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鹼中和滴定實驗報告

2021-01-07 歐哥說化學

酸鹼中和滴定實驗報告單1、實驗目的

用已知濃度溶液標準溶液)【本實驗鹽酸為標準溶液】測定未知溶液(待測溶液)

濃度【本實驗氫氧化鈉為待測溶液】2、實驗原理在酸鹼中和反應中,再根據化學方程式中酸和鹼的物質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計算出鹼(或酸)溶液的濃度。

3、實驗用品酸式滴定管、鹼式滴定管、錐形瓶、鐵架臺、滴定管夾、0.1000mol/L鹽酸(標準液)、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待測液)、酚酞(變色範圍8.2~10)、◆要點提示(1)酸和鹼反應的實質是

(2)酸鹼中和滴定選用酚酞作指示劑,但其滴定終點的變色點並不是pH=7,這樣對中和滴定終點的判斷有沒有影響?

(3)滴定管和量筒讀數時有什麼區別?

4、實驗步驟

實驗步驟現象結論與解釋酸鹼中和滴定(1)檢漏:檢查滴定管是否漏水(具體方法: 酸式滴定管,將滴定管加水,關閉活塞。靜止放置,看看是否有水漏出。有漏必須在活塞上塗抹凡士林,注意不要塗太多,以免堵住活塞口。 鹼式滴定管檢漏方法是將滴定管加水,關閉活塞。靜止放置,看看是否有水漏出)(2)洗滌:用待裝液潤洗2~3次。錐形瓶用蒸餾水洗淨即可,也不需烘乾。

(3)裝液:向酸式中注0.1000mol/L鹽酸(0刻度以上為宜),趕盡滴管中的氣泡,調整起始刻度在0或者0刻度以下並記錄此時的讀數,記入數據表。(4)滴定:向NaOH溶液中滴加鹽酸標準液,此時NaOH溶液為待測液,反應終點時酚酞指示劑的變色情況

思考:若是向鹽酸中滴加NaOH溶液(標準液),此時鹽酸為待測液,反應終點時酚酞指示劑的變色情況(5)NaOH溶液需現場自配:稱取NaOH固體0.2g溶於100ml水中,用鹼式滴定管取 NaOH溶液20mL於錐形瓶中。(除去鹼式滴定管膠管中氣泡的方法如圖)(6)把錐形瓶放在酸式滴定管的下面,向其中滴加 滴酚酞(如顏色不明顯,可將錐形瓶放在白瓷板上或者白紙上)。將滴定管中溶液逐滴滴入錐形瓶中,滴定時,右手不斷旋搖錐形瓶, 控制滴定管活塞,眼睛注視 ,直到滴定終點,此時,氫氧化鈉恰好完全被鹽酸中和,達到滴定終點。記錄滴定後液面刻度,記入數據表。(7)把錐形瓶內的溶液倒入廢液缸,用蒸餾水把錐形瓶洗乾淨,將上述操作重複3次,記錄數據。

加指示劑錐形瓶顏色變化滴定終點錐形瓶顏色變化滴定管是否漏水

5、數據記錄與處理酸鹼中和滴定數據表待測溶液(NaOH溶液)體積/mL標準溶液(0.1000mol/L鹽酸)體積/mL標準溶液平均體積mL待測溶液濃度6、問題討論

(1)誤差分析操作及讀數誤差分析方法:。視c(標)為定值、V(待)為準確測量值,把一切造成誤差的原因都轉嫁到對V(標)讀數的影響上。凡導致標準液體積讀數偏大,則待測溶液濃度偏大。凡導致標準液體積讀數偏小,則待測溶液濃度偏小。

相關焦點

  • 酸鹼中和滴定的淺析
    酸鹼中和滴定,是用已知物質量濃度的酸(或鹼)來測定未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鹼(或酸)的方法叫做酸鹼中和滴定。
  • 高考化學:指示劑的選擇對酸鹼中和滴定實驗的影響
    高二化學選修4的實驗專題裡有關酸鹼中和滴定及應用是高考化學常考的內容,其中酸鹼指示劑的選擇對於很多高中生來說存在迷茫和困惑。究其原因,還是近些年高中生很少親自做化學實驗這個不爭的事實。不做實驗也要參加高考化學的考試啊,怎麼辦?老師整理好相關資料,大家背誦下來吧。酸鹼指示劑是指可用於酸鹼滴定的指示劑。
  •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酸鹼中和滴定
    1.酸鹼中和滴定定義:用已知濃度的酸(或鹼)來測定未知濃度的鹼(或酸)。2~3滴,左手控制玻璃球(活塞),右手振蕩錐形瓶,眼睛時刻注視溶液的顏色變化,判定滴定終點,讀數。(2)結果偏低滴定前滴定管無氣泡,滴定後有氣泡;振蕩錐形瓶時,瓶內溶液濺出;指示劑一變色就停止滴定;讀數時前仰後平,或者是前仰後俯。
  • 酸鹼滴定(第一課時)
    讓我們跟著朱莉老師一起學習《酸鹼滴定》吧!    酸鹼中和滴定是中學化學中重要的定量實驗之一,它承載著傳達分析化學中容量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任務。要認識容量滴定法,可以圍繞三個基本要素展開:相應的化學反應理論;二是實施分析方法的儀器、設備和試劑;三是方法的判據,即相應的指示劑。    為理論與實際的相聯繫,設計了讓學生探究實驗室的某瓶鹽酸的濃度測定。
  • 酸鹼滴定
    2.練習滴定操作技術,學會正確使用酸式、鹼式滴定管和讀數方法。3.學會正確判斷酚酞和甲基橙指示劑的滴定終點(即變色點)。4.學會分析數據的正確記錄和計算方法。中和反應: NaOH + HCl = NaCl + H2OHCl滴定NaOH,用甲基橙做指示劑,由黃變橙即為終點。
  • 實驗測定酸鹼滴定曲線-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3.2.4實驗測定酸鹼滴定曲線一、實驗目的:①練習使用pH計測量溶液pH值;②學習以圖示處理科學實驗數據的方法;③探究酸鹼反應中pH值變化特點;④體會定量實驗在化學研究中的作用。二、實驗原理:酸鹼滴定曲線是以酸鹼中和滴定過程中滴加酸(或鹼)的量為橫坐標,以溶液pH為縱坐標繪出的一條溶液pH隨酸(或鹼)的滴加量而變化的曲線。它描繪了酸鹼中和滴定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情況,其中酸鹼滴定終點附近的pH突變情況,對於酸鹼滴定中如何選擇合適的酸鹼指示劑具有重要意義。
  • 【指示劑篇】實驗中,如何確定酸鹼滴定終點?(附常見酸鹼指示劑變色範圍)
    酸鹼滴定判斷終點的方法有兩類,即指示劑法和電位滴定法。在今天,我們就先來跟大家說說指示劑法。指示劑法:依靠顏色的改變,來指示終點的方法但大家都知道終點並不是化學計量點,為了減少終點誤差,要求終點儘量靠攏化學計量點,而酸鹼指示劑是多種多樣的,變色情況也不相同。
  • 酸鹼中和反應
    三、中和反應的實驗驗證酸鹼中和反應除了熱效應以外,一般都沒有明顯的實驗現象,那麼怎樣才能驗證中和反應已經發生以及反應進行的程度呢?例1   向NaOH溶液中滴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①HNO3       ②CuSO4       ③CaCl2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中和反應的原理、反應的實質(氫離子結合氫氧根離子生成水分子)。
  • 酸鹼滴定曲線賞析
    不同強度的酸與鹼中和所呈現的滴定曲線各不相同我們通過手持技術記錄了一些酸鹼中和滴定曲線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些優美的曲線吧
  • 酸鹼滴定練習
    4、滴定在錐形瓶中滴定時,用右手前三指拿住錐形瓶瓶頸,使瓶底離瓷板約2~3cm。同時調節滴管的高度,使滴定管的下端伸入瓶口約1cm。左手按前述方法滴加溶液,右手運用腕力搖動錐形瓶,邊滴加溶液邊搖動。滴定操作中應注意以下幾點:⑴ 搖瓶時,應使溶液向同一方向作圓周運動(左右旋轉均可),但勿使瓶口接觸滴定管,溶液也不得濺出。
  • 滴定練習實驗要點
    1,觀看滴定練習錄像(大約30分鐘);然後各組分組講解;            2, 我們使用的是25mL
  • 酸鹼滴定中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酸鹼滴定中常用的標準溶液是HCl和NaOH,濃度一般在0.01-1mol/L之間,通常採用間接配製法配製,然後再用基準物質標定。標定反應:滴定終點,溶液呈弱鹼性,可用酚酞作指示劑。
  • 酸鹼滴定曲線與沉澱滴定曲線
    滴定終點時pX=pAg=1/2,pKsp=2pX=2×4.75=9.5, Ksp~10-10  。編者註:下圖是用0.1mol/L氫氧化鈉溶液滴定20.00mL 0.1mol/L鹽酸的滴定曲線。我們可以看到兩者非常的相似,都存在突躍,這也揭示了滴定的內在規律。那麼我們可以把兩種滴定曲線放在一起理解。酸鹼中和反應存在的是水的電離平衡,沉澱反應存在的是難溶強電解質的溶解平衡,既然這樣曲線上的每一點都會反映對應的平衡常數關係。
  • 第二節 酸鹼滴定法
    第二節 酸鹼滴定法   酸鹼滴定法是以酸鹼反應為基礎的滴定分析方法。利用該方法可以測定一些具有酸鹼性的物質,也可以用來測定某些能與酸鹼作用的物質。有許多不具有酸鹼性的物質,也可通過化學反應產生酸鹼,並用酸鹼滴定法測定它們的含量。因此,在生產和科研實踐中,酸鹼滴定法的應用相當廣泛。
  • 九上微課:專題複習《酸鹼中和》
    理解酸鹼中和反應的實質;會利用酸鹼中和反應解決生活生產中的相關問題。
  • 苯甲酸滴定
    實驗目的1.掌握乙醇溶劑中滴定芳香羧酸弱酸的基本原理及指示劑的選擇。
  • 《化學在身邊》第十一季---植物中的酸鹼指示劑
    實驗十六  植物中的酸鹼指示劑
  • 酸鹼滴定法
    1.強酸鹼的滴定2.一元弱酸鹼的滴定3.多元酸鹼的滴定這幾個滴定部分的要求:(掌握)(1)滴定突躍的過程:滴定開始前、滴定開始至化學計量點前、化學計量點時、化學計量點後(涉及到的計算公式要重點掌握)(2)影響滴定突躍範圍的因素 對於強酸強鹼,滴定突躍範圍大小取決於酸、鹼的濃度。
  • 高中化學4個定量實驗常見誤差分析56例!
    誤差分析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製,酸鹼中和滴定,硫酸銅晶體中結晶水含量的測定和中和熱的測定是中學化學實驗中的四種定量實驗02酸鹼中和滴定17、滴定管蒸餾水洗後未用標準液潤洗,就直接裝入標準液,造成標準液稀釋,溶液濃度降低,滴定過程中消耗標準液體積偏大,測定結果偏高。18、盛待測液滴定管水洗後,未用待測液潤洗就取液加入錐形瓶,待測液被稀釋,測定結果偏低。19、錐形瓶水洗後,又用待測液潤洗,再取待測液,造成待測液實際用量增大,測定結果偏高。
  • 小復的化學故事——中和反應實驗
    「複分解,來理化樓一趟,明天有實驗了·」小復聽了這句話,什麼也沒說,只是徑直走向那裡。她知道第二天準備的實驗是當時最重要的實驗之一——中和反應。其實酸鹼中和實驗從反應原理來看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在實驗過程,如果試劑的量沒有恰到好處,對整個實驗會造成影響,這也正是小復所擔心的事。