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迢迢牽牛星的詩意 《迢迢牽牛星》古詩翻譯
《迢迢牽牛星》是產生於漢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詩,出自《古詩十九首》,詩中描寫了牛郎織女的愛情悲劇,抒發了女子離別相思之情。那麼大家是否真正的讀懂了這首詩呢?這首詩的詩意又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牛郎織女」在七夕是什麼位置關係?
空少正解 上期我們講到「牛郎織女」的一些故事。上周度過了「七夕」節,這個節日以及其「中國情人節」的稱呼,源於它背後的神話故事——《古詩十九首 · 迢迢牽牛星》中寫道:「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段裡已具有牛郎織女故事的基本輪廓。在故事當中,相愛的牛郎和織女受到天神的阻撓,用銀河將他們分開,只能在每年七夕之際相會。
-
不必慶祝七夕,牛郎織女不會團聚的
牛郎織女的雛形最早記載在《詩經 小雅 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這裡的牽牛和織女是兩個星宿名稱,隔著銀河遙相對望。 到了漢代的《古詩十九首》第十首《迢迢牽牛星》提到:「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
「牛郎織女」的傳說是怎麼來的?
關於牛郎織女的天文星空區域對應地上地域分野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漢代文獻——《漢書·地理志》:「粵(越)地,牽牛(牛郎)、婺女(織女)之分野也,今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粵分也」。 在東漢時,牛郎織女星在人們的描述中變成了正式的夫妻(參見古詩十九首之一「迢迢牽牛星」),七夕和烏鵲搭橋的傳說也開始出現。應劭《風俗通》逸文稱:「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相傳七日鵲首無故皆髡,因為梁以渡織女也。」
-
山海經星獸系列,二十八星宿中的牛郎織女傳說!
這一篇,就來說說二十八星宿中有著牛郎織女傳說的牛宿和女宿。牛宿全名叫做牛金牛,包含著牛郎星(牽牛)和織女星, 代表牛郎一方的是三顆星,叫做河鼓三星,就如同傳說中牛郎和一雙兒女一樣。牛郎織女之間的愛情故事可謂家喻戶曉,老少皆知,每年在農曆的七月初七,蹭著七夕節的熱鬧,年輕男女在這一天走上街頭,勇敢地追尋屬於自己的愛情。
-
毫不相干的兩顆星星,咋就變成了牛郎織女的傳說?
在牛郎織女的故事裡,織女所佔的地位,遠比牛郎重要得多。換句話說,這個悽美的故事,是以織女為中心而發展形成的,而牽牛隻是配角。西漢時,織女星已充分顯現其「神格」,成為人們想像中的女神,率先成為人間戀慕的對象,且仍保有尊貴的身份地位。
-
「牛郎織女」演進史
牛郎織女傳說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又被當作是中國的情人節。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搭起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
-
牛郎織女的神話淵源:四大民間傳說皆為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中國四大民間傳說分別是《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哭長城》《白蛇傳》,皆為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反映了人們對真摯情感的認可。而牛郎織女的故事位居其首且最具魅力,硬生生從口耳相傳的民間傳說,演變成為「七夕」這樣一個傳統節日。
-
牛郎織女堅貞的愛情,兩情若是久長時,有豈在朝朝暮暮
王母娘娘無奈,只好允許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上會面一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有豈在朝朝暮暮。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小編接下來帶大家了解牛郎和織女的故事。由於農曆的七月七正當雨季,所以這一天常常下雨,人們便說這是牛郎織女的眼淚。農村中的一些少男少女還會趴在葡萄架的下面,據說還可以聽到牛郎織女的悄悄話。
-
暖暖環遊世界七夕活動介紹 時之屋星之閣重現牛郎織女(2)
暖暖環遊世界七夕活動介紹 時之屋星之閣重現牛郎織女(2) 來源:www.18183.com作者:似水流年時間:2015-08-17 暖暖環遊世界七夕活動有什麼呢?本文小編為您帶來暖暖環遊世界七夕活動介紹 時之屋星之閣重現牛郎織女。
-
易經:七夕節看牛郎織女星,上古觀星術入門,體味傳統文化魅力
易經:七夕節看牛郎織女星,上古觀星術入門,體味傳統文化魅力七夕節原本是我國民間源於上古時期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是眾多女性的節日,女生們會做比如乞巧、許願、祈福等極富浪漫色彩的活動。因為「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們,人們崇尚美好的愛情,同時也崇拜織女的高超技藝。
-
牛郎織女天津四:夏季頭頂閃耀的「大三角」
牛郎織女天津四:夏季頭頂閃耀的「大三角」 2017年07月19日 10:5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王俊峰 羅 程 字號 內容摘要:在晴朗的夏夜,約上三五好友,帶上相機、帳篷、望遠鏡
-
道教諸神:婺女星君、翼宿星君、牛郎織女
01開篇序在道教的諸多神祗之中,人們往往比較熟悉的都是被供奉在各大道觀的代表人物,其實還有很多我們所不熟知的,今天就為大家分享道教諸神:婺女星君、翼宿星君、牛郎織女,希望大家喜歡04牛郎織女牛郎即牽牛星,又稱黃姑、河鼓。《史記·天官書》「牽牛為犧牲。」是指牽牛星名之本意為祭祀所用之牛,而後來因與織女星每年七夕在銀河相近,遂產生「牛郎織女」傳說。其傳說最早見於《詩·小雅·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彼織女,終日七襄。
-
迢迢牽牛星翻譯 古詩迢迢牽牛星的意思
《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
《詩經》中一首詩,是牛郎織女故事的最早記載,卻和愛情沒有關係
牛郎織女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漢族民間愛情故事,也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討厭了天上的生活偷偷跑到凡間,私自嫁給河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織女抓回天空,強迫兩人分離,只能每年的七月初七在鵲橋上見一次面。這個感人的愛情故事,引起了許多文人墨客的感慨,也出現了很多非常經典的關於牛郎織女的詩作。
-
大家都錯了:牛郎織女天河兩隔,原因是他倆脫離了勞動人民的本色
文革結束,嚴鳳英等人主演的黃梅戲電影《天河配》重現人間,人們才有機會看到這個故事的牛郎織女,同樣,墨浪先生1963年去世以前沒有畫完的連環畫《牛郎織女》,也是這個故事梗概。楊家埠年畫《牛郎織女》2.牛郎織女的故事,是中國傳統四大民間故事之一,牛郎和織女最早出現在《詩經》裡,但還沒有愛情故事:維天有漢,監亦有光。
-
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牛郎織女傳說的起源與流布
生於天地之間,浩瀚的星空、蒼莽的大地帶給人類無盡遐想,自古至今產生了數不清的天、地、人的動人故事,牛郎織女傳說作為這類故事的代表,流傳在華夏大地、播布於漢字文化圈中,歷久彌新。遙看牽牛織女星牛郎織女傳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遙望星空展開想像的結果。「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
「航天的浪漫淵源」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鵲橋
古時鵲橋多愁善感的古人,每當遇到「金風玉露」的時節(秋風白露,即牛郎織女相逢的時節氣候),總會在內心翻江倒海出一番牛郎與織女,想而不得見而不久的場面來。這種神秘感正像《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中描寫銀河時的詩句「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種距離好似並不遠,但是卻一直沒有辦法跨越的好奇與求知慾一直在吸引著人們想要去月球的背面一探究竟,畢竟數百萬年來,人類都只能看到月球的「正臉」,卻絲毫看不到月球背面。
-
「牛郎織女」天河遭驅逐
「牛郎織女」天河遭驅逐 組織者稱是公益活動,保安認為擾亂公共秩序 七夕 本報訊(記者彭美 見習記者陳淑儀)牛郎織女把「鵲橋」搭到了天河城。昨日下午5時整,一名雙肩挑著一擔「兒女」的男子和身著古裝紗裙、年輕貌美的女子在天河城正門廣場相會。相見後,兩人掏出安全套吹起來,引路人圍觀。據活動組織者稱,作秀旨在呼籲更多人士參與公益。
-
故鄉的牛郎織女星
在這個人世間,有多少人羨慕牛郎織女的鵲橋會;又有多少人嚮往牛郎織女的人間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