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大腦》第四季最新一期的節目中,鮑橒和於湛兩人比賽的項目是「倉頡造字」,那麼這個項目的規則和原理是什麼呢?因為這個項目要用到VR,所以很多的網友和觀眾都非常的好奇,這個項目到底是什麼意思?原理和規則是什麼?
「倉頡造字」的規則如下:節目組將按照筆劃的組成將1000個漢字從3D角度任意拆分,選手的VR眼鏡左右眼屏幕會分別顯示左右眼的圖像,隨後獲取這種帶有差異的信息後在腦海中產生立體感。這樣,選手便要準確認出這1000個字體筆劃立體變換的字!隨後指認出嘉賓所選的漢字。
尤其還要在最短時間內答題,也是驚呆了眾人啊!沒想到漢字還能有3D新玩法,這被拆分了的「養」字強哥表示完全認不出,旋轉成這樣根本就是一個個小型「迷宮」嘛!而且這種無實物,全靠虛擬的解題方法真的太厲害了……
不過小夥伴們對這個項目好奇的同時,也對節目中的VR無比好奇,那麼這個VR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成像的原理是什麼呢?為什麼可以用在這個項目裡面呢?下面就讓小編來介紹一下吧!
VR就是虛擬實境眼鏡,這種眼鏡的結構一般都是「透鏡+屏幕」的成像方式,透鏡在眼前2-3cm處,屏幕距透鏡3-6cm,虛像成像在眼前25cm-50cm左右。
(這就帶來了視力疲勞的問題,戴頭盔眼鏡時,視線將一直持續聚焦在25cm-50cm處,無法移動,並且視野裡全部是電子顯示屏,時間長後眼部肌肉會極度疲勞,想像一下你雙眼距離電視屏幕半米以內一直不動……但上述光場成像則是模仿現實世界的真實光場信息,眼部聚焦點會不斷移動,沒有上述問題)
1、放大鏡成像原理
當物體 AB 置於透鏡焦距 f 以外時,得到倒立的放大實像 A′B′,它的位置在 2 倍焦距以外。若將物體 AB 放在透鏡焦距內,就可看到一個放大正立的虛象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