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什麼天才,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達文西,這位大師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創造出了藝術、科技、醫學等多領域的奇蹟,成為很多人心中的欽佩對象。
殊不知,在中國,也有一個熠熠生輝卻鮮為人知的曠世奇才。
他有著極高的語言天賦,精通英語、日語、德語、法語、古希臘語、拉丁語以及俄語等多國語言,並且掌握了多達33種方言。
不僅如此,他還是一名全能型的教學者,他教過的學科多達8門,涉及的領域有物理學、數學、哲學、語言學、音樂史等,跨度極大。
他就任的高校也都是世界上鼎鼎有名的大學,比如清華大學、美國康奈爾大學、哈佛大學、夏威夷大學、耶魯大學等世界頂級學校。
更令人驚嘆的是,他對於音樂和哲學也有著很深的造詣,編寫出19本著作以及6本歌集,譜寫了很多首口耳相傳的美妙歌曲。
他就是我國蜚聲中外的語言大師,被稱為我國「現代語言學之父」的趙元任。
一個在一生中有限的時間內,把各領域的事情做到極致並獲得成就的人。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趙元任先生堪稱「開掛」的精彩人生。
青年時期的趙元任
20世紀50年代,法國巴黎,一位文質彬彬的紳士出現在了二戰後破敗的巴黎車站。
他剛下火車,一名行李員前來幫他提行李,紳士禮貌地用一口純正的巴黎土語向行李員表示感謝並閒聊了幾句。
行李員忙著手中的事情,連頭也沒抬,只當他是土生土長的巴黎人,便感嘆道:「你回來了啊,現在可不如從前了,巴黎窮了。」
誰知那名紳士竟答道:「我是中國人,剛來巴黎。」
行李員一抬頭,只見是一張亞洲面孔,當場便愣住,沒想到一個中國人竟然會說流利的法語,還是巴黎土語,剛才聽口音,還誤以為他是土生土長的巴黎人呢。
不久後,這名紳士又到德國柏林開會,在住所外與隔壁的一名當地老人聊二戰的事兒。
那老人聽著這位亞洲小夥操著一口正宗的柏林德語,還以為他是在柏林長大的華裔,拍著他的肩膀說:「上帝保佑,你躲過了這場災難,平平安安地回來了。」那名紳士聽完,莞爾一笑,告訴老人,自己只是剛到柏林的旅人罷了。
這個既被當成巴黎人又被當成德國人的中國男人,就是趙元任。
我們都知道法語難,名詞還要分陰性陽性,比起法語,德語可以說難上加難,名字裡還多了個中性。
單單是「你」這個詞,就有7種說法!
不但如此,「我」、「你」、「他」、「我們」後面跟的動詞變化還都不一樣,除此之外,說句子的時候還要考慮句子分三種語序,序動詞在第二位的正語,動詞在第一位的反語序,動詞在句末的尾語序,等等。
就這麼說吧,在用德語講一番長篇大論之前,不熟練這門語言的外國人要考慮七種語法。
德語雖然是世界上最嚴謹的語言,但卻有很多口音,就像我們有南方話北方話一樣,最接近標準德語的是漢諾瓦德語,而趙元任講的是柏林口音的德語,是偏德國北方話的,但是他卻沒在柏林常住過,可見其語言天賦之高,令人難以想像。
但這對趙元任來說並不算什麼,因為他還會說英語、日語、古希臘語、拉丁語以及俄語等多國語言,這些語言跨越了多個語系,不論是從語言的邏輯來講還是從語言的發音來講,它們之間的差距可以說隔得不止十萬八千裡。
單單是這一點就能看出來,一位世界頂級大師所擁有的語言天賦和思維能力趙元任已經具備了。
這還沒完,毫不誇張地說,趙元任就是一個行走的語言機器,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只要他呆過的地方,他都能講出一口流利的當地話。
比如,他還會說33種中國方言!
而這一切都源自於他出生後就具備的語言天賦。
1 天才誕生:語言天賦初顯
1892年11月3日,天津紫竹林租界,一個嬰兒的哭聲響徹了整個房間。
嬰兒剛一出生,旁邊就有人趕忙湊上前來,看了一眼嬰兒,然後說:「哎呀,敢情還是個小子吶!」
原來算命的曾說過這孩子是個女孩,沒想到沒算準,家人的期待落了空。
但誰都沒料到,這個小男孩是被命運之神眷顧的孩子,極高的語言天賦和卓越出群的高智商讓他成為了今後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天才人物,他就是趙元任。
趙元任原籍是江蘇武進,也就是今天的常州人,他是著名詩人趙翼的後代。從趙翼那輩開始,趙家世代入仕,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書香門第、官宦世家。
趙元任的祖父就是同治年間的舉人,曾任內閣候補中書,後來又被調往不同的地方擔任知州一職,他的父親也曾中過舉人,而他的母親極其擅長崑曲和詩詞。
這樣的家庭背景使得趙元任從小便有著優渥的生活環境和良好的學習氛圍,耳濡目染之下,趙元任非同尋常的語言天賦也隨之顯現。
趙元任出生後,由於祖父經常換工作,所以一家人總是跟著祖父天南地北地跑,一會兒住天津、北京、保定,一會兒又回去了磁州、祁州、冀州和常州。
打小兒家裡人就覺得趙元任這孩子和其他的小孩兒不一樣,這點不一樣還要從一個小事兒說起。
有一次趙家來了一個江蘇常熟的親戚,親戚家也有一個小孩,孩子們之間自然是十分融洽,趙元任和親戚家的小孩沒幾天就混熟了。
沒過幾天,趙元任在家中說起了流利的常熟話,家裡人吃驚地問他:「你在哪兒學的常熟話?」
趙元任說因為和親戚家的小孩一起玩兒,聽著聽著就學會了。
家人感到很吃驚,有的人半輩子都不見得能會學的方言,趙元任幾天就學會了。
後來,趙元任因為家中變故,在蘇州的親戚家中寄住,在那裡又學會了上海話和蘇州話,順道又學會了南京話,而且說得十分地道。
因此,在趙元任15歲去南京求學時,和南京當地的同學一起吃飯,席間能和大家一起用南京話交流。
有一個同學絲毫沒有意識到趙元任並非本地人,便問道:「這位同學,請問你是南京哪裡人?」。
趙元任回道:「我不是南京人,我是在天津長大的,祖籍是常州。」
這番回答讓在場的同學們都震驚不已,因為趙元任講南京話講得太嫻熟了,這些土生土長的南京人壓根兒沒有聽出趙元任並非本地人。
趙元任會說的方言可不止這些,連方言界公認的最難學的福州話他都能學會。
趙元任很早就聽聞福州話難學,在南京讀書的時候,恰巧他有個福州室友。
便問人家:「你能不能教我講福州話?」
那舍友先嘗試著講了幾句福州話,讓趙元任跟著說,沒想到,趙元任一學一個準,沒多久就學的有模有樣了,令舍友驚嘆不已。
為什麼要如此驚訝?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想要學會福州話難於上青天,有人在那呆了20多年都沒學好。
普通話大家都知道,有四個聲調,但福州話就足足有七個!
因為福州話是古代閩越族語言和古代南遷的北方漢族語言融合,清代又作為五口通商對外開放,融入許多舶來辭,發音中包含了很多上古音和中古音。雖然這些發音經過了幾百年的變化,但由於它的變化十分緩慢,所以它的一些發音方式和現代的漢語系發音迥異,一般人很難用現代話的發音思維和邏輯去學習福州話。
除非是當地人,否則學會福州話的難度太大了,但趙元任卻輕而易舉地做到了。
15歲時,他就學會了6門南北不同的方言。
如果說天生的腦構造不同會導致人們在學習語言時有差異,那麼趙元任又在其他領域顯露出了其天才之處,只能說是因為高智商了。
2 鋒芒畢露:智慧光芒萬丈
1910年,清廷遊美學務處在北京舉行入美進修考試,招考70名學生,18歲的趙元任以均分73.4的成績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獲得了去美國留學的機會。
按照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趙元任這麼具有語言天賦,應該是個文科生才對,非也。
年輕時候的趙元任只是將學習不同的語言當成是一件好玩兒的事情而已,並未將其看作自己一生的事業。
因此,在趙元任在大學剛入學時,他學習的專業和文科一點都不搭邊兒。
那時的他對天文、機械、數學、物理都滿懷好奇。
在康奈爾大學選擇專業的時候,趙元任選擇了主修數學,選修物理,成為了一名理科生。
他的成績好到了什麼程度呢?數學曾經獲得了兩個100分和一個98分的好成績,這個成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代表著康奈爾大學平均成績的最高水準。
在此基礎上,他把興趣愛好也做到了極致。
從剛進大學起,他就對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至於在畢業的時候,數學系出身的他竟然能夠有機會申請到哲學系研究生的獎學金。
就這樣,趙元任改專業去學了哲學,這也為日後他和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的相識打下了基礎。
在這期間,他還學習了多國外語,與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交流,包括在斯克蘭頓城的國際學校學習世界語,為他開啟了探索世界語言的大門。
1915年,23歲的趙元任選擇在哈佛大學主修哲學,選修音樂,26歲時,他竟然拿下了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在別人考研都需要投入無數心血,尤其是面對令人望而不可及、高深莫測的哲學專業頭疼時,他竟然快速念完碩士並拿下了博士學位。
這一系列操作下來用了還不到三年!真是令人驚嘆和佩服。
學完哲學還不夠,趙元任在學習哲學的同時還沒忘記他曾經輔修過的物理學,從了解到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