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織女的神話淵源:四大民間傳說皆為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2021-01-09 騰訊網

今夜的你,將和誰一起遙望這璀璨星河呢?

中國四大民間傳說分別是《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哭長城》《白蛇傳》,皆為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反映了人們對真摯情感的認可。而牛郎織女的故事位居其首且最具魅力,硬生生從口耳相傳的民間傳說,演變成為「七夕」這樣一個傳統節日。

牛郎織女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是仙顏永駐的九天仙女,還是地位卑微的牛郎,都對純潔的愛情無比嚮往與期待,縱使地位懸殊、神仙阻擾,也無法斬斷這繾綣情思。正如宋人秦觀詞《鵲橋仙》詠嘆道:「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兩廂廝守、一年一會,縱是隔河相望,情意卻也似這迢迢銀河般綿長

純潔的愛情固然動人,可是牛郎織女的故事源自何處?歷史上有這樣的真人真事嗎?

「牛郎」「織女」本是從星宿名「牽牛星」和「織女星」衍化而來。《詩經·小雅·大東》云:「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其中便提到了「織女」「牽牛」兩個星官的名稱。正如唐人杜牧的《秋夕》詩中寫道:「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夏夜寂寥之時,古人夜枕涼風,遙望星河,根據這些星象的形狀,聯繫自己日常生活所見之物,再為它們插上想像的翅膀,便賦予了這些星象不同的名稱,最古老的星座便由此而生。

正如《尚書·堯典》所載:「曆象日月,敬授民時。」說的便是「以曆象而得民時」。其中的「曆象」就是觀測天體的運行,可見古人行事的指南便是由觀測日月星辰的運作所得。觀日月星辰之變化,知四時之變化,曉四季之更替,最早的天文學由此而生。

中國傳統天文學將全天劃分為三垣二十八宿,三垣為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二十八宿又按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分為四組,分別是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和北方玄武。其中北方玄武包括鬥、牛、女、虛、危、室、壁七宿,共65個星官,我們今天要說的「牽牛星」「織女星」便在北方玄武這一方位中。

二十八宿圖

需要注意的是北方玄武所轄的「牛」「女」二星宿,與「牽牛星」「織女星」不同,「織女星」「牽牛星」其實都屬於「牛宿」所轄範疇,在現代天文學分別被稱為「天鷹座」「天琴座」。

牛宿、女宿星官示意圖

「牛宿」是北方玄武第二宿,有11個星官:牛、天田、九坎、河鼓、織女、左旗、右旗、天桴、羅堰、漸臺、輦道,主體星官的牛宿有6顆星。女宿是北方玄武第三宿,有8個星官:女、十二國、離珠、敗瓜、瓠瓜、天津、奚仲、扶筐,主體星官女宿有4顆星。其中「牛宿」所轄「織女」星官當為「織女星」無疑,正如戰國時的《石氏星經》所言:「織女三星, 在天市東端, 天女主瓜果絲帛。」

牽牛星和織女星

「牽牛星」有兩個所指,其一是「牛宿」主體星官,其二是「河鼓」星官。《史記·天官書》記載:「牽牛為犧牲,其北河鼓。」此處所說的「為犧牲」的「牽牛星」指的牛宿星官示意圖(上圖)中的「牛宿」星官的主體星官。《爾雅·釋天》又載:「北極謂之北辰, 何鼓謂之牽牛。」此處的「牽牛星」指的又是「牛宿」星官中的「河鼓」星官。

實際上,真正與「織女星」隔著銀河相望的是「河鼓」星官。

由上圖可見,「河鼓」星官由河鼓一、牛郎星(河鼓二)、河谷三構成,三顆星排列成一條直線,中間的一顆最為明亮,正如牛郎左右各擔一兒一女,因此「河鼓」星官也被稱為「扁擔星」。

「河鼓」三星即為「牽牛星」還可以從漢代的考古資料中找尋到許多例證。比如南陽白灘出土的漢畫像石上便有一幅牛郎織女圖。

牛郎織女圖拓本 (東漢 河南南陽出土)

畫像的中心為一昂首猛虎,其尾巴後有一高髻男子,右手揚鞭、左手牽牛,其上有三顆星排成一條直線,毫無疑問當是「河鼓」三星。

牛郎織女壁畫摹本(新莽 河南洛陽出土)

又如河南洛陽尹屯新莽壁畫墓中的墓室壁畫中所顯示的,畫面左邊一女子頭頂三星,正如「織女」星宮的形象。與之對應,右邊以男子牽引一牛,牛的背部上方有著三顆星,應當是「河鼓」三星(牽牛星)無疑。

至此,關於何為「牽牛星」「織女星」已經釐清了大概,但是七夕相會如若無橋何以渡過這迢迢星河?

雕漆牛郎織女紋盤(清 南京博物院藏)

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中有這樣一段記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相傳七日鵲首無故皆髡,因為梁以渡織女故也。」南朝陸瑜《七夕》詩亦云:「河漢言清淺,相望恨煙宵。雲生劍氣沒,槎還客宿遙。月上仍為鏡,星連可作橋。唯當有今夕,一夜不迢迢。」

由上可知,牛郎織女相會則必須要通過由星星相連而成的「星橋(鵲橋)」了,而這座「星橋」便是前文所說「女宿」所轄的「天津星官」了。由「天津」此名也可得知,「津」者,古語中即為「渡口」的意思,比如由鎮江渡過長江,通往揚州的西津渡,即為此意。

天津星官

天津星官由九顆星組成,其中天津四最為明亮,橫跨銀河兩邊,正如連通迢迢星河兩岸的一座天橋。恰如《晉書·天文志》所載:「天津九星,橫河中,一曰天漢,一曰天江,主四瀆津梁,所以度神通四方也。一星不備,津關道不通。」正是有了這天津九星所連之「星橋」,牛郎織女才能在七夕順利相會。

說到天津星官,則不得不言及「夏季大三角」,這也是我們在夏天的夜晚,向著東南方找尋「牛郎星」「織女星」最鮮明的特徵

夏季大三角

仲夏的夜空,當你抬頭仰望星河,你會發現有三顆比較明亮的星星組成了一個「鐵三角」。它們便是天津星官最為閃耀的「天津四」、銀河左邊的河谷星官最為閃耀的「河鼓二」,以及織女星官最為閃耀的「織女一」。

夏季大三角(動脈影 攝)

由上可見,「牛郎織女」的故事其實是古人夜觀星象,並且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加工描繪出的一個理想的愛情故事,體現了古人對愛情的獨特感悟與深邃理解,它反映了古人追求真摯愛情、反抗人生苦難,力圖駕馭自我人生、抗擊命運不公的積極態度。

愛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需求,純潔如水晶般的愛情不應為其他力量所左右。今夕何夕,今夕七夕。願愛你不再是孤單心事,而是兩個人之間的琴瑟和鳴

讀完文章的你能否找出牽牛星、織女星呢?

今夜的你,將和誰一起遙望這璀璨星河呢?

參考文獻:

王煜:《漢代牽牛、織女圖像研究》,《考古》2016年第5期;

趙逵夫:《論牛女傳說在古代詩歌中的反映》,《文史哲》2018年第4期;

鄭先興:《漢畫牛郎織女神話的原型分析》,《古代文明》2007年第4期;

趙穎:《牛郎織女神話傳說的流變及其現實意義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相關焦點

  • 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牛郎織女
    丨本文章由角落裡的玫瑰花原創獨家發布,歡迎眾多讀者前來領略~~要說起來中國民間四大愛情傳說的話是指在中國民間以口頭,文稿等形式,流傳的最為廣泛,影響最大的四個神話傳說。它們和其他的民間傳說故事是構成中國民間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至於廣大民眾的生活有著深刻的影響。
  • 電視劇《牛郎織女》,溫兆倫與郭羨妮假戲成真,卻沒有落得好結局
    「七夕」雖然在我國,並不是一個多麼重要的節日,但民間傳說賦予了它很多神秘色彩,所以,也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七夕節來源於我國古代的神話故事,《牛郎織女》。這是一個美麗的傳說,玉帝的小女兒,因為排行第七,所以被人們稱作「七仙女」。
  • 《詩經》中一首詩,是牛郎織女故事的最早記載,卻和愛情沒有關係
    牛郎織女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漢族民間愛情故事,也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討厭了天上的生活偷偷跑到凡間,私自嫁給河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織女抓回天空,強迫兩人分離,只能每年的七月初七在鵲橋上見一次面。這個感人的愛情故事,引起了許多文人墨客的感慨,也出現了很多非常經典的關於牛郎織女的詩作。
  • 「牛郎織女」演進史
    七夕臥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牛郎織女傳說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又被當作是中國的情人節。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搭起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
  • 「牛郎織女」的傳說是怎麼來的?
    在東漢時,牛郎織女星在人們的描述中變成了正式的夫妻(參見古詩十九首之一「迢迢牽牛星」),七夕和烏鵲搭橋的傳說也開始出現。應劭《風俗通》逸文稱:「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相傳七日鵲首無故皆髡,因為梁以渡織女也。」
  • 民間以牛郎織女為載體的傳說(七夕),原來是要表達這個意願
    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後,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後,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法相救,嫂子最後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與老牛相依為伴。
  • 毫不相干的兩顆星星,咋就變成了牛郎織女的傳說?
    牛郎織女的故事,本是星辰天文的自然神話,後來演化為古代民間傳說。這富於魅力的故事,流傳了一代又一代;兩人的愛情悲劇,也誘發著一代又一代文人的感慨與嘆息。兩顆毫不相干的星星最初的「牽牛織女」,要追溯至先秦時代。不過,在當時它們僅僅是兩顆星(星團)的名字而已。
  • 牛郎織女的故事是什麼 在我國流傳了千年
    牛郎和織女之間的愛情故事,大家都是有所耳聞,也正是因為他們兩個的愛情給七夕節增添了無數浪漫的色彩,所以我們要把這個故事記在心裡。   版本一:《荊楚歲時記》云:「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
  • 言情素材——古代愛情故事(1)
    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迴旋宛轉的動人故事,並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    紅樓夢    《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屬章回體長篇小說,成書於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
  • 牛郎織女堅貞的愛情,兩情若是久長時,有豈在朝朝暮暮
    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過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橋,讓牛郎和織女在天河上相會。王母娘娘無奈,只好允許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上會面一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有豈在朝朝暮暮。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小編接下來帶大家了解牛郎和織女的故事。
  • 陝西的5個非遺傳說!造字的倉頡長了四個眼睛!長知識哦!
    牛郎織女傳說水中國古代經典愛情故事傳說之一,衍生的節日是七夕節。先秦時,牛郎、織女二星以星辰形象構成隱喻式的聯想出現在古代典籍中,尚未構成故事情節。直至西漢,逐漸演變為神話傳說,在傳說裡,每年的農曆7月7日就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牛郎織女故事傳說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民間基礎,在世界華人文化圈及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地區,有廣泛的文化認同。牛郎織女傳說是文學創作的一個永恆的主題。2011年,國務院批准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申報的牛郎織女傳說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鳥類民間神話傳說,你偏愛哪一個
    喜鵲喜鵲與傳說中國民間將喜鵲作為吉祥的象徵。關於它有很多優美的神話傳說。傳說喜鵲能報喜。在傳說中,只有每年七月初七這一天,喜鵲才不見蹤影,都飛上天河搭橋去了,讓牛郎織女相會。 畫鵲兆喜的風俗在中國民間大為流行,品種也有多樣:如兩隻鵲兒面對面叫「喜相逢」;雙鵲中加一枚古錢叫「喜在眼前」;一隻獾和一隻鵲在樹上樹下對望叫「歡天喜地」。流傳最廣的,則是鵲登梅枝報喜圖,又叫「喜上眉梢」。
  • 世界神話中的四大愛神,月老還算好,你看印度愛神幹的這叫啥事!
    不管是不求回報的親情,厚重的友情,還是纏綿悱惻的愛情,它們都訴說著人與動物的最大區別。而這其中,愛情佔有很大的地位,它不僅能讓人甘願為異性付出,更能讓人類體會到生命的真諦。在世界神話中,人和神之所以擁有愛情,離不開一個神,那就是愛神。而愛神象徵著愛情和繁衍,向來被人們所喜愛,畢竟每個人都渴望擁有一段甜甜的愛情。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世界神話中的四位愛神。
  • 中國神話故事與民間傳說,很齊又很好玩的版本
    大家一直都想找適合孩子看的中國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我終於找到了一套非常好的這類書。
  • 兩大牛郎織女風景區,山東與河北各有一處,哪個民間傳說更可信?
    另外,還有一處關於牛郎織女的愛情景區的女主角的織女山生態風景後坐落在該縣的寨頭鄉七油溝村。02、河北靈壽織女山生態風景區,在當地神秘的傳說故事。在這裡有牛莊村,織女莊以及在兩村之間的號稱銀河的七油溝。山上有座王母觀,傳說就是王母娘娘的老家人給她修建的。「二尺半」的由來就是「王母觀離天二尺半」的老話傳下來的。該山上的織女池就是王母娘娘從上天回娘家小住幾日而給女兒織女洗澡的地方。
  • 愛心故事:嫦娥的神話故事和嫦娥五號成功落月的古典與現代的融合
    在美麗的神話故事裡,有一個牛郎織女的傳說,孕育著真愛,賦予了在情義綿綿的鵲橋,一年相遇一次的戀人傳說,更顯相逢的可貴,也誕生了名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嫦娥奔月是遠古的經典神話,我國古代愛情故事主人公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科技的嫦娥五號成功發射,使得「嫦娥奔月」與「牛郎織女」的比翼雙飛的兩對經典古代愛情傳說,翱翔於智慧星空,是呀,智慧科技延伸了中國經典古老愛情故事的翅膀,也延展了人類的美好心願和唯美遐想,也在宇宙間,見證了人類科技飛速進步的腳步。那麼,美麗的嫦娥奔月的原因何在呢!
  • 七夕織女星 | 銀河系愛情故事
    ;在古代中國,織女星的故事則是堅貞愛情的讚歌。仰望織女,在中國,大人們會為孩子講述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古老傳說;在歐美各國,孩子們也會知曉,天琴是一個悽美愛情故事的見證。 天界的判官有很多學者認為,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文獻中就已經有了織女星的記載,甚至有人認為它的古代名稱可追溯至萬餘年前。隨著地軸指向的進動和時間的推移,歷史上的北極星也在緩緩更替。
  • 春節的傳說40字50字簡短版 10個春節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
    春節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節日,春節也有很多民間傳說,那麼春節有哪些傳說故事呢?小編整理了春節相關的神話故事,感興趣的往下看吧。春節的神話故事春節的傳說50字簡短版  春節的傳說簡短版本一:在上古時期,有一種怪獸就叫做「年」,體形象狗,每到現在農曆大年三十的時候出來作亂
  • 港版《牛郎織女》面目全非 溫兆倫郭羨妮假戲真做
    東方網8月18日消息:今晚(8月18日)北京三套將上演20集連續劇《牛郎織女》的第一集。但是,香港版《牛郎織女》卻把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改得面目全非,不僅增加了牛郎的「情敵」比幹,牛郎織女也不用「七夕鵲橋相會」,而是像安徒生童話中的王子和公主那樣,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此外,劇中主演溫兆倫和郭羨妮也在拍攝該戲時假戲真做,成為戀人。
  • 了解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從這十個成語典故開始
    人類最早的故事往往是從神話傳說開始的,中國也不例外。神話故事是民間文學的一種,是遠古時代人民的集體口頭創作的。中國古代神話故事豐富多彩,集中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鬥爭精神。下面十個成語典故都與神話故事有關,代表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