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第一語言天才,會說30種方言10多種外語,如今誰能超越?

2020-11-28 草根歷史

不知道大家是否相信世界上真有天才?其實,天才就在那裡,微笑不語。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天才姓趙,名元任。

這位趙先生家世清貴,他祖籍江蘇常州,是清代詩人趙翼的後代。一八九二年出生在天津,且他的家境還很不錯,算得上是書香世家,另外家裡還有人在做官,所以日子過得很愜意。

趙元任在幼年就表現出了不一樣的天賦,他聽到不同的言語就開始學習。十幾歲的時候就能和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同時用數種語言交談,絲毫不亂。

後來趙元任先去江南高等學府上學,又在南京讀了三年預科,最後輕鬆通過清華公費留學的考試,而且是第二名,要知道後來很有名的胡適先生也不過是第五十幾名,這樣的人不想佩服都不成。

當時的趙元任青春年少,思想活躍,他的理想總在變化之中,每天太陽升起,他的理想就可能已經變成了另外一個模樣。不過,天才有任性的權利。到了美國,他主修的是數學,但在繁多的學科裡,居然還選修了物理,哲學,語言學等等。

而且除了數學霸佔著學校最好成績的位置不下來,其他選修的課程也是成績優秀。後來準備考研的時候,他居然選擇哲學研究生的課程,並在1918年獲得哈佛博士學位。

此時的趙元任除了會說三十多種方言外,竟然又學會了英法日德等十幾個國家的語言,而且就象母語一樣熟練,可謂是響噹噹的語言天才。

因為有了極佳的語言天分,趙元任不管走到哪裡,都會被認為是「老鄉」。

1920年,著名哲學家羅素來到中國講學,趙元任有幸成為羅素的翻譯;眾所周知,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地區的方言都不盡相同。而會幾十種方言的趙元任則根據需要,用不同的方言進行翻譯,這讓羅素對他刮目相看。

二戰結束後,趙元任因工作原因來到巴黎開會;到了車站,他和看管行李的工作人員用巴黎當地的「土話」交流;這讓工作人員以為他是巴黎本地人,還津津樂道跟他述說戰後巴黎的狀況。

此後的趙元任長期在美國工作和生活,一生致力於研究語言學,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本想邀請趙元任回國任教,許以出任中央大學的校長,但遭到了婉拒。

1982年4月,語言天才趙元任在美國病逝,享年90歲。

中國近代第一語言天才,會說30種方言10多種外語,如今誰能超越?

民國「最會說話」的人,會說30種方言,10多種外語,堪稱語言天才

相關焦點

  • 精通10多門外語,33種方言,語言大師趙元任:學語言,精髓在3字
    同時,他也是天才作曲家,卓越的翻譯家,歷任夏威夷大學、耶魯、哈佛、加州大學等大學教授。一生通曉十多種外國語言和30多種中國地方方言,是馳名國際的結構派語言學家,被公認為中國現代語言的奠基者,著有《現代英語的研究》等著作。對於學習語言的感覺,趙元任跟他女兒說"好玩兒"。
  • 中國的曠世奇才:會說33種方言,精通7門外語
    這還沒完,毫不誇張地說,趙元任就是一個行走的語言機器,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只要他呆過的地方,他都能講出一口流利的當地話。比如,他還會說33種中國方言!而這一切都源自於他出生後就具備的語言天賦。但誰都沒料到,這個小男孩是被命運之神眷顧的孩子,極高的語言天賦和卓越出群的高智商讓他成為了今後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天才人物,他就是趙元任。趙元任原籍是江蘇武進,也就是今天的常州人,他是著名詩人趙翼的後代。從趙翼那輩開始,趙家世代入仕,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書香門第、官宦世家。
  • 中國史上誰是掌握外語最多的人?錢鍾書6種,趙元任8種,他33種!
    王力(1900.8.10—1986.5.3),王力被認為是中國現代語言學的奠基人之一,他有諸多頭銜,中國的語言學家、教育家、也是著名的翻譯家、散文家和大詩人。王力曾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嶺南大學任教,他有40多種語言方面的著作,200多篇論文,涉及到語言的各個領域,許多都是具有開創性的。
  • AI賦能新版搜狗輸入法:語音識別9種語言,多種外語鍵盤一鍵切換
    AI賦能新版搜狗輸入法:語音識別支持9種語言,多種外語鍵盤一鍵切換近日,搜狗輸入法更新至10.8版本。據悉,新版本主要針對語音輸入和多語言輸入兩大功能進行了創新升級。新功能上線後,用戶語音輸入"陳姐"時,系統會同時向用戶提供程姐、成姐、晨姐等發音相近的替換詞,方便用戶快捷替換。而新上線的AI語音翻譯功能則支持中文與英、日、韓、法、西、俄、德等語種語音實時翻譯,這讓用戶即使不懂外語也可以與國際友人進行順暢交流。
  • 要不要讓孩子學習外語或者是方言?科學研究:語言影響思維模式
    「人家袁隆平都還能用英語致辭呢,多學點總是有用的」「還不如學點奧數或者是畫畫之類的來的實在,以後不指望孩子能出國,在當地離得近也好,方言學好了家門前生活也方便」上個星期參加了一個寶媽寶爸的讀書會,大家都在討論要不要讓 寶寶學習外語或者是方言,一方認為學了以後總會用的到的,一方認為完全沒有必要。其實關於這個問題在就已經有人給出來答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當年高考,他用五種語言答題
    鄧應烈掌握了20多種語言,最少能流利地使用12國語言,著書立說成果豐富。從珠海廣電局退休後,他主動聯繫教育屆人士,希望能把學習外語的秘訣分享給廣大學子,為語言教學做點事情。當年高考,他用五種語言答題1977年文革後恢復高考,鄧應烈用五種語言(英、俄、日、韓、越南語)回答考卷,以優異的成績從武漢十二中學考入武漢大學。
  • 語言趣談:掌握多國語言的幾位中國人,有一位是「世界老鄉」!
    最近有個柬埔寨的小男孩在網絡上火了,他在給遊客兜售東西,會講漢語、英語、法語、日語、泰語、馬來亞、菲律賓語等多國語言,甚至還會粵語,非常令人震驚,想想很多人想學一門外語都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要掌握這麼多國語言真是比登天還難啊!
  • Jennie和Wendy都會4種語言,劉憲華會6種?他們卻是語言全才!
    大家印象中,K-pop裡面誰會的語言最多呢? 偶像裡面也有很多多才多藝的人,他們不僅能歌善舞,而且還能創作歌曲,這些如今已經都成為了他們的基本技能了,而要說其他的輔助技能,那麼語言能力就是一個加分項了。
  • 【溫州·潮奔】瑞安方言館,浙江最早的外語專科學校
    其「局」不大,又地處偏遠、交通閉塞;既沒工業基礎,也沒有什麼優勢自然資源,能說出來的,都是不利條件,但溫州人卻成了中國改革開放的一朵奇葩。從當年街頭經典廣告「江南皮革廠」,到走遍全國的「溫州炒房團」,到全世界的小商品,再到經濟學上著名的「溫州模式」……全世界人幾乎都有一種印象:「溫州人太會做生意了!」然而我們真的讀懂了溫州嗎?
  • 單霽翔:故宮講解器有40種語言,還有粵語、閩南語等方言
    其間,單霽翔說,故宮的自動講解器堪稱世界上語言最多的講解器,共有40種語言,有各種外語及粵語、閩南語等方言。 講解 方言
  • 33種外語、4種方言、拍照也能翻譯:科大訊飛發布翻譯「新科技」
    新華社北京4月21日電(記者陳芳、胡喆)支持中文與33種語言互譯,粵語、四川話、東北話、河南話也能翻譯,還能拍照翻譯……20日下午,科大訊飛在京正式發布了訊飛翻譯「新科技」,能夠全球上網的訊飛翻譯機2.0。
  • 世界上,第一個翻譯兩國之間語言的人是誰?怎麼翻譯的?
    至少在公元2000年前就有了,他們之所以能翻譯,是因為他們「自然而然就會了」。如今,中國人很常把英語或像英語這樣的歐洲語言作為「外語」的代表。其結果之一是,語言接觸被理解為「遙遠的」的相遇,也就是說,兩種幾乎沒有共同點的語言相遇,然後指向某個事物,努力學習彼此的說法,這是蘋果,那是桌子,然後過渡到複雜意義的交流。
  • 中國首個翻譯英語的人是誰?他是如何聽懂的?網友:就是語言天才
    導語:中國首個翻譯英語的人是誰?他是如何聽懂的?網友:需要語言天賦眾所周知,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語言,這是自己文化傳承重要的基礎,隨著如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國門,在國外接觸到不同國家的語言,而我們都知道,漢語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語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語種之一,但是說到哪種語言使用最廣泛的話,那莫過於英語了,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在使用,甚至很多國家都將英語作為第二種語言。
  • 網絡語言、方言與社會經濟文化發展
    10月18日晚林倫倫教授在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術報告廳做了「網絡語言與社會文化」的專題講座,引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  10月21日晚8:30——10:00南方網特邀林倫倫教授就「網絡語言、方言與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專題與網友在線交流。
  • 訊飛翻譯機新品評測:不懂外語也能順暢評測
    出國旅遊,語言問題是一大障礙,英語、法語、日語、韓語……總有一門語言是你不精通的。其實,事到如今,你大可不必擔心,因為市面上各類在線翻譯軟體、App眾多,解決旅遊時簡單的日常對話綽綽有餘。如果你是商旅人士呢?
  • 容易誤解的一句上海方言,用兩種語氣說,所表達的意思卻截然不同
    上海,國際大都市,中國的一線城市,很多人說沒有去過上海旅行,你的人生是不完美的,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和燈紅酒綠的十裡洋場讓很多外地遊客魂牽夢縈,在迷戀上海風景的同時,那軟軟糯糯的上海方言更讓外地遊客所津津樂道,很多人說,上海話聽著很舒服,但是卻聽不懂上海人在說啥,有的時候甚至一句簡單的上海話,用兩種不同的語氣說
  • 方言、普通話、英語,孩子究竟要學哪一個?
    首先,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會說幾種語言?包括外語和各地方言。奶奶說蘇北方言,外公外婆都是蘇南人,說蘇南的方言;而爸爸媽媽因為工作原因,長期說普通話,彼此之間都能交流。小夢就是在這樣一種語言環境中長大的。她認為就是因為所處的語言環境太複雜了,容易造成語言學習上的混亂,不知道該聽誰的,學誰的。所以她到了十八個月才開口說話。
  • 地方語言博大精深一句隴南方言話難倒眾生——為你解讀部分方言
    中國語言博大精深想了解一個城市最快捷的辦法就是學會當地的語言每一種方言的背後都是一個地方千百年文化>常用語么媽 = 小叔母阿婆 = 祖母先後 = 妯娌端公 = 巫師斑斑兒 = 斑鳩多羅 = 頭種穀= 丈夫痲明子 = 凌晨夜來 = 昨天sei= 誰老蓋 = 前面眼小=愛佔便宜撩皮=上面爾了=
  • 汪涵掏500萬保護方言:孩子不能只會說普通話和英語
    【導讀】汪涵的語言天賦極高,我們可以明確感受到他精通上海話、粵語、湖北話、四川話等多種方言。有人統計過,汪涵在節目裡秀過不下20種方言。這種用方言「套近乎」的主持風格,讓汪涵成為無數人的「老鄉」。
  • 全職老爸打造「語言天才」 13歲兒子熟練掌握3門外語[圖]
    在南昌,有一位全職老爸,在他的專心培養下,年僅13歲的兒子已經熟練掌握3門外語,在全國性語言類比賽中屢獲大獎。胡哲坤和爸爸  甩手掌柜突然變全職老爸  11日下午,記者聯繫上家住紅谷灘的胡先生。今年46歲的胡先生擁有一輛小型保姆車,屬於有錢有閒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