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鋁車身,中型SUV空間,可升級續航,16萬的奇瑞螞蟻有多狂

2020-12-04 車轍

眼看距離2021年的開始僅有一個月的時間,但如果要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的關鍵詞,那一定是「新能源」。

回望早期生產純電動汽車的車企,碰上當時最火的共享概念,汽車也有分時租賃,再有消費者城市代步、買車佔號,北汽新能源、江淮、奇瑞都是從小車做起。

A00級一度是整塊市場的大半壁江山,表現最亮眼之一的奇瑞螞蟻eQ1自打2017年初上市,到現在累計突破15萬輛的銷量。

但經過這幾年的井噴式發展,以及疫情這頭黑天鵝的出現,新能源汽車在2020年一直處於新聞的漩渦中心和量質變的臨界點。

幾家歡喜幾家憂愁

先是博郡、前途、賽麟、拜騰、知豆一批新勢力大規模地消失在公眾視野,好幾位曾經的大龍鳳缺席車展,補貼滑坡導致的放棄、破產、跑路、清算成為新能源上半年的熱搜。

一夜之間,新能源,準確來說純電動汽車,前進的腳步和在人們心中的形象按下了停止鍵。

但電氣化基本是不可逆的大趨勢,隨著經濟的復甦,我們看到的是傳統車企和頭號新勢力的輪番發力。

大眾在中國推出ID.4和瘋狂鋪設充電樁,具體有多瘋狂呢-ID.4還沒上市,CEO馮思翰在進博會就說北京、成都和深圳布局了40座超級充電站,計劃年底在全國16座城市建立255座充電樁,包括1800個雙槍直流充電樁。

截止文章發表,他們完成了在20座城市鋪設100座超級充電站、1025根充電樁的任務。

一旦傳統車企的車輪滾滾向前,流水線開始咔擦咔擦地運轉,電動車走近千家萬戶的日子也不是很遠了。

至於國內的頭號新勢力,佔據了全球車企市值排名前十的三席,蔚來的市值達到754.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947.3億元),超越戴姆勒成為全球第五。

成立於2014年的小鵬也以519.7億美元的市值超越本田、現代、福特等老牌車企,成為前十的守門員。

中國車企最高的比亞迪更是達到759.8億美元,僅次於特斯拉、豐田和大眾。

與此同時,eQ1再次蟬聯了2020年上半年最暢銷的純電A00級車型,奇瑞搭建了系統的「全系列+四五七」新能源技術規劃。

其中有純電動和插電混動的研發體系,以及小型純電動、中型純電動、插電式混動和純電四驅四大整車平臺。

恆大和寶能也沒有停止造車的腳步,東風旗下高端智能電動品牌嵐圖首款SUV在武漢下線,上汽、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聯合打造的智己汽車加入中場戰事。

供給側改革

當然在這期間,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態度有所轉變,於是在9月份的全球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進行一次路線修正。

很重要的一點是,專家認為,混動才是「內燃機最有效的節能技術」,未來15年,中國的傳統汽車要全面向混合動力轉變。

他們計劃到2035年,以混動為代表的節能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純電動、插電式混動、燃料電池汽車)的比例分別佔到50%。

也就是說,未來中國所有的汽車都有電機驅動,用「全面電驅動計劃」代替「燃油車禁燃時間表」,這樣更符合中國國情。

再有國家發改委下發通知,明確要求各地發改委上報當地新能源汽車的投資情況,包括土地佔用、建設內容、項目進展、完成投資等等。

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野蠻生長的時代結束了,國家加強了監管力度,這對認真造車的企業比如奇瑞,無疑是一大利好。

投機分子、跟不上時代變化的加速出清,將資金、人力、技術、土地留給有實力的企業,有陣痛才有突破瓶頸的希望。

需求端調控

除了行業的風雲湧動,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結構一樣在悄然變化

放眼今年的新能源市場,7月銷量10萬,同比增長15.6%,是今年第一次實現增長。

8月突破10萬達到10.9萬輛,同比增長43.7%;9月為13.8萬輛,同比+67.7%;10月為15.9萬輛,實現本年度第四次刷新當月歷史紀錄,同比增長119.8%。

累計到2020年10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89.4萬輛,今年有望突破110萬輛。

誠然,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市場是出行服務的運營車輛,普通用戶的私人購車市場依然很小,一半集中在限牌城市。

如今的新能源明顯是供大於求的狀態,新勢力不斷拿地建廠,況且B端共享汽車和公共運輸的需求逐漸飽和,沒辦法消化這麼多產能。

不過有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間,計程車、網約車等公共出行遭受影響,企業減少訂單,私人消費的佔比居然同比增加18.9%,達到71.7%。

為了刺激C端的消費,今年也將出臺針對個人消費者的一系列政策。

比如前段時間,上海對外牌車輛有了更嚴格的限制,整塊地區的新能源銷量一下提高了。

可以預見,有了供給側改革和需求端調控這兩把斧,中國的新能源行業將穩健和高效地進入下一階段的發展。

扛鼎之作

經過上一輪洗牌和嘗鮮,今天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態度不再是代步、佔號這麼簡單,他們需要一款好開好用的工具,好到足以和燃油車媲美。

消費更加理性,要求更加嚴格,所以這輪拼的,一是成熟度,二是誠意。

隨著市場從A00級向更大尺寸和更豪華的A級、B級的演變,奇瑞也在嚴格執行自己的「三步走」計劃。

根據2015年制定的發展規劃,他們目前順利地進入第三階段,在2019年開始研發全新的純電動、混動汽車,純電續航超過400公裡,插電混動的純電續航超過80公裡。

於是在「小螞蟻」之後,接班的是「大」螞蟻。

一向悶聲認真造車的奇瑞,對螞蟻寄予了厚望,也下足了成本。

這次試駕也專門安排在海南,沿著海口-三亞-海口的路線轉一圈,讓我們可以更好地體驗這款螞蟻的產品力。

武裝到牙齒

不過一說到純電動車,大家最擔心的無非是「續航焦慮」,要是開不到目的地怎麼辦,半路罷工了咋整。

考慮到現有的電池條件,續航的一大死敵其實是車重,車越輕跑得越久,跑得也越快,連舒適性和操控性都有對應的提升。

螞蟻為了瘦身,基於全新@LIFE平臺,這是世界第一副全鋁型材框架車身,下擺臂、前縱梁和拖曳臂全是輕量化的鋁材質。

缺點是,成本高。

好處是重量減少30%,剛度提升20%,白車身靜態抗扭轉剛度有27000牛米/度,在這價位和水平屬於佼佼者的水平。

連外面的覆蓋件全是高性能複合材料,攻克了溫變穩定性、耐衝擊性、成形性和可靠性等關鍵技術,一方面降低10%-20%的重量,另一方面保證安全性。

所以使用70.1kWh的三元鋰離子電池組的螞蟻,做到NEDC續航510公裡的同時,整車才1760千克。

要知道差不多尺寸和續航的,多數在2000千克左右,甚至有2300千克的。

此外,螞蟻搭載了奇瑞安川自主研發的永磁同步電機,擁有178馬力和280牛米,一旦開啟Sport模式,前段加速有明顯的推背感,就是到了中後段,加速度有一些疲軟。

作為一款全新的純電動車,快充是必須支持的,10分鐘即可提升續航100公裡,30分鐘就可以從30%充至80%,以及有加熱電池和動力回收等技術的幫助,有利於提高電池壽命和續航。

要是開幾年你不滿意續航的,可以升級和更換電池組允許互換,比如400公裡的電池組換成700公裡的,這也是@LIFE平臺有別於競品的強項

最神奇的是,螞蟻的尺寸是4630/1910/1655毫米,數據擺明是大號的緊湊級SUV。

但這是正兒八經的純電平臺不是油改電,前後懸可以做得很短,軸距達到離譜的2830毫米,比中型SUV的漢蘭達更長。

你也不用擔心坐著狹窄或者物品沒地方放,後排放倒有1250L的後備箱,輕鬆放下我們幾位媒體老師的行李,放滿了也別擔心。

這是一款後置後驅車來的,沒有電動機的前艙還有60L的空間,完全放得下一家五口短途出行的行李。

奇瑞的實用性不用懷疑,捷途和瑞虎系列無不是餡大料足,很適合家用,但內飾質感這塊一直是奇瑞的短板。

短板不再

好在螞蟻這次有了明顯的進步,內飾用著軟塑料、打孔皮質座椅、木紋飾板和啞光鍍鉻條,白天走的是溫馨家居風。

等到了晚上,12.3英寸的雙大屏搭配類似於飛機拉杆的電子檔把,迎接我們的就是科幻和炫酷的一面,你了解的科技配置都有。

螞蟻基於奇瑞新能源@Pilot2.5實現了L2+級自動駕駛輔助,全車有20個智能傳感器,包括12個超聲波雷達、1個前視攝像頭、4個環視攝像頭和3個毫米波雷達。

這意味著,主動剎車、車道偏離預警、車道保持、自適應巡航和自動泊車統統有,科大訊飛語音控制、人臉識別、無線快充和遠程控制一應俱全。

在海南的環狀線開著ACC巡航,一路看風景和聽音樂,這樣的生活簡直不要太美滋滋。

如今也支持5G、V2X功能擴展和OTA升級,相當於你開車的時候,後面有一批接一批最時髦的管家跟著。

再次衝在最前

奇瑞一向是悶聲下本造車的實力派,你們也看得到,燃油車有燃油車自主研發的技術,新能源車有新能源車開創性的做法。

問題是他們每次衝在了最前頭,最後收穫的不一定是最多的。

目前在新能源領域僅有大小螞蟻兩款主打車,但在這塊的耕耘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即使幾年前在A00級做出一番成績,到今天的聲勢遠遠不如後來者。

總感覺奇瑞起得很早,卻沒有持續的輸出和熱度,一款車型火了,就一直吃這款車型的紅利,下一款車遲遲沒有問世。

等到這款車的紅利吃完了,別人追上甚至超越了,奇瑞這才反應過來。

導致整個品牌給人的印象是斷斷續續的,沒有一直活在消費者心中,每個階段永遠只有一款明星車,過了那個階段就沒消息了。

這樣對品牌力有很大的影響和浪費,每次都在重塑品牌力-消耗品牌力-重塑品牌力的無限循環

到最後你累了,消費者也累了。

不可否認,螞蟻是奇瑞在新能源領域的集大成之作,16萬到17萬的價位,誰做得到把全鋁車身、500+公裡續航、中型SUV空間、豪華內飾和配置結合在一起。

找不到了說實話,螞蟻很有機會在洗牌階段衝出重圍,打敗那些空間小、內飾廉價、車身笨重、續航不行的油改電車型。

但也需要奇瑞新能源一直保持競爭力,這次再走在前頭,必須讓「一定要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這句話喊得更響亮,喊到大家下意識知道你是一家有技術、有誠意的車企。

相關焦點

  • 15萬不到就有510km續航,奇瑞新能源大成之作,螞蟻值得買嗎?
    2017年,奇瑞新能源推出純電微型小車eQ1,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小螞蟻。時隔三年,奇瑞新能源推出新成員"大螞蟻"——螞蟻,新車定位中型純電SUV,全系共推出4款車型,補貼後售價區間為14.98萬元-18.98萬元。
  • 奇瑞螞蟻上市,全鋁車身搭國產ADAS晶片 14.98萬起可否一戰?
    當時,只知道它的內部代號是S61,上市後或將命名為eQ5,來自奇瑞的全鋁純電平臺LFS平臺。軸距有兩種說法,一種是2805mm,一種是2830mm,總之當時很神秘。現在轉眼到年底了,一切揭開了面紗。這款車不叫eQ5,而叫螞蟻,大概是為了避嫌奧迪Q5。
  • 奇瑞大螞蟻|一個敢下猛料的高級SUV,關鍵它才14.98萬起
    而且不光如此,奇瑞大螞蟻還是一款敢下猛料的車子,首創全鋁車身框架(可減重30%)的同時,除車頂和四個車門之外,車身其餘部分均有採用輕量化複合材質,導致它的整備質量僅為1760kg(相當於一臺A級車),它的引擎蓋甚至堪稱是當前「最輕引擎蓋」,敢於這樣用料的,90萬元以內車子恐怕就只有奇瑞才能夠做到。
  • 奇瑞新能源全鋁車身製造技術入選國家發改委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名單
    ,大幅度降低輕量化成本;國際上第一個實現規模生產,項目技術已應用於奇瑞小螞蟻、大螞蟻等明星車型,三年累計銷量突破15萬。2017年,打造全球首創超輕量化LFS正向研發純電平臺,誕生經典輕量化車型小螞蟻;2020年,奇瑞新能源正式發布全新綠色智慧模塊化技術@LIFE平臺,採用世界首創全鋁型材框架車身+高分子外覆蓋件複合材料、短流程製造工藝等綠色核心技術。並基於平臺推出擁有超輕量化全鋁車身架構的大螞蟻。
  • 奇瑞新能源全鋁車身製造技術實力 入選國家發改委綠色技術推廣目錄...
    ,顛覆了德國人文森卓•蘭西亞於 1925 年發明的板殼車身結構;首創短流程工藝,大幅度減少了衝壓工序及模具開發,利用封閉截面多腔鋁型材結構輕量化的優勢,大幅度降低輕量化成本;國際上第一個實現規模生產,項目技術已應用於奇瑞小螞蟻、大螞蟻等明星車型,三年累計銷量突破15萬。
  • 奇瑞新能源,汽車市場偵察兵「螞蟻」的倔強
    漸漸地,純電動SUV也湧現了很多產品力不俗的產品,而全新螞蟻便是奇瑞面對目前新能源市場需求交出的最新答卷。作為奇瑞新能源在今年的最重磅車型,奇瑞螞蟻基於全鋁純電動平臺打造,也是這個平臺的首款車型。目前來說,奇瑞的「小螞蟻」eQ1確實擁有很好的市場表現,不過確實難以滿足奇瑞品牌向上的需求,所以在這個時候推出一款純電動中型SUV,對奇瑞新能源來說非常重要。
  • 奇瑞螞蟻即將上市!青蛙臉+英文標+長軸距,預售16萬貴不貴?
    奇瑞eQ1,江湖人稱「小螞蟻」,售價僅為5.98萬元,雖是一款微型兩廂車,但常年位居新能源銷量榜前十,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青睞。如今奇瑞趁熱打鐵,推出了尺寸更大的「大螞蟻」,據悉,這款新車定位於中型SUV,同樣來自奇瑞最新打造的全鋁純電平臺,目前,奇瑞螞蟻已經開啟預售,價格為16-17萬元。
  • 奇瑞螞蟻海南試駕:官方綜合續航510公裡,實際可走642餘公裡
    所以,從這裡,我認為,奇瑞螞蟻在續航裡程方面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於環島路線經歷了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環島路等不同的路況,加上高度起伏的路程,應該說整個行駛的路況,並不是很簡單。在這情況下,我們實際行駛公裡數與消耗裡程公裡數的百分比為126%。我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欣喜的消息。
  • 神奇海南環島之旅,全系續航510km,試駕奇瑞新能源螞蟻
    就在今年9月,奇瑞新能源品牌旗下的第一款純電SUV——螞蟻正式上市,共推出4款車型,補貼後官方指導價為14.98萬-18.98萬元。這也歸功於奇瑞為其打造的全新電動平臺,超輕量化全鋁車身架構,帶來低能耗、高強度的優勢。
  • 神奇的海南環島之旅,全系續航510km,試駕奇瑞新能源螞蟻
    說起對奇瑞品牌的概念,腦海裡的第一印象就是自主品牌中的老牌勁旅,三大件皮實過硬。面對各大廠商紛紛轉向電動車領域,奇瑞也不甘示弱。就在今年9月,奇瑞新能源品牌旗下的第一款純電SUV——螞蟻正式上市,共推出4款車型,補貼後官方指導價為14.98萬-18.98萬元。
  • 14.98萬起!奇瑞SUV撞臉保時捷?但仔細看更像「螞蟻」
    同時,大家都知道,對於螞蟻來講,它可以說是力大無窮,一隻螞蟻可以輕鬆舉起比自己體重大好幾倍的物品,而對於奇瑞的大螞蟻這款車型,它的輪轂採用了五幅式的螞蟻觸角造型,並且還使用了雙色的搭配,看起來極為運動,而車身使用了不規則的線條設計,描繪出來的則是一副強壯的身軀,如同螞蟻一般,充滿了力量感。
  • 一隻鋁螞蟻 能跑一千裡 試駕奇瑞螞蟻
    比如奇瑞,在潛心修煉並在早些年發布LFS純電動車平臺並推出eQ1小螞蟻之後,近期在其基礎之上升級的「綠色智慧模塊化平臺」——奇瑞@LIFE超輕量化純電平臺也誕生了首款車型:奇瑞螞蟻,誕生即是全鋁白車身的它,究竟魅力幾何?
  • 當奇瑞外觀設計找到感覺,再配上終身質保,螞蟻真要變成大象了
    當然,新能源車企不止有它們,傳統自主車企們對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積累同樣不可小覷,比如一直是技術流代表的奇瑞汽車,同樣也有大螞蟻這樣的代表作。奇瑞一直給人留下的印象就是技術紮實,但是顏值設計總是差點意思,所以經常落得個叫好不叫座的尷尬處境。不過看了大螞蟻,你會對奇瑞的外觀設計有個重新的認識。
  • 你的生活半逕到底有多長?奇瑞新能源螞蟻給你答案
    所以,消費者在購買純電動汽車時,續航裡程也是首要考慮的問題之一。而隨著純電動汽車的技術不斷升級,一些主流車型也在續航性能方面實現新突破。奇瑞新能源全新上市的純電SUV螞蟻就是如此,其NEDC綜合續航裡程達到510km,處於同級領先水平,為消費者打造出更精彩的生活新半徑。
  • 螞蟻預售、@LIFE平臺首發,奇瑞新能源拉開核心技術攻勢
    「一定要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8月28日的螞蟻預售發布會上,奇瑞新能源喊出這樣一句令產業警醒的口號。語義直白,道理深刻,無論是近年通訊行業的「晶片之爭」,還是早期汽車行業的自主品牌困厄,都在詮釋奇瑞新能源這句口號的重要性。
  • 技術狂魔眼中的電動汽車,黑科技能支撐奇瑞大螞蟻的銷量嗎?
    這樣做有兩大好處,第一就是我們提到的綠色環保,縮減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生產能耗減少、汙染排放減少,更加貼合「綠色」理念。第二就是更加精簡的工藝可以大幅提升車輛的整體品控,畢竟環節越少意味著出問題的機率也就越低。在車身材料方面,奇瑞通過技術創新,找到了在保證車身剛性的同時大幅降低車身重量的秘訣,那就是全鋁車身框架。
  • 海南深度體驗奇瑞螞蟻
    奇瑞新能源螞蟻採用了「自然美學」設計理念。雲峰前臉,逐浪車身,風車元素……坦率講,儘管分體式的前臉大燈設計,並不是奇瑞的原創,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螞蟻的前臉設計並不醜,只不過在最近這種設計大熱的情況下,只是顯得新意不足。
  • 大螞蟻和小螞蟻 全家出行和城市代步的解決方案
    作為15萬元純電SUV首選,奇瑞大螞蟻還擁有以下優勢:※後置後驅/全鋁車身由於電動機布置在了後橋,大螞蟻實現了後置後驅的驅動形式,配合上四輪獨立懸架,車輛的先天條件就已經具備了,後驅+四輪獨立懸架無疑會讓車輛具有更出色的動態表現,同時誕生於﹫LIFE綠色智慧模塊化技術平臺的大螞蟻還使用了全鋁車身框架,鋁合金使用率超過86%,車身減重近30%。帶來非常亮眼的輕量化效果。
  • 奇瑞螞蟻首試:全新電動平臺,大螞蟻來了!
    奇瑞螞蟻是基於全新的LIFE全鋁純電動平臺打造而來的,是一臺軸距2830mm的中型SUV。目前奇瑞螞蟻全系搭載70.1kWh的三元鋰電池,NEDC續航為510km。而且提供兩種電機可選,一種是(120kW/250Nm),另外一種是我試駕的(130kW/280Nm)。奇瑞螞蟻的單電機是放置於後軸上,所以這是一臺可以「漂移」的中型SUV。對於大部人關心的電車加速能力上,這次我並沒有條件進行測試,根據個人體感來猜測,這臺車的零百加速大概在8秒多的水準。
  • 葉梓試駕奇瑞新能源螞蟻:節能賽後,想帶Ta去免稅店約個會!
    作為最早的電動汽車先行者,在LFS純電動車平臺的eQ1小螞蟻大獲成功後,奇瑞@LIFE超輕量化純電平臺也誕生了首款車型——奇瑞螞蟻,後置後驅、全鋁白車身的它,到底有多少魅力呢?經過幾天接觸,葉子覺得:「螞蟻」這個名字,其實代表了這款高能純電SUV,頑強的生命力,畢竟我們試駕的高能Pro版售價已經達到了16.98萬元,想要真正走進消費者心中,不能僅僅依靠續航裡程來突破,技術、設計、空間等都要具備均衡的表現,來真正的提高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