • 火影:有人相信血統,有人相信後天努力,只有大蛇丸,他相信科學
    整個故事裡,有人相信血統,有人相信精神,有人相信身體,有人相信眼睛,有人相信先天傳承,有人相信後天努力。只有大蛇丸,他相信科學。他把一輩子都奉獻給了科研事業!在蛇叔的一生中我只看到了「只有科教才能興國」。
  • 李四光和他的「不相信」
    他,就是李四光。這位一生熱愛地質工作的老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一絲不苟。他經常對學生說,搞地質要到野外考察,腳步就是測量土地、計算巖石的尺子。所以,「每一步的長度都要相等」。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生於湖北黃岡。14歲那年,李四光獨自到武昌高等小學堂求學,求知若渴的他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學習未滿兩年便被送到日本學造船機械。
  • 如果男生對你說這幾句話,請你相信他,他是認真的
    而女孩要學會的,是在他說出這些話的時候,離他們遠一點,再遠一點。1,我從來沒有喜歡過任何人;如果他跟你說,他從來沒有心動過,從來沒有喜歡過任何人。那麼請相信他說的這句話是真的。他不會喜歡上任何人,當然也包括你在內。
  • 科學分析未來人KFK,為什麼時間旅行可行,但他一定不是?
    哲學方面更是爭論兩千多年也沒有一套可以說服所有派系的大一統哲學理論,能夠說出40年內會有宇宙統一真理這種胡話的人只能說這個人既不懂哲學也不懂科學,到這裡我姑且當KFK就是個文化水平不高的未來人,但是他說宗教大一統這個事情我真的是覺得他連常識都沒有了。
  • 錢鍾書6種,趙元任8種,他33種!
    趙元任精通33種中國方言,他還精通德語、英語、法語、拉丁語、日語、西班牙、俄語等八種語言,他到世界任何地方,都被稱為老鄉。他先後任教世界最一流的大學,哈佛大學、美國康乃爾大學、耶魯大學、密西根大學、清華大學等等。他在美國康乃爾大學期金還創辦了「科學社」,享譽世界的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還親筆給他寫的賀信。
  • 我們要相信「科學」,但絕對不能迷信「科學」
    什麼是科學「科學」的定義實際是一種知識的解釋體系。怎麼理解呢?給大家舉個例子,一陣風吹過,風鈴響了。問這是為什麼?於是就很多種關於這個現象的解釋。有人說,這是妖孽作怪;有人說,這是風神發怒了;有人說是不通氣壓導致空氣流動,使風鈴振動,發出了聲音。大家理解了嗎?這三種都是用來解釋現象的,「科學」的解釋,只是其中的一種。現在大家普遍認為第三種是比較符合「科學」而已。我們再來看下「科學」是怎麼來的。「科學」一詞源於歐洲的文藝復興,在此之前,歐洲都受著基督教思想的統治,大家也是迷信上帝,那個時候對於現象的解釋,就是屬於「上帝云云了」。
  • 愛因斯坦為什麼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大家其實都誤解了他的意思
    愛因斯坦曾說:當科學家登上一座高山之後,發現神學家早都坐在那裡。換而言之: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樣的言論從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口中說出來,你肯定跟我一樣非常的疑惑。科學家們不應該是無神論者嗎?科學不就是用來推翻神學的嗎?他們不是站在對立面的嗎?
  • 《火影》:大蛇丸,木葉科學家頭一號人物,他到底多相信科學?
    而且,套用別人的一句話說,整個《火影忍者》的故事裡,有人相信血統,有人相信精神,有人相信身體,有人相信眼睛,有人相信先天傳承,有人相信後天努力。只有大蛇丸,他TM相信科學。關鍵是,不光相信,還真讓他幹出了一番劍走偏鋒的大事業,相信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木葉科學家頭一號人物。而且,在忍者的世界,在這個不分主角龍套,人人都雙臂向後火影跑的大環境下,惟有蛇叔前後擺臂科學跑,也真不愧自己的科學家身份。
  • 不到33歲他就當上哈佛教授,被問為何不回國,他說:要帶團隊回國
    之後尹希為了繼續觀看微積分課本苦苦哀求媽媽,他說這對他來說是一种放松,並且說肯定不會耽誤他的學業,最後還是媽媽心軟同意他繼續學習。之後,尹希的媽媽漸漸察覺孩子的過人之處,因為尹希就算幾個月不上課,他的成績依舊很好,在權衡之下媽媽選擇讓他跳級。接著不到十一歲的尹希考入了八中的天才智商實驗少兒班。
  • 我該相信他嗎?批判性思考者修煉的必然環節
    我需要對他的證據進行甄別。看這些證據效力的強弱,如果證據效力比較強,則我們可以準備接受對方的觀點;如果證據效力比較弱,則我們要推遲接受對方的觀點。《學會提問》一書中提出了幾種常見的證據類型,並認為「證據的質量(效力)主要取決於證據的類型」,因此,要評價證據,我們首先要問:「這是什麼類型的證據?」
  • 南科大校長陳十一:我們要相信科學 相信夢想 相信自己
    在南科人無私奉獻、勇於擔當的戰「疫」過程中,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仰望星空,相信未來。「星空」,是引領我們的夢想和希望;「相信」,是帶領我們實現夢想的信念和力量。我們要相信科學。從歷史的長河來看,人類經歷的無數次災難,都是一場倒逼科技創新的突破戰。
  • 叔本華:如果我們懷疑一個人在說謊,我們要假裝相信他
    叔本華:如果我們懷疑一個人在說謊,我們要假裝相信他叔本華是德國偉大作家、思想家、哲學家,其代表作有《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附錄與補遺》等。叔本華提出了「要麼孤獨,要麼庸俗」的主張,鼓舞人們要勇敢承受孤獨,避免變得庸俗。叔本華哲學之所以風靡全球,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在於他的「幸福哲學」總是那麼精闢獨到和通俗易懂。叔本華的「幸福哲學」包括我們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他人、如何對待命運和世界上的事物等三個方面。
  • 為何拿破崙說不會有人相信他的經歷?
    說起拿破崙,大家都多少有些耳聞,在近代的歐洲,他可是一個風雲人物。一米五的小個子將軍竟能成為法國的一帶梟雄,他的那種徵戰的氣魄有些類似於我們元朝的蒙古人。就是這樣一位氣魄強大的將軍,當他遇上詭異的金字塔,又會發生什麼呢?
  • 他被稱為接近神的人,也有人說他是穿越者,一切皆因他的曠世奇才
    而相比特斯拉,達文西還有另一種傳說,就是許多人相信他是一個穿越者!形成這樣的影響,完全因為達文西的曠世奇才和超越時代的智慧和創造力,所以,在西方有人說達文西曾經與天使交談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曾經在歷史上長河中引發驚濤駭浪的男人。
  • 愛迪生談失敗帶給他的經驗與收穫,想要成功的人,一定要謹記!
    一個人一生總要經歷過很多種失敗的,可以說我們從小都在經歷失敗,比如我們小時候讀書考試,試沒有考好、沒有考上一個好初中、高中、大學,無疑就是一種學習上的失敗。出社會後我們又沒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也是一種事業上的失敗。
  • 愛因斯坦最傑出的特點不是他的科學成就,而是他偉大的人格
    愛因斯坦和他閒談了幾句,然後把他打發走,那個小男孩高興萬分。「這樣做真是有點蠢!」愛因斯坦喃喃說道。但是,他怎忍心讓一個孩子掃興呢?隨後來訪的是位眼神渙散、衣衫襤褸的年輕人。他腋下夾著一個文件夾。他向愛因斯坦夫人請求,要見教授幾分鐘說:「我要把我最新的發明介紹給他,我知道他一定會感激我的。」愛爾莎盡了最大的力量,從每天來訪的眾多客人中選出幾位她丈夫願意接見的客人。
  • 他被稱為最接近神的男人,也有人說他是穿越者,一切皆因他的曠世奇才!
    而相比特斯拉,達文西還有另一種傳說,就是許多人相信他是一個穿越者! 除此之外呢,達文西還是一個科學巨匠、大哲學家、音樂家、工程師、發明家、解剖學者等,他擅長的領域太多,關鍵是在每一個領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後人乃至整個世界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和智慧。
  • 說出來你都不一定相信
    說出來你都不一定相信相信大家都在動物園裡見過刺蝟或者在一些野外也可以見到刺蝟所以如果聽到這個刺蝟這個詞的話,大家肯定會欣賞到他身上的那些刺,主要是在亞洲或者歐洲在我們國家的話,可以在長江流域可以看見,他們小小的,但是很肥,爪子特別尖刺蝟其實一般都是吃昆蟲的而且會吃非常多的蟲子但是也有很多動物是一次餵為食物的,你可能不會相信它們已經存在1000多年了每個動物都會有害怕的天敵那麼刺蝟的天敵是誰呢
  • 他得了癌症,同學們都捐錢,他說了一段話令人深思
    他得了癌症,同學們都捐錢,他說了一段話令人深思初中同學大勇走了,昨天晚上在同學群裡聽到這個消息,感慨萬千。他今年才33歲。其實走到今天這一步,也是遲早的事。去年檢查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是腸癌晚期了,手術也做了,花盡了所有的積蓄,還欠了很多債,但還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