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字旁的「當」字原來不存在 網友:30多年都記錯了?

2020-12-06 快科技

上中學時,語文課大家不可避免學過糾正錯別字和發音,這個大家都還有印象吧。這兩天有個話題又被翻出來了,結果網友都被整懵了——口字旁的「當」字原來不存在,但是記憶中這個詞確實有。

這是怎麼回事?隨便打開一個輸入法試試就知道了。剛剛為了驗證,試了下QQ輸入法,DANG這個拼音下有當這個字,還有繁體字「噹」,唯獨沒有大家記憶中的那個口字旁的「當」。

怕輸入法的字庫出錯,隨手又在網上找了一些教材軟體中的介紹,大家公認存在口字旁的「當」的組合就是叮噹或者叮叮噹噹,結果簡體及繁體中都是上面的結果,沒有那個口字旁的「當」。

圍繞口字旁的「當」爭議不是一天兩天了,豆瓣、知乎等社區前幾年就討論過,一方面可以確認在正規出版物或者輸入法字庫中,DingDang打出來的基本都是叮噹或者叮叮噹噹,沒有那個口字旁的「當」。

知乎網友SatanBAI翻出了一本1989年的《現代漢語字典》,裡面介紹的叮噹是現在的用法,沒有那個口字旁的「當」,這說明在官方文字中確實是叮噹。

那為何幾乎所有網友都認為有這個口字旁的「當」字呢?難道真的是集體記憶偏差?似乎也不是這樣,因為這個字也真的存在過,不少網友也翻出了證據。

從多年前的動畫片《叮噹貓》及兒歌《鈴兒響叮噹》中確實可以找到這個口字旁的「當」,用輸入法的造字功能也確實可以打出這個字。

對於這個現象,不少網友表示自己是遭遇了曼德拉效應,也就是集體記憶偏差。

不過這件事最後的結果其實沒那麼複雜,那就是當這個字簡體、繁體就是上面說的兩種,這都是規範存在的,而口字旁的「當」大家也確實見過,因為主要來源於動畫片和兒歌,而這兩個傳播實際上是當年港臺翻譯過來不規範導致的。

換句話說,口字旁的「當」當年大家看到的時候實際上就是錯的,但因為先入為主了,以為真的有這個規範,現在被輸入法和字典的標準教育了,才有了強烈的反差。

相關焦點

  • 中國網友集體遭遇曼德拉效應,口字旁的當,你還能打出來麼?
    但是現在無論是哪一個輸入法或者是字典,都已經再也查不到這個字了,現在筆者所能打出來的只是這個繁體字,簡體字是完全不存在的。大家對此疑惑不已——明明在所有人的記憶中都是存在這個字的,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難道是因為大家被統一的洗腦了嗎?有人擔心輸入法的字庫會出錯,於是大家開始翻找初中高中的教材。
  • 一個口字旁一個當念什麼?曼德拉效應再次出現,這個字根本不存在!
    然而事實上這所有的一切都從來沒有發生過,於是網友們把這一現象稱為曼德拉效應。那麼這個「dang」字該如何書寫呢?在眾人的印象當中,應該是一個口字旁加上當然的當。事實上在中國漢字當中根本就沒有這個字,不管是用百度輸入法還是搜狗輸入法,這個字根本就打不出來。也可以去尋找相關的新華字典,裡面也並沒有關於這個字的記錄,為什麼我們明明記得存在的漢字,事實上根本不存在的,這也反映了曼德拉效應。
  • 說文解字:為什麼「聽」字是口字旁?原因竟是意料之外!
    讀過《說文解字》的很多朋友都喜歡琢磨,比如有網友就說,為什麼「聽」字是口字旁?按理說應該是用耳朵在聽啊!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口在說,聽的人心裡論斤稱一稱話的份量」?這是形聲字還是會意字呢?但聲音不一定是口說出來的,世間萬物都可以製造聲音!跟「口」有什麼關係,該如何解釋呢?
  • 華文練字—知識小課堂之言字旁與口字旁
    知識小課堂言字旁與口字旁言字旁點與橫折提不連接收筆靠近橫折提下方中間先捺,先斜後平,平出捺角口字旁撇捺要向左靠攏今天小知識就結束了哦下期我們介紹石字旁與土字旁
  • 口字旁的「當」為何沒了?曼德拉效應浮現,專家:根本沒那個字
    其實說白了這就是因一個人引發的效應而已,他就是南非總統曼德拉,在2013年逝世,然而在逝世報導出來之後,很多網友都懵了,因為他們記憶中,曼德拉早已經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逝世,而且還記得當時逝世時宏大的葬禮,甚至記得逝世後曼德拉遺孀在葬禮上發表的演講,於是這種違背事實的大眾群體記憶混亂,被稱為了「曼德拉效應」。
  • 絞絲旁、口字旁、日字旁、單人旁的字,如何寫好?來看這些代表字
    二、葉註解:1、筆畫少的字,注意處理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係。2、口字旁,不宜寫得太窄,整體位置靠上,且有一定的斜度。3、「十」字,寫得較正,這種正是通過橫畫和豎畫來共同體現的:橫畫較平,豎畫直正且用筆較重。就被橫畫分隔的部分而言,豎畫下部較長。
  • 口字旁的這些字體,你寫對了,其他類似字體就不難寫了
    有些字,其印刷體和書寫體在間架結構上是有一定差別的,主體部分與陪體部分的比例大小,所處位置,都有約定俗成的法則。書寫體往往注重的是筆畫與結構的默契配合。下面,我們就以口字旁的這些字為例。下面夢筆生輝簡單給大家介紹它們的寫法。
  • 「知」字究竟錯在哪裡?
    香港:有家長早前在臉書上傳讀小學的兒子所寫的「知」字,其「矢」部被老師圈錯卻沒有指正正確寫法,家長在網上查證也未能找出錯誤原因,他懊惱萬分:「真心誠意求教,究竟怎樣寫才對呢?」網友紛紛留言推測錯誤原因,有人指出兩邊字體大小不一,有人則稱「矢」未有穿頭;更多的人提出「矢」字的第5劃不應是捺,而是一點。其實,孩子寫的「知」字的左半邊並沒有什麼錯誤,至於口字的大小,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說,那樣要求就過於苛刻了。倒是右邊的口字的筆順,是真的存在問題。口字共三筆,第一筆是豎,第二筆為橫折,第三筆為橫。
  • 唯一一個打錯也不會覺得錯的字,是喵
    所以,你覺得唯一一個打錯也不會覺得錯的字是啥?別的我不知道,但是這個「喵」絕對得算上一個。「喵」和「貓」乍一看很有差別,一個口字旁一個反犬旁,而且一個是擬聲,一個是物種,然而即便帶著這麼明顯的差別,它的用法完全可以轉換。當你說我家貓五歲了,完全可以換成我家「喵」五歲了,放在語境裡,聽著沒有差別,看著也沒有差別。
  • 網友:這麼多年都錯了
    中文字博大精深,一個字卻有不同的讀音,近日一名網友在臉書中表示,自己要去買「牛丼」當晚餐來吃,卻因為把這字「丼」唸成「ㄉㄢˇ」,遭店員糾正,一旁高中生還竊笑他,讓他直言真的快被國文搞瘋了,不少網友也紛紛在貼文底下留言,引發熱議。
  • 生辰八字取名:口字偏旁的字有哪些參考
    口字偏旁的字有很多,在這裡小編找了一些名字裡帶有口字偏旁的字的明星,給大家做一些參考,想了解的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口字偏旁的字有哪些參考  (1)口字偏旁的字:吳  吳鎮宇  據悉,閃亮的爸爸》第二季幾期節目下來,「閃爸」們為了讓城子小學學生們了解山外的世界,決定由吳鎮宇和白舉綱帶隊走進深圳。
  • 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
    不少科學家都認為平行宇宙是真實存在的,只是我們無法證實。很多人認為曼德拉效應就是平行宇宙的證明,2010年,很多人都發現曼德拉應該在20世紀80年代的監獄中去世,但實際曼德拉被釋放了,還當上了南非總統,直到2013年才去世,後來發布到網上,發現很多人都有相同的記憶。
  • 曼德拉效應再次出現,羊力大仙下油鍋的片段存在嗎?
    腦海中明明清楚記得很久之前發生的一件事,但是多年之後當年跟其他人描述這件事時,要麼是你的記憶完全和別人完全不一樣,要麼就是周圍的人明明和你有著一樣的記憶,但真實的歷史卻並非如此。我們的記憶難道真的被修改過?
  • 面試官:口字加一撇,組成什麼字?小夥兒:我能答三個
    面試官:口字加一撇,組成什麼字?感覺到難,答不出來,只能說明你不適合這個崗位。一家大型的策劃公司,在招聘程式設計師的時候,面試官為了考核面試者的思維靈活能力,提前準備好了:「口字加一撇,組成什麼字?」這樣一個特定問題,在對面試者進行了一個基本了解後,限定前來應聘的3位面試者30秒內答出,過時或答不上來將被淘汰。
  • 構詞法記單詞——原來這些單詞都可以用前綴串記
    構詞法記單詞——原來這些單詞都可以用前綴串記如何學好初中英語,這篇文章安穎老師通過講解構詞法來跟同學們深入討論一下。構詞法記單詞——原來這些單詞都可以用原創:安穎,北京市西城區英語教師。安穎老師回復您好,單詞記憶時很多孩子存在的問題,在這裡我推薦學生可以嘗試用構詞法記單詞事半功倍,比如,我們今天就講到很多單詞都可以利用前綴記憶。我在《初中英語自診斷》一書中整理了初中三年同學們比較常見的前綴,通過這些具有實際意義的前綴去理解記憶,印象更加深刻,不易忘記。
  • 曼德拉效應突襲中國網友,集體失憶,曼德拉效應到底真實存在嗎?
    曼德拉效應是指大眾對歷史的集體記憶與歷史不相符合,而目前而言並沒有科學研究表明這一效應是真實存在,當然也無法證明是不存在的。為什麼叫做曼德拉效應呢?在許多人的記憶中的確是由車遲國鬥法下油鍋的片段,而現在卻怎麼也找不到了,而國內著名歌曲《愛我中華》中有一句歌詞,相信有一半的人都是唱錯的,那就是「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支花」這句,相信其中不少人一直唱的都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是不是很疑惑。
  • 左偏旁的字,這樣寫才好看!
    ,左伸右縮,橫折斜鉤更短,折的肩對上點,直撇粗而短,長了不好看。4、王字旁:單寫時,上橫宜下凹,中橫勢趨直,豎畫重而垂,下橫長而凸。當王字做左旁的時候,上橫斜靠右,中橫忌過粗,豎可微靠左斜,底橫變提畫。
  • 曼德拉效應突襲中國網友,集體失憶,曼德拉效應到底真實存在嗎?
    曼德拉效應是指大眾對歷史的集體記憶與歷史不相符合,而目前而言並沒有科學研究表明這一效應是真實存在,當然也無法證明是不存在的。  為什麼叫做曼德拉效應呢?事情的起源還是要來自2010年一位研究「超自然能力」的人發現,大眾和她自己一樣,在記憶中曼德拉似乎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已經去世,而事情卻在2013年去世,甚至有些網友在網上說:自己曾經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看到過曼德拉的葬禮,人們的記憶似乎出現了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