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的5個非遺傳說!造字的倉頡長了四個眼睛!長知識哦!

2020-12-06 漢風吟

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歷經各個朝代積累了豐厚的文化底蘊,直至新中國成立,一個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國家和世界所肯定。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裡,有一類屬於民間文學的可累,搜羅中國自古以來的比較有影響力的傳說故事。而陝西省就有5個民間文學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牛郎織女傳說

牛郎織女傳說

牛郎織女傳說水中國古代經典愛情故事傳說之一,衍生的節日是七夕節。先秦時,牛郎、織女二星以星辰形象構成隱喻式的聯想出現在古代典籍中,尚未構成故事情節。直至西漢,逐漸演變為神話傳說,在傳說裡,每年的農曆7月7日就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牛郎織女故事傳說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民間基礎,在世界華人文化圈及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地區,有廣泛的文化認同。牛郎織女傳說是文學創作的一個永恆的主題。2011年,國務院批准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申報的牛郎織女傳說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樣獲批該項目的還有山東省沂源縣和山西省和順縣,項目統一編號I-36。

木蘭傳說

木蘭傳說

木蘭傳說始於隋唐時期,以早期中國民間口頭語言的流傳為主要特徵,後以出現完整簡練的文字形式為主要特徵。木蘭的籍貫,史無確載,爭論歷代有之。至少有安徽亳州、河南虞城、湖北黃陂、陝西延安等說。故事涉及倫理、民俗、宗教、文學、藝術等多方面的內容。木蘭傳說寄寓著億萬民眾對木蘭其人的崇敬之情,是對木蘭熱愛家國、壯志報國精神的最好肯定和褒揚。2011年,國務院批准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區申報的木蘭傳說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樣獲批該項目的還有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和河南省虞城縣,項目統一編號I-50。

蔡倫造紙傳說

蔡倫造紙傳說

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紙神」。蔡倫造紙傳說發生於陝西洋縣龍亭及周邊地區,後逐漸以龍亭為中心向周邊地區輻射。據初步調查,蔡倫造紙傳說在龍亭地方有數十個之多,分為攻克技術難關、尋找造紙原料、推廣造紙、經營造紙、造紙貿易等類。大部分情節記述了「挫、搗、炒、焙」等技術環節。2011年,國務院批准陝西省漢中市申報的蔡倫造紙傳說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編號I-102。

諺語(陝北民諺)

陝北老人

陝北民諺,主要流傳在米脂、綏德兩縣,輻射在除米脂、綏德兩縣以外的陝北23個縣。陝北民諺作為口頭文學,無史可查,但陝北民諺肯定在生產和社會生活中產生,並在生產和社會生活中傳承。作為一種口頭文學,是陝北人民群眾用簡單易記的口語將生產和社會生活經驗代代相傳的民間名言,是自然環境孕育的結果,是人民群眾集體智慧的結晶。2014年,國務院批准陝西省榆林市申報的陝北民諺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編號I-125。

倉頡傳說

倉頡傳說

倉頡,複姓侯剛,名頡,傳說有四目,上古黃帝時人,農曆三月二十八日生於白水縣。倉頡傳說主要講述了倉頡造字的複雜過程,同時,還包含了用字敬字、降妖伏怪、鬥智鬥勇、聖人顯靈、木石變形、解釋節氣地名等內容;表達了當地勞動人民對倉頡的感恩和崇拜之情。2014年,國務院批准陝西省白水縣申報的倉頡傳說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編號I-142。

民間文學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智慧和歷史的結晶,有著各種各樣的神奇傳說,無不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在娛樂匱乏的古代社會是人們最憧憬的夢幻。這些瑰寶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像力!

關注非遺中國,傳承中國文化!

相關焦點

  • 秦知道丨從倉頡造字,解讀漢字起源
    後人為了紀念倉頡造字建造的遺蹟,時間比較久遠,從漢代開始的全國就有三四處,陝西白水的倉頡廟倉頡墓離黃帝的衣冠冢橋山也不遠,傳說倉頡就是黃帝的史官,所以白水倉頡廟還是有歷史根據的。周圍有個史官鎮、史官村。在中國,小地名一般不容易有太大變化,有的時候地名雖然小,但是承載的歷史文化內涵還是比較深厚的。
  • 白水,陝西名縣,因為倉頡、杜康和雷公而家喻戶曉
    白水,因為倉頡、杜康和雷公的故鄉,而家喻戶曉。白水縣大雷公村人雷祥在黃帝時任處方,能醫善陶,既是中國醫藥學的創始人之一,又是陶瓷業的先祖,各地窯神廟均供奉之,尊稱亞父雷公。杜康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釀酒始祖」。杜康,字仲寧,周代人,生於陝西白水縣康家衛。據清乾隆年間《白水縣誌》記載:「杜康,字仲寧,為縣之康家衛人,善造酒」。
  • 小夢百科 | 倉頡造字後,「天雨粟,鬼夜哭」是什麼意思?
    「天雨粟」並不是說老天爺為倉頡造字感到高興,所以下場小米雨來慶祝一番。老天爺高興了,要麼來朵祥雲,要麼弄個彩虹啥的,下小米這種事太奇葩了,不能算作祥瑞。《淮南子·本經訓》高誘註解的意思是:倉頡受到鳥行走的軌跡啟發,創造了文字,從此人們就萌生了「詐偽」,有了「詐偽」,人們就會捨本逐末,放棄在土地上的耕作,轉而操弄刀錐,刻劃文字。
  • 倉頡真的一個人創造了漢字嗎?西安這些漢字符號早他一千年
    直到現在,關於中華民族漢字的起源,也依然是眾多學者所爭論的學術問題之一,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說法就是「倉頡造字」的傳說了。據史料記載,倉頡是黃帝的史官,經過數十年嘔心瀝血地鑽研之後,才最終創造了漢字,那麼這個傳說到底有幾分可信度呢?
  • 最強大腦第四季倉頡造字規則原理介紹 VR成像的原理是什麼
    《最強大腦》第四季最新一期的節目中,鮑橒和於湛兩人比賽的項目是「倉頡造字」,那麼這個項目的規則和原理是什麼呢?因為這個項目要用到VR,所以很多的網友和觀眾都非常的好奇,這個項目到底是什麼意思?原理和規則是什麼?
  • 倉頡造字,「耍」字的下面為何有個「女」字旁?專家:有特殊意義
    關於最早的漢字,有「倉頡造字」之說。根據《萬姓統譜·卷五十二》:記載:上古倉頡,南樂吳村人,生而齊聖,有四目,觀鳥跡蟲文始制文字以代結繩之政,乃軒轅黃帝之史官也。01中國古代的造字法主要有四種:象形、指事、會意、形聲。這也是六書中的前四書。後兩書為轉注和假借,但這兩種方法並未造出新字,只是將原有的文字稍加變形。
  • 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你知道幾個?中華民族經久不衰的原因!
    5、倉頡造字倉頡[jié]生有「雙瞳四目」。有一年,倉頡到南方巡狩,看到「羊馬蹄印」,有了造字的靈感。倉頡日思夜想,到處觀察,看盡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況、地上山川脈絡的樣子、鳥獸蟲魚的痕跡、草木器具的形狀,描摹繪寫,造出種種不同的符號,並且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號拼湊成幾段,拿給人看,經他解說,倒也看得明白。倉頡把這種符號叫做"字"。
  • 真是長知識!
    中國的漢字,從倉頡造字開始,便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又經過了幾千年的演變,便形成了現在的文字體系。但是中國的漢字遠非從倉頡開始,很多學者研究發現,倉頡其實也只是漢字的整理和編撰者,在倉頡出生的很多年前,中國大地上已經出現了「文字」的符號。目前收錄漢字最多的文獻書籍是《康熙字典》,總收錄的漢字達到47035個。
  • 中國歷史上擁有「重瞳」的八人,個個都是王侯將相,名字家喻戶曉
    在古來的傳說中,有著重瞳(一隻眼睛有內雙瞳孔)的人,都會有所大成 。最後,要麼是帝王,要麼是將相,極少有凡者。所以,在歷史上,但凡生來就是重瞳的人,從小就會被看重。在相關的史籍上記載,「生而重瞳,孝順友愛,善於制陶」,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中,舜一直都是個好皇帝,對百姓愛護有加,對政事也是十分的上心,懲奸除佞,所以,一直被大家愛戴。除此之外,舜對自己的父母也很是孝敬,對姐妹兄弟更是友愛。2. 重耳重耳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人,他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晉國的第22任皇帝。
  • 歷史上的重瞳之人,為何個個非富即貴?
    在歷史上很多人是天生異象,並且有著非凡的成就,像三國時的劉備,手臂垂下來能到膝蓋,唐朝時的李元霸,雖是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卻有四象不過之力,今天要說的這八個人,他們是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有重瞳,也就是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古代相術認為重瞳是一種異相、吉相,象徵著吉利和富貴,往往是帝王或者聖人的象徵,而這八個人好像剛好印證了這一點。
  • 得道於倉頡造字時,龜靈聖母被通天教主趕出碧遊宮後,結局是啥?
    得道於倉頡造字時,龜靈聖母被通天教主趕出碧遊宮後,結局是啥?《封神演義》闡截教爭端初期,火靈聖母不聽師父通天教主的話,參與到「封神」大戰中,先是打傷了龍吉公主,又差些讓姜子牙喪了命。《封神演義》原著中介紹道:這隻神龜是在軒轅黃帝時代,倉頡造字時得道的,後背有龜文羽翼之形。「源易緣」注意到,龜靈聖母之所以稱「聖母」,是因為她曾是一隻母烏龜,後修煉成人形。雖然龜靈聖母排在了通天教主四大弟子之末,但其修為和實力,卻是十分得厲害。
  • 中國十大神話傳說:一個「傳說」,一句話
    每一個人,都有童年,每一個童年,都有故事;故事,在童年中蕩漾,童年,在故事中成長……我們的童年,五彩繽紛,就像遠古的神話傳說一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中國的「十大神話傳說」吧,一個「傳說」,一句話,讓你重溫兒時的「夢」。
  • 中國的「女媧造人」傳說和基督教的「神造人」傳說,誰更靠譜?
    中國有女媧造人的傳說,而基督教有上帝用泥土造人的傳說。傳說往往由於年代久遠而難以找到證據或者蛛絲馬跡來證明是否真的發生過。上帝造人時倉頡的確不在場,倉頡也的確沒有讀過《聖經》,但是並不表明倉頡不能造出反映《聖經》故事的漢字。因為倉頡造字是神的靈感動他,所以他所造的漢字,有的是反映了已經發生的故事,有的則是預言還沒有發生的故事。
  • 歷史上僅8人擁有這種眼睛,不是聖人就是帝王
    小時候我們都聽過一首童謠,即「一隻青蛙一張嘴,兩隻眼睛四條腿」。不管是青蛙還是人類自己,幾隻眼睛幾條腿這種外貌特徵顯然已是雷打不動的基本常識。而毫無疑問,一個正常人有且僅有兩隻眼睛。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真的所有人都是這樣嗎?
  • 花都新增5個區級非遺項目!
    有五個非遺項目入選快往下看吧!!近日,我區公布了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駱秉章民間故事傳說、獅嶺打銅技藝等5個項目被列入我區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截至目前,我區區級「非遺」項目已有11個。
  • 【文化】30個中華創世神話,今天起在這裡免費看!
    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主題創作成果展將於今天至11月4日在市文聯文藝會堂舉行,免費向市民開放,將展示30個中華創世神話,以及藝術家們圍繞中華創世神話進行創作的最新成果。喜愛篆刻印章、書法繪畫的市民們不要錯過哦!此次展覽分為三個篇章,即「開天闢地」、「法天象地」、「改天換地」,每個篇章包含十個相互關聯的神話故事。
  • 月球背面的四個「黑痣」,到底是什麼?長知識了!
    文/濤聲依舊月球背面的四個「黑痣」,到底是什麼?長知識了!早前人類對月球暗面非常的好奇,而人類研發的探測器其實也對月球進行了探索,當然不是著陸探測,而是類似於拍照片的形式,在早期的拍攝照片當中,科學家發現了月球上面有著神秘的四個「黑痣」,這引發了人們對於月球背面的好奇,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都對此著迷不已。
  • 四年級數學課本,科普知識貫穿其中,學生即學知識又長見識
    現在的小學數學課本不經圖案精美,而且有很多科普小知識貫穿其中,學生即學知識又長見識。筆者剛好是小學四年級的數學老師,我們一起翻開小學數學課本來看一看有哪些科普小知識吧,這些知識,就是家長也不一定都懂哦。四年級數學的第一單元就是學習「大數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