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牛郎織女

2021-01-13 角落裡的玫瑰花

丨本文章由角落裡的玫瑰花原創獨家發布,歡迎眾多讀者前來領略~~

要說起來中國民間四大愛情傳說的話是指在中國民間以口頭,文稿等形式,流傳的最為廣泛,影響最大的四個神話傳說。它們和其他的民間傳說故事是構成中國民間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至於廣大民眾的生活有著深刻的影響。而這四個愛情傳說,也從側面反應了人們對真摯感情的認可。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故事。

作為民間四大傳說之一,《牛郎織女》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這個傳說早在漢代時期就已經形成了,並且出現了喜鵲搭橋的故事情節,而到了東漢末年的時候,牛郎織女的故事就已經接近完整了。它是從織女星,牽牛星的星名中繁衍過來的,而隨著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廣泛的流傳,七夕這一天也就被定義稱天河兩邊的牛郎跟織女相會的日子,在中國也就慢慢演變成了現在的七夕情人節。

相傳,牛家莊有一個孤兒叫做牛郎,跟著自己的哥哥嫂子一起生活,哥哥常年在外勞作,而嫂子為人刻薄,經常欺負牛郎,最後牛郎被迫跟哥哥嫂子分家,靠著一頭老牛過著非常清貧的生活。而這頭老牛本是天上金牛星被貶下凡間所化,有一天,老牛突然口吐人言叫牛郎去到河邊,會有七個仙女在河裡洗澡,別讓她們看到你,你去把其中一個的衣服拿過來,偷偷溜走,等到她們洗澡結束,其他仙女穿上衣服飛走之後,你去找剩下那個仙女提出要求,叫她給你當媳婦,就把衣服還給她。於是,仙女只能跟著牛郎回家了,至此,小兩口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後面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這裡小編也就不多說了。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相傳,牛郎跟織女原來都是天上的神仙,在天河的東邊居住著織女,她是天帝的女兒,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織布勞作,織出了無數的錦繡天衣,天帝可憐她自己一個人孤獨,於是便給她賜婚嫁給了住在天河西邊的牽牛郎,但是在織女出嫁之後跟牛郎如膠似漆,以至於荒廢了工作,於是在天帝的盛怒之下,傳令讓織女回到天河東邊,只允許她跟牛郎在每年的七月初七相見一次。

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是我過的傳統節日七夕節,也是古時候姑娘們最為重視的一個節日。在這一天的晚上,婦女和姑娘們都會穿針引線用來驗證自己的心靈手巧,或者是自己做一些小東西來比賽,還會擺上一些瓜果祈巧,祈求自己能夠像織女一樣的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當然了,也少不了祈禱自己能夠擁有美滿的婚姻。因此,七月初七在古時候也被稱為乞巧節,女兒節。

牛郎織女的故事,自古典中也蘊含著浪漫,更是反映了難能可貴的曲折。我們相信,在天河的兩端,牛郎和織女一直默默的守護著彼此的愛情。也一直見證者「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的精神理念,同時也激勵著我們追求美好愛情的勇氣和決心。編輯:胖小鵬/本文章為百家號作者獨家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如有發現必追究其責任,圖片來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牛郎織女的神話淵源:四大民間傳說皆為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中國四大民間傳說分別是《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哭長城》《白蛇傳》,皆為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反映了人們對真摯情感的認可。而牛郎織女的故事位居其首且最具魅力,硬生生從口耳相傳的民間傳說,演變成為「七夕」這樣一個傳統節日。
  • 民間以牛郎織女為載體的傳說(七夕),原來是要表達這個意願
    每到這天晚上,人間的喜鵲都會飛往天上,在銀河之上架起一座鵲橋,牛郎織女就靠這座鵲橋共赴佳期。相傳在七月初七的晚上,在人間是看不到一隻喜鵲的。而在黎明之前,喜鵲們必須飛走,牛郎織女也得趕在鵲橋消失之前匆匆話別,回到銀河的兩邊。所以每年入秋的第七天,我們總會看見喜鵲的頭頂突然禿去。
  • 牛郎織女堅貞的愛情,兩情若是久長時,有豈在朝朝暮暮
    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過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橋,讓牛郎和織女在天河上相會。王母娘娘無奈,只好允許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上會面一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有豈在朝朝暮暮。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小編接下來帶大家了解牛郎和織女的故事。
  • 「牛郎織女」的傳說是怎麼來的?
    上述星星的構圖想像和命名過程,體現了中國古人以農耕為主的視角特徵。  關於牛郎織女的天文星空區域對應地上地域分野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漢代文獻——《漢書·地理志》:「粵(越)地,牽牛(牛郎)、婺女(織女)之分野也,今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粵分也」。
  • 《詩經》中一首詩,是牛郎織女故事的最早記載,卻和愛情沒有關係
    牛郎織女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漢族民間愛情故事,也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討厭了天上的生活偷偷跑到凡間,私自嫁給河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織女抓回天空,強迫兩人分離,只能每年的七月初七在鵲橋上見一次面。這個感人的愛情故事,引起了許多文人墨客的感慨,也出現了很多非常經典的關於牛郎織女的詩作。
  • 毫不相干的兩顆星星,咋就變成了牛郎織女的傳說?
    牛郎織女的故事,本是星辰天文的自然神話,後來演化為古代民間傳說。這富於魅力的故事,流傳了一代又一代;兩人的愛情悲劇,也誘發著一代又一代文人的感慨與嘆息。兩顆毫不相干的星星最初的「牽牛織女」,要追溯至先秦時代。不過,在當時它們僅僅是兩顆星(星團)的名字而已。
  • 兩大牛郎織女風景區,山東與河北各有一處,哪個民間傳說更可信?
    另外,還有一處關於牛郎織女的愛情景區的女主角的織女山生態風景後坐落在該縣的寨頭鄉七油溝村。02、河北靈壽織女山生態風景區,在當地神秘的傳說故事。在這裡有牛莊村,織女莊以及在兩村之間的號稱銀河的七油溝。山上有座王母觀,傳說就是王母娘娘的老家人給她修建的。「二尺半」的由來就是「王母觀離天二尺半」的老話傳下來的。該山上的織女池就是王母娘娘從上天回娘家小住幾日而給女兒織女洗澡的地方。
  • 「牛郎織女」天河遭驅逐
    「牛郎織女」天河遭驅逐  組織者稱是公益活動,保安認為擾亂公共秩序  七夕  本報訊(記者彭美 見習記者陳淑儀)牛郎織女把「鵲橋」搭到了天河城。昨日下午5時整,一名雙肩挑著一擔「兒女」的男子和身著古裝紗裙、年輕貌美的女子在天河城正門廣場相會。相見後,兩人掏出安全套吹起來,引路人圍觀。據活動組織者稱,作秀旨在呼籲更多人士參與公益。
  • 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牛郎織女傳說的起源與流布
    今存於大賢山上的三通明代碑刻,為我們破解沂源牛郎織女傳說的起源和發展之謎提供了重要依據。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立於山頂玉皇閣的《重修迎仙觀玉帝行祠記》,這樣解釋大賢山和迎仙觀的來歷:「所謂山之大賢者,因織女之稱也;觀之迎仙者,昔仙人所居也。」大賢山之賢人是織女,迎仙觀之仙人是張道通。所謂織女之「賢」,強調的是作為中國傳統農耕社會中女子的「賢惠」的品德。
  • 「牛郎織女」演進史
    七夕臥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牛郎織女傳說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又被當作是中國的情人節。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搭起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
  • 牛郎織女 星漢迢迢
    牛郎星兩側還各有一顆小星,亮度比牛郎星弱,這就是傳說中牛郎用籮筐挑著的兩個孩子。直到凌晨3時許,這兩顆星才逐漸西落。  牛郎織女的傳說是我國民間最美麗的愛情傳說之一。從天文學來看,農曆七月初七夜裡,是月亮接近銀河的時候,月亮的光輝照在銀河上,便出現了人們想像中的「鵲橋」。但是由於工業汙染、大氣混濁,如今城市的人們用肉眼已經不能清楚地在七夕夜空下看到美麗的牛郎星和織女星了。
  • 牛郎織女的故事是什麼 在我國流傳了千年
    牛郎和織女之間的愛情故事,大家都是有所耳聞,也正是因為他們兩個的愛情給七夕節增添了無數浪漫的色彩,所以我們要把這個故事記在心裡。   版本一:《荊楚歲時記》云:「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
  •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七夕坐看牛郎織女星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鵲橋仙·纖雲弄巧七夕節既是拜祭七姐的節日,也是愛情的節日,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相會。小生不才,結合七夕,也曾經為喜歡的人寫了一首詞,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
  • 大家都錯了:牛郎織女天河兩隔,原因是他倆脫離了勞動人民的本色
    中華民族源遠流長,民間節日多,一年中排滿了各種節日。詩人灰娃回憶自己的童年:「過去的農村,隔幾天就是個節,那節是各色各樣的,連個花草都有節,今天這個節,明天那個節,日子過得和花一樣」。所以,像七夕節這樣與愛情有關的浪漫的節日,在民間一直過的就很火熱。
  • 言情素材——古代愛情故事(1)
    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迴旋宛轉的動人故事,並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    紅樓夢    《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屬章回體長篇小說,成書於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
  • 不必慶祝七夕,牛郎織女不會團聚的
    這時牛郎織女才開始有了人格。 牛郎織女的傳說在流傳過程中遇到了另外一個民間故事——董永傳說,於是牛郎這個人物漸漸跟董永合為了一體。 從事中日比較文學研究的於長敏教授分析道:「文學家從牛女兩星座聯想到一對戀人,又從天上聯想到人間。
  • 山海經星獸系列,二十八星宿中的牛郎織女傳說!
    這一篇,就來說說二十八星宿中有著牛郎織女傳說的牛宿和女宿。牛宿全名叫做牛金牛,包含著牛郎星(牽牛)和織女星, 代表牛郎一方的是三顆星,叫做河鼓三星,就如同傳說中牛郎和一雙兒女一樣。牛郎織女之間的愛情故事可謂家喻戶曉,老少皆知,每年在農曆的七月初七,蹭著七夕節的熱鬧,年輕男女在這一天走上街頭,勇敢地追尋屬於自己的愛情。
  • 電視劇《牛郎織女》,溫兆倫與郭羨妮假戲成真,卻沒有落得好結局
    「七夕」雖然在我國,並不是一個多麼重要的節日,但民間傳說賦予了它很多神秘色彩,所以,也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七夕節來源於我國古代的神話故事,《牛郎織女》。這是一個美麗的傳說,玉帝的小女兒,因為排行第七,所以被人們稱作「七仙女」。
  • 道教諸神:婺女星君、翼宿星君、牛郎織女
    02婺女星君北方七宿之第三宿為女宿,女宿又稱婺女或須女。自從天孫織女下凡之後,地上的痴情漢們就難免要有守株待兔之想,希望同樣的好事連臂而至,所以仰望天穹,這個帶女字的星宿自然就成了目標。03翼宿星君翼是南方七宿中的第六宿,翼宿星君在民間被當成「樂神"。梨園行神田元帥,就是天上的翼宿轉世,田元帥頭插一對雉雞尾羽(就是現今舞臺上的「翎子」),正像「翼」字頭上的「羽」,而田姓則正是「翼」字之腹,翼下的「共」又像兩手兩足。
  • 中國古代傳說中的10位神女,你肯定知道嫦娥,但有6位你未必知道
    中國古代傳說中道教女仙。年約二十,身穿青衣,晉穆帝時,夜降羊權家。訪問此人,雲是九疑山中得道女羅鬱。是一位美麗而不請自來的仙女。唐李商隱《重過聖女廟》詩:「萼綠華來無定所,杜蘭香雲未移時。」(選自《百美新詠圖》)雲英。傳說裴航過藍橋驛,以玉杵臼為聘禮,娶雲英為妻。後夫婦俱入玉峰成仙。事見唐裴鉶《傳奇·裴航》。詩文中常用此典,借指佳偶。蘇軾《南歌子·寓意》詞:「 藍橋何處覓雲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