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的浪漫淵源」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鵲橋

2020-09-09 四川省宇航研究會

古時鵲橋

多愁善感的古人,每當遇到「金風玉露」的時節(秋風白露,即牛郎織女相逢的時節氣候),總會在內心翻江倒海出一番牛郎與織女,想而不得見而不久的場面來。或許是這個故事太過於悲情,不忍之情使然下,為了讓牛郎和織女能夠相會,相傳在每年農曆七月七日,即七夕,會有飛鵲在銀河上架起橋梁,讓牛郎和織女得以相見,稱作鵲橋。

古時的鵲橋,連接起的是真摯不渝的愛情,連接起的是從古至今的浪漫情懷,它不存在於現實,卻活在人們心裡。

今之鵲橋

2018年5月21日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如今真的有一座鵲橋,就架在地球與「廣寒宮」(月球)之間,它就是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

2018年5月21日5時28分,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次任務是將嫦娥四號的中繼衛星「鵲橋」發射升空。


我們知道嫦娥四號探測器於2018年12月8日發射升空,那作為它的中繼衛星為什麼要先於它發射呢?

由於地球和月球之間存在著「潮汐鎖定」,發生在重力梯度使天體永遠以同一面對著另一個天體,月球的自轉和公轉周期都大約是4個星期,因此無論何時從地球觀察月球,都只能看到永遠固定的那一面半球。

這種神秘感正像《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中描寫銀河時的詩句「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種距離好似並不遠,但是卻一直沒有辦法跨越的好奇與求知慾一直在吸引著人們想要去月球的背面一探究竟,畢竟數百萬年來,人類都只能看到月球的「正臉」,卻絲毫看不到月球背面。

此次嫦娥四號探測器要想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並向地球傳回信號,如果沒有中繼衛星的幫助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不管是嫦娥四號著陸時與地面測控中心的通信、遙控,還是地面接收嫦娥四號傳輸回來的數據信號,都不可能穿透整個月球。

既然如此,那中繼衛星應該放到什麼地方,什麼軌道上才合適呢?


200多年前,瑞士科學家歐拉和法國科學家拉格朗日用高超的智慧,計算出拉格朗日L1-L5點。部署在這5個點的小衛星或小天體相對兩個大天體基本保持靜止,這也是航天人一直追求的地月引力平衡點。

這一次,中國航天人為「嫦娥奔月」架起的「鵲橋」,選擇的地點是地月拉格朗日L2點。

之所以選擇地月拉格朗日L2點,主要是出於三點考慮:

——這個點是地球與月球做頂點的相連接的延長線上。在這裡,「鵲橋」能夠做到同時進行地月之間的信息和數據交換;

——光照充足,且被地球或月球遮擋的時間較少;

——受到地球和月球的重力影響較小,能夠節省燃料。

今天「鵲橋」怎麼樣了?

自2018年5月21日5時28分發射後,經歷了24天的跋涉,「鵲橋」於2018年6月14日11:06成功進入預定的Halo軌道。

2018年「鵲橋」拍攝的地月合影

中繼星總設計師張立華談到「鵲橋」時說:「嫦娥四號探測器中繼星「鵲橋」在軌運行良好,當前需定期進行在軌維護,每次維護需要消耗80克燃料,現在衛星還剩近50千克燃料,預計還有10年壽命。」

今天,當我們在地球上想起傳說中那座為牛郎與織女所架起的鵲橋時,也不能忘記在遙遠的太空之中為我們架起探月之旅橋梁的中繼星——「鵲橋」。


相關焦點

  • 七夕情人節的浪漫詩句,句句唯美深情
    七夕節快到了,我給大家介紹幾首關於七夕情人節的浪漫詩句,句句唯美深情。1《七巧》唐代:林傑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譯文:七夕晚上,望著碧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
  •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七夕坐看牛郎織女星
    鵲橋仙·纖雲弄巧【作者】秦觀【朝代】宋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滿江紅·夕媛餘楓蘭夜巧夕,鵲橋會,眷侶神仙。再相逢,織女牛郎,笑淚涔潸。
  • 臥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鵲 橋 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
  • 這是最獨特的「中國式浪漫」
    不止「九章」,還有很多大國重器的名字,都充滿著獨特的「中國式浪漫」。2007年,我國首顆繞月人造衛星誕生,標誌著航天事業又邁進一大步。提起「鵲橋」,大多數人會想到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為了讓牛郎和織女相會,各地喜鵲會飛過來用身體緊貼著搭成一座橋——鵲橋,牛郎和織女便在鵲橋上相會。那麼大家知道嗎?
  • 七夕的浪漫,在文人墨客的詩詞裡最深刻
    而現代的年輕人雖然有鮮花美酒,有燈紅酒綠,卻遠不如古人純粹而浪漫了。彼年的七夕節,那些多情的詩人墨客正在揮筆作詩,寫下那些千古流傳的愛情佳話。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杜牧寫詩,迂迴曲折,取境頗美。他很少直抒胸臆,而多藉助景或事來寓情。白色的燭光閃爍,秋夜微涼,屏風的圖案顯得暗淡。一個宮女輕輕地揮動著團扇,扑打飛到面前的螢火蟲。月光就像水一樣潑灑在皇宮內的臺階上,夜深了,寒氣襲人。但是宮女並沒有回到宿舍去,她在看著天上鵲橋相會的牛郎織女。周圍流螢飛動,可見周圍環境是多麼荒涼冷落與孤獨。
  • #中國航天太會起名字了#
    我國的航天系列都在用自己的名字詮釋「中國式浪漫」。 前天,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有網友感慨#中國航天太會起名了#!不止中國航天,這些大國重器的名字,都充滿詩意,這些集結了傳統智慧與未知探索的「浪漫」,都有很深的寓意,原來這些名字,不只是名字,它還是歷史、是傳承、是夢想,是向上仰望。
  • 牛郎織女的神話淵源:四大民間傳說皆為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正如宋人秦觀詞《鵲橋仙》詠嘆道:「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兩廂廝守、一年一會,縱是隔河相望,情意卻也似這迢迢銀河般綿長。 純潔的愛情固然動人,可是牛郎織女的故事源自何處?
  • 從這些浪漫的名字,了解中國航天
    時至今日,中國也已牢牢佔據了世界載人航天的重要一席。   奔月的「嫦娥」、落月的「玉兔」、飛天的「神舟」,指路的「北鬥」……有網友說,細數這些名字,發現中國航天人真是浪漫極了。這些名字是怎麼起的?它們取得了哪些驕人成績?我國航天事業,將踏上哪些新徵程?
  • 「天問」、「望舒」、「鵲橋」……中國航天人的那些詩意和浪漫
    當探索寰宇的夢想,遇見最浪漫的詩意從屈原 「日月安屬?列星安陳?」的天問,再到李白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的豪情。從敦煌莫高窟傳奇神秘的飛天壁畫,再到明朝萬戶嘗試飛天的壯舉。這個仰望星空,問鼎蒼穹的瑰麗夢想如今延續到了新一代中國航天人身上。而從中國航天科研成果的命名中,我們也能感受專屬於中國航天人的浪漫和詩意。
  • 山海經星獸系列,二十八星宿中的牛郎織女傳說!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河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生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一篇,就來說說二十八星宿中有著牛郎織女傳說的牛宿和女宿。牛宿全名叫做牛金牛,包含著牛郎星(牽牛)和織女星, 代表牛郎一方的是三顆星,叫做河鼓三星,就如同傳說中牛郎和一雙兒女一樣。
  • 中國航天太會起名了!我們實現了古代的浪漫與夢想
    這一次「長五」送「嫦五」,網友們不禁再一次感慨中國航天太會起名了!這些集結了傳統智慧與未知探索的「浪漫」,你讀懂了嗎?  嫦娥——中國探月工程  送「嫦娥」奔月。  從古至今,「嫦娥奔月」的故事在我國廣為流傳,浩瀚星空,皎潔明月,人類從未停止對月球的渴望與探索。
  • 七夕前夕,洛陽「清華劍客」收到北大才女的《鵲橋仙》情書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雪娜 通訊員 朱甜媛「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臨近七夕,北大才女馮崢化情為墨為在洛陽工作的老公——清華才子吳哲明寫下這封情書。馮崢用這首經典詩詞《鵲橋仙》,講述了她和吳哲明從「孔雀東南飛」到「龍鳳中原舞」,夫唱婦隨的愛情故事。2015年,吳哲明和馮崢博士畢業後一起到廈門去工作,吳哲明在中船重工廈門研究院任高級項目經理,馮崢在廈門大學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