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造字,「耍」字的下面為何有個「女」字旁?專家:有特殊意義

2020-12-06 南書房

引言

我國的漢字一直是非常神奇的存在,從甲骨文發展而來,歷經了幾千年的變化,雖然脫離了原始的圖畫形式成為了現如今的文字,卻依然與當初的造字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從商殷時代的甲骨文來看,當時的漢字已經發展到相對完整的體系了。已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單字數量已經達到了4000字左右。

關於最早的漢字,有「倉頡造字」之說。根據《萬姓統譜·卷五十二》:記載:

上古倉頡,南樂吳村人,生而齊聖,有四目,觀鳥跡蟲文始制文字以代結繩之政,乃軒轅黃帝之史官也。

但是關於這個故事,後世普遍認為是將他的貢獻誇大宣傳了的,他只是將在民間流傳的一些通俗表達符號收集起來然後整理,稍加改造。那個時候因為社會的發展,結繩記事已經遠遠滿足不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了,所以他們漸漸地發展出了有特殊意義的符號,這樣一來,就漸漸發展出了一套體系。

01

中國古代的造字法主要有四種:象形、指事、會意、形聲。這也是六書中的前四書。後兩書為轉注和假借,但這兩種方法並未造出新字,只是將原有的文字稍加變形。

象形字是造字的基礎,很多字都是由象形字發展出來的,是將事物的外形圖案簡化而造出來的文字,如甲骨文中的「月」字,就像一輪彎月,讓人一眼就能辨別。這種造字法無形中也影響了我們的文化思維,對比一下中西兩方的畫,國畫重意境和意象,而西方的美術都講究型準,畫人體要按照黃金比例,畫靜物要講究色彩搭配。在語言中,中國人注重意和,英語注重形和等許許多多的差異。

在象徵性的符號或圖形上加上一些抽象的符號就是指事了,比如「刃」,是在「刀」的鋒利的那邊加上一點來做標誌表示。而形聲屬於合體造字法中的一種,一般由兩部分組成:形旁(義符)和聲旁(音符)。形主要是表示這個字的意思,聲是表示它的發音,如「櫻」字,就是典型的形聲字。

最後一種會意也屬於合體造字法,它由兩個或多個獨體字組成,都為表意詞,如「酒」由表示水的「氵」和表示裝酒的瓦瓶「酉」組成。再如標題中提到的「耍」,雖然單看「而」字和「女」字很難理解,但只要知道這其中的緣故,我們就能知道古人在造字上有多用心了。

02

「耍」的意思很簡單,主要意思是玩弄、戲弄,還有舞動、遊戲的意思。但是它與「朋友」搭配,就是完全不同的意思了。先從上面的「而」來看,它並不是一般用到的「而且」等錶轉折之意的詞,在這裡的用法大家很難猜到。在《周禮》中有句話「頰側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這麼一解釋,「而」字是不是很像臉上掛著長長的鬍鬚呢?而它錶轉折的含義,是在「鬍鬚」之後發展形成的。又因為鬍鬚是男性特有的,所以「而」又能代指魁梧健壯的男子。

「女」字自然不用說,所有與「女」相關的字,都代表了其性別,如「奴」字,在原始氏族生活中,一個部落打敗了另一個部落之後,男性一般會被殺害,剩下的女性就被用來做奴隸。但是「耍」字中的女是怎麼與它的意思相關聯呢?結合前面「而」的意思你就知道了,俗話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這一男一女在一起,當然會有一段美好的戀情,他們一起玩耍,一起度過歡快時光,恰恰表達了「耍」的本意。所以「耍朋友」並不是玩弄朋友之意,它是取其初始含義,一起快樂玩耍的意思,「耍陰謀詭計」才是表示「玩弄」。

結語

經過科學家計算,一個漢字的靜態平均信息熵為9.65bit,而以西方國家語言為代表的印歐語系中,一個單詞的信息熵普遍只有3~4bit。我們中國的語言更加凝練,降低了使用語言的成本。這肯定與漢字中奇妙複雜的淵源有關,怪不得總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然而對此,我們也不能過於沾沾自喜。如今迅猛發展的計算機,其使用的語言原則與漢語相違背,漢語的特性使得我們的信息科學產業更難以發展,所以我們要擺正好態度,不要沉浸在「漢字優越論」裡。

文|南書房|雜史篇

感謝觀看由「南書房」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覺得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讚、轉發一下。如有不足之處,還望諸位多多指正。

相關焦點

  • 秦知道丨從倉頡造字,解讀漢字起源
    這些說法都有一定的合理性。舉個例子,上古結繩記事,倉頡造字說是在「結繩說」之後出現的,也就是說倉頡造字就是「以代結繩之政」。農曆的二十寫作「廿」,這應該就是結繩的這個遺留。結繩的話,「十」就是一豎中間有個點,「二十」就是兩豎兩個點,然後底下連起來,中間這兩個點再連接,就是「廿」。如果真正說到漢字起源,那麼倉頡造字並不能完全解釋,但卻有它的合理性。
  • 為什麼蝙蝠是哺乳動物,卻是「蟲」字旁?
    古代造字對蝙蝠使用了蟲字旁最初是對不同生物的分類識別,蟲字旁的蟲與昆蟲的蟲最初指的都是蟲子嗎當然不是,蟲字旁的蟲不一定全指昆蟲,它們文字演變中有著不同的樣式與解釋。 蝙蝠為什麼會被加上蟲字旁?古代的生物識別 文字創造首先與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所聞有關係,文字是約定俗成的,大家都這樣認為,就延續最初的用法。古代人們識別不同生物,首先就會有不同叫法,蟲這個叫法指的就是地上爬的,用於區別於天上飛的鳥,與水裡生活的魚而言的。
  • 小夢百科 | 倉頡造字後,「天雨粟,鬼夜哭」是什麼意思?
    「天雨粟」並不是說老天爺為倉頡造字感到高興,所以下場小米雨來慶祝一番。老天爺高興了,要麼來朵祥雲,要麼弄個彩虹啥的,下小米這種事太奇葩了,不能算作祥瑞。《淮南子·本經訓》高誘註解的意思是:倉頡受到鳥行走的軌跡啟發,創造了文字,從此人們就萌生了「詐偽」,有了「詐偽」,人們就會捨本逐末,放棄在土地上的耕作,轉而操弄刀錐,刻劃文字。
  • 為何「騙子」的「騙」不是人字旁而是馬字旁?
    就如「騙」這個字,是由一馬一扁組成的,表示欺騙他人的意思。可是有人就會問了,馬是一種動物,和扁在一起怎麼就是欺騙他人了呢?這個字究竟有什麼故事呢?騙子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簡直數不勝數。許多為了貪小便宜的人很容易上當受騙,而騙子也是借著人們喜歡貪小便宜的心理,向馬一樣的速度,很快的在現場實施自圓其說的扁嘴意圖,這是就騙子在現實中馬扁結合下的花招。
  • 最強大腦第四季倉頡造字規則原理介紹 VR成像的原理是什麼
    《最強大腦》第四季最新一期的節目中,鮑橒和於湛兩人比賽的項目是「倉頡造字」,那麼這個項目的規則和原理是什麼呢?因為這個項目要用到VR,所以很多的網友和觀眾都非常的好奇,這個項目到底是什麼意思?原理和規則是什麼?
  • 陝西的5個非遺傳說!造字的倉頡長了四個眼睛!長知識哦!
    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裡,有一類屬於民間文學的可累,搜羅中國自古以來的比較有影響力的傳說故事。而陝西省就有5個民間文學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據初步調查,蔡倫造紙傳說在龍亭地方有數十個之多,分為攻克技術難關、尋找造紙原料、推廣造紙、經營造紙、造紙貿易等類。大部分情節記述了「挫、搗、炒、焙」等技術環節。2011年,國務院批准陝西省漢中市申報的蔡倫造紙傳說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編號I-102。
  • 「二簡字」為何僅存九年?專家:改動太多像日文,丟了漢字的精髓
    「倉頡造之,鬼哭粟飛;黃帝用之,官治民察。」倉頡造字的時候,天地為之驚號,鬼神為之哭泣,黃帝用了倉頡造的文字,官府得以治理天下,百姓得以分清萬物。歷史的長河在不斷流淌,漢文字也在日積月累中變化,從甲骨文到金文,從大篆到小篆,從中國文字各異到大秦車同軌書同文,再從隸書延伸出楷書、行書、草書等等。
  • 語言學家談"新字" 什麼樣的網絡新造字才能流傳?
    例如,魯迅在小說《故鄉》中造的「猹」這個字,其實,那就是指「獾」一類的動物。但是魯迅家鄉的人們都管它叫chá。那麼要寫出這個字怎麼辦呢?他就造了一個:左邊的「犭」字旁象形,右邊的「查」表示聲音,於是「猹」這個形聲字就產生了。它之所以留存下來,只是因為其結構符合漢字的構成規律。漢字的形體,講「六書」,即象形、會意、指事、形聲和轉注、假借。這是漢《說文解字》說的。
  • 他創造了1個漢字,卻被女性謾罵3年,如今這個字被收錄進新華字典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倉頡造字,夜有鬼哭」。關於這句話,很多人的理解都不一樣,有的人說是文字的產生才產生了世界上的各種邪惡,所以「夜有鬼哭」;也有人說是文字的力量讓人類擺脫蒙昧,所以「夜有鬼哭」。不管是哪種解釋,這說明文字誕生的威力是十分的巨大的。
  • 學完這三個字就明白啦!
    到了黃帝時期,出現了一個叫倉頡的人他仔細觀察鳥獸蟲魚、草木器具的模樣描摹繪寫,造出種種不同的符號並且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漢字就這樣誕生了、雨季、雷陣雨、雨天……那這個「雨」字有什麼來頭呢?>下面的六個點,代表雨滴從空中落下圖片來源:布布識字APP後來「雨」的字形發生了些許變化
  • 今日咬文嚼字:耍字為何是「女」字底?老祖宗想告訴我們什麼?
    因為有了漢字,人類才能記錄文明,並形成獨屬於華夏民族的文化體系,可以說漢字文化博大精深。 從最簡單的「一」字開始,到擁有36個筆畫的「齉」,每一個漢字,都可以表達極其深刻的寓意和內涵。 今天要說的這個字小學生都認識,它的部首是「而」五行屬「金」,上下結構加起來一共有9畫。
  • 揭秘為什麼蝙蝠是哺乳動物,卻是「蟲」字旁?原來還有那麼多學問
    為什麼蝙蝠是哺乳動物,卻是「蟲」字旁?我們先來看「蝙蝠」二字的造字法。《說文解字》稱:「蝙蝠,服翼也。從蟲,畐聲。」那麼,古人為什麼用「蟲」字旁來做它的偏旁呢?是不是搞錯了?不是!問題的根源是——人類對於動物的認識是逐步發展成熟的,語言文字的發展也是逐步成熟的。
  • 煢煢孑立,沆瀣一氣,踽踽獨行,醍醐灌頂......瘋狂的化學造字史,快來了解下
    彼時已經發現了64種元素,徐老爺子發現即使把古文中的生僻字都從墳墓裡挖出來還是不能解決問題,於是在《化學鑑原》中,對於一些全新的元素基本都採用了造新字的方式,而且老爺子很明智,採用形聲法作為主要方式,只要是不認識的金屬一概用金字旁加上音譯之後的簡單漢字合體,於是鈣、鎂、釷、鉍等一大波新字出現了;只要是非金屬則換個石字旁,於是又多了硼、矽(後大陸改用矽字,但港臺仍沿用矽字,但大陸仍然保留了矽肺病等詞語
  • 口字旁的「當」字原來不存在 網友:30多年都記錯了?
    這兩天有個話題又被翻出來了,結果網友都被整懵了——口字旁的「當」字原來不存在,但是記憶中這個詞確實有。這是怎麼回事?隨便打開一個輸入法試試就知道了。剛剛為了驗證,試了下QQ輸入法,DANG這個拼音下有當這個字,還有繁體字「噹」,唯獨沒有大家記憶中的那個口字旁的「當」。
  • 「二簡字」為何被廢?老教授:外形太像日文,把漢字的精髓都丟了
    傳說漢字最開始的起源就是當時有一個人叫做倉頡,他見到鳥獸的足跡就可以分辨出是何種鳥獸。於是由此受到啟發,開始搜集這些鳥獸的足跡,自己模仿起來並進行整理以及使用,創造了漢字,被人稱為「造字聖人」。這就是有名的倉頡造字傳說。而自這是起,漢字經過數個朝代的調節,經歷過無數次的演化而形成了我們今天的中國字。 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當時正處於春秋戰國時期,天下還未統一。
  • 口字旁的「當」為何沒了?曼德拉效應浮現,專家:根本沒那個字
    「當」,這個字如今根本打不出來,不相信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嘗試,然而在多數人的印象中,這個字確確實實的存在,並且很多人還表示絕對見過,如今很多人寫「叮噹」兩個字的時候,還時常會寫出來,那麼為何憑空消失了呢?
  • 為什麼很多字取名字喜歡用「駒」字?學「馬」造字您就明白了!
    接下來我們學習和馬有關的造字:由馬產生的動作:「闖」是一個會意字,《說文解字》解釋為:闖,馬出門皃。意思就是:馬衝出門外的樣子。「驚」的簡化字形已經看不出它的造字和「馬」有關了,它的繁體字行和原始字形一樣,是由「敬」(「警」的簡化)和「馬」構成,表示:馬感受到危險而嘶鳴。《說文解字》解釋:驚,馬駭也。「駭」是一個和「驚」互訓的字,《說文解字》解釋:駭,驚也。它和「驚」是一個意思。
  • 說文解字:為什麼「聽」字是口字旁?原因竟是意料之外!
    讀過《說文解字》的很多朋友都喜歡琢磨,比如有網友就說,為什麼「聽」字是口字旁?按理說應該是用耳朵在聽啊!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口在說,聽的人心裡論斤稱一稱話的份量」?這是形聲字還是會意字呢?但聲音不一定是口說出來的,世間萬物都可以製造聲音!跟「口」有什麼關係,該如何解釋呢?
  • 為何女人生孩子極其痛苦?男人汗流滿面才能餬口?「困」字有答案
    後來這句話被人們調侃成「有困難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困難是人生難以避免的,女人分娩極其痛苦,男人汗流滿面才能餬口。人的困難到底是從哪來的?其實倉頡所創造的「困」字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倉頡何許人也?黃帝時的史官,四目重瞳的奇人,他創造了漢字。傳說倉頡造字時「天雨粟,鬼夜哭」,顯然漢字洩露了天機!
  • 母親如此偉大,為何「毒」裡有個「母」字?
    在中國的文字中,和「毒」字組成的詞語幾乎都是不好的代名詞,比如「毒害青少年兒童」、「談之色變的梅毒」、「令人生畏的毒藥」等等。然而很多人會有疑惑,按照古人造字的六種方法來看,「毒」字裡面卻個著「母」,難道是「母」導致了這一切不好事情的發生嗎?「母」在古代是象形文字,本義指母親,後來也泛指雌性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