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是牛家莊的一個孤兒,依靠哥哥嫂嫂生活。據小編了解嫂子馬氏為人刻薄,經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來,靠一頭老牛自耕自食。這頭老牛很通靈性,有一天,織女和諸仙女下凡玩遊戲,在河裡洗澡,老牛勸牛郎去取織女的衣服,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婚後,他們生了一對男女,生活十分美滿幸福。
不料天帝查知此事,派王母娘娘壓解織女回天庭受審,老牛不忍他們妻離子散,於是觸斷頭上的的角,變成一隻小船,讓牛郎挑著兒女乘船追趕。眼看就要追上織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頭上的金釵,在天空劃出了一條波濤滾滾的銀河。牛郎無法過河,只能在河邊與織女遙望對泣。
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過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橋,讓牛郎和織女在天河上相會。王母娘娘無奈,只好允許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上會面一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有豈在朝朝暮暮。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小編接下來帶大家了解牛郎和織女的故事。由於農曆的七月七正當雨季,所以這一天常常下雨,人們便說這是牛郎織女的眼淚。農村中的一些少男少女還會趴在葡萄架的下面,據說還可以聽到牛郎織女的悄悄話。因為牛郎織女的故事美妙動人。
所以說直到今天,人們還常常以牛郎織女來描述夫妻的恩愛。作為中國人民最早關於星的故事。南北朝時代任昉的述異記裡有這麼一段;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五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
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牛郎,織女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詩中牛郎被稱為牽牛,但當時牛郎和織女只是指天上的星星而沒有愛情方面的描述。
西漢時,牛郎織女被描述成兩位神人,班固的西都賦中曾有描寫臨乎昆明之池,左牽牛而右織女,似雲漢之無涯。指昆明池兩邊的牛郎、織女雕像。至於為什麼牽牛、織女要在七月七日地一會,原文末交代。據後世推測,可能一方便是每年七月夜間的星辰在天空最為明亮,牽牛、織女二星相距較近。
流傳了千百年的牛郎織女故事的起源地,一直在河南魯山、山西和順、山東沂源、河南南陽和陝西等地爭執不休。中國民間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其中,最具中國特色、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是著名的牛郎織女民間傳說,人神之間的戀愛故事了。至於其他傳說,大多是藍本加以延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