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咬文嚼字:耍字為何是「女」字底?老祖宗想告訴我們什麼?

2020-12-01 騰訊網

當漢字出現之後,人類文明就此邁入了一個嶄新的高度。從原始社會人類結繩記事,到商周時期的甲骨文、金文、銘文出現,漢字已經走過了至少3000多年的歷史。

因為有了漢字,人類才能記錄文明,並形成獨屬於華夏民族的文化體系,可以說漢字文化博大精深。

從最簡單的「一」字開始,到擁有36個筆畫的「齉」,每一個漢字,都可以表達極其深刻的寓意和內涵。

今天要說的這個字小學生都認識,它的部首是「而」五行屬「金」,上下結構加起來一共有9畫。

今天說的這個字,就是由「而」和「女」構成的「耍」,按照史料記載,「耍」乃面頰上的鬚毛,亦或是女人裝扮上鬍鬚的樣子。

從這一點就可以很清晰的了解到,「耍」字與女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根據現代漢語釋義,「耍」字可以組成很多淺顯易懂的詞語。

比如,大家熟知的玩耍、戲耍,在這裡「耍」的本義是遊戲;還可以組成耍弄、耍猴等詞語,引申義為「玩弄、戲弄」;

當耍滑、耍手藝、耍手腕等詞語,則有「舞動、施展」等含義;最後一種解釋為「耍」姓,當然這個姓已經很少見了。

「耍」是漢字中比較淺顯的一類字,但是為什麼會與女人有關係?亦或是「而」下加「女」,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想必很多人都摸不著頭腦,如果大家能夠了解其內在深意,相信不僅可以讓自己長知識,還能對古人的想法窺見一番。

第一、男尊女卑時代的「耍」字含義

「耍」是由「而」和「女」構成,「而」在古代指的是下巴上的鬍子,古人為何會為鬍子造字呢?

因為在古人的印象中,鬍子是男人的重要標誌。按照「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說法來看,古代男人從來都不會剃鬍子。

所以才會出現很多須髯飄逸的男子,比如大家熟知的關二爺,就被時人讚譽為「美髯公」。「而」字從外觀上來看,也的確像男人下巴上的鬍子。

當他騎上戰馬、舞動青龍偃月刀時,下巴上的鬍子也會隨之飄飄然,這種感覺一下子就散發出了豪邁的氣質。

「而」字下面一個「女」字,為何就變成了「耍」字呢?在封建社會,男尊女卑思想十分流行,男人的地位要凌駕於女人之上。

而從「耍」的上下結構來看,也可以體會到一個長著鬍子的男人,在女人頭上耀武揚威的感覺。

事實上由於女人的地位比較低,甚至達到了低賤的地步,所以凡事帶「女」字的漢字,往往都含有一種下賤卑賤的侮辱意味。

「奸」、「奴」、「妓」等漢字,無不帶有侮辱女性的字意。「耍」看起來就像一個長鬍子的男人,用鬍子戲弄一個女子的樣子。

第二、形容女性活潑可愛

「耍」是一個帶有感情色彩的動詞,除了令人難以接受的調戲意味之外,還可以聯想到玩耍、耍朋友等詞語。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一個活潑可愛天真浪漫的少女,不停的歡呼雀躍、巧笑盼兮,這種感覺著實令人沉醉。

當然,「耍」還有心靈手巧的寓意,這個字在古代還有「做」的意思。古代社會中的女性,根本沒有接受教育的權利。

他們平時只能從事一些家務勞動,很多女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在媽媽的教授之下學習「女紅」。

並且會不定時舉行女紅比賽,如果哪個女孩子獲勝,那麼就會被稱作心靈手巧,並且還會成為很多男人娶妻的對象。

另外一種說法就是在當時社會,由於女性根本沒有社會地位,所以她們只能任人擺弄,這種感覺就像被人戲耍一樣難受。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耍」在古代社會,是專門為「胡女」造的字。因為古時的少數民族政權,由於沒有中原王朝實力強。

為了乞求中原王朝庇佑,他們就會將「胡女」,當做貢品進獻給中原皇帝,而這些「胡女」,則經常被人戲耍。

結 語

通過一個人的字就可以了解其性格與人品;同時,通過一個字也能反映出一段史實。

「耍」作為古代社會中的「賤字」,絕大多數情況下都與女性息息相關。這主要是因為女性在古代根本沒有社會地位,所以才會處於被人戲弄、戲耍的境地。

相關焦點

  • 毛筆書法中偏旁部首的寫法:皿字底的寫法
    皿字底也是個組字能力較強的偏旁,常見的字很多,如「溫、盟、蓋、鹽、監、盜」等。皿字底本是由「皿」字變換來的,開始含有皿字底的字多與器皿有關。不過現在已經不局限於這方面的意思了。在結構方面,皿字底一般出現在字底。
  • 咬文嚼字公布十大流行語 「小夥伴」因不雅落選
    新京報訊 (記者吳亞順)昨日,《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了2013年度十大流行語,「中國夢」位居榜首,「光碟」「倒逼」「逆襲」「微××」「大V」「女漢子」「土豪」「奇葩」「點讚」等入選,關注度較高的詞語「搶頭條」「小夥伴」「高大上」「霧霾」等未上榜。
  • 古人云:「男怕三行,女怕三狼」指什麼?老祖宗的智慧,字字珠璣
    比如這句"男怕三行,女怕三狼",提到這句俗語,我們很容易聯想到另一句俗語"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與此句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那麼這句俗語的"三行"和"三狼"到底指的是什麼?先來說說"男怕三行",哪"三行"?
  • 俗語「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磚」,啥意思?老祖宗言之有理
    不知不覺十一月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春節離我們又近了一步,外出打工的青年們不禁焦慮起來。說實話,他們對回家這件事產生了恐懼。他們害怕七大姑八大姨們突然的關懷,懼怕父母迫切的眼神,畏懼爺爺奶奶親切的問候。去年的催婚陰影還未消散,今年的催婚大軍已經達到戰場,真叫人頭昏腦脹。
  • 《何以為家》此片為何評價如此之高,它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呢?
    《何以為家》此片為何評價如此之高,它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呢?最近無意間看到此片簡介,評價都很不錯,決定仔細觀看,看完後給我的視覺以及心理衝擊都還蠻大的,發現好久都沒有一部電影能像這部電影看完後讓我久久的沉思了。
  • 魯迅以語言精準高深為名,咬文嚼字不僅在字,語言精準揭示了智商
    一篇文章——《咬文嚼字》。魯迅先生批判當時的人使用文字,尤其是翻譯人名上面,反應出來的陳腐的觀念和習慣。主張擺脫傳統思想束縛,主張男女平等的人偏偏喜歡用亮豔的字來譯外國人名就比如,翻譯外國姓名加草頭,女旁,絲旁。小編也是發現了,外國名字不是「思黛兒」「阿嬌兒」,就是「雪琳娜」什麼的,太常見了。為擺脫傳統思想介紹世界的文人騷客卻喜歡用中國姓來翻譯外國人名,我們常見的高爾基。
  • 俗語:「男怕水蛇腰,女怕小噘嘴」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識人有術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一代又一代的祖先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們守望著田野,將生活的點點滴滴總結成了一句又一句的俗語,留給了後人無限的智慧,希望後人能夠少走彎路,對於老祖宗的啟示並不只局限於從貧窮變富有,而是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老祖宗也有自己獨特的相面之法。
  • 郭頂唱的《水星記》想告訴我們什麼?
    這是郭頂作詞作曲並演唱的歌曲《水星記》的歌詞,相信這首歌很多人聽過,也有很多人被歌曲打動,而作曲家作詞家郭頂想通過這樣一首歌告訴我們什麼呢?或許有人會問,曖昧是什麼?水星記告訴了我們答案,曖昧即是所有人都以為你們在一起了,只有你清楚地知道你們之間的距離.相信你親自聽完《水星記》會有更多的感受.
  • 《咬文嚼字》公布今年十大流行語 專家稱評選需考慮格調
    據《咬文嚼字》 執行主編黃安靖透露,昨天直到流行語公布前幾小時,「葛優躺」一詞才伴隨著爭議脫穎而出,最終入選。 語言文字學專家、《咬文嚼字》 前主編郝銘鑑指出,流行語的評選不應止於看熱鬧,而是亟待進入研究階段。
  • 老祖宗為何要把16兩定為1斤,筷子定為7寸6分?原來是大智慧
    前言中國歷史和文明源遠流長,老祖宗的智慧更是無窮,即便在落後的年代,他們也能發明如何造紙,如何研墨,如何提取金屬等,傳承至今,這些經驗仍被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和工作中,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生活各處都能看到老祖宗智慧的影子,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只要稍加留意,處處都可見老祖宗的智慧和用心,比如至今仍活躍在大眾視線的筷子和秤。如今的計量單位早已採用國際標準,但在遙遠的古代,老祖宗們早已有了自己的一套計量方法,極大地方便了日常生活。老祖宗為何要把16兩定為1斤,筷子定為7寸6分?原是這其中包含了大智慧。
  • 原來老祖宗早就說過豬油的好處,只是我們現在才重視起來!
    黃疸,谷疸,酒疸,黑疸,女勞疸,還有這幾種疸疾帶來的水腫。這五種疸疾,其中就包括了現代的癌症,所以癌症水腫用豬油也可以化解。因為豬油能夠「利腸胃,通小便,利血脈,散宿血」。比如說小便不通,用肥豬肉一斤,水二升,煎三沸,飲之立通。大家在急吼吼上醫院請小護士給插尿管之前,不妨先試試這個辦法。
  • 創作此幅神聯,可謂字面對比鮮明,字底寓意深刻
    最後,由於款識字數較多、字形較小,我覺得有必要在此複述一下,以便於讀者朋友們更好地加深理解:「此幅神聯,可謂字面對比鮮明,字底寓意深刻。字面上,將關羽、張飛和悟空、八戒兩組名字放在一起,進行了巧妙對比。但更加巧妙的是背後的蘊涵更為深刻。人生在世,會遇到很多困難與束縛,像鳥兒在籠子裡一樣,被關閉了羽翼,不能展翅高飛。
  • 「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老祖宗啥意思?現在還有用嗎?
    我國歷史悠久,老祖宗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其中俗語是流傳最廣的一種文化類型,不僅承擔著教化的作用,而且還可以指導人們進行實踐,在廣大百姓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就算到了今天,依舊繼續發光發熱。
  • 老祖宗的智慧震驚四座啊
    然想到生在紅旗下、長在新社會的我們都這麼「緊張」夏季的到來,要啥沒啥的古人們到底是怎麼度過炎夏的?不會是靠著一句「心靜自然涼」吧!今日奉上「古人度炎夏圖鑑」,讓老祖宗的智慧刷新我們想像力不足的大腦吧!宋朝沿街賣飲子酷暑天裡,沒有比回家喝上一杯冰啤酒更讓人放鬆,然沒電甭想冰箱的老祖宗是怎么喝到「冰酒」的呢?西周的諸侯國國君曾侯乙用事實告訴你,他們有美酒,也有冰箱。
  • 古人云:「男無性不鋼,女無性不秧」,老祖宗的觀人術,不可小覷
    就好比老祖宗所說的:「男無性不鋼,女無性無秧」這句話中所提到的「性」。可能大多數朋友看到這個「性」,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會是我們生理上的那個「性」。可事實並非如此,這裡的「性」指的是「性格」以及自己的「理想、抱負「等等,和大家所理解的完全是兩回事。
  • 老祖宗說「省著省著,窟窿等著」是什麼意思?下半句折射出哲理道
    人人都想苦錢,每天同樣在吃苦,可是「財源滾滾」只是願望,每年過年都說同樣的祝福,沒見過財富滾進家門,越是省吃儉用想省下幾個錢,反而會遇到不順心的事破財。就像下面俗語說的那樣,我們一起解析一下。(1)俗語上半句「省著省著,窟窿等著」關於對金的看法,每個人的觀點不同。上了年歲的老輩人,一生節省,也積攢不了多少錢。
  • 俗話「男怕水蛇腰,女怕小噘嘴」有何緣故?不愧是老祖宗的觀人術
    中國是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悠悠大國,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一代又一代的生存下來,他們把從生活中無到的智慧,總結成了文字、語言一代又一代口口相傳,也就成了如今的「俗語」。鬼谷子的觀人術被稱為「識人九法」,因為太過深奧一般人不容易讀懂,但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俗語中也有許多「觀人術」,其中比較有名的一句是「男怕水蛇腰,女怕小噘嘴」,這其中有什麼講究呢?男怕水蛇腰如今的社會一說到「水蛇腰」就會想到腰身纖細的女孩子,表示讚揚女孩子身材好婀娜多姿,但是這句話在古代並不是這個意思。
  • 咬文嚼字:2016年十大流行語 網絡語言佔80%
    一個詞,記錄一個時代2016十大流行語出爐語言文字規範類刊物《咬文嚼字》雜誌社今天在滬發布「2016年十大流行語」。「《咬文嚼字》評選流行語的標準始終如一,就是流行、創新、文明。」《咬文嚼字》執行主編黃安靖分析,近年來,年度十大流行語的網絡特色日趨明顯,今年除供給側、工匠精神外,其他8條均來自於網絡或由網絡賦予了新的涵義,成為歷年評選中最多的。「網絡已經影響到語言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從中甚至能發現語言文字正在從精英創造時代進入大眾智慧時代。」如排名第一的流行語洪荒之力。
  • 俗語:寧可葷口念佛,不可素口罵人,是什麼意思?蘊含老祖宗智慧
    農村有句俗語,叫「寧可葷口念佛,不可素口罵人」,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我跟大家一樣,在初念到這句俗語的時候有點蒙,懷疑是不是自己的文化程度不夠。後來查了下資料,原來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要我們可以吃著肉,喝著酒,口裡念著佛,也不要吃著素去罵人。
  • 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什麼意思?老祖宗給的忠告
    有這樣一句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這句話顯然是老祖宗在我們的生活在為我們總結的經驗,這告訴了我們什麼呢?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先看第一句話,"不貪三更色"這句話意思很明顯,不要對三更的一些歡愉之事貪心。三更是古代用的對時間的劃分,是指從半夜十一點到凌晨一點這個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