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字旁的「當」為何沒了?曼德拉效應浮現,專家:根本沒那個字

2020-12-08 騰訊網

遺忘,往往會給人一種神秘感,尤其是對於上年齡的人來說,甚至是一種恐懼,不過這只是一種心理學上的正常現象而已,但你見過群體遺忘嗎?或許在玄幻小說之中,我們能看到一些擁有超能力的人,能讓一些人群體遺忘一件事,仿佛從未發生過,而在現實之中,這樣的事情也確實存在,被叫做「曼德拉效應」。

曼德拉

什麼是「曼德拉效應」呢?其實說白了這就是因一個人引發的效應而已,他就是南非總統曼德拉,在2013年逝世,然而在逝世報導出來之後,很多網友都懵了,因為他們記憶中,曼德拉早已經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逝世,而且還記得當時逝世時宏大的葬禮,甚至記得逝世後曼德拉遺孀在葬禮上發表的演講,於是這種違背事實的大眾群體記憶混亂,被稱為了「曼德拉效應」。

86版字典

那麼提到「曼德拉效應」,就必須要提到一個漢字,口字旁的「當」,這個字如今根本打不出來,不相信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嘗試,然而在多數人的印象中,這個字確確實實的存在,並且很多人還表示絕對見過,如今很多人寫「叮噹」兩個字的時候,還時常會寫出來,那麼為何憑空消失了呢?

詞譜

這一個神秘的現象,就像86版《西遊記》中,多數人有印象,記得孫悟空當時變成了一個狼狗,然後叼走一個頭的場景,事實上,電視劇中根本沒有這個場面,甚至當時的導演都表示根本沒有拍過這一段兒,於是人們不難想到「曼德拉效應」,那麼這個字究竟是否存在?是否真的是「曼德拉效應」再次浮現?

漢字

對此很多專家表示「根本沒有這個字」,那麼如此說來就是真的出現了「曼德拉效應」?其實對於漢字的寫法問題,在近現代歷史上發生過重大的變法,從「廢除漢字運動」開始,漢字便處於岌岌可危的地步,當初魯迅吶喊「漢字終將廢去,蓋人存則文必廢,文存則人當亡」,眾多文人接連呼籲,而後便有了「漢字簡化」的歷史,而我們現在所謂的「簡體字」其實就是漢字第一次簡化的結果。

文字改革報刊

但是漢字的「簡化」,並非只有一次,對於現代年輕人來說,「二簡字」是一個陌生的名詞,這次簡化正式發布在1977年,但只用了短暫的8年時間便被廢除,然而廢除之後卻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廢而不止,並且影響十分深遠,就像是如今很多姓氏都因此發生了變化,比如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甯」,幾千年從未發生過變化,但在二簡字中,卻變成了「寧」,如今仍在使用。

二簡字

那麼口字旁的「當」是否也是「二簡字」時期的字體呢?其實在當時,由於字體的連續變革,一些字甚至都出現了不同的表達方法,比如「簫」、「蕭」與「肖」這三個姓氏,其實就是源於同一個姓,這樣民間習慣性的寫法,逐漸也開始流行,久而久之,一些字體雖然沒有真正的發布過,但卻時常會被人們所使用,而口字旁的「當」也是如此,只不過人們沒有發現這個小細節而已,也並非是真正的「曼德拉效應」。

相關焦點

  • 一個口字旁一個當念什麼?曼德拉效應再次出現,這個字根本不存在!
    近些年來我們經常聽到曼德拉效應這個詞語,那麼到底什麼才是曼德拉效應呢?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人經常會記錯一些東西,在眾人的反駁下才意識到自己出現了錯誤,可是,你有沒有聽說過,所有人同時記憶都出現錯誤的時候呢,這種現象就叫做曼德拉效應,這是由前南非總統所引起的。
  • 口字旁的「當」字原來不存在 網友:30多年都記錯了?
    這兩天有個話題又被翻出來了,結果網友都被整懵了——口字旁的「當」字原來不存在,但是記憶中這個詞確實有。這是怎麼回事?隨便打開一個輸入法試試就知道了。剛剛為了驗證,試了下QQ輸入法,DANG這個拼音下有當這個字,還有繁體字「噹」,唯獨沒有大家記憶中的那個口字旁的「當」。
  • 中國網友集體遭遇曼德拉效應,口字旁的當,你還能打出來麼?
    這時大家都驚訝地發現他們記憶裡的那個字,竟然在哪裡都找不到了,要麼就是繁體的口當字,總而言之就是沒有簡體字口加一個應當的當。不得不說,其實圍繞這個口字旁的當,大家的討論已經很久了。其實這可以從兩方面來看,一方面在正規出版物,比如新華字典中,或者是其餘的中學教材中是找不到這個單字的,另一方面,在所有的輸入法詞庫中,叮噹的當全都是當然的當。
  • 「曼德拉效應」,是集體的記憶偏差,還是平行宇宙的同步
    導語現在有很多人,都發現在自己身邊,產生了曼德拉效應。所謂的 曼德拉效應,它的初始,最早是在2010年。曼德拉效應最近這段時間,網上有不少網友,對某一個字,開始了熱議,那便是口字旁的當。以前小叮噹的當,是口字旁,鈴兒響叮噹的當,也是口字旁。
  • 曼德拉效應會不會偷走人的記憶!
    你知道令人細思極恐的曼德拉效應到底是什麼嗎?為何它可以讓數以萬計的網民同時感受到記憶錯亂,甚至在全球各地,都會出現曼德拉效應的認同者,難道,這真的只是一種超自然現象嗎?請各位一定要看到最後,因為這很有可能會,重新顛覆你對曼德拉效應的認知。
  • 闢謠曼德拉效應
    你知道令人細思極恐的曼德拉效應是什麼嗎?為什麼他可以令數以萬計的網民同時感受到記憶錯亂。甚至在全球各地都會出現曼德拉效應的認同者,難道,這真的是一種超自然現象嗎?曼德拉效應的起源在2010年,一位自稱是超自然現象的研究者:菲安娜.布梅最早提出了這一現象,在她的記憶中,曼德拉這位傳奇人物早在1980年代就已經在監獄中去世,並且她清楚地記得當年報導葬禮的新聞和廣播內容,但實際上,曼德拉並沒有離世,在服刑了26年被釋放之後,他還當上了南非的總統。
  • 社會群體性記憶被篡改——詭異的曼德拉效應
    80年代初就病死在牢房之中,他們還認為,曼德拉去世後有過一個盛大的葬禮,許多重要人物都參加了,還為曼德拉的離去感到悲傷甚至哭泣。但,事實上,曼德拉是在2013年,因為肺部感染,幾經醫治無效,與當年12月,在自己家中才去世的,享年95歲。後來這種集體性記憶錯誤現象,逐漸被科學家所關注,並命名為「曼德拉效應」。在你的記憶當中,86版《西遊記》裡是否有「下油鍋」的片段?
  • 曼德拉效應再次出現,羊力大仙下油鍋的片段存在嗎?
    但事實上20世紀80年代「曼德拉」不但沒死而且在出獄後還拿到了1993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後來更是當上了南非總統,最終在2013年才去世。許多不相識的人都回憶稱自己看過紀念「曼德拉」的電影。甚至包括電影的名字和內容都大致一樣。但其實這部電影從未上映,甚至從未拍攝過。而這種群體性成千上萬人都同一件事情持有錯誤記憶的現象被稱為「曼德拉」效應。
  • 玩家議論紛紜,王者中的曼德拉效應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曼德拉效應,但是可能還有部分人不知道什麼是曼德拉效應,那麼在這裡我也是跟大家重新普及一下曼德拉效應的定義。曼德拉效應:指大眾對歷史的集體記憶與史實不符。目前尚沒有科學研究證明這一「效應」的真實性,但也沒有足夠的反對依據。
  • 曼德拉效應突襲中國網友,集體失憶,曼德拉效應到底真實存在嗎?
    曼德拉效應是指大眾對歷史的集體記憶與歷史不相符合,而目前而言並沒有科學研究表明這一效應是真實存在,當然也無法證明是不存在的。為什麼叫做曼德拉效應呢?自從曼德拉效應出現在世上,關於曼德拉效應的事件層出不窮,比如
  • 曼德拉效應突襲中國網友,集體失憶,曼德拉效應到底真實存在嗎?
    什麼是曼德拉效應呢?曼德拉效應是指大眾對歷史的集體記憶與歷史不相符合,而目前而言並沒有科學研究表明這一效應是真實存在,當然也無法證明是不存在的。  自從曼德拉效應出現在世上,關於曼德拉效應的事件層出不窮,比如:北極從未出現過白色,但是許多人的記憶中北極卻有明顯的白色、明星午馬的去世、而在中國真正讓曼德拉效應推向高潮的則是西遊記。
  • 華文練字—知識小課堂之言字旁與口字旁
    知識小課堂言字旁與口字旁言字旁點與橫折提不連接收筆靠近橫折提下方中間先捺,先斜後平,平出捺角口字旁撇捺要向左靠攏今天小知識就結束了哦下期我們介紹石字旁與土字旁
  • 說文解字:為什麼「聽」字是口字旁?原因竟是意料之外!
    讀過《說文解字》的很多朋友都喜歡琢磨,比如有網友就說,為什麼「聽」字是口字旁?按理說應該是用耳朵在聽啊!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口在說,聽的人心裡論斤稱一稱話的份量」?這是形聲字還是會意字呢?但聲音不一定是口說出來的,世間萬物都可以製造聲音!跟「口」有什麼關係,該如何解釋呢?
  • 令人細思極恐的曼德拉效應
    也就是說,有相當多一部分人對同一件事產生了錯誤的記憶,但他們自己卻毫無察覺,這種現象就被稱為曼德拉效應。隨著這件事引發的關注越來越多,世界各地紛紛爆出各種各樣的曼德拉效應。這種奇怪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皮卡丘尾巴的顏色,憨豆先生是否還活著,叮噹貓的「當」到底有沒有口字旁
  • 曼德拉效應|曼德拉效應的11個例子,你信哪一個?
    如果您也對曼德拉效應感興趣,請關注本號,這裡可能是全網最專心做曼德拉效應的號了。如果你想進群討論,請xijiang100什麼是曼德拉效應?曼德拉效應,簡單來說就是「群體性記憶偏差」,也可以說是群體性記憶不符,這是一個非常詭異的現象,比如,最常見的去年的《愛我中華》歌詞,民族和星座之大爭論,《愛我中華》裡有一句歌詞「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隻花」,很多人明明記得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隻花」,還有,非常熟悉的那個字,仔細觀察的時候突然變陌生,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種感覺。
  • 「曼德拉效應」越來越明顯,人類記憶或遭篡改?真相讓人細思恐極
    其中「記」字代表「識記、保持」;而「憶」字代表「回憶、再認」,這四個環節缺一不可。 然而近些年來,越來越多人卻覺得,自己的記憶遭到「篡改」,好像一些事明明發生過,卻又沒發生;好像一些事沒發生,但現實中又確確實實發生了,科學家將這種現象,稱之為「曼德拉效應(The Mandela Effect)」,即大眾對歷史的集體記憶與史實不符。
  • 絞絲旁、口字旁、日字旁、單人旁的字,如何寫好?來看這些代表字
    2、左窄右寬,「工」字大致處在中間(就上下位置而言)。3、「工」的第一橫,起筆做了一些變化。第二橫,整體託上。二、葉註解:1、筆畫少的字,注意處理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係。2、口字旁,不宜寫得太窄,整體位置靠上,且有一定的斜度。
  • 曼德拉效應到底是什麼?
    曼德拉效應到底是什麼?看到最後,你一定會有害怕的感覺。 這也表明了,每當有一部分經歷相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情有了錯誤的記憶,但是自己卻感覺不到,這個現象就可以被叫做為曼德拉效應。
  • 口字旁的這些字體,你寫對了,其他類似字體就不難寫了
    有些字,其印刷體和書寫體在間架結構上是有一定差別的,主體部分與陪體部分的比例大小,所處位置,都有約定俗成的法則。書寫體往往注重的是筆畫與結構的默契配合。下面,我們就以口字旁的這些字為例。下面夢筆生輝簡單給大家介紹它們的寫法。
  • 為何記憶出現偏差?曼德拉效應越來越明顯,誰改變了人類記憶?
    曼德拉效應事件越來越多,記憶被誰篡改了?你遇到過嗎?不知道大家最近幾年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自己記憶力越來越差,唯一記住的事情甚至和現實有一點不符,很多人認為是自己的記憶力出現了問題,因為平常或與忙碌忘記了很多事情,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自己現實生活中的記憶被其他人給篡改了,我們所經歷的事情實際上全都是假的,甚至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是著名的曼德拉效應,曼德拉效應的起因又是從何而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