顫抖吧化學
首先我們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認為PH=7的溶液一定是中性,在這裡Darren老師,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不是這個樣子的!
通常我們所說的PH=7的溶液是中性,是有前提套件的!那就是25℃和一個標準大氣壓的情況下,才是成立的!
我們先來看一下,具體的7是怎麼來的!由於25℃和一個標準大氣壓的情況下水中H的濃度1×10mol/L,然後取log10的對數,得到的結果就是7.
所以我們一般就是說PH=7的溶液是中性,在初中階段,我們不太關注這個狀態但是在高中的時候,老師就要和你糾結這個問題了!
好了,由於我們的高考已經結束,中考馬上來領,我們看看,關於HP值的問題,中考有可能涉及到的一些知識!
PH值的定義
在標準溫度(25℃)和壓力下,pH=7的水溶液(如:純水)為中性,這是因為水在標準溫度和壓力下自然電離出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濃度的乘積(水的離子積常數)始終是1×10,且兩種離子的濃度都1×10mol/L。pH值小說明H的濃度大於OH的濃度,故溶液酸性強,而pH值增大則說明H的濃度小於OH的濃度,故溶液鹼性強。所以pH值愈小,溶液的酸性愈強;pH愈大,溶液的鹼性也就愈強。
溶液酸鹼度的表示方法—pH
1.pH的取值範圍:0~14。(1)pH<7時,溶液顯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強。 (2)pH>7時,溶液顯鹼性,pH越大,鹼性越強。 (3)pH=7時,溶液顯中性。
2.測定溶液pH的方法: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溶液滴在pH試紙上,將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便可知道待測溶液的pH值。
1.溶液的稀釋與溶液pH的關係: (1)酸性溶液pH小於7。向溶液中加入水,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減小,酸性減弱,溶液的pH增大,但不會增大到7(酸性溶液加水還是酸, 不 會變成中性,所以pH不會增大到7)。 (2)鹼性溶液pH大於7。向溶液中加入水,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減小,鹼性減弱,溶液的pH減小,但不會減小到7(鹼性溶液加水還是鹼,不會變成中性,所以pH不會減小到7)。
2.測定溶液pH應注意的事項:
(1)不能直接將pH試紙浸入待測溶液中,否則會汙染待測溶液。
(2)不能先用水將pH試紙潤溼,否則待測溶液被稀釋,測得的pH就不準確了。
(3)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比較粗略,一般讀數為整數。
(4)檢驗氣體的酸鹼性,可將試紙潤溼後再使用。
3.正確區別酸鹼性和酸鹼度:酸鹼性指溶液的酸性或鹼性,可以用指示劑(石蕊或酚酞試液)來區別。酸鹼度指溶液酸、鹼性強弱的程度,可以用pH試紙來測定。
4.測定雨水的pH能了解空氣的汙染程度(酸雨的pH值小於5.6)。
考點二、中和反應
1.概念:酸與鹼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2.實質:酸溶液中的H+和鹼溶液中的OH-結合生成了中性的水。表達式為:H+ + OH-=H2O。 3.現象:有些中和反應進行時有明顯的現象,生成的鹽以沉澱的形式析出;有些中和反應沒有明顯的實驗現象,所以要判斷中和反應是否發生或是否恰好完全反應需要藉助酸鹼指示劑。 4.應用:中和反應原理常用於醫藥、改變土壤的酸鹼性、處理工廠的廢水等。
(1)服用某些鹼性藥物,可中和過多的胃酸;塗抹一些含鹼性的物質(如氨水)的藥水,可減輕蚊蟲叮咬後所產生的痛癢感,但注意選擇鹼性物質時要選擇弱鹼,以防鹼性物質腐蝕皮膚。
(2)利用中和反應改良土壤的酸性,處理工廠裡酸性的廢水,通常用熟石灰而不用氫氧化鈉或其他的鹼,是因為熟石灰價廉易得、易存放和易運輸。
(3)利用中和反應治療胃酸過多,常用氫氧化鋁或氫氧化鎂而不用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這是因為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鹼性過強,會對食道和胃產生傷害。
【要點詮釋】1.向滴有酚酞試液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時,一定要用滴管慢慢滴入稀鹽酸,並不斷攪拌溶液,直到溶液顏色恰好變成無色為止,否則容易使稀鹽酸過量。從指示劑的變色情況分析,當紅色恰好變為無色時,溶液由鹼性變為中性,因此,可以利用中和反應改變溶液的酸鹼性。 2.中和反應一定生成鹽和水,但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CuO+H2SO4=CuSO4+H2O就不是中和反應;中和反應特指酸與鹼的反應,但它仍屬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中的複分解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