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上,有一個時代,軍閥林立,政局混亂,戰爭不斷,國運衰敗,但這是一個教育空前繁榮的時代。這個時代就是民國。民國大師輩出,群星璀璨,在中國歷史上都極具影響力。
這個時代誕生了無數個史上第一,今天我們來聊聊誰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偉大的語言家。
王力(1900.8.10—1986.5.3),王力被認為是中國現代語言學的奠基人之一,他有諸多頭銜,中國的語言學家、教育家、也是著名的翻譯家、散文家和大詩人。王力曾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嶺南大學任教,他有40多種語言方面的著作,200多篇論文,涉及到語言的各個領域,許多都是具有開創性的。
王力、梁實秋、錢鍾書被現代史學家推崇為抗戰時期三大學者散文家。建國後他參加漢字簡化工作,制訂了漢語拼音方案、普通話推廣、漢語規範化研究工作,取得多豐碩成果。被認為中國百年最卓越的語言學家。
趙元任(1892.11.3—1982.2.24),對於語言方面來說,趙元任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趙元任被稱為是「中國語言之父」,他是王力、朱德熙、呂叔湘等語言學家的老師。
趙元任精通33種中國方言,他還精通德語、英語、法語、拉丁語、日語、西班牙、俄語等八種語言,他到世界任何地方,都被稱為老鄉。他先後任教世界最一流的大學,哈佛大學、美國康乃爾大學、耶魯大學、密西根大學、清華大學等等。他在美國康乃爾大學期金還創辦了「科學社」,享譽世界的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還親筆給他寫的賀信。
趙元任與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並稱為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趙元任在語言貢獻方面是創造了「字調」,區分字調語調,提出了漢語語調構造雛形。在音樂創作方面,開創了中國人獨立作詞作曲使中國現代音樂發展進入新階段,是中國近現代史上音樂的先驅者。
王國維(1877.12.3-1927.6.2),是中國近代史上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他是學術界一顆璀璨的鑽石,他的學術範圍極其廣泛,在教育、文學、史學、戲曲、考古學、古文學、金石學、儒學、理學、邏輯學、甲骨學、敦煌學等等多方面均有創新和很深的造詣,他為中華民族文化留下了廣博深學的學術遺產。生平著述62種,批校的古籍逾200種。王國維是最早運作西方哲學、美學觀點和方法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開風氣者。他在甲骨學、簡牘學、敦煌學均有新的探索和重大發現,被公認為是這些國際性新學術的開拓者、奠基者。
陳寅恪(1890.7.3~1969.10.7),他是集語言學家,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和詩人於一體的百年難見的人物。陳寅恪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被列為清華大學史上四大哲人,此外陳寅恪、呂思勉、陳垣、錢穆等四人被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陳寅恪先後任教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長沙臨時大學、西南聯大、香港大學、廣西大學、燕京大學、嶺南大學、中山大學。
陳寅恪在語言上天賦異稟,他究竟會多少種語言一直是一個謎,據說他30歲的時候就掌握了33種語言。他13歲時候掌握了日語,後來又去德國學習了德語,到法國巴黎學習了法語,28歲來到美國哈佛研究了梵文和巴利文,在此期間又輕鬆搞定了印度語、希臘文、閃米特語。後來又順帶學會了藏文、蒙文、西夏文、突厥文。此外還懂滿文、突厥回鶻文、吐火羅文、朝鮮文、佉盧文、馬扎兒文、波斯文、希伯來文、土耳其文等等。同時,他國學功底非常深厚,經、史、子、集樣樣精通。陳寅恪就是這樣的一個語言天才,奇蹟一般的存在。
辜鴻銘(1857.7.18-1928.4.30),辜鴻銘是我國近代史上著名的翻譯家,他學貫東西,號稱「清末怪傑」,他翻譯了《論語》、《中庸》和《大學》,向西方傳遞了東方文化。他被譽為東方華學的中國第一人。他先後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臘文、後來又學會了義大利文、日文、俄文,一共掌握了9種語言。
季羨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國際著名的東方學大師。他還是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社會活動家和教育家。季羨林掌握了英語、法語、德語、俄語、阿拉伯語、梵文、巴利語、吐火羅文等八種外語。
錢鍾書(1910年-1998年),錢鍾書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作家。錢鍾書是世紀文豪,一本《圍城》享譽世界,同時他也是一位語言天才。他精通英語、法語、義大利語、德語、拉丁語、西班牙語等六種外語。
徐梵澄(1909-2000),精神哲學家、翻譯家。他同時也是印度學家、詩人、書畫家,評論家。被譽為當代的「玄奘」。他翻譯了巨量的文學巨著,能用英語、法語、德語、梵語、日語、拉丁語、古希臘語、印地等語言進行研究,他在多個領域都涉獵頗深(哲學、宗教、文藝)。
王力、王國維、趙元任、陳寅恪到底誰是近代史上最偉大的語言家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從單純掌握外語能力看趙元任和陳寅恪當之無愧排名前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